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对医院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江鸿 梅文华 夏苏建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6-8,共3页
从医疗费用、医保基金风险、现行支付制度的困境分析我国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医疗服务提供方的角度,探讨支付制度改革对医院管理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从医疗质量、临床路径、成本管理、信息化管理、谈判机制等5方面... 从医疗费用、医保基金风险、现行支付制度的困境分析我国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医疗服务提供方的角度,探讨支付制度改革对医院管理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从医疗质量、临床路径、成本管理、信息化管理、谈判机制等5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 支付制度改革 医院管理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基于TACE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肖正芳 郑游冰 +4 位作者 邓飞燕 郑思茜 孙宏伟 刘妍妍 陆骊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8-692,共5页
肝癌是常见且恶性程度高的癌症之一,其中90%为肝细胞癌,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由于早期肝癌无特异性表现,大部分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根治治疗时机。关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的探索从未停歇。近年来,经动脉化疗栓塞... 肝癌是常见且恶性程度高的癌症之一,其中90%为肝细胞癌,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由于早期肝癌无特异性表现,大部分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根治治疗时机。关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的探索从未停歇。近年来,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被纳入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中。随着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推进,各种减轻肝细胞癌负荷的治疗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如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与TACE的联用,提高了肝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本文重点介绍原发性肝细胞癌研究中,TACE与其他疗法的联用在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的进展,并总结联合治疗中需要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灌注化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联合治疗
下载PDF
MRI联合CA125对MVI阴性肝癌术后复发预测的研究
3
作者 王安妮 于向荣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5期66-68,共3页
分析MRI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对微血管浸润(MVI)阴性肝癌术后患者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60例MIV阴性肝癌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MRI联合CA125对MIV阴性肝癌... 分析MRI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对微血管浸润(MVI)阴性肝癌术后患者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60例MIV阴性肝癌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MRI联合CA125对MIV阴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1)经随访,60例患者中,早期复发患者17例,为复发组;未复发患者共计43例,为未复发组;两组患者肿瘤边比、肿瘤包膜、CA125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年龄、性别、有无饮酒史、有无肝硬化以及肿瘤大径、AFP水平、Ki-67水平、病理分级、包膜侵犯情况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2)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VI阴性肝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肝瘤边缘和肿瘤包膜(P<0.05)。结论:MRI联合CA125在预测MVI阴性肝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MRI CA125 MVI
下载PDF
原发性肝鳞状细胞癌MRI误诊为肝脓肿1例报告
4
作者 兰恩东 李勇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2期266-268,共3页
原发性肝鳞状细胞癌(PSCCL)是一种罕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仅占肝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2%,其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平均生存期不足6个月[1]。PSCCL无特异性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极易误诊为肝脓肿[2],明确诊断时患者多为晚期,导致延误患者治疗。
关键词 肝脓肿 肝脏恶性肿瘤 原发性恶性肿瘤 恶性程度 明确诊断 临床及影像学 平均生存期 PSC
下载PDF
MSCTA对比DS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明 彭秀斌 毛俊 《现代医院》 2010年第2期8-10,共3页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脑血管疾病 对比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黄思远 周立强 +2 位作者 孙军辉 徐敏光 秦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65-68,共4页
本研究讨论了腰椎管狭窄症(LSS)病人采取单侧入路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UBE)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择本院在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这一期间内采取UBE手术治疗的6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所有病人均完成手术... 本研究讨论了腰椎管狭窄症(LSS)病人采取单侧入路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UBE)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择本院在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这一期间内采取UBE手术治疗的6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所有病人均完成手术治疗,并未采用其他手术方式;手术治疗时间为 60~125 min,平均治疗时间为(87±17.52)min;病人在完成手术后,住院时间一般为3~9 d,平均住院时间为(5.76±1.23)d。其中1例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硬膜撕裂,并未发生椎管内血肿、神经损伤等症状。与手术前相比,经过手术治疗1周、3个月、半年以及一年后,病人的腰痛、末次随访ODI评分、腿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SDS评分以及SA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合改良 MacNab标准则可得出:优47例,良11例,可2例,差0例;最后得出的优良率达到 96.6%。结论 UBE手术可对腰椎管狭窄症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 腰椎管狭窄症 疗效
下载PDF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7
作者 林忠彬 杨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89-193,共5页
中国肝硬化患者基数大,尤其是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不断变化的今天,肝硬化的发生率更是逐年提升。在疾病的发展下,肝硬化会产生多种并发症,其中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顽固性腹水(RA)作为腹水的一种特殊类型,一直是医学界的研... 中国肝硬化患者基数大,尤其是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不断变化的今天,肝硬化的发生率更是逐年提升。在疾病的发展下,肝硬化会产生多种并发症,其中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顽固性腹水(RA)作为腹水的一种特殊类型,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近年来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就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现状与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顽固性腹水 难治性腹水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肝组织学无创诊断方法分析
8
作者 凌康森 杨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253-254,256,共3页
目前对于肝纤维化及代偿期肝硬化诊断的金标准为肝穿刺活检,但该方法存在局限性。目前国内外关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无创诊断研究,一是通过检测直接或间接血清生化标志物,目前透明质酸(HA)、血小板(P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 目前对于肝纤维化及代偿期肝硬化诊断的金标准为肝穿刺活检,但该方法存在局限性。目前国内外关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无创诊断研究,一是通过检测直接或间接血清生化标志物,目前透明质酸(HA)、血小板(P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有较高诊断效能,有研究认为前白蛋白(PA)比白蛋白(ALB)有更高的研究价值,但目前研究较少,仍要进一步明确;二是通过物理成像技术,如超声多普勒、肝脏弹性成像检测等物理技术,常规超声、CT、MRI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意义不大,但有助于诊断肝硬化和发现肝占位,FibroScan在对乙肝肝纤维化评价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其为客观指标且操作简单,价格较低。目前的诊断模型大多为血清学模型,如:APRI指数、GP模型、Forns指数等。目前研究表明GP模型、Forns指数对肝纤维化诊断效果较好,但因病例来源多数为慢丙肝及脂肪肝患者,该模型在乙肝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有待进一步明确。同时血清学诊断模型联合FibroScan(FS)后诊断效能是否提高有待进一步探究。随着医学的发展,为了能够接近甚至替代肝组织活检,我们仍须继续探讨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无创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组织学 肝硬化 肝纤维化 无创诊断方法
下载PDF
膝关节屈曲与伸直体位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切口闭合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9
作者 刘桂宏 付恒 +2 位作者 冯少龙 陈泽驹 蒋煜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94-98,共5页
系统评价膝关节屈曲与伸直体位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切口闭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CBM、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所有关于膝关... 系统评价膝关节屈曲与伸直体位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切口闭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CBM、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所有关于膝关节屈曲与伸直位闭合TKA手术切口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项RCT,包括611名患者(621例TKA)。meta分析结果显示:膝关节屈曲90°位缝合组术后1周[MD=-0.65,95%CI(-1.27, -0.04),P=0.04]、1月[MD=-0.59,95%CI(-1.07, -0.12),P=0.01]、3月[MD=-0.77,95%CI(-1.26, -0.28),P=0.002]VAS评分明显低于伸直位缝合组,术后1月[MD=3.71,95%CI(3.13, 4.29),P<0.00001]、3月[MD=4.99,95%CI(0.70, 9.28),P =0.02]ROM明显高于伸直位缝合组,术后在60°/s角速度[MD=16.98,95%CI(4.23-29.73),P=0.009]、180°/s角速度[MD=20.60,95%CI(9.83–31.37),P=0.0002]的屈肌肌力恢复优于伸直缝合组,180°/s角速度[MD=45.88,95%CI(22.55–69.22),P=0.0001]的屈肌总功恢复优于伸直缝合组,术后6月[MD=3.26,95%CI(0.87, 5.65),P=0.007]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伸直缝合组。但两组术后伤口并发症、膝关节评分、术后6月ROM、12月ROM和6月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膝关节伸直体位相比,TKA术中屈膝 90°位缝合切口在不增加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而且利于术后早期膝关节ROM及屈肌肌力恢复。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伤口闭合 膝关节体位 META分析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经大隐静脉治疗静脉血栓后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蒋俊惠 许卫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228-230,共3页
探讨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珠海市人民医院介入诊疗中心2020年11月20日1例经大隐静脉穿刺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患肢水肿及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血... 探讨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珠海市人民医院介入诊疗中心2020年11月20日1例经大隐静脉穿刺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患肢水肿及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血肿及早期血栓形成,随访7个月villalta量表评分0分。结论 在常规路径无法通过病变段时,经大隐静脉穿刺治疗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一项可行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粪菌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11
作者 苏家宜 曾冠文 +2 位作者 张媛媛 刘礼斌 卓文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16-19,共4页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是一种将供体肠道菌群移植至受体肠道菌群的操作方法,而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与肠道菌群失衡存在相关性的疾病,两者之间双向调节。因此,粪菌移植在PD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动...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是一种将供体肠道菌群移植至受体肠道菌群的操作方法,而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与肠道菌群失衡存在相关性的疾病,两者之间双向调节。因此,粪菌移植在PD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显示了FMT的良好疗效。阐明特定细菌的功能,移植标准化菌种、人工混合菌种或工程菌株有望为PD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肠道菌群 粪菌移植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传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复杂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4
12
作者 曾浪清 曾路路 +5 位作者 陈云丰 蒋煜文 杨辉 林志荣 詹鹏 李远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MIPO)与传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复杂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采用MIPO技术或传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4例成人复杂锁骨中段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MIPO)与传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复杂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采用MIPO技术或传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4例成人复杂锁骨中段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MIPO组41例,采用MIPO技术治疗;切开组43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Constant评分和肩臂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MIPO组与切开组患者术后分别获平均(21.2±9.2)、(23.1±11.8)个月随访。MIPO组患者的切口总长度[(4.3±0.5)cm]较切开组患者[(8.4±1.3)cm]短,住院时间[(7.7±1.9)d]及骨折愈合时间[(10.6±3.2)周]较切开组患者[(9.6±3.1)d、(12.3±3.9)周]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O组患者术后肥厚性瘢痕、局部皮肤感觉障碍发生率较切开组患者低,但患者总体疗效满意度较切开组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Constant评分及DAS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MIPO技术治疗成人复杂锁骨中段骨折具有切口小而美观、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两种术式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功能结果,但是MIPO组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折固定术 骨板
原文传递
癫痫患者焦虑抑郁、社会支持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 被引量:34
13
作者 朱培培 卓文燕 陈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27-531,共5页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焦虑抑郁、社会支持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取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癫痫患者76例,正常对照组60例,分别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社会...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焦虑抑郁、社会支持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取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癫痫患者76例,正常对照组60例,分别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ale,GWB)的测评,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HAMA、HAMD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5.78和-5.54,P<0.01)。研究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WB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HAMA与GWB总分、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HAMD与GWB总分、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维度与GWB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癫痫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对患者心境、社会交往及生活质量不利,社会支持减少拉低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应及早行相应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焦虑 抑郁 社会支持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复合声及心理辅导综合治疗突发性聋伴耳鸣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钊 赵晓明 +3 位作者 熊彬彬 方晓群 彭玥 刘劲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9期481-484,共4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复合声音治疗+心理辅导综合疗法对突发性聋伴耳鸣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组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60例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30例/组。对照... 目的研究并探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复合声音治疗+心理辅导综合疗法对突发性聋伴耳鸣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组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60例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30例/组。对照组实施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治疗基础上施加复合声音治疗+心理辅导,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全频纯音听阈均值、耳鸣响度评分、耳鸣致残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320,P<0.05);两组治疗后的全频纯音听阈均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1.386、10.466,P<0.05),耳鸣响度评分、耳鸣致残评分、心理状况评分均显著降低(t=4.399、4.309、7.603、7.694、6.299、8.316、11.000、13.847,P<0.05),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提高(t=4.463、8.054,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全频纯音听阈均值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但耳鸣响度评分、耳鸣致残评分和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000、3.894、4.936、5.650,P<0.05),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4.139,P<0.05)。结论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中,采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复合声音治疗、心理辅导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听力,减轻患者耳鸣情况和负性情绪,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耳鸣 交谈 心理学 鼓室内注射 复合声音治疗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征荣 陈星星 +2 位作者 庞国福 朱雨沫 邓健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5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将2017-01-2018-07间收治的124例上尿路结石(<2.5 cm)患者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研究组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将2017-01-2018-07间收治的124例上尿路结石(<2.5 cm)患者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研究组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少,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结石清除率较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出血量少、恢复快、结石清除彻底、并发症少等优势,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结石清除率 并发症
下载PDF
新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 被引量:10
16
作者 曾浪清 蒋煜文 +7 位作者 曾路路 林志荣 李远辉 詹鹏 向阳 喻伟 沈龙祥 陈云丰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43-749,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急性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们采用自主研制的新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23例急性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10例;年龄25~81岁,平均5... 目的探讨新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急性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们采用自主研制的新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23例急性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10例;年龄25~81岁,平均52.8岁。其中年龄≥60岁患者6例、粉碎性骨折12例、合并盂肱关节脱位10例、合并肩袖损伤患者12例。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dey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肩活动度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23例患者术后获12—30个月(平均23.2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0.6周(8~12周)。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dey评分平均92.1分(70~100分),优良率为95.7%(22/23);疼痛VAS评分平均为0.8分(0~4分)。患肩活动度平均分别为:前举160.6°、外展157.8°、外旋46.4°、内旋胸11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为17.4%(4/23),包括腋神经损伤1例、运动时复发盂肱关节脱位1例、肩关节僵硬2例。结论采用新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为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骨折固定术 骨板 肱骨大结节
原文传递
能谱CT和人工智能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廖淑婷 于向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甲状腺能谱CT扫描可减少图像伪影,降低噪声,提高对比噪声比及信噪比,同时通过多参数定量分析病灶特征和组成成分等,使得甲状腺癌的CT诊断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近年来,医疗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在CT图像纹理分析、影像学定量特征提取和深度... 甲状腺能谱CT扫描可减少图像伪影,降低噪声,提高对比噪声比及信噪比,同时通过多参数定量分析病灶特征和组成成分等,使得甲状腺癌的CT诊断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近年来,医疗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在CT图像纹理分析、影像学定量特征提取和深度学习中充分突显高敏感检出、高维信息挖掘及高通量计算能力。在能谱CT基础上,辅助人工智能分析将有望为甲状腺癌术前提供更丰富、更精准的特征信息,不仅为早期准确诊断甲状腺癌及其转移性淋巴结评估提供更多参考价值,更为有效辅助临床诊断和实现个体化预后预测提供可行之路。因此,本文对甲状腺癌的能谱CT诊断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 能谱CT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下载PDF
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技术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丹 王建明 +3 位作者 仪新峰 李羡予 陈海东 刘玉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利用3.0 T 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VWI)技术分析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颅内动脉斑块T2WI序列和增强扫描的信号特征及其与I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IS患者的HRVWI资料,T2WI序列斑块信号强度按高、等低分2个等级;增强扫描强... 目的:利用3.0 T 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VWI)技术分析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颅内动脉斑块T2WI序列和增强扫描的信号特征及其与I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IS患者的HRVWI资料,T2WI序列斑块信号强度按高、等低分2个等级;增强扫描强化程度分为无强化、轻度强化和明显强化3个等级。根据DWI上是否有高信号分为急性脑梗死组和非急性脑梗死组,分析2组斑块的T2WI信号特征、强化程度及其与急性脑梗死发生之间的关系。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共检出33枚斑块,27枚T2WI呈高信号;22例非急性脑梗死共检出32枚斑块,2枚T2WI呈高信号,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斑块以明显强化为主(25/33),非急性脑梗死组以无强化为主(23/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T2WI高信号和明显强化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41,P=0.004;OR=30.67,P=0.003)。结论:3.0 T MR HRVWI技术能有效检出IS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T2WI高信号和明显强化特征可作为预测急性脑梗死发生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颅内动脉硬化 卒中
下载PDF
单侧后半规管BPPV患者Dix-Hallpike试验健侧诱发眼震阳性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熊彬彬 林春梅 +2 位作者 林烨丰 刘劲 陈钢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451-1454,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Dix-Hallpike试验(简称D-H试验)健侧诱发眼震阳性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PC-BPPV患者中14例D-H试验健侧诱发眼震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D-H试验患侧均可诱发上跳性向... 目的:探讨单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Dix-Hallpike试验(简称D-H试验)健侧诱发眼震阳性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PC-BPPV患者中14例D-H试验健侧诱发眼震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D-H试验患侧均可诱发上跳性向地扭转型眼震,其中右PC-BPPV 11例,左PC-BPPV 3例;健侧诱发患侧同型上跳性扭转型眼震5例,其中右PC-BPPV 4例,左PC-BPPV 1例;健侧诱发垂直下跳性眼震9例,其中右PC-BPPV 7例,左PC-BPPV 2例。采用患侧Epley或Semont复位,眼震和眩晕均完全消失。结论:单侧PC-BPPV D-H试验同样可以诱发双侧阳性,非患侧诱发眼震的类型与耳石在后半规管的初始位置和其在诱发试验过程中流动方向有关。行患侧Epley或Semont手法复位有效,其复位效果和D-H试验诱发的眼震类型可以交互验证患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震 眩晕 Dix-Hallpike试验
原文传递
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与SPECT心肌灌注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红春 毛俊 +2 位作者 陈海东 任旸 王兰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7期66-68,共3页
目的对比SPECT,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8例临床怀疑冠心痛或已知冠心病史的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和静息/负荷心肌灌注锝-99mSPECT显像检查,并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DSCT双能量心... 目的对比SPECT,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8例临床怀疑冠心痛或已知冠心病史的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和静息/负荷心肌灌注锝-99mSPECT显像检查,并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DS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检查1 8例患者,发现阳性1 4例,阴性4例。对比SPECT检查,14例DSCT阳性病例中,SPECT均发现了相同心肌部位的灌注缺损。而4例阴性病例中,SPECT检查有1例有心肌缺血。二者检出心肌灌注缺损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T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发现心肌灌注缺损的能力与SPECT大致相符,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 第二代双源CT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电子计算机 单光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