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1例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手术后的血糖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吕金娥 李滢旭 +5 位作者 雷志辉 李娅萍 张丽晶 陶然 赵丽红 戴宏斌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0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减重手术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8月于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减重手术的31例肥胖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1、3... 目的探讨减重手术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8月于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减重手术的31例肥胖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FBG、HbA1c,分析并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31例肥胖合并T2DM患者减重手术后1、3、6、12个月的体质量和BM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体质量(kg):79.36±17.60、73.11±12.47、69.26±9.41、67.47±8.18比88.60±18.84,BMI(kg/m2):29.29±4.67、26.27±2.45、24.93±1.86、24.28±1.39比32.31±5.20,均P<0.01〕,且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于术后12个月达到最低;31例肥胖合并T2DM患者减重手术后有28例FBG水平明显下降,占90.3%。术后1、3、6、12个月的FBG和HbA1c较术前均明显降低〔FBG(mmol/L):6.42±1.80、6.39±1.92、6.37±2.11、6.14±1.65比9.80±3.32,HbA1c:0.068±0.009、0.063±0.009、0.061±0.008、0.057±0.006比0.084±0.015,均P<0.01〕,且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于术后12个月达到最低。结论减重手术对降低肥胖合并T2DM患者FBG和HbA1c的作用显著,近期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减重手术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分析
下载PDF
不同荧光抗体剂量对HLA-B27的流式细胞结果的影响
2
作者 张危 杨国际 +3 位作者 陈卫文 李宏伟 李秀萍 曾晓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流式细胞抗体对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HLA-B27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2例AS患者和30例正常人群,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HLA-B27的表达情况.以美国BD公司设定的荧光强度界值≥146为阳性结果,抗人FITC-HLA-B2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流式细胞抗体对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HLA-B27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2例AS患者和30例正常人群,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HLA-B27的表达情况.以美国BD公司设定的荧光强度界值≥146为阳性结果,抗人FITC-HLA-B27/PE-CD3抗体试剂盒分为5组(2μL、4μL、8μL、15μL、30μL).结果正常对照组,对应荧光强度结果为(55.97±6.44)、(59.90±7.15)、(67.97±7.62)、(81.60±6.63)、(91.97±5.77);确诊为AS的患者,荧光强度结果为(122.45±7.38)、(140.50±5.35)、(148.22±4.36)、(162.27±4.28)、(164.05±4.28);正常对照组结果随着抗体剂量的增高而上升,但均为阴性;AS患者8μL及以上抗体浓度时HLA-B27结果阳性,15μL、30μL抗体浓度结果相差不大,但抗体少于8μL后会出现假阴性,出现漏诊(P<0.05).结论应用8μL以上的HLA-B27抗体剂量,可以减少AS的漏诊;抗原抗体结合饱和后,随着抗体量的增加,结果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HLA-B27 抗体剂量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2021年度报告 被引量:40
3
作者 李梦伊 刘洋 +39 位作者 刘雁军 李广丽 蔺宏伟 刘少壮 汪泳 丁明星 赵象文 孟凡强 孙培春 龙飞伍 梁晓宇 王冰 王兵 姜涛 尹剑辉 李滢旭 吕金利 徐东升 朱孝成 白日星 李震 艾克拜尔·艾力 韩建立 朱利勇 吴立胜 吴建林 王军 康建省 韩加刚 张松海 李朝辉 孙少川 李智飞 庄建彬 宋京海 胡三元 朱晒红 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张鹏 张忠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0-560,共11页
目的统计分析中国多地区2021年度减重与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数据登记工作,统计分析2021年度各地区开展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病人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 目的统计分析中国多地区2021年度减重与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数据登记工作,统计分析2021年度各地区开展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病人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021年度来自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3家中心上传临床数据至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登记有效病例6807例。术前体重指数(BMI)为36.8(21.0,87.5)。女性病人5102例(75.1%),年龄中位数为32(9,72)岁;男性病人1689例(24.9%),年龄中位数为33(11,65)岁。胃袖状切除术(SG)占84.9%,Roux-en-Y胃旁路术(RYGB)占3.1%,胃袖状切除联合空肠空肠旁路术(SG-JJB)占4.2%、单吻合口胃旁路术(OAGB)占3.5%、胃袖状切除联合双通道术(SG-TB)占1.7%、胃袖状切除联合袢式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LDJB)占0.4%、胃袖状切除联合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SADI-S)占0.3%、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术(BPD-DS)占0.1%、胃袖状切除联合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DJB)占0.1%、其他手术方式共117例(1.7%)。30.1%的病人在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70.4%的病人术前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2.5%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18.8%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结论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的搭建为中国减重代谢手术的大数据登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目前数据,尽管手术方式呈现多样性,SG仍是本年度中国多地区减重与代谢手术的主流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与代谢手术 数据库 年度报告 肥胖
原文传递
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天锡 方登华 +3 位作者 杨浩雷 关斌颖 李滢旭 王星入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胆管结石患者49例,全麻下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左肝内叶切除、左半肝切除,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结果29例患者在完全腹腔镜下行解剖性左肝外叶...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胆管结石患者49例,全麻下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左肝内叶切除、左半肝切除,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结果29例患者在完全腹腔镜下行解剖性左肝外叶切除(Ⅱ Ⅲ段),2例行左肝内叶切除(Ⅳ段),18例行左半肝切除(Ⅱ Ⅲ Ⅳ段)。所有患者均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和取石,11例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LC)。平均手术时间为226min,联合LC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43min。术中平均出血378ml。术后未发生胆漏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3d肛门排气,胃肠功能恢复、进食,7~12d痊愈出院。患者术后复查MRI、MRCP未发现结石残留。随访47例,平均1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现结石再发。结论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左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彻底、临床疗效好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可行的新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镜 肝胆管结石 腹腔镜 肝切除
原文传递
胆道出血的原因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天锡 方登华 +1 位作者 关斌颖 杨国际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胆道出血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胆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术前出血患者21例,其中胆道结石伴感染15例,肝肿瘤2例、肝门部胆管癌2例,胆囊癌1例,肝脓肿1例;术中... 目的探讨胆道出血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胆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术前出血患者21例,其中胆道结石伴感染15例,肝肿瘤2例、肝门部胆管癌2例,胆囊癌1例,肝脓肿1例;术中出血患者4例,均为胆道取石术中出血,3例为胆管壁损伤出血,1例为结石卡压致左肝内胆管左门静脉瘘出血;术后出血患者7例,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4例,胆肠吻合术后1例,经皮肝穿术后2例。10例保守治疗,9例痊愈,1例死亡。5例行肝动脉血管造影与介入栓塞治疗,4例止血成功,1例失败后手术治愈。13例行手术治疗,均痊愈。4例术中出血,3例采用胆道镜直视下电凝法治疗,1例行左半肝切除治愈。结论胆道结石伴感染是胆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医源性操作及创伤性胆道出血逐年增多,及时分析胆道出血的原因,做出正确的诊断,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提高胆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出血 原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经左纵沟入路解剖性左肝切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天锡 方登华 +2 位作者 关斌颖 杨国际 王星入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左纵沟人路解剖性左肝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03例.全麻下腹腔镜经左纵沟入路解剖性左肝外叶切除39例,左半肝切除20例.经左肝膈面入路左肝外叶切除29例,经第一肝门入路左半肝切除15...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左纵沟人路解剖性左肝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03例.全麻下腹腔镜经左纵沟入路解剖性左肝外叶切除39例,左半肝切除20例.经左肝膈面入路左肝外叶切除29例,经第一肝门入路左半肝切除15例。结果103例行完全腹腔镜左肝切除,成功101例,2例中转开腹。101例中完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Ⅱ、Ⅲ段)68例,经左纵沟组与经镰状韧带左侧肝膈面入路组相比,手术时间显著缩短(t=-2.723,P=0.008),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t=-5.399,P=0.000),但在术后住院时间(t=-0.168,P=0.867)及术后并发症(χ2=0.664,P=0.41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完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Ⅱ、Ⅲ、Ⅳ段)33例,其中经左纵沟组与经第一肝门组相比,手术时间显著缩短(t=-3.144,P=0.004),2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9,P=0.302),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4,P=0.439)。本组2例中转开腹。全组术后无大出血和顽固性胆漏(需再行手术干预者)及气体栓塞等并发症。术后1~4d肛门排气,平均(2.5±1.2)d,术后5~17d痊愈出院,平均(9.98±2.98)d。完全腹腔镜左肝切除101例,随访96例,失访5例。随访3~52(32.6±5.7)个月,术后复查未发现肝内外胆管结石残留。经第一肝门组术后复查CT提示肝尾状叶萎缩1例。结论腹腔镜经左纵沟入路解剖性左肝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彻底、便于操作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腹腔镜 肝切除术 左纵沟
原文传递
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滢旭 方登华 +1 位作者 杨浩雷 刘天锡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59-1461,共3页
目的:探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2月—2011年10月采用经乳晕入路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02例。切除甲状腺(包含肿瘤组织)直径在1.2~4.2 cm之间。结果:97例成功的施行了腔镜下甲状腺手术,4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 目的:探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2月—2011年10月采用经乳晕入路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02例。切除甲状腺(包含肿瘤组织)直径在1.2~4.2 cm之间。结果:97例成功的施行了腔镜下甲状腺手术,4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提示恶性肿瘤改为开放式手术,1例术中出血难以控制而改为开放式手术。手术进行时间60~18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量(53.6±24.3)mL。术后第1天引流量为(86.5±39.9)mL,之后引流量逐渐减少。拔引流管时间(3.1±0.7)d。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切口微小隐蔽,美学效果突出。腔镜镜头具有的组织放大作用,增加术中操作的安全性,并对微小渗血止血彻底。在腔镜技术及设备成熟的医院,值得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方法 乳晕入路 腔镜
原文传递
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技术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1
8
作者 关斌颖 杨国际 刘天锡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919-924,共6页
目的:观察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技术在腹腔镜精准性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吲哚菁绿荧光染色引导下完成的31例腹腔镜精准性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结石病16例,原发性肝癌9例,肝血管瘤1例,其... 目的:观察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技术在腹腔镜精准性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吲哚菁绿荧光染色引导下完成的31例腹腔镜精准性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结石病16例,原发性肝癌9例,肝血管瘤1例,其他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5例。吲哚菁绿荧光染色引导下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13例,左肝外叶切除术6例,右半肝切除术7例,不规则肝段切除术5例。结果:31例患者中26例染色成功,5例失败,手术时间平均(269.62±126.0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60.52±532.63)mL,术后平均住院(10.23±2.63)d。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3例结石残留,通过再次胆道镜取尽,结石一次清除率81.25%(13/16);术后复查,肝肿瘤及其他良性病变患者均无病灶残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94%,其中胆漏4例,胸腔积液9例,均通过引流痊愈,术后未发生出血、死亡等并发症。术后1~5 d、平均(2.63±0.75)d肛门排气。住院5~21 d,平均(12.23±7.32)d,患者痊愈出院。结论:继术前影像学检查、术前计算机三维立体成像及术中超声检查后,吲哚菁绿荧光染色引导为腹腔镜精准性肝切除术提供了另一个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吲哚菁绿荧光染色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125例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顾永芳 杨杰华 刘云明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12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胆道镜取石失败中转手术外,余124例全部手术成功,术后6~8周造影正常拔管,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12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胆道镜取石失败中转手术外,余124例全部手术成功,术后6~8周造影正常拔管,并发症少.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安全,只要掌握手术方式及适应症,腹腔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肝脏切除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优势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天锡 方登华 +1 位作者 关斌颖 李滢旭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脏切除治疗肝脏疾病的优势。方法肝脏疾病患者56例,其中左肝内胆管结石44例,肝脏肿瘤12例,采用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50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解剖性肝脏切除(包括35例左...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脏切除治疗肝脏疾病的优势。方法肝脏疾病患者56例,其中左肝内胆管结石44例,肝脏肿瘤12例,采用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50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解剖性肝脏切除(包括35例左肝外叶切除(ⅡⅢ段),3例左肝内叶切除(Ⅳ段)(左肝外叶已切除),12例左半肝切除(ⅡⅢⅣ段)。);4例成功完成腹腔镜非解剖性肝脏切除(行Ⅱ、Ⅲ、Ⅳ、Ⅴ段部分肝切除);2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226 min,术中平均出血365 ml。术后无胆漏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3天胃肠功能恢复进食,5~12天痊愈出院。随访53例,平均21个月,结石患者术后复查无结石残留及再发。肿瘤患者除1例术后1年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外,余者健在,无复发转移。结论腹腔镜肝脏切除治疗肝脏疾病创伤小,恢复快、治疗彻底、临床疗效好。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优势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可行的新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脏疾病 肝切除术 优势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27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7
11
作者 顾永芳 张谦 杨镇雄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入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Olympus CHF p20胆道镜经胆囊管入路施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7例,其中直接置入胆道镜19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处微切开胆总管侧壁置入胆道...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入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Olympus CHF p20胆道镜经胆囊管入路施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7例,其中直接置入胆道镜19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处微切开胆总管侧壁置入胆道镜8例.结果 27例均痊愈出院,无胆漏、腹腔感染、结石残留、出血、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住院时间5~10d.结论该术式对有适应症的患者,可避免和减少胆总管完整性的破坏和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为部分胆总管结石患者较为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管 胆道镜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减肥手术中的初步应用体会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滢旭 方登华 +2 位作者 杨浩雷 刘天锡 皇甫秀春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16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腹腔镜减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腹腔镜减肥手术治疗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 目的初步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腹腔镜减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腹腔镜减肥手术治疗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实施ERAS策略,将患者分为ERAS组(研究组)和非ERAS组(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4例,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31±8)岁。对照组11例,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33±9)岁。ERAS策略主要包括术前低脂饮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增加硬膜外阻滞麻醉、低潮气量通气;术后早期进食和下床运动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等指标。两组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研究组术后恶心/呕吐4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例(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6±0.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4±0.9)d(t=–2.313,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天数为(7.2±1.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2±0.6)d(t=–2.715,P<0.05)。研究组总住院费用为(4.6±0.3)万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0.3)万元(t=–2.203,P<0.05)。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减肥手术是安全可行的,需进一步制定一套符合我国肥胖与代谢病外科实际需要的加速康复外科诊疗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减肥手术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方登华 李滢旭 +2 位作者 余雄武 杨浩雷 刘天锡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19例,对比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差异。结果 19例患者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袖状胃...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19例,对比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差异。结果 19例患者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袖状胃切除术,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过程中,患者体重、腰围、人体质量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肥胖相关合并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3、6个月患者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分别为(32±11)%、(51±15)%和(65±22)%;术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肥胖相关合并症如高血压、退行性骨关节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减肥术式,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及相关疾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肥胖症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姑息性手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合并壶腹周围癌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5
14
作者 顾永芳 杨杰华 +2 位作者 刘云明 王伟 程先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姑息性手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合并壶腹周围癌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来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胰头癌合并壶腹周围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姑息性手术... 目的探讨姑息性手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合并壶腹周围癌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来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胰头癌合并壶腹周围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姑息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生存期变化、根治切除率及复发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增多,手术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4.55%)明显高于对照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 a生存期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根治切除率及复发进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姑息性手术治疗胰头癌合并壶腹周围癌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术中出血量增加,手术时间延长,并发症发生率有所升高,但远期生存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癌 壶腹周围癌 姑息性手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远期疗效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联合术中超声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患者中的近期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晓举 王星入 +1 位作者 万丹丹 刘天锡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联合术中超声技术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对象为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4例肝癌(肿瘤最大径≤10 cm)行腹腔镜肝切除的患者。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是否...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联合术中超声技术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对象为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4例肝癌(肿瘤最大径≤10 cm)行腹腔镜肝切除的患者。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是否应用三维可视化及术中超声技术,分为联合组(三维可视化联合术中超声,n=28)和常规组(无三维可视化、无术中超声,n=26)。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相关指标数据。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术中出血量[275(100~600)mL vs 365(300~1000)mL,Z=-1.872,P=0.049]和第一肝门阻断时间[28(10~39)min vs 40(30~68)min,Z=-2.152,P=0.034]均较低,且术后24 h的ALT[279(179~1067)U/L vs 367(278~878)U/L,Z=-1.659,P=0.037]、AST[229(139~769)vs 309(299~769),Z=-1.630,P=0.045]水平更低。结论三维可视化联合术中超声技术可以使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更精准、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腹腔镜肝切除术 术中超声技术 三维可视化技术
下载PDF
荧光正染导航腹腔镜精准解剖性肝切除 被引量:4
16
作者 关斌颖 杨国际 刘天锡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69,共2页
腹腔镜精准解剖性肝切除是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的常用方法,但因肝脏为实质性器官,血供丰富,肝表明及实质内无明显分界线,解剖性肝脏切除为难度较大、风险较高手术。而术中寻找并确定病变肝脏组织的解剖层面,一直是肝脏外科追求的目标... 腹腔镜精准解剖性肝切除是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的常用方法,但因肝脏为实质性器官,血供丰富,肝表明及实质内无明显分界线,解剖性肝脏切除为难度较大、风险较高手术。而术中寻找并确定病变肝脏组织的解剖层面,一直是肝脏外科追求的目标。而通过吲哚菁绿(indocyaninegreen,ICG)荧光染色,可使肝脏表面和实质内三维立体染色,达到解剖性切肝,为手术的安全性、精准性提供了一种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色 解剖性 肝切除 腹腔镜 肝脏切除 导航 实质性器官 常用方法
原文传递
荧光导航下经头侧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53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晓举 万丹丹 +3 位作者 王星入 佟虹兴 关斌颖 刘天锡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536-540,共5页
目的 探讨荧光导航下经头侧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诊治的53例通过肝动脉穿刺荧光染色经头侧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3例患者... 目的 探讨荧光导航下经头侧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诊治的53例通过肝动脉穿刺荧光染色经头侧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3例患者中左肝内胆管结石42例,左肝肝细胞癌11例;22例合并高血压,11例合并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11例乙肝肝硬化,5例既往开腹胆囊切除史。术后按照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及方法,鼓励患者早下床、进食,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等。结果 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和术中输血病例。中位(四分位)手术时间202(151,269)min,第一肝门阻断时间25(10,40)min,术中失血量220(50,640)mL。术后住院时间7~17 d,无出血、肝衰竭病例,2例出现腹水,3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胆漏,均予以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肝动脉穿刺荧光染色经头侧入路行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导航 肝动脉穿刺染色 头侧入路 腹腔镜手术 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友仙 《系统医学》 2020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运用于改善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研究以该院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运用于改善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研究以该院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经相关护理干预后疼痛原因、疼痛持续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8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3.91%),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经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情况,前者较后者更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39,P=0.001);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疼痛持续时间为(5.39±1.34)d,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疼痛持续时间为(6.63±1.54)d,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疼痛持续时间,前者明显较后者更短,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3,P=0.000);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疼痛诱因发生情况,两组各项数据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运用于改善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较好,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患者护理干预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具有良好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疼痛护理 胆囊结石 腹腔镜手术 疗效评价
下载PDF
腹腔镜经右横沟右切迹行解剖性右半肝切除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天锡 关斌颖 +3 位作者 方登华 杨国际 熊见武 王星入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右横沟、右切迹入路鞘内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治疗右肝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右半肝良性病变患者32例(肝血管瘤7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例,右肝内胆管结石23例,其中19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腹腔镜经右横沟、右切迹...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右横沟、右切迹入路鞘内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治疗右肝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右半肝良性病变患者32例(肝血管瘤7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例,右肝内胆管结石23例,其中19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腹腔镜经右横沟、右切迹入路鞘内解剖性右半肝切除,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和取石。结果28例患者成功完成腔镜下经右横沟、右切迹入路鞘内解剖性右半肝切除,中转开腹4例。手术时间235-405min,右半肝切除时间平均(305±41)min,右半肝切除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和取石者平均(326±48)min。术中出血平均(573±219)ml。术后复查肝血管瘤和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病灶无残留。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结石残留2例,通过再次胆道镜取尽,结石一次清除率为91.3%(21/23)。术后胆漏发生3例,胸腔积液7例。均通过引流痊愈。术后平均(2.8±0.71)d肛门排气,胃肠功能恢复进食;术后平均住院日(11.5±2.98)d。术后28例获随访,失访3例,随访率89.3%(25/28),平均随访(32±8)个月,肝血管瘤和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无复发,结石再发2例,复发率8.6%(3/23)。结论腹腔镜经右横沟、右切迹入路鞘内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治疗右肝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腹腔镜 肝脏良性疾病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联合妇科手术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计文映 薛梅 +5 位作者 杨杰华 宋琼 刘佳 胡佳菊 贾蕾 代瑞娟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5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腹腔镜技术 妇科手术 胆囊疾病 临床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延长切口 手术治疗 再次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