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介入栓塞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强 张建兵 +4 位作者 赵瑞峰 任重阳 王晋滨 李伟 高超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0期1489-1491,共3页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其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达5%~15%[1].其致病原因较多,大体可分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acute nonvarie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其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达5%~15%[1].其致病原因较多,大体可分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acute nonvarie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两大类.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又以消化性溃疡、肿瘤出血、贲门黏膜撕裂、术后血管残端破裂出血、肿瘤侵蚀血管形成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抗血小板药物导致胃出血等为常见原因. 急诊行内镜常可发现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是临床常用诊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介入栓塞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疗效分析 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 个体 贲门黏膜撕裂 抗血小板药物
下载PDF
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毛学群 陈宝定 +1 位作者 薛玉 任重阳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第5期303-306,共4页
目的评价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多次TACE治疗后仍有肿瘤残余的10例肝癌患者分别行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后随访监测甲胎蛋白(AFP)的动态变化及肝脏CT表现来评价疗效。结果 RF... 目的评价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多次TACE治疗后仍有肿瘤残余的10例肝癌患者分别行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后随访监测甲胎蛋白(AFP)的动态变化及肝脏CT表现来评价疗效。结果 RFA治疗后3~6个月,生存率为100%,其中9例患者AFP〈400 ng/mL,CT检查无肿瘤复发征象者8例,有肿瘤复发征象者2例。9~12个月复查,8例患者AFP〈400 ng/mL,CT增强扫描未发现肿瘤复发征象;有肿瘤复发征象的患者2例,再次行射频消融治疗。8例患者随访时间达到24个月,其中6例患者AFP〈400 ng/mL,CT增强扫描未发现肿瘤复发者7例;1例患者死亡。结论多次TACE联合射频消融为中晚期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导管消融术 化学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围术期管理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建兵 刘强 +4 位作者 任重阳 王晋滨 李伟 董姝昉 任小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5期577-578,共2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血流障碍性疾病.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DVT可发生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血栓后综合征,影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血流障碍性疾病.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DVT可发生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血栓后综合征,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腔静脉滤器 围手术期 管理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术期的血压管理
4
作者 张建兵 马宁 +4 位作者 刘强 康健 任重阳 董姝昉 任小兰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23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术期的血压管理。方法对33例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围术期的血压及脑缺血症状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3例患者共置入支架33枚,成功率为100%。2例患者术后血压偏低,出现低灌注综合征,其余患者未发...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术期的血压管理。方法对33例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围术期的血压及脑缺血症状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3例患者共置入支架33枚,成功率为100%。2例患者术后血压偏低,出现低灌注综合征,其余患者未发生高灌注综合征,术后患者脑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血压管理对介入治疗的效果、患者的顺利康复及并发症的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 围术期 血压管理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个性化介入治疗52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狄镇海 任重阳 +5 位作者 毛学群 张建 邹容 张爱琴 王美荣 李权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DF住院患者52例(65肢),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后,采用经皮腔内血管球囊成形术(PTA组)、球囊成形+内支架植入术(Stent组)及经股动脉局部药物灌注术(灌注组)治疗。...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DF住院患者52例(65肢),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后,采用经皮腔内血管球囊成形术(PTA组)、球囊成形+内支架植入术(Stent组)及经股动脉局部药物灌注术(灌注组)治疗。结果经造影证实65侧下肢动脉均存在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病变范围1.3~25.6cm,平均(12.2±5.4)cm。髂动脉、股动脉、膝以下动脉病变分别19、31、15肢。采用PTA术、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局部药物灌注(分别为20、29、16肢)治疗7天后,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0±0.16)上升至(0.69±0.15),疼痛、肢冷、间歇性跛行均明显改善,皮温升高、足背动脉搏动增强。5例慢性溃疡患者1个月内愈合3例,行低位截肢/趾2例。结论采用微创介入治疗DF具有安全、可靠等特点。根据DF不同类型和血管病变部位采用相应的介入治疗手段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治疗 血管成形术 气囊/方法 放射学 介入性 支架/利用 @药物灌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