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生态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乔永民 李爱芬 +1 位作者 韩博平 赵建刚 《生态科学》 CSCD 2010年第6期579-581,共3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方面存在选题盲目、时间安排不合理、写作不规范、缺乏创新等问题,利用新办专业在管理与课程设置方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方面存在选题盲目、时间安排不合理、写作不规范、缺乏创新等问题,利用新办专业在管理与课程设置方面处于调整阶段的优势,从课程培育、毕业论文时间延长、与在研课题相结合和全过程管理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生态学专业 问题与探索
下载PDF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途径及其研究展望 被引量:173
2
作者 顾继光 林秋奇 +2 位作者 胡韧 诸葛玉平 周启星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8-133,共6页
由于工业“三废”的排放,使农田遭受不同程度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通过在作物体内富集进入食物链,对人畜健康构成了威胁。文章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治理途径及其原理、优缺点、可行性作了简要的回顾,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类... 由于工业“三废”的排放,使农田遭受不同程度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通过在作物体内富集进入食物链,对人畜健康构成了威胁。文章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治理途径及其原理、优缺点、可行性作了简要的回顾,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类型、原理、特点以及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中的应用前景作了进一步的展望,为实现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有效的生态整治与安全高效益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污染 超积累植物
原文传递
南海大鹏湾夜光藻种群生态及其赤潮成因分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黄长江 齐雨藻 +1 位作者 黄奕华 林小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5-255,共11页
分析了1990年3月一1992年6月南海大鹏湾夜光藻种群数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夜光藻的生存水温的高限可达286℃左右,但其最适水温范围20-22℃,而适温范围可扩至16—25℃。所以,每年夏季高温季节,大鹏湾的夜光藻因无... 分析了1990年3月一1992年6月南海大鹏湾夜光藻种群数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夜光藻的生存水温的高限可达286℃左右,但其最适水温范围20-22℃,而适温范围可扩至16—25℃。所以,每年夏季高温季节,大鹏湾的夜光藻因无法忍受高温(30℃)而自然死亡,秋后再由外洋海流将其营养细胞带回。夜光藻的最适盐度应在29-33之间,但盐度的变化一般与夜光藻的种群变动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不过暴雨或梅雨季节造成的表层水体盐度急降显然对主要分布于表层的夜光藻种群具有巨大的破坏力。为此,一个闷热和稳定无雨的气候环境对夜光藻赤潮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水体富营养程度的不断加重是水域夜光藻赤潮发生日益频繁的根本原因,但大鹏湾独特的规律性的潮汐循环(半日潮→回潮不等→全日潮→半日潮)和东南季风等产生的物理聚集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可能是大鹏湾成为夜光藻赤潮多发区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藻 发生机理 种群生态 红潮 南海
下载PDF
不同流速下红鳍银鲫趋流行为与耗氧率的变化 被引量:41
4
作者 宋波澜 林小涛 +1 位作者 王伟军 李国文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6-694,共9页
在28℃水温下,使用特制的鱼类游泳行为和活动代谢同步测定装置对红鳍银鲫(Barbodes schwanenfeldi)幼鱼在0m/s、0.1m/s、0.3m/s、0.5m/s4种流速条件下的趋流行为和耗氧率进行了同步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鳍银鲫在静水下的游泳活... 在28℃水温下,使用特制的鱼类游泳行为和活动代谢同步测定装置对红鳍银鲫(Barbodes schwanenfeldi)幼鱼在0m/s、0.1m/s、0.3m/s、0.5m/s4种流速条件下的趋流行为和耗氧率进行了同步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鳍银鲫在静水下的游泳活动表现出随机而无特定的方向性,当流速达到0.3m/s以上时则呈现很强的趋流性。和静水对照组相比,三个流速实验组在各个时间段的趋流率、摆尾频率和耗氧率均显著上升,其中多数时间段以0.3m/s流速组最大,0.5m/s流速组次之。低流速组(0,0.1m/s)三个指标在90min内随时间变化不显著,而高流速组(0.3,0.5m/s)随时间变化明显。红鳍银鲫在90min各个时间段摆尾频率(Tail beat frequency)与趋流率(Rheotaxis frequency)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其回归关系式为:RF=a+bTBF,a值在41.13-55.02、b值在8.07-11.42、R在0.69-0.95之间;摆尾频率和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rate)同样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其回归关系式为:OCR=a+bTBF,a值在77.38-137.42,b值在10.85-59.36,R在0.87-0.96之间。0.3m/s流速下红鳍银鲫趋流率、摆尾频率和耗氧率24h的变化规律为:实验开始时三个指标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在3h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并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其中耗氧率在最初3h的增幅显著大于趋流率和摆尾频率,而随后回落的幅度却小于前两者。在较高流速下,红鳍银鲫幼鱼不能长期保持趋流状态和维持较高的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银鲫 耗氧率 趋流率 摆尾频率 流速
下载PDF
广州市蔬菜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初步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李彦文 张艳 +4 位作者 莫测辉 邰义萍 吴小莲 王纪阳 苏青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45-2449,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D)分析了广州市蔬菜中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含量,并根据ADI值评估了蔬菜中喹诺酮抗生素污染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96%的市售蔬菜样品中不同程度地检出了喹诺酮抗生素,总含量为1.0~1683.1μg/kg...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D)分析了广州市蔬菜中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含量,并根据ADI值评估了蔬菜中喹诺酮抗生素污染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96%的市售蔬菜样品中不同程度地检出了喹诺酮抗生素,总含量为1.0~1683.1μg/kg(鲜重),高低顺序为叶菜类蔬菜>瓜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检出率大小顺序为NOR>CIP>LOM>ENR;包括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在内的安全蔬菜样品中除恩诺沙星外,环丙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和总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蔬菜;食用蔬菜对成人和儿童喹诺酮类抗生素ADI值(以CIP+ENR计)的最高贡献率分别高达41.5%和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抗生素 喹诺酮类 污染 健康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42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31
6
作者 罗新 张其中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5,共5页
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了42种中草药提取液pH值调节至中性前后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大小,用t检验对药液pH值调节至中性前后的抑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差异极显著(P=0.002<0.01)。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6种中草... 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了42种中草药提取液pH值调节至中性前后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大小,用t检验对药液pH值调节至中性前后的抑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差异极显著(P=0.002<0.01)。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6种中草药在调节pH值至中性后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在药液pH值调节至中性后,五倍子(Rhus chinensis)、诃子(Terminalia chebu-la)和黄连(Coptis chinensis)三种中草药能有效抑杀嗜水气单胞菌,五倍子的MIC和MBC都为7.813 mg/mL,诃子的MIC和MBC均为15.625 mg/mL,黄连的MIC和MBC均为62.5 mg/mL;石榴皮和艾叶的MIC和MBC均为250 mg/mL;乌梅的MIC和MBC均为100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中草药 抑菌试验 最低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下载PDF
水流对杂交鲟幼鱼游泳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丹 林小涛 +2 位作者 李想 宋波澜 陈国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51,共6页
在26℃水温下,使用特制的鱼类游泳行为测定装置研究了杂交鲟(Huso duricusGeorgi♂×Acipenser schrenc-kiBrandt♀)幼鱼在0 m/s、0.1 m/s、0.3 m/s、0.5 m/s 4种流速条件下的游泳行为。结果显示:杂交鲟幼鱼随着流速的增加趋流率增... 在26℃水温下,使用特制的鱼类游泳行为测定装置研究了杂交鲟(Huso duricusGeorgi♂×Acipenser schrenc-kiBrandt♀)幼鱼在0 m/s、0.1 m/s、0.3 m/s、0.5 m/s 4种流速条件下的游泳行为。结果显示:杂交鲟幼鱼随着流速的增加趋流率增大,且在90min内趋流率达到100%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实过过程中0.3 m/s和0.5 m/s两组摆尾频率都高于0.1 m/s和静水组,但在各个时段内,摆尾频率与趋流率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杂交鲟幼鱼的游泳状态明显受到所处流速的影响:0.1 m/s流速下以逆流前进为主,约占时间比例56.3%;0.3 m/s流速下以逆流静止为主,约占时间比例58.1%;0.5 m/s流速下以逆流后退为主,约占时间比例80.7%。在逆流前进和逆流静止两种游泳状态下,杂交鲟幼鱼的游泳速度和摆尾频率呈线性相关。但在逆流后退和顺流而下两种状态下,两者之间却没有显著的相关,且此两种状态下其游泳速度和摆尾频率随流速增加的变化趋势也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Husoduricus Georgi♂×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 流速 趋流率 摆尾频率 游泳状态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水体细菌变动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卓佳 李烁寒 +3 位作者 杨莺莺 文国樑 李奕雯 杨宇峰 《南方水产》 CAS 2010年第4期6-12,共7页
自2008年4月至8月,在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池养殖基地全程采集养殖池塘水样,检测水体细菌类群和理化因子,分析养殖过程中细菌类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养殖过程中水体异养... 自2008年4月至8月,在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池养殖基地全程采集养殖池塘水样,检测水体细菌类群和理化因子,分析养殖过程中细菌类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养殖过程中水体异养细菌、弧菌(Vibrio)和芽孢杆菌(Bacillus)的数量波动性较大,其中异养细菌波动范围1.35×104~1.39×106cfu.mL-1,平均4.73×105cfu.mL-1;弧菌波动范围1.05×103~5.20×104cfu.mL-1,平均1.80×104cfu.mL-1;芽孢杆菌波动范围0.11×103~4.30×103cfu.mL-1,平均6.6×102cfu.mL-1;粪大肠菌群(fecalcoliform)大多在1.0×102cfu.L-1以内,平均0.97×102cfu.L-1,远低于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对细菌与理化因子的单因子分析显示,异养细菌与溶解氧(DO)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弧菌与pH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与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多因子偏相关分析显示,异养细菌和弧菌与DO、pH、COD、TP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调查的养殖池塘对虾生长良好,该养殖池塘是安全、基本健康的系统,水环境中细菌数量受养殖系统中生物、环境因子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数量动态 凡纳滨对虾 高位池
下载PDF
真鲷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节律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大勇 刘晓春 何大仁 《热带海洋》 CAS CSCD 1994年第2期82-87,共6页
真鲷PagrosomusmajorTemmincketSchlegel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摄食主要在白天进行,以06:00─10:00和14:00─18:00摄食活动最为活跃,表现出近晨昏摄食的特... 真鲷PagrosomusmajorTemmincketSchlegel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摄食主要在白天进行,以06:00─10:00和14:00─18:00摄食活动最为活跃,表现出近晨昏摄食的特点。在晚上黑暗状态下,只有幼鱼表现出明显摄食,仔、稚鱼基本不摄食.这一结果为真鲷人工养殖提供给饵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早期发育 摄食节律
下载PDF
食蚊鱼(Gambusia spp.)入侵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国柱 林小涛 陈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476-4485,共10页
食蚊鱼(Gambusia spp.)是原产于北美洲的著名入侵物种,它对蚊类幼虫具有很强的捕食压力,被作为疟疾防治生物工具而在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扩散。近20多年来的研究认为,食蚊鱼通过食物竞争和捕食等机制威胁引入地的无脊椎动物、鱼类、两... 食蚊鱼(Gambusia spp.)是原产于北美洲的著名入侵物种,它对蚊类幼虫具有很强的捕食压力,被作为疟疾防治生物工具而在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扩散。近20多年来的研究认为,食蚊鱼通过食物竞争和捕食等机制威胁引入地的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的生存,显著影响引入地的生物多样性。它们具有广泛的生境适应性、生长迅速、卵胎生、高生殖率、对生殖生态条件无特殊要求等特点。另外,它们的个体野外寿命不超过2 a,种群更新速度快,种群内形成春季和夏季两个繁殖群体,并具有不同的繁殖生物学特点,因而形成复杂的世代结构。遗传上,雌鱼具有混交及能长期贮存精子的特点,能快速建立种群并克服奠基效应。这些种群通过快速适应性进化而形成一定规模的地理群体。当前,由于食蚊鱼在预防疟疾的工作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会借助于人力的作用而继续扩散。为减轻它对非目标地区和非目标生物的影响,应进一步深入开展其入侵生态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蚊鱼(Gambusia spp.) 基础生物学 生态入侵机制 捕食 种间竞争
下载PDF
花鲈的胚胎发育和仔鱼发育 被引量:21
11
作者 胡先成 曹双俊 +3 位作者 周忠良 孙帼英 邵贻钧 王韩信 《水产科技情报》 1995年第5期195-198,共4页
本文描述了在温度为12.2~14.0℃、盐度为22‰。的天然海水中用捕自浙江省宁海县和奉化市沿海的花鲈进行人工繁殖时,花鲈的胚胎发育和仔鱼发育情况。
关键词 花鲈 胚胎发育 仔鱼发育
下载PDF
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赤潮发生过程中微量元素Fe、Mn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沈闳 洪君超 +2 位作者 张开富 王挂兰 吕颂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31-136,149,共7页
通过一个完整的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起始─—发展─—维持─—消亡),研究水体中Fe、Mn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赤潮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表层水中,赤潮发生的起始阶段Fe、Mn浓度很高,分别为大于17.8μmol/L和0... 通过一个完整的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起始─—发展─—维持─—消亡),研究水体中Fe、Mn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赤潮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表层水中,赤潮发生的起始阶段Fe、Mn浓度很高,分别为大于17.8μmol/L和0.51μmol/L.随着骨条藻的增殖,藻类细胞的增加,Fe、Mn含量下降,赤潮消失后,水体中Fe含量回升:Mn含量仍保持低浓度(未检出).(2)4m层水体中,在起始和维持两阶段,Fe、Mn含量均较高,其它与表层水一致.(3)底层水体,在起始阶段,Fe、Mn含量比表层和4m层的要高,赤潮消失后,Fe、Mn含量均回升。可见,水体中Fe、Mn含量的异常升高,可能是诱发骨条藻赤潮的因子之一。赤潮发生过程中,Fe、Mn含量的变化是藻类对其吸收利用所致。每年5月到8月,为长江丰水期,迳流携带Fe、Mn入海的量也大,这可能是造成长江口外赤潮多发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中肋骨条藻 微量元素
全文增补中
茜素络合物对唐鱼耳石标记效果以及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正鲲 赵天 +3 位作者 林小涛 许忠能 孙军 刘明中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9-194,共6页
用茜素络合物(ALC)对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进行荧光标记,通过测定唐鱼耳石的标记率、死亡率、SGR和DWG等指标,讨论不同浓度ALC对唐鱼耳石标记效果和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探讨应用该标记技术追踪唐鱼野外种群迁移行为的可行... 用茜素络合物(ALC)对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进行荧光标记,通过测定唐鱼耳石的标记率、死亡率、SGR和DWG等指标,讨论不同浓度ALC对唐鱼耳石标记效果和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探讨应用该标记技术追踪唐鱼野外种群迁移行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温度28~30℃,浓度50 mg·L-1、80 mg·L-1茜素络合物溶液中浸泡24 h,唐鱼仔鱼、稚鱼死亡率为0,其中80 mg·L-1浓度处理组耳石荧光标记环检出率为100%,而在100mg·L-1浓度下,仔、稚鱼死亡率均达到80%;幼鱼在浓度为80、100 mg·L-1条件下无死亡,其中100 mg·L-1浓度处理组耳石标记环检出率为100%,而150 mg·L-1浓度下幼鱼死亡率为44%;成鱼在100、150 mg·L-1浓度下无死亡,且耳石标记率均为100%,而在200mg·L-1浓度下成鱼死亡率达到100%;此外,稚鱼在80 mg·L-1最适浓度下浸泡24 h后继续饲养90 d,标记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均为0,两组体质量、SGR和DWG差异不显著;唐鱼仔稚鱼、幼鱼和成鱼耳石标记的最适茜素络合物浓度分别为80、100和15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鱼 耳石 荧光标记环 茜素络合物
原文传递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8种磺胺类抗生素 被引量:17
14
作者 吴小莲 包艳萍 +5 位作者 向垒 严青云 姜元能 李彦文 黄献培 莫测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8-1044,共7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蔬菜中8种磺胺类抗生素(SAs)的分析方法.以10 mL乙腈(添加2 g无水硫酸钠、0.1 g乙酸钠、0.1 g Na2EDTA)进行提取,HLB柱净化富集.采用RESTEKPinnacleⅡC18色谱柱,以水(含0.1%甲酸)和乙腈(含...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蔬菜中8种磺胺类抗生素(SAs)的分析方法.以10 mL乙腈(添加2 g无水硫酸钠、0.1 g乙酸钠、0.1 g Na2EDTA)进行提取,HLB柱净化富集.采用RESTEKPinnacleⅡC18色谱柱,以水(含0.1%甲酸)和乙腈(含0.1%甲酸)为初始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多反应检测离子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SMZ的方法定量限为0.2μg·kg-1,其它7种化合物的定量限均为0.1μg·kg-1.不同加标浓度(5—100μg·kg-1)下8种SAs的回收率大部分约在7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多数小于10%,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实际样品的分析要求.利用该方法对某无公害蔬菜基地进行分析,蔬菜中检出3种以上磺胺类抗生素,含量在0.20—17.43μg·kg-1(干重)之间,总含量在2.42—27.60μg·kg-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SAs)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 MS) 蔬菜
下载PDF
南海港湾(雷州湾)浮游植物与赤潮生物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吕颂辉 齐雨藻 +1 位作者 钱宏林 梁松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46-150,共5页
于1987年8月在雷州湾设10个点采样。鉴定表明,共有浮游植物36属88种和变种(型),优势种类有菱形海线藻、奇异菱形藻、中肋骨条藻、锤状中鼓藻等。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4.1×10 ̄3个/L。经单项营养指数和营养状... 于1987年8月在雷州湾设10个点采样。鉴定表明,共有浮游植物36属88种和变种(型),优势种类有菱形海线藻、奇异菱形藻、中肋骨条藻、锤状中鼓藻等。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4.1×10 ̄3个/L。经单项营养指数和营养状态综合指数分析表明,雷州湾水体远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调查期间,共发现赤潮生物25种,其中主要有奇异菱形藻、中肋骨条藻、佛氏海毛藻、波状角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赤潮生物 雷州湾
下载PDF
中国近海5个黑鲷地理群体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爽 章群 +4 位作者 乐小亮 彭博 许忠能 韦桂峰 李贵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5-79,共5页
为有效保护和利用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资源,本研究测定了中国近海5个群体(北方海域的营口与崂山群体,南方海域的闽清、大亚湾、东兴群体)各10尾黑鲷线粒体控制区5′端722bp序列以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发现42个单... 为有效保护和利用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资源,本研究测定了中国近海5个群体(北方海域的营口与崂山群体,南方海域的闽清、大亚湾、东兴群体)各10尾黑鲷线粒体控制区5′端722bp序列以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发现42个单倍型,56个多态位点;群体单倍型多样性为0.978~1.000,群体核苷酸多样性为0.0067~0.0116。中性检测和核苷酸不对称分布分析表明,中国近海黑鲷在晚更新世(165~41kaBP)曾经历过种群的快速扩张。北方群体与南方群体之间的Fst值为0.1145(P=0.00),表明存在中等程度的分化,建议将中国近海黑鲷作为两个管理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 线粒体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群体遗传结构 种群历史动态
下载PDF
强降雨对粤西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胡晓娟 李卓佳 +4 位作者 曹煜成 杨莺莺 袁翠霖 罗亮 杨宇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87-995,共9页
于强台风"莫拉菲"环流云系带来的持续强降雨天气前后(2009年7月14日和7月28日),对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凡纳滨对虾半集约化养殖土池的水样和泥样进行调查,研究施用微生态制剂和未施用微生态制剂的虾池水体及底泥中的异养细菌、... 于强台风"莫拉菲"环流云系带来的持续强降雨天气前后(2009年7月14日和7月28日),对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凡纳滨对虾半集约化养殖土池的水样和泥样进行调查,研究施用微生态制剂和未施用微生态制剂的虾池水体及底泥中的异养细菌、弧菌和芽孢杆菌的变化情况,并利用BIOLOGECO微板对水体和底泥的微生物群落代谢变化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定期施用微生态制剂的虾池水体和底泥中的细菌数量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在强降雨前后基本保持稳定;未施用微生态制剂的虾池在强降雨后,水体的弧菌数升高,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显著降低(P<0.05),水体和底泥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率变化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与施用微生态制剂的虾池相比较,未施用微生态制剂的虾池在强降雨后,水体及沉积物环境波动变化明显,强降雨对其水域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议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定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并针对恶劣天气采取有效措施,以稳定虾池水体及沉积物的微生物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虾池 微生物群落 微生态制剂
下载PDF
龙须菜对赤潮异弯藻和海洋原甲藻的生长抑制效应 被引量:13
18
作者 雷光英 杨宇峰 李宵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1,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共培养系统,研究了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的生长抑制效应。结果显示,龙须菜对两赤潮藻的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且随着起始密度的增加...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共培养系统,研究了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的生长抑制效应。结果显示,龙须菜对两赤潮藻的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且随着起始密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高密度龙须菜组使赤潮异弯藻在实验进行6 d后接近全部死亡,海洋原甲藻的细胞数量在实验进行6 d后呈下降趋势。然而,两赤潮藻与龙须菜之间的营养竞争对龙须菜的生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海洋原甲藻的竞争作用较强,而赤潮异弯藻的竞争作用较弱。此外,龙须菜水溶性抽提液经高温煮沸后对赤潮异弯藻无抑制作用,甚至能促进其生长,而未经煮沸的抽提液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相对鲜组织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赤潮异弯藻 海洋原甲藻 生长抑制
下载PDF
肉桂活性成分肉桂醛杀灭离体多子小瓜虫效果 被引量:14
19
作者 梁靖涵 张其中 +1 位作者 付耀武 王彬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7-463,共7页
研究从肉桂中分离纯化出具有抑杀多子小瓜虫活性的化合物。以乙醇为提取剂,用索氏超声提取法从肉桂中提取浸膏,再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为萃取剂,萃取不同有效组分,以不同浓度分别进行杀灭离体多子小瓜虫实验,发现石油醚萃取物的杀... 研究从肉桂中分离纯化出具有抑杀多子小瓜虫活性的化合物。以乙醇为提取剂,用索氏超声提取法从肉桂中提取浸膏,再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为萃取剂,萃取不同有效组分,以不同浓度分别进行杀灭离体多子小瓜虫实验,发现石油醚萃取物的杀虫效果最优。然后对石油醚萃取物采用硅胶层析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和核磁波谱分析,最终鉴定其杀虫活性成分为肉桂醛;将肉桂醛溶于二甲基亚砜并用二倍梯度稀释法配成不同浓度的药液测试其对离体小瓜虫的杀灭活性。结果表明,100%杀灭滋养体和感染性幼虫的剂量分别为50和8 mg/L,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13.9和1.8 mg/L;使用剂量在50 mg/L可完全抑制小瓜虫包囊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分离 鉴定 杀虫活性 多子小瓜虫
下载PDF
强天气干扰条件下粤西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细菌群落动态特征 被引量:13
20
作者 胡晓娟 李卓佳 +4 位作者 曹煜成 杨莺莺 文国樑 袁翠霖 罗亮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59,共8页
于暴雨频发的华南雨季(2009年5月~8月)对粤西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进行调查,研究在强天气干扰条件下养殖池塘细菌数量动态及多样性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水体异养细菌在104~106cfu.mL-1间波动,弧菌(V... 于暴雨频发的华南雨季(2009年5月~8月)对粤西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进行调查,研究在强天气干扰条件下养殖池塘细菌数量动态及多样性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水体异养细菌在104~106cfu.mL-1间波动,弧菌(Vibrio sp.)数量在养殖初期高达105cfu.mL-1,虾池301#和404#自6月18日开始施用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微生态制剂后,其弧菌数量维持在104cfu.mL-1以下,403#和305#波动较大且多次超过105cfu.mL-1;4口虾池水体弧菌与异养细菌的数量比值在养殖初期均超过20%,之后301#和404#保持在12%以下,403#和305#在养殖后期分别达到21%和33%。底泥异养细菌先升高后稳定,弧菌数量除305#较稳定外,其他虾池波动较大(103~107cfu.g-1)。施用微生态制剂池塘301#和404#水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较前期降低,305#和403#较前期升高;底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则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群落的丰富度、常见种的优势度和群落均度较前期有所降低。结果表明,施用微生态制剂的虾池可在气候多变的情况下保持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的相对稳定,抑制弧菌滋生,降低微生态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细菌 弧菌 多样性指数 虾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