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临床效果以及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徐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炎老年患者85例,将其按照自主意愿进行分组,选择常规护理患者纳入对照组中(n=41),选择人性化护理患者纳入观察组...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炎老年患者85例,将其按照自主意愿进行分组,选择常规护理患者纳入对照组中(n=41),选择人性化护理患者纳入观察组中(n=44),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更低。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优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炎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加重期并多器官功能衰竭6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丽英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2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加重期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因素,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加重期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加重期并多器...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加重期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因素,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加重期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加重期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感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呈年龄越大,并发器官衰竭越多,病死率越高的特点。结论MOF是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加重期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重在早期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多器官功能衰竭 加重期 临床分析 二氧化碳潴留 发病因素 临床特征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沂丽 《智慧健康》 2017年第8期124-125,128,共3页
目的观察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39例进行急救的急危重症老年患者的相关资料,并将其作为对照组;自2016年2月起,我院开始实行精细化护理模式,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 目的观察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39例进行急救的急危重症老年患者的相关资料,并将其作为对照组;自2016年2月起,我院开始实行精细化护理模式,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之间39例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医生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急救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平均为4.34±0.54min,在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平均为41.23±5.78h,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平均8.04±0.68 min的抢救时间和平均65.27±6.12 h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9.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可以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减少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有利于患者尽早接受系统的治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挽救患者生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急危重症 老年 急救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布鲁菌病的治疗体会
4
作者 彭红艳 周慧 +2 位作者 黄兴富 刘灵敏 李松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3期541-542,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布鲁菌感染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方法与思路。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布鲁菌感染患者的会诊,针对患者的病情,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职业和接触史,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药师...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布鲁菌感染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方法与思路。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布鲁菌感染患者的会诊,针对患者的病情,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职业和接触史,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提出的会诊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临床认可,对协助医师合理用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显提高了药物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个体化用药,协助临床医生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临床药师 体会
下载PDF
应用PDCA管理法提升临床教研室教学质量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巧芬 吴仕贤 +5 位作者 刘灵敏 李祥 晏明佑 李红 李蕊 何艳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8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PDCA管理法对临床教研室教学质量追踪管理的效果。方法承担教学任务各临床教研室,严格按照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检查教学质量,持续问题改进贯穿于理论授课、实践教学全过程,分析PDCA管理法实施前、后的教学质量与效... 目的探讨应用PDCA管理法对临床教研室教学质量追踪管理的效果。方法承担教学任务各临床教研室,严格按照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检查教学质量,持续问题改进贯穿于理论授课、实践教学全过程,分析PDCA管理法实施前、后的教学质量与效果。结果将PDCA循环应用于临床教学质量管理,将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质量全过程形成管理闭环,及时发现教学缺陷及薄弱点,持续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质量和带教实习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在临床教学管理中应用科学管理工具PDCA循环,可以较为全面的把握临床教研室教学现状,调动临床教研室及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研究的积极性,优化师资力量,整合教学资源,有的放矢的提高临床教研室教学质量,促进医院的医、教、研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管理法 临床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教学理念 满意度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母群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1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呼吸内科常规治疗措施,吸氧、解痉、平喘、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呼吸内科常规治疗措施,吸氧、解痉、平喘、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治疗1个疗程后(7 d)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前及后4 h的血气分析指标,并统计插管率和住院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 00%,高于为对照组的72. 00%(P <0. 01);治疗后4 h,2组pH值、PaO_2、SaO_2数值较治疗前升高,PaCO_2数值较治疗前下降(P <0. 01);且观察组治疗后pH值、PaO_2、数值高于对照组,PaCO_2数值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插管率为2. 00%,低于对照组的24. 00%(P <0. 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 52±1. 21) d,短于对照组的(7. 25±2. 1) d(P <0. 01)。结论重症哮喘患者行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布地奈德 重症哮喘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加注抗生素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38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立 张承云 +1 位作者 高琴梅 周俊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24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肺泡灌洗加注抗生素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38例患者在常规全身抗感染基础上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在病变部位做局部灌洗并加注抗生素。结果 38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有效。结论经支气管镜肺泡灌...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肺泡灌洗加注抗生素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38例患者在常规全身抗感染基础上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在病变部位做局部灌洗并加注抗生素。结果 38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有效。结论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加注抗生素能改善气道阻塞,促进引流,提高病变局部的抗菌药物浓度,减轻患者负担,缩短住院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加注抗生素
下载PDF
人文关怀联合心理干预在呼吸内科的应用与实践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袁佐会 《智慧健康》 2020年第36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对呼吸内科病患实施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106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均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在疾病治疗过程,针对对照组的患者,在护理上给予常... 目的探讨对呼吸内科病患实施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106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均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在疾病治疗过程,针对对照组的患者,在护理上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的护理上则是常规护理、人文关怀护理、心理护理结合一同实施,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S、SDS)均较护理前降低,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要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84.90%的总满意率(P<0.05)。结论呼吸内科收治病例在进行对症治疗期间,予以人文关怀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及提升护理满意度的价值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护理 心理护理干预 呼吸内科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率
下载PDF
BiPAP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刘灵敏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2期79-80,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临床上常给予鼻塞低流量吸氧及解痉、呼吸兴奋剂等治疗,但难以取得满意效果。近年来,无创通气方法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为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我科自2005年以来,对临...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临床上常给予鼻塞低流量吸氧及解痉、呼吸兴奋剂等治疗,但难以取得满意效果。近年来,无创通气方法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为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我科自2005年以来,对临床上确诊COPD并发Ⅱ型呼衰的患者,用双水平气道正压力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治疗 Ⅱ型呼吸衰竭 BiPAP 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病 双水平气道 正压通气治疗 Ⅱ型呼衰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佐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9期111-112,共2页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焦...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2. 9%,高于对照组的62. 7%(P <0. 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其抑郁、焦虑状态,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抑郁 焦虑 心理护理
下载PDF
舒利迭气雾剂吸入及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哮喘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母群华 《智慧健康》 2020年第9期148-149,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舒利迭气雾剂吸入及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哮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74例,具体的选择时间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随机将患者分为比较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7例,比较组患者行舒利迭气雾剂吸入... 目的对比分析舒利迭气雾剂吸入及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哮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74例,具体的选择时间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随机将患者分为比较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7例,比较组患者行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治疗,联合组患者行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与孟鲁司特口服的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PEF、FEV1水平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的PEF、FEV1水平明显高于比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59%(35例);比较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86%(24例),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比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的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治疗,孟鲁司特口服与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的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PEF、FEV1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预后恢复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孟鲁司特 氟替卡松气雾剂 舒利迭气雾剂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性黄磷中毒吸入性肺损伤7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炯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9期73-73,7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黄磷中毒吸入性肺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2014年5月收治急性黄磷中毒吸入性肺损伤患者7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避免发生感染。结果:6例急性黄磷中毒吸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较好... 目的:探讨急性黄磷中毒吸入性肺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2014年5月收治急性黄磷中毒吸入性肺损伤患者7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避免发生感染。结果:6例急性黄磷中毒吸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较好,中毒后无并发症发生,且病情稳定后出院。另外,1例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出院时伴有中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活动后表现出气促,仍需鼻导管吸氧。结论:急性黄磷中毒吸入性肺损伤当前在临床治疗中并无特效解毒剂,除了激素应用、防治继发性感染之外,应以器官保护为重点给予综合救治。对黄磷中毒发病机制及吸入性肺损伤的治疗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黄磷中毒 吸入性肺损伤 糖皮质激素 治疗方法
下载PDF
睡眠评价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临床初筛的诊断意义
13
作者 张丽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6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睡眠评价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的临床初筛的诊断意义。方法:对30例鼾症、95例OSAHS患者行睡眠评价量表问卷调查(ESS)、判断嗜睡评分(EP)并行多导睡眠分析仪(PSG)检查,依据PSG检查结果将嗜睡... 目的:探讨睡眠评价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的临床初筛的诊断意义。方法:对30例鼾症、95例OSAHS患者行睡眠评价量表问卷调查(ESS)、判断嗜睡评分(EP)并行多导睡眠分析仪(PSG)检查,依据PSG检查结果将嗜睡评分与相关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鼾症及各组OSAS患者EP评分、夜间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有明显差异,且EP与AHI呈正相关。结论:临床可用睡眠评价量表作为嗍患者的初筛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评价量表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哮喘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
14
作者 高芹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5期67-67,69,共2页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哮喘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哮喘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观察两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经治疗无效者仅1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0%,治疗后FEV1%、FEV1、FEV1/FVC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促进肺功能的改善,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肺功能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合并低渗性脑病25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张丽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4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低渗性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确诊的25例慢性肺心病合并低渗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中,20例在3-6天内血电解质紊乱逐步纠正,临床症状逐渐消...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低渗性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确诊的25例慢性肺心病合并低渗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中,20例在3-6天内血电解质紊乱逐步纠正,临床症状逐渐消失;5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慢性肺心病合并低渗性脑病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控制原发病,预防并早期治疗低渗性脑病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低渗性脑病
下载PDF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早期干预治疗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母群华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早期干预治疗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42例,具体的选择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将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普通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分析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早期干预治疗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42例,具体的选择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将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普通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早期干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指标、器官衰竭其死亡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20例);普通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15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 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3.4±0.5)d,血压恢复时间为(4.1±0.7)d,住院天数为(13.5±2.6)d;普通组患者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7.9±1.6)d,血压恢复时间为(9.2±1.4)d,住院天数为(19.7±4.8)d,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血压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02、14.931、5.205,P<0.05)。观察组患者器官衰竭的发生率为4.76%(1例),未出现死亡患者;普通组患者器官衰竭的发生率为28.57%(6例),死亡发生率为23.81%(4例),观察组患者器官衰竭、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4.421,P<0.05)。结论通过多巴酚丁胺对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消失时间,降低患者的器官衰竭及死亡发生率,从而有效挽回患者的生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酚丁胺 肺炎合并脓毒症 早期干预 小剂量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娟 高永刚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1期379-379,共1页
下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位居医院感染的首位[1],但不同的地区其感染菌株的分布及细菌的耐药性有较大差异。近年来由于呼吸道感染菌群变异及耐药性增强,在病原菌组成和药物耐药性方面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 下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位居医院感染的首位[1],但不同的地区其感染菌株的分布及细菌的耐药性有较大差异。近年来由于呼吸道感染菌群变异及耐药性增强,在病原菌组成和药物耐药性方面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了解不同地区分离菌株的分布与耐药性的特点,准确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向和耐药性变迁,有助于该地区的临床医师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2-4]。为了解我院下呼吸道感染菌株构成特点及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病原菌构成 耐药分析 药物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 临床常见疾病 分离菌株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肺心病12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灵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9期91-,共1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衰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10天一疗程,疗程完后进行评估,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显效45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4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衰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10天一疗程,疗程完后进行评估,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显效45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4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衰,疗效较好,副作用小,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治疗 肺心病心衰
下载PDF
56例肺癌误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承云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8期141-141,共1页
目的探讨肺癌误诊原因,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肺癌误诊病例误诊原因。结果误诊与临床医生对肺癌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熟悉及对病理学检查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结论掌握肺癌的临床症状,针对性行影像学、气管镜、病理学等... 目的探讨肺癌误诊原因,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肺癌误诊病例误诊原因。结果误诊与临床医生对肺癌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熟悉及对病理学检查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结论掌握肺癌的临床症状,针对性行影像学、气管镜、病理学等检查能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误诊 临床 影像学 病理学
下载PDF
82例大咯血临床诊治分析
20
作者 张承云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12期1348-1348,共1页
关键词 大咯血患者 临床工作 诊治分析 失血性休克 危急重症 咯血量 呼吸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