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大分子的单分子力谱:在水溶液与非极性溶剂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崔树勋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60-1165,共6页
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在其天然环境——水溶液中一般以精确的超分子结构存在.迄今,人们已经合成了种类繁多的水溶性高分子.然而,鲜有合成高分子能够在水溶液中完成精确的超分子组装.与合成高分子相比,生物大分子是特殊而神奇... 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在其天然环境——水溶液中一般以精确的超分子结构存在.迄今,人们已经合成了种类繁多的水溶性高分子.然而,鲜有合成高分子能够在水溶液中完成精确的超分子组装.与合成高分子相比,生物大分子是特殊而神奇的.为了研究生物大分子与水的相互作用,近年来作者以单分子力谱为主要的实验方法,开展了生物大分子在水溶液与非极性溶剂中的对照研究.研究表明,在非极性溶剂中,生物大分子的超分子结构失稳,转变为无超分子结构的状态.水是一个重要的开关,调控着生物大分子的超分子结构和功能.作者据此提出了生物大分子的水环境适应性概念和早期化学进化过程中水环境筛选生物大分子的假说,并认为水环境适应性是生物大分子和合成水溶性高分子的分水岭.对水和生物大分子的深入研究,将有望破解生命的更多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单分子力谱 生物大分子 水环境 化学进化
原文传递
电解抛光工艺对工业纯钛表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关新兴 卢磊 钟政烨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26-430,共5页
选用高氯酸与甲醇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在-32℃下对预压缩工业纯钛电解抛光3min。探讨了电解抛光电压和电流密度对纯钛表面特性的影响。采用基于扫描电镜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数字图像相关(DIC)原位法,研究了预压缩工业纯钛中的退孪... 选用高氯酸与甲醇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在-32℃下对预压缩工业纯钛电解抛光3min。探讨了电解抛光电压和电流密度对纯钛表面特性的影响。采用基于扫描电镜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数字图像相关(DIC)原位法,研究了预压缩工业纯钛中的退孪晶变形。当电解抛光电压和电流密度分别为16V和8.3~9.3mA/mm^2时,EBSD花样标定率和DIC相关性均最好。工业纯钛退孪晶变形表现为较大尺寸孪晶的侧向变窄,部分小尺寸孪晶消失,孪晶附近应变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钛 退孪晶变形 电解抛光 电子背散射衍射 数字图像相关
下载PDF
聚电解质分子量测量的单分子力谱方法
3
作者 王海龙 单驿轩 +1 位作者 鲍雨 崔树勋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58-1364,共7页
分子量是聚电解质的重要参数,然而目前测量聚电解质分子量的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单分子力谱(SMFS)技术测量聚电解质分子量(链长)的新方法.以窄分布的聚苯乙烯磺酸钠(PSSNa)为研究对象,利用SMF... 分子量是聚电解质的重要参数,然而目前测量聚电解质分子量的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单分子力谱(SMFS)技术测量聚电解质分子量(链长)的新方法.以窄分布的聚苯乙烯磺酸钠(PSSNa)为研究对象,利用SMFS技术测量了其在高真空和水环境中的分子链长度.实验结果表明PSSNa在水中的链长统计结果明显大于在高真空中的统计结果.PSSNa是强聚电解质,在水环境中将会电离,使其在水中的构象比在高真空中更为舒展.分子链上对应于针尖抓取点与基底吸附点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因此PSSNa在水中得到的力-距离(F-E)曲线有更长的表观轮廓长度.在水环境中获得的平均链长与蒙特卡洛(Monte Carlo)模拟结果接近.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较为刚性的聚电解质,当其构象较为伸展时(如PSSNa在稀溶液中),通过SMFS方法可估算其分子链平均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电解质 分子链长度 单分子力谱 聚苯乙烯磺酸钠
原文传递
磷系阻燃剂对PC/ABS共混物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子骞 漆飞 +4 位作者 陈谢仁 王娜 尤宇靖 陈晓浪 徐艳飞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97,共5页
通过磷系阻燃剂(FR)阻燃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共混物,制备阻燃材料,研究磷系阻燃剂对PC/ABS阻燃复合材料的燃烧行为和热稳定性的影响。通过UL94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LOI)测试、马弗炉测试等表征方法,对PC/ABS阻... 通过磷系阻燃剂(FR)阻燃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共混物,制备阻燃材料,研究磷系阻燃剂对PC/ABS阻燃复合材料的燃烧行为和热稳定性的影响。通过UL94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LOI)测试、马弗炉测试等表征方法,对PC/ABS阻燃复合材料的燃烧行为进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磷系阻燃添加量为15%时,PC/ABS阻燃复合材料能够达到UL94 V-2级,LOI的值为29.3%,高温时的残炭量由11.2%提高到20.8%。其中FR阻燃剂在高温下可以产生磷酸酯类黏稠难燃物质,能够有效地起到凝聚相阻燃作用,提高了PC/ABS共混物材料的阻燃性能,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复合材料 阻燃 性能.
下载PDF
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的亲水性与溶胀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邓迟 陈清宇 +3 位作者 卢雄 周绍兵 屈树新 翁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7-320,共4页
评价用聚乙二醇系列的表面改性剂PEG、F127及PELA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的亲水性和溶胀性,先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后,再综合用传统的溶液共混、流延法及热压法将改性的和未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分别与聚乳酸... 评价用聚乙二醇系列的表面改性剂PEG、F127及PELA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的亲水性和溶胀性,先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后,再综合用传统的溶液共混、流延法及热压法将改性的和未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分别与聚乳酸制备成复合薄膜。检测结果表明:改性剂分别被涂敷于纳米羟基磷灰石上,改性处理能够改善纳米颗粒在基材内的分布;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比未改性的对比材料的表面接触角小、表面能大、亲水性好、溶胀度大,达到饱和溶胀度的时间长。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比未改性的羟基磷灰石改善基体聚乳酸的亲水性和溶胀性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改性 纳米羟基磷灰石 亲水性 溶胀性
下载PDF
拉伸温度对α'-型聚乳酸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晓浪 徐阳 +3 位作者 孙志丹 张志斌 胡书春 Shaw Ling Hsu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5-782,共8页
α'-晶型聚乳酸(PLA)膜被制备和单轴拉伸.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XRD)及Raman光谱等测试技术研究了拉伸温度梯度变化对α'-晶型PLA膜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分子链构象... α'-晶型聚乳酸(PLA)膜被制备和单轴拉伸.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XRD)及Raman光谱等测试技术研究了拉伸温度梯度变化对α'-晶型PLA膜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分子链构象、结晶度、晶型转变和取向行为的影响.在恒定拉伸速度与应变下,拉伸温度对PLA膜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别是屈服强度、拉伸模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值随拉伸温度的增加而降低.GPC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下拉伸后,PLA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分子量降低;ATR-IR,XRD,DSC和Raman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下拉伸后α'-型PLA没有发生晶型的转变,即没有由α'-晶体转变为α-或β-晶体.结果表明PLA的结晶度、分子链取向程度强烈依赖于拉伸温度:当拉伸温度低于100℃时,α'-型PLA膜的结晶度与沿着拉伸方向的变形程度随拉伸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分子链的高度取向诱导了PLA结晶;当拉伸温度超过100℃后,PLA的分子链沿着拉伸方向上的有序度与结晶度将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拉伸 聚乳酸 结晶 取向
原文传递
无卤阻燃高密度聚乙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志丹 徐阳 +1 位作者 陈晓浪 张志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63,共5页
综述了铝-镁系阻燃剂、成炭或促进成炭型阻燃剂和硅系阻燃剂在阻燃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的应用,并对阻燃HDPE的研发前景指引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阻燃剂 无卤 阻燃
下载PDF
一维纳米结构ZnO掺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凯 周祚万 +1 位作者 刘菁菁 李艳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2-476,共5页
ZnO是目前已知纳米结构中形态最为多样的多功能材料之一,其一维纳米结构的掺杂改性日益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本文按照杂质原子引入一维纳米结构ZnO晶格的先后,将ZnO的掺杂分为原位掺杂和后期掺杂两类,对当前一维纳米结构ZnO的掺杂进... ZnO是目前已知纳米结构中形态最为多样的多功能材料之一,其一维纳米结构的掺杂改性日益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本文按照杂质原子引入一维纳米结构ZnO晶格的先后,将ZnO的掺杂分为原位掺杂和后期掺杂两类,对当前一维纳米结构ZnO的掺杂进展进行了回顾,提出掺杂工艺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掺杂 形貌
下载PDF
聚乙烯醇-碘复合物相互作用的单分子力谱研究
9
作者 包鑫鑫 钱露 +4 位作者 黄晓波 张松 王健 鲍雨 崔树勋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55-1362,共8页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聚乙烯醇(PVA)-碘复合物的最可能结构,利用单分子力谱技术对PVA与碘、直链淀粉与碘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对照研究.实验结果显示PVA与碘离子之间并不存在类似于直链淀粉与碘离子的特殊单分子力谱信号,即:PVA与碘不能形成...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聚乙烯醇(PVA)-碘复合物的最可能结构,利用单分子力谱技术对PVA与碘、直链淀粉与碘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对照研究.实验结果显示PVA与碘离子之间并不存在类似于直链淀粉与碘离子的特殊单分子力谱信号,即:PVA与碘不能形成螺旋结构,单链模型不是PVA与碘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本工作为进一步研究PVA-碘复合物的多链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碘复合物 直链淀粉-碘复合物 单分子力谱 螺旋结构
原文传递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在功能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祚万 胡书春 +2 位作者 楚珑晟 段小飞 唐明文 《涂装指南》 2007年第B02期25-27,共3页
用四针状ZnO晶须及其改性产品作为主要功能添加剂,分别制备了面密度为1.5kg/m^2左右的多频谱高效轻质吸波隐身涂料、抗菌率达到99%以上的抗菌涂料和电阻率为10Ω·cm的抗静电涂料等多种功能涂料;并分别对其吸波隐身、抗菌和抗... 用四针状ZnO晶须及其改性产品作为主要功能添加剂,分别制备了面密度为1.5kg/m^2左右的多频谱高效轻质吸波隐身涂料、抗菌率达到99%以上的抗菌涂料和电阻率为10Ω·cm的抗静电涂料等多种功能涂料;并分别对其吸波隐身、抗菌和抗静电机理作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功能涂料 应用 隐身涂料 抗菌涂料 功能添加剂 ZnO晶须 抗静电涂料
原文传递
溶胶-凝胶微波辅助水热处理合成纳米TiO2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浩然 汪建新 +1 位作者 李辉 陈迪 《纳米科技》 2012年第1期30-33,48,共5页
以钛酸丁酯作为前躯体,采用溶胶-凝胶经微波加热水热处理制备纳米二氧化钛,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研究了微波加热相对于传统加热方法的优势,同时考察了pH和加热时间对二氧化钛晶型的影响。
关键词 溶胶-凝胶 微波 水热法 纳米TIO2
下载PDF
SDF-1&Fucoidan涂层的抗凝血及促细胞生长研究
12
作者 张彦 薛国能 +3 位作者 王艳 赵安莎 叶长荣 苏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65-1469,共5页
目的:在材料表面构建SDF-1&Fucoidan复合功能涂层,调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 progenitor cells,EPCs)迁移、增殖和分化为内皮细胞(endothelia cells,ECs)参与血管的修复,解决临床植入材料应用中出现的再狭窄和晚期血栓。方法:在材... 目的:在材料表面构建SDF-1&Fucoidan复合功能涂层,调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 progenitor cells,EPCs)迁移、增殖和分化为内皮细胞(endothelia cells,ECs)参与血管的修复,解决临床植入材料应用中出现的再狭窄和晚期血栓。方法:在材料表面用硅烷试剂[(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APTE]进行处理,使表面富含氨基官能团,采用碳二亚胺盐酸盐(ethyl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EDC)和琥珀酰亚胺(N-Hydroxysuccinimide,NHS)催化偶联剂共接枝SDF-1和Fucoidan分子。材料学表征复合涂层的接枝结果和性能,细胞生物学实验评价涂层的抗凝性能和细胞的生长。结果:XPS结果表明SDF-1和Fucoidan分子成功被接枝到材料表面;血小板黏附SEM图像和统计数据证明SDF-1&Fucoidan涂层表面的血小板吸附数量明显减少,激活程度较低,且接枝Fucoidan浓度为100μg/ml时,抗凝效果达到最佳;EPCs培养结果表明SDF-1&Fucoidan涂层浓度在SDF-1为80 ng/ml与Fucoidan为100μg/ml时,细胞的黏附和生长状态最好。结论:SDF-1&Fucoidan涂层具备优异的抗凝血性以及明显促进EPCs的黏附与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F-1 FUCOIDAN 内皮祖细胞 抗凝血
下载PDF
核酸适配子表面改性医用不锈钢及其内皮祖细胞捕获性能研究
13
作者 袁书恒 李欣 王进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7期254-256,共3页
本论文以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为反应组分,在医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Dopa-PEI涂层,并在该涂层进一步固定核酸适配子,以构建出具有捕获内皮祖细胞(EPCs)的功能化涂层。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多巴胺和PEI通过迈克尔加成和西弗碱反... 本论文以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为反应组分,在医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Dopa-PEI涂层,并在该涂层进一步固定核酸适配子,以构建出具有捕获内皮祖细胞(EPCs)的功能化涂层。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多巴胺和PEI通过迈克尔加成和西弗碱反应在医用不锈钢表面形成了交联涂层。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检测结果显示表面固定的核酸适配子密度可达到298.4 ng/cm2;体外内皮祖细胞的动态捕获实验表明表面固定核酸适配子的样品在动态条件下能有效地捕获内皮祖细胞。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具有内皮祖细胞捕获功能的血管支架表面构建提供了有效的改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表面改性 聚乙烯亚胺 核酸适配子 内皮祖捕获
下载PDF
脉冲射频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14
作者 杨志禄 李华 +2 位作者 王进 孙鸿 黄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9-142,共4页
采用脉冲射频等离子体聚合方法在不锈钢基底上制备了聚烯丙胺薄膜,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烯丙胺单体经脉冲等离子体射频放电所制备的聚合薄膜均含有胺基(-NH2)官能团。低占空比的聚合薄膜中所含的-NH2浓度增多,薄膜的亲水... 采用脉冲射频等离子体聚合方法在不锈钢基底上制备了聚烯丙胺薄膜,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烯丙胺单体经脉冲等离子体射频放电所制备的聚合薄膜均含有胺基(-NH2)官能团。低占空比的聚合薄膜中所含的-NH2浓度增多,薄膜的亲水性提高。薄膜的聚合速率随占空比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聚合薄膜与不锈钢基底间结合力也随着脉冲占空比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且占空比为60%时具有最大的膜基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胺 脉冲 等离子体聚合 占空比
下载PDF
有机硅/可膨胀石墨复合阻燃PP/TPU共混物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宁鑫 陈漫 +3 位作者 陈晓浪 徐阳 阳乐 秦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分析有机硅(Si)/可膨胀石墨(EG)对聚丙烯/热塑性聚氨酯/(PP/TPU)共混物性能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锥形量热仪(CONE)等表征方法对复合材料体系的结晶行为、热稳定性能、燃烧行为及残炭形貌特... 为分析有机硅(Si)/可膨胀石墨(EG)对聚丙烯/热塑性聚氨酯/(PP/TPU)共混物性能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锥形量热仪(CONE)等表征方法对复合材料体系的结晶行为、热稳定性能、燃烧行为及残炭形貌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G是一种有效的阻燃剂,能显著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Si的存在对PP/TPU/EG复合材料有促进结晶作用,熔点增加,耐热性能得以提高,但Si的添加对复合材料体系的阻燃性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Si与EG复配在阻燃PP/TPU共混物时在阻燃效果上具有反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热塑性聚氨酯 可膨胀石墨 有机硅 阻燃
下载PDF
可描述硅橡胶弹性的理论模型
16
作者 陆松 张罚 +1 位作者 王海龙 崔树勋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硅橡胶是一类应用广泛的弹性体材料.然而由于其复杂的三维网络结构,难以实现硅橡胶的理性设计.本研究尝试从单分子弹性入手来建立从硅橡胶微观力学性质到宏观性能之间的关联.首先,通过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单分子力谱实验测量了甲基乙烯... 硅橡胶是一类应用广泛的弹性体材料.然而由于其复杂的三维网络结构,难以实现硅橡胶的理性设计.本研究尝试从单分子弹性入手来建立从硅橡胶微观力学性质到宏观性能之间的关联.首先,通过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单分子力谱实验测量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中2个主成分(硅氧烷链和碳-碳链)的单链弹性(包含熵弹性和焓弹性).随后,利用量子力学计算得出上述2种分子链的理论单链弹性.硅氧烷链和碳-碳链的实验曲线均能与理论曲线很好地重合,表明已成功获取了这2种分子链在准无扰环境中的基准弹性.然后,2个主成分的基准弹性同时被整合到传统的橡胶统计学模型中.最终,通过参数可调的新橡胶弹性模型(称作TCQMG模型)描述了3种不同硅橡胶在整个形变范围内的力学性能.此外,借助TCQMG模型模拟了多个交联网络参数对于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且模拟结果符合实验结果.该模型不仅有助于理解硅橡胶的复杂交联网络结构,还能够为新型硅橡胶的理性设计提供指导.考虑到硅橡胶与其他弹性体在交联网络结构上的相似之处,TCQMG模型有望用于描述这些弹性体的宏观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单分子力谱 统计模型 交联网络
原文传递
热暴露对γ-TiAl合金表面缺陷损伤容限的影响
17
作者 黄民 黄泽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3,共6页
研究了热暴露(700℃,10 000 h)对高强度全片层γ-Ti Al合金Ti-44Al-4Nb-4Hf-0.2Si-1B表面缺陷损伤容限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热暴露导致γ-Ti Al合金的显微组织变化,并将之与在交变载荷下的表面短裂纹行为和长裂纹扩展行为联... 研究了热暴露(700℃,10 000 h)对高强度全片层γ-Ti Al合金Ti-44Al-4Nb-4Hf-0.2Si-1B表面缺陷损伤容限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热暴露导致γ-Ti Al合金的显微组织变化,并将之与在交变载荷下的表面短裂纹行为和长裂纹扩展行为联系起来.研究发现,在热暴露后,该合金的疲劳强度提高,且长疲劳裂纹启裂门槛值改善,但热暴露导致该合金短裂纹效应的尺寸范围明显增大.采用Kitagawa-Takahashi线图的形式总结和分析了实验结果,分析了热暴露引起的疲劳强化、疲劳失效的非安全短裂纹的尺寸变化以及长裂纹的启裂门槛值的变化,定量确定了热暴露对表面缺陷的损伤容限.长期热暴露所导致的材料内部应力释放、偏聚缓解、缺陷钝化显著影响裂纹尖端的应力状态,更有利于增大长裂纹的启裂抗力并减缓长裂纹的扩展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Ti AL合金 Kitagawa-Takahashi 长期热暴露 短裂纹 门槛值
下载PDF
ECAP形变对高纯铝微结构及冲击层裂损伤的影响
18
作者 佘其海 李超 钟政烨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56,共9页
在高应变率冲击载荷下,金属材料的主要失效方式之一是层裂损伤。为探讨微结构对层裂损伤的影响,本文利用等径角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技术制备了不同微结构的高纯铝,并对改性后的高纯铝进行平板撞击实验,通过电子... 在高应变率冲击载荷下,金属材料的主要失效方式之一是层裂损伤。为探讨微结构对层裂损伤的影响,本文利用等径角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技术制备了不同微结构的高纯铝,并对改性后的高纯铝进行平板撞击实验,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表征加载后样品的孔洞分布和晶界取向差。研究发现:高纯铝在ECAP挤压变形过程中发生动态再结晶和动态回复,导致采用ECAP技术无法获得超细晶高纯铝;降低挤压温度可抑制动态再结晶,并得到尺寸相对较小的晶粒(约50μm)。平板撞击实验结果表明,晶粒尺寸对弹性极限、层裂强度等宏观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回收样品分析表明,大晶粒样品中孔洞尺寸大而数量少,小晶粒样品中孔洞尺寸小,但数量多。孔洞在晶界(沿晶孔洞)及晶界附近(晶内孔洞)均可成核。晶内孔洞比沿晶孔洞数量多但尺寸小。大角度晶界比小角度晶界更容易导致沿晶孔洞成核,而晶内孔洞倾向于在45°~55°晶界附近成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铝 ECAP 微结构 晶粒尺寸 层裂损伤 晶界 晶界取向差
下载PDF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木质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胜利 姜曼 +1 位作者 周祚万 孙永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2-226,共5页
高级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很受人们关注的废水处理新技术,用其氧化降解木质素的研究也在广泛展开。介绍了Fenton试剂法、光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湿式氧化法等高级氧化处理技术在木质素氧化降解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探讨其优缺点。提... 高级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很受人们关注的废水处理新技术,用其氧化降解木质素的研究也在广泛展开。介绍了Fenton试剂法、光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湿式氧化法等高级氧化处理技术在木质素氧化降解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探讨其优缺点。提出了当前应用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木质素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技术 木质素 降解
下载PDF
磁响应利多卡因微球的制备及其用于兔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
20
作者 喻谦 郑灵希 +2 位作者 李强 卢晓英 郑传东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43-1347,共5页
目的:拟制备磁响应利多卡因微球并评价其用于兔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通过W 1/O/W 2复乳法制备磁响应利多卡因微球,观察其体外表征,通过磁强计测量微球磁响应参数,并绘制磁滞回线。计算包封率、载药率,绘制体外释放曲线。选取健康家... 目的:拟制备磁响应利多卡因微球并评价其用于兔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通过W 1/O/W 2复乳法制备磁响应利多卡因微球,观察其体外表征,通过磁强计测量微球磁响应参数,并绘制磁滞回线。计算包封率、载药率,绘制体外释放曲线。选取健康家兔15只,雌雄各半,5~6月龄,体重3.0~3.5 kg。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5):磁响应利多卡因微球组(PL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分别将磁响应利多卡因微球缓释剂2 ml、生理盐水2 ml、2%利多卡因2 ml通过导管注入家兔坐骨神经周围。并于注药后60 h撤除磁铁。于注药前(T_(0))、注药后30 min(T_(1))、2 h(T_(2))、8 h(T_(3))、16 h(T_(4))、24 h(T_(5))、48 h(T_(6))、60 h(T_(7))、62 h(T_(8))和64 h(T_(9))时测定双侧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和传导速度,采用趾张反射评分和改良Tarlov评分评定阻滞效果。结果:磁响应利多卡因微球粉末为棕色,扫描电镜下观察成单分散、规整的球形,直径为(9±3)μm。在无外加磁场的情况时,磁滞回线经过原点,且无磁滞现象产生。包封率为46.18%,载药量为6.02%,60 h体外释放率达到97%。与C组比较,PL组T_(1)~T_(8)时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和传导速度、趾张反射评分和改良Tarlov评分降低(P<0.05);与L组比较,PL组T_(1)时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和传导速度升高,T_(2)~T_(8)时动作电位降低,T_(3)~T_(8)时传导速度降低,趾张反射评分T_(1)时升高,T_(3)~T_(8)时降低,改良Tarlov评分T_(1)、T_(2)时升高,T_(3)~T_(8)时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磁响应利多卡因微球,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和缓释性,可显著延长兔坐骨神经阻滞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微球体 磁性 神经传导阻滞 聚乳酸羟基乙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