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石油储备战略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卢立泽 许期聪 +5 位作者 魏武 张平 吴月先 潘用平 钟水清 熊继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共4页
石油仍是世界上被公认的战略物资,建立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意义重大。全方位系统地进行信息跟踪分析表明,战略石油储备起着主导作用,我国石油战略储备有所进展,仍存在需改进的问题。战略石油储备的多种功能,更启示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必... 石油仍是世界上被公认的战略物资,建立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意义重大。全方位系统地进行信息跟踪分析表明,战略石油储备起着主导作用,我国石油战略储备有所进展,仍存在需改进的问题。战略石油储备的多种功能,更启示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必要性。进行石油战略储备对策全方位探讨,为科学决策提供有益的依据。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一期工程投用,促进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准备尽快启动,符合当前扩大内需的经济要求。建议科学地利用国内的煤炭资源,有助于抑制石油消费增长幅度,将国内年产煤炭中的约3×108t用于煤基合成油,并不明显影响煤炭正常消费;用国内农作物桔杆发酵制作燃料乙醇(尤其是南方的稻草)的潜力很大,可替代部分石油消费。由此,为战略石油储备顺利进行创造出一定的宽松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石油 战备物资 国家储备 系统工程 超前思维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五里湾油藏剩余油分布主控地质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尹楠鑫 徐怀民 +4 位作者 李明映 尹玉明 吴斌 苏芮 赖寒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6-263,共8页
充分应用长6油藏的静动态资料,通过油藏开发地质的综合研究,分析影响单井、剖面和平面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地质要素及其耦合作用,以确定鄂尔多斯盆地五里湾油田长6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地质因素,为研究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提高油藏开发效... 充分应用长6油藏的静动态资料,通过油藏开发地质的综合研究,分析影响单井、剖面和平面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地质要素及其耦合作用,以确定鄂尔多斯盆地五里湾油田长6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地质因素,为研究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提高油藏开发效果提供地质依据。研究认为,影响五里湾长6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因素包括微构造、储层砂体横向尖灭和储层非均质性,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长6油藏剩余油总体分散、局部富集的空间分布结构。长6油藏剩余油分布主控地质因素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油藏剩余油空间分布规律的预测,为油藏开发调整方案的制定、实现油藏的稳油控水、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微构造 非均质性 五里湾油藏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歧口18-1沙河街组浊积扇高分辨地震储层预测 被引量:4
3
作者 尹楠鑫 徐怀民 +3 位作者 谭吕 谭建财 李明映 龙坤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6-272,共7页
渤海湾盆地歧口18-1沙河街组浊积扇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砂体横向变化快。采用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和地质统计反演等方法,对稀井网条件下歧口18-1沙河街组浊积扇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进行预测,为该油田开发方案编制井位的部署提供... 渤海湾盆地歧口18-1沙河街组浊积扇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砂体横向变化快。采用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和地质统计反演等方法,对稀井网条件下歧口18-1沙河街组浊积扇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进行预测,为该油田开发方案编制井位的部署提供了地质依据。通过优选的地震属性均方根振幅的空间分布确定有利的储集相带浊积扇的分布及其几何形态;应用基于模型的测井约束反演获取的三维波阻抗数据体预测浊积扇内部复合储层砂体的分布范围;引入地质统计反演,通过波阻抗与泥质含量的协同模拟,精细刻画储集砂体的内部结构,提高优质储层的预测精度。这种应用三维地震资料从有利的沉积相带经复合储集砂体到内部储层结构、预测精度逐级提高的储层地震预测方法尤其适合稀井网条件下横向变化快的浊积扇储层砂体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扇 地震属性分析 测井约束反演 地质统计反演 储层预测
原文传递
天然气净化厂大型硫冷凝器腐蚀泄漏案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许述剑 刘小辉 +2 位作者 于艳秋 张晓刚 李煜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5年第5期11-14,共4页
通过分析几起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硫黄回收单元大型硫冷凝器腐蚀泄漏案例,明确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过程中硫冷凝器实际存在的腐蚀机理,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高含硫天然气 净化厂 硫冷凝器 腐蚀泄漏
下载PDF
碳酸盐岩含气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岩石物理表征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盼科 徐怀民 +1 位作者 黄娅 姜贻伟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6期769-776,共8页
针对地震岩石物理表征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了新的岩石物理参数骨架柔韧性因子(γ)进行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的表征。综合利用薄片、测井资料,以骨架柔韧性因子作为不同孔隙结构类型储集层的分类指标,建立了普光气田飞仙关组3类有效储集... 针对地震岩石物理表征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了新的岩石物理参数骨架柔韧性因子(γ)进行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的表征。综合利用薄片、测井资料,以骨架柔韧性因子作为不同孔隙结构类型储集层的分类指标,建立了普光气田飞仙关组3类有效储集层的速度—孔隙度、孔隙度—渗透率定量关系,提高了碳酸盐岩含气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表征的精度。在相同孔隙度条件下,低骨架柔韧性因子的储集层粒内溶孔发育,储集层具有高速低渗透率的特征;高骨架柔韧性因子的储集层晶间溶孔发育,储集层具有低速高渗透率的特征;混合孔隙发育的储集层骨架柔韧性因子、速度和渗透率介于上述2类储集层之间。骨架柔韧性因子与用于表征不同沉积、成岩和构造综合效应的岩石物理相参数流动带指标之间存在高的相关性。进一步证明了该参数在具有强非均质性的碳酸盐岩储集层表征过程中的适用性。基于3类储集层的AVO正演模拟结果表明,大偏移距的叠前地震反演是评价碳酸盐岩储集层复杂的孔隙结构并进行井间精确孔隙度渗透率表征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性质 孔隙结构 孔隙度渗透率表征 流动带指标 AVO正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