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圈地自萌”到“文化出圈”——社交媒介环境下“饭圈”文化的自我突破 被引量:52
1
作者 曾一果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13,共10页
饭圈是由粉丝聚集而成的网络社群,其以数字媒介平台为聚集空间,开展有共同兴趣的粉丝文化实践活动,塑造了既具备身份区隔性,又具备文化参与性的饭圈文化。在互联网时代,饭圈除了以"圈地自萌"的亚文化部落方式保持长时间小圈... 饭圈是由粉丝聚集而成的网络社群,其以数字媒介平台为聚集空间,开展有共同兴趣的粉丝文化实践活动,塑造了既具备身份区隔性,又具备文化参与性的饭圈文化。在互联网时代,饭圈除了以"圈地自萌"的亚文化部落方式保持长时间小圈子封闭活动,还不断突破圈层壁垒和文化边界,以多样的文化实践方式参与到更广泛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并由此拓展出新的社会身份和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圈文化 文化出圈 资本驱动
下载PDF
弹幕背后青年群体的情感需要与价值诉求 被引量:26
2
作者 曾一果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37,共4页
弹幕文化的快速发展,反映了数字媒介技术对未来文化的深刻影响,使传统的影视观看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观众的感知结构由“观看”和“欣赏”活动变成了“介入”与“参与”行动。弹幕反映了当代人特别是青年群体日趋多样化的情感诉求和... 弹幕文化的快速发展,反映了数字媒介技术对未来文化的深刻影响,使传统的影视观看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观众的感知结构由“观看”和“欣赏”活动变成了“介入”与“参与”行动。弹幕反映了当代人特别是青年群体日趋多样化的情感诉求和价值立场,深刻地折射出青年人在数字媒介时代所处的“群体性孤独”境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幕文化 青年文化 社会心态
下载PDF
恋地情结:传播媒介与地方感重塑——数字时代人与地的情感生成 被引量:14
3
作者 曾一果 陈爽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6-226,248,共12页
地理空间因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依恋而成为“地方”,在个体与群体的精神世界中具有重要意义。媒介地理学揭示出媒介在地方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理解地方、地方感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论视角。以... 地理空间因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依恋而成为“地方”,在个体与群体的精神世界中具有重要意义。媒介地理学揭示出媒介在地方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理解地方、地方感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论视角。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媒介再一次解构了“地方”的传统意涵:一方面,“地方”不断同质化、碎片化甚至“去地方化”;另一方面,“地方感”的形成体现出新的媒介逻辑,网络世界的数字经验与现实世界的在地经验在交叠中重组。因此,在数字媒介技术重塑“地方”的同时,作为数字化、媒介化社会中回应人与地方爱欲关系的“数字地方感”也得以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地方感 传播媒介 数字技术 数字地方感
下载PDF
短视频赋能文化传播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曾一果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1期100-103,共4页
视频的迅猛发展和其对社会的全面介入,让当代社会进入到了一个“视频社会化时代”,从文化生产和传播的角度来说,在视频社会化时代,以快手、抖音短视频为代表的视频平台也日益介入到当代文化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极大地改变了过去以... 视频的迅猛发展和其对社会的全面介入,让当代社会进入到了一个“视频社会化时代”,从文化生产和传播的角度来说,在视频社会化时代,以快手、抖音短视频为代表的视频平台也日益介入到当代文化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极大地改变了过去以文字和印刷为主的文化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而加强专业力量介入视频文化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提升视频内容的文化和审美内涵;培养和加强观众的视频素养,提升他们对各种视频的识读和审美鉴赏能力;主流媒体主动介入和引导,积极推动视频传播优秀文化,是视频社会化时代提升视频文化传播能级的三个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社会化 文化传播 专业力量 视频素养 主流媒体引导
下载PDF
数字媒介时代网络文学IP改编的再思考 被引量:10
5
作者 曾一果 杜紫薇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78,共4页
本文以数字媒介环境下的媒介融合作为新的历史情境,探究跨媒体叙事如何让网络文学IP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文认为,在跨媒体叙事活动中,"内容为王"依然是构建网络文学IP产业生态圈之基石。以此为基础,IP产业多元主体的共同协作和... 本文以数字媒介环境下的媒介融合作为新的历史情境,探究跨媒体叙事如何让网络文学IP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文认为,在跨媒体叙事活动中,"内容为王"依然是构建网络文学IP产业生态圈之基石。以此为基础,IP产业多元主体的共同协作和产业链内外的双向循环,是维护网络文学IP内容产业生态平衡、实现网络文学IP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网络文学IP 跨媒体叙事 粉丝经济 内容为王
原文传递
“数字意境”: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视听艺术中的审美呈现 被引量:3
6
作者 曾一果 孔一诺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7,共7页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关键概念。在数字时代,传统文化类视听节目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意境的重新挖掘与数字化再造。电视与网络视听艺术实践在挖掘与重塑传统意境的基础上,营造出全新的“数字意境”。凭借技术赋能,“数字意境”...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关键概念。在数字时代,传统文化类视听节目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意境的重新挖掘与数字化再造。电视与网络视听艺术实践在挖掘与重塑传统意境的基础上,营造出全新的“数字意境”。凭借技术赋能,“数字意境”提供了特有的沉浸式体验,显现出交互性、流动性特征。“数字意境”作为中国审美话语的新型表达方式,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叙事内容创新、文化认同回归以及审美意境的时代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视听艺术 技术赋能 数字意境 审美表达
原文传递
纪实类综艺节目的情动呈现与情感征候 被引量:3
7
作者 曾一果 罗舜心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2-48,共7页
近年来,我国纪实类综艺节目从注重“故事叙事”转向彰显“情感行动”,“情动”成为其核心元素。依托德勒兹的情动理论,本文对《妻子的浪漫旅行》《向往的生活》等纪实类综艺节目进行了文本观察,并发现此类综艺节目不仅通过特写镜头的调... 近年来,我国纪实类综艺节目从注重“故事叙事”转向彰显“情感行动”,“情动”成为其核心元素。依托德勒兹的情动理论,本文对《妻子的浪漫旅行》《向往的生活》等纪实类综艺节目进行了文本观察,并发现此类综艺节目不仅通过特写镜头的调度和后期的采访加工来呈现情动,还利用情境设计和气氛营造来构造情动,其所呈现的情感征候,深刻映射出当代社会的流动情感现状和当代人的现代性焦虑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动 纪实类综艺 情感征候
原文传递
集锦、代际与家国:《我和我的父辈》叙事策略三题 被引量:4
8
作者 曾一果 李一溪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6-19,共4页
张英进教授①曾发现,早在20世纪90年代时,《大决战》《国歌》《红樱桃》《黄河绝恋》等诗史战争片已经有一种“对主流的回归”现象,导演吴子牛就已经将其执导的影片《国歌》(1999年)自称为“新型的主流电影”,而在那之后的《建国大业》... 张英进教授①曾发现,早在20世纪90年代时,《大决战》《国歌》《红樱桃》《黄河绝恋》等诗史战争片已经有一种“对主流的回归”现象,导演吴子牛就已经将其执导的影片《国歌》(1999年)自称为“新型的主流电影”,而在那之后的《建国大业》《建党大业》《建军.大业》等让“新主流电影”的概念得到广泛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大业》 吴子牛 主流电影 战争片 《国歌》 张英进 叙事策略
下载PDF
数字社会的关系重构与文化盘整
9
作者 曾一果 《南方传媒研究》 2023年第6期1-2,共2页
互联网改变了大众传播时代的传播秩序,形成新的去中心化传播网络,同时改变了传统层级分明的社会关系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兴起后,其如彭兰所说的“看似松散实则紧密的方式将每一个平台上的个体连接起来,使每一个个体都能直接或间接地连... 互联网改变了大众传播时代的传播秩序,形成新的去中心化传播网络,同时改变了传统层级分明的社会关系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兴起后,其如彭兰所说的“看似松散实则紧密的方式将每一个平台上的个体连接起来,使每一个个体都能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其他所有的用户”。在技术赋能下,个体获得了更多表达个人经验、情绪感知和意见态度的便捷途径。“参与”和“分享”成为数字时代个体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推动着这个时代的自我认知革命和新媒介文化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网络 传播秩序 社交媒体 去中心化 接地连接 个体价值 社会关系网络 自我认知
原文传递
“这是我们的世代”——媒介融合下B站跨年晚会的“文化出圈”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潇 曾一果 《南方传媒研究》 2020年第1期181-187,共7页
在2019年跨年晚会中,具有鲜明二次元文化风格的B站与主流网站联手,在保留自身二次元文化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出圈",将二次元文化与主流文化有机结合,以符合年轻人表达习惯和认知的方式贴近主流文化,将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元素... 在2019年跨年晚会中,具有鲜明二次元文化风格的B站与主流网站联手,在保留自身二次元文化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出圈",将二次元文化与主流文化有机结合,以符合年轻人表达习惯和认知的方式贴近主流文化,将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元素融在了二次元的话语表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站二次元文化 出图 主流意识形态 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从“可见”到“可参与”:普惠数字社区的“生活故事”
11
作者 曾一果 陈爽 《媒介批评》 2023年第2期1-18,共18页
作为数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快手和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在个人自我呈现、社会和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可见”“可参与”的平台机制下,今天的短视频平台通过建立普惠数字社区以回应个人和群体诉求,平衡商业性与公共... 作为数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快手和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在个人自我呈现、社会和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可见”“可参与”的平台机制下,今天的短视频平台通过建立普惠数字社区以回应个人和群体诉求,平衡商业性与公共性之间的冲突。一方面,短视频平台关注个体价值的实现,以技术普惠和流量普惠吸引用户参与其中,让每个人都得到被看见的机会;另一方面,注重群体价值的实现,通过连接、共享的技术支持,进一步促进个人、媒介与社会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平台 数字社区 普惠原则 被看见 可参与
下载PDF
媒介技术驱动下的人类文明:转型与重塑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泳 陈龙 +6 位作者 李春雷 孙玮 彭兰 陈霖 曾一果 张丽军 张艳梅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2,157,共30页
媒介技术正在重塑人类社会,新的网络生态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影响日渐深刻,5G、6G加速到来所引发的变革更有可能溢出传统媒介理论的视野与框架。为深入研究媒介技术与文明转型之间的深刻逻辑关系,厘清媒介技术创新... 媒介技术正在重塑人类社会,新的网络生态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影响日渐深刻,5G、6G加速到来所引发的变革更有可能溢出传统媒介理论的视野与框架。为深入研究媒介技术与文明转型之间的深刻逻辑关系,厘清媒介技术创新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转变中的地位和效用,回应社会转型和治理的殷切需要,2020年1月,《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与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共同举办了“媒介技术与文明转型”学术研讨会,试图探究新媒介环境下人类文明的嬗变路径与未来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与争鸣》 媒介技术 文明转型 新媒介环境 网络生态 传统媒介 逻辑关系 范式转变
原文传递
重建新闻传播学科的“边界”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一果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14,共3页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发展迅猛,但是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其疆界日益模糊,不少新闻传播学专业出身的人也越来越困惑于"新闻传播学的边界何在"。本文认为,在新闻传播学科飞跃发展的同时,也要努...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发展迅猛,但是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其疆界日益模糊,不少新闻传播学专业出身的人也越来越困惑于"新闻传播学的边界何在"。本文认为,在新闻传播学科飞跃发展的同时,也要努力重建新闻传播学科的"边界",夯实新闻传播学科的基础研究,维护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意识和公共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新媒体环境 边界 专业意识 公共精神
下载PDF
历史叙事、日常生活与文化重建——近年来城市纪录片中的“广府春秋”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一果 邓玉婷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88,共8页
本文从文化溯源、经济贸易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对《广府春秋》(第一季)《十三行》《老广的味道》等三部具有浓郁广府特色的城市纪录片进行文化考察,探究城市纪录片如何在多元化的历史与日常叙事中,视觉性地重建广府文化形象及其开放包容... 本文从文化溯源、经济贸易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对《广府春秋》(第一季)《十三行》《老广的味道》等三部具有浓郁广府特色的城市纪录片进行文化考察,探究城市纪录片如何在多元化的历史与日常叙事中,视觉性地重建广府文化形象及其开放包容、创新进取、勤劳务实的城市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纪录片 广府文化 城市精神
原文传递
自我的再认:《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年女性形象的重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一果 王可心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8-144,共7页
中年女性作为重要劳动力被全球化浪潮卷入社会生产过程后并未迎来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且于父权制凝视与规训下被迫压抑自我,持续处于身份焦虑状态,因此,在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女性解放议题依然值得关注。作为聚焦三十岁以上女性的"... 中年女性作为重要劳动力被全球化浪潮卷入社会生产过程后并未迎来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且于父权制凝视与规训下被迫压抑自我,持续处于身份焦虑状态,因此,在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女性解放议题依然值得关注。作为聚焦三十岁以上女性的"她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通过媒介制码凸显中年女性对抗父权凝视的身体实践,并借由阐释女性个体价值的文本符号唤起受众情感共鸣,以对传统情感结构进行"扬弃"和意义改良,从而以文化治疗的方式促进中年女性的形象重构与身份再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风破浪的姐姐》 中年女性形象 身份焦虑 情感结构 自我再认
下载PDF
疾病的隐喻与弱者的武器——瘟疫电影中的“生态危机”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一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共5页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流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恐慌,在这场席卷全球的传染病流行中,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至今,病毒的源头没有查出来,对付病毒的疫苗也还在研制中,许多国家还在为病毒源头争吵不休,有的说病毒源于蝙蝠,有的说病毒源于...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流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恐慌,在这场席卷全球的传染病流行中,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至今,病毒的源头没有查出来,对付病毒的疫苗也还在研制中,许多国家还在为病毒源头争吵不休,有的说病毒源于蝙蝠,有的说病毒源于某个国家的生物实验室……在病毒肆虐期间,这类争吵确实毫无意义,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病毒本身并不分国家和种族,也不讲政治和意识形态。不过,在某种意义上,病毒确实也是一种“疾病的隐喻”——以一种神秘的隐喻形式警示人类,现代社会的生态系统出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实验室 传染病流行 生态系统 争吵不休 毫无意义 生态危机 瘟疫 弱者的武器
下载PDF
媒介与大众文化
17
作者 曾一果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9-39,89,共2页
主持人语:媒介与大众文化研究是一个跨文艺学、媒介学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既有研究语言艺术、文本图像的,也有研究影视镜头内容和流行歌曲的,本期刊出的三篇论文,便分别聚焦杂志封面、青春电影和有声读物,视角都很独特... 主持人语:媒介与大众文化研究是一个跨文艺学、媒介学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既有研究语言艺术、文本图像的,也有研究影视镜头内容和流行歌曲的,本期刊出的三篇论文,便分别聚焦杂志封面、青春电影和有声读物,视角都很独特,写作也可圈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誉称号 百千万人才工程 暨南大学 国家社科基金 新媒体文化 大众文化 招标项目 博士生导师
下载PDF
丰富而澎湃:互联网世界的“情感图式”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一果 《传媒观察》 2023年第6期1-1,共1页
互联网进入中国已近30年,不仅改变了社会的经济模式和生活观念,也改变了中国人情感表达与互动的方式。人们不仅在互联网创生的网络空间里“衣食住行”,也在这个空间里“喜怒哀乐”。互联网连接了一切社会关系——人际、人-物或物-物的关... 互联网进入中国已近30年,不仅改变了社会的经济模式和生活观念,也改变了中国人情感表达与互动的方式。人们不仅在互联网创生的网络空间里“衣食住行”,也在这个空间里“喜怒哀乐”。互联网连接了一切社会关系——人际、人-物或物-物的关系,并在所有真实物与数码物共筑的网络空间内,构建出当代中国丰富而澎湃的各种情感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生活观念 互联网连接 经济模式 情感图式 互联网世界 衣食住行 澎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