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法典实施背景下民事检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冯小光
滕艳军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办公室
-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21年第1期48-52,共5页
-
基金
2020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民法典实施背景下民事诉讼精准监督研究”(GJ2020B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里程碑,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民事检察工作的发展方向,应当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更新监督理念,明确监督标准,优化监督方式,规范监督程序,完善监督机制,提升监督质效,推动新时代民事检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
关键词
民法典
民事检察
方法路径
-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之检视与改进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滕艳军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办公室
-
出处
《人民检察》
2023年第5期45-48,共4页
-
文摘
检察机关能动履行民事执行监督职责,对于监督、支持法院依法规范文明执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全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件的总体情况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民事执行监督工作存在依职权监督比例畸高、能动履职亟待规范,个案监督数量庞大、类案监督明显不足,瑕疵类问题监督居多、深层次违法监督不足,各地发展不平衡、上级检察机关对下指导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此,应当准确把握依法能动履职的着力点,充分发挥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效能;准确把握精准监督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提升民事执行监督总体质效;准确运用数字化思维方式,实现大数据赋能民事执行监督工作发展。
-
关键词
执行监督
能动履职
问题检视
改进路径
-
分类号
DF8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提质增效的困境与纾解
被引量:6
- 3
-
-
作者
滕艳军
刘丽娜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办公室
国家检察官学院
山西省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
-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22年第9期36-40,共5页
-
基金
国家检察官学院2021年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精准监督理念下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实证研究”(GJY2021D18)
最高人民检察院2021年度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完善和构建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对民事案件实施法律监督的重要方式。与抗诉监督方式相比,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更有利于检察机关实现同级监督,有利于民事检察精准监督机制架构的科学化。目前,在检察实践中,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在法律规定层面、制度运行层面以及检法两院协同机制层面仍存在问题,应以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理念为指引,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办理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案件的监督标准和程序,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质效。
-
关键词
制度定位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
纾解路径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民法典实施与民事检察类案监督机制
被引量:4
- 4
-
-
作者
滕艳军
刘丽娜
-
机构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办公室
山西省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
-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23年第3期48-52,共5页
-
基金
2021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民法典实施与民事检察类案监督机制研究”(GJ2021C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民事检察类案监督指向同类案件和同类问题两个维度。在民法典实施背景下,类案监督的功能应当定位于纠错、预防和诉源治理,并通过明确类案监督的判断规则,制定民事检察类案监督指引,构建类案精准监督模型和“质效导向、类案为主、数据赋能”检察大数据平台,完善类案监督考评机制,不断提升民事检察类案监督质效。
-
关键词
类案监督
民法典
动因阐释
影响机理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3
[政治法律—法学]
D926.3
-
-
题名公益诉讼刑民行责任一体化的理论构想与完善路径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吴军
滕艳军
胡玉婷
-
机构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办公室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五部
-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22年第1期59-62,共4页
-
基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2021年度应用理论研究课题“检察公益诉讼刑民行责任一体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法益的异质性是刑民行责任并用的基本前提,然而,公益诉讼中刑民行责任组合并用却常指向公共利益中的同质性法益,出现损害责任实体认定与程序衔接上的公私交融,由此引发传统刑民行衔接理论在公益诉讼案件中的适用困境。因此,寻求一种新的责任认定与程序追究上的共识与标准,便成为公益诉讼案件刑民行责任一体化的现实需求。公益的“恢复性”基准与兼顾司法效率的基本原则,构成公益诉讼刑民行责任一体化理论前提。公益诉讼案件的类型化分析和公益诉讼的专门立法成为公益诉讼刑民行责任一体化追究机制必然选择。
-
关键词
公益诉讼
刑民行责任
恢复性司法
-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民事虚假诉讼检察监督实证分析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冯庆俊
滕艳军
-
机构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办公室
-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21年第21期45-48,共4页
-
基金
中国行为法学会2018年度课题“民事虚假诉讼检察监督实证研究”(2018中行法研009)的研究成果。
-
文摘
通过全国检察机关虚假诉讼监督案件实证分析发现,实践中虚假诉讼检察监督工作,尚存在虚假诉讼概念不清致实践认知不一、法律规范欠缺和笼统、民事检察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厘清民事虚假诉讼概念、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虚假诉讼监督有效线索发现机制、形成务实固定的调查核实机制,解决虚假诉讼监督难题,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
-
关键词
虚假诉讼
检察监督
实证研究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检察机关对新业态劳动者支持起诉论
- 7
-
-
作者
朱卫明
冯庆俊
滕艳军
-
机构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检察院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办公室
-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23年第21期47-49,共3页
-
基金
司法部2022年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课题“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权益保障研究——从民事检察的视角切入”(22SFB5041)
2023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民事检察视角下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业态层出不穷,也催生了新业态劳动者的出现,该群体相对于互联网平台公司较为弱势,检察机关可启动支持起诉程序予以倾斜保护,针对新业态劳动关系认定的复杂性,检察机关可从新业态劳动者的起诉条件、与平台公司从属性以及双方的合意性三方面作实质审查,准确支持起诉。同时,检察机关对在办理新业态劳动者支持起诉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可做分析研究推动新业态社会综合治理。
-
关键词
新业态劳动者
支持起诉
综合治理
-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D925.1
D9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