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面喷施寡糖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久兴 赵解春 +6 位作者 白文波 郑莉 张元成 于萌萌 木元久 斋藤信 吕国华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83-792,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单一寡糖和复配寡糖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择生长周期较短的生菜品种“意大利耐抽薹”作为研究对象,以80mg·L^?1的纤维寡糖(ZH-A)、低聚木糖(ZH-B)、甲壳低聚糖(ZH-C)和以上3种寡糖等质量比的复配寡糖(ZH... 为探究不同单一寡糖和复配寡糖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择生长周期较短的生菜品种“意大利耐抽薹”作为研究对象,以80mg·L^?1的纤维寡糖(ZH-A)、低聚木糖(ZH-B)、甲壳低聚糖(ZH-C)和以上3种寡糖等质量比的复配寡糖(ZH-M)以及多糖海藻酸钠(GY-D)对定植后的生菜进行4次叶面喷施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CK)。从定植后的第3天(三叶一心)开始,每隔2d连续喷施4次,至采收期(定植23d)测定生菜的生长特征(生物量、叶面积、荧光光合)、根系表型特征(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以及品质特征(可溶性糖、叶绿素、Vc、硝酸盐)。结果表明:单一寡糖、复配寡糖及海藻酸钠多糖处理均能显著增加生菜生物量;纤维寡糖(ZH-A)对促进根系生长及降低硝酸盐含量具有显著效果;甲壳低聚糖(ZH-C)对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及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复配寡糖对生菜地上部、地下部及品质的增长和提升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寡糖和多糖,采收期地上部鲜重及叶面积分别增加52.58%和57.60%,根干重、总根长、总体积及总表面积分别增加35.07%、89.10%、49.23%和40.68%,可溶性糖增加25.20%,叶绿素含量增加21.50%,Vc含量提高12.08%,硝酸盐含量降低27.65%。综上可知,不同寡糖对生菜生长特征和生理性状的作用效果和调控机制具有明显差异;复配寡糖对生菜促生长和提品质的调节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寡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低聚糖 复配寡糖 多糖 硝酸盐
下载PDF
寡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钱远超 何久兴 +3 位作者 孔梦 宋吉青 斋藤信 吕国华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64-473,共10页
土壤微生物种群类型,对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寡糖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特征,有助于正确、高效及安全使用寡糖。本研究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土壤培养,土壤施加50mg·L^(−1)的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溶液,以清水(... 土壤微生物种群类型,对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寡糖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特征,有助于正确、高效及安全使用寡糖。本研究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土壤培养,土壤施加50mg·L^(−1)的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溶液,以清水(CK)为对照处理,培养6d后取样,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处理均显著改变细菌、真菌的群落结构,提高细菌的物种观测数。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为优势真菌门。通过组间群落组成比较分析可知,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增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壶菌门(Chytridiomycota)以及有益菌属溶杆菌属(Lysobacter)、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Haliangium、芽球菌属(Blastococcu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相对丰度,但与纤维寡糖(COS)相比,壳寡糖(CSOS)处理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幅度更大。此外,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处理在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壳寡糖(CSOS)处理有益菌属Talaromyces的相对丰度增加195%,纤维寡糖(COS)处理有益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增加215%。综上,壳寡糖和纤维寡糖处理均能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其调控差异性有助于理解不同寡糖的调控机制,推动寡糖的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纤维寡糖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结构 真菌群落结构
下载PDF
轻度干热风条件下喷施复合寡糖提高冬小麦叶片生理活性和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韩燕 徐亚楠 +4 位作者 宋吉青 柳斌辉 韩伟 斋藤信 白文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24-2333,共10页
【目的】植物刺激素寡糖具有提高作物抗逆能力的功效。研究复合寡糖制剂(KROPICO)提高冬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为冬小麦干热风灾害化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干热风灾害发生频繁的典型区域—河北省衡水市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3... 【目的】植物刺激素寡糖具有提高作物抗逆能力的功效。研究复合寡糖制剂(KROPICO)提高冬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为冬小麦干热风灾害化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干热风灾害发生频繁的典型区域—河北省衡水市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3个寡糖喷施处理,即拔节期喷施1次(BT)、开花期喷施1次(HT)、拔节期和开花期各喷施1次(BTHT);另设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各喷施1次清水(CK)和KH_(2)PO_(4)(CKP),共5个处理。开花30天时测定了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叶面积指数(LAI)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调查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试验期间小麦经历了两次轻度干热风胁迫。与CK相比,BTHT处理的小麦旗叶SPAD和LAI值分别显著增加了12.36%和77.78%;BT与BTHT处理能分别显著降低第一次干热风后旗叶叶片失水速率(RWL)15.08%和21.73%,但在第二次干热风后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HT处理的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活性显著提高了16.91%;BTHT处理的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12.28%和12.89%。与CKP相比,BTHT和HT处理的LAI显著增加了49.53%~50.47%,BTHT处理的GBSS和SSS活性分别显著增加了6.30%和9.39%,HT处理的AGPase活性提高了14.41%。与CK相比,除HT处理外,其它制剂处理的小麦产量显著增加了6.69%以上,BTHT处理的小麦千粒重比CK也显著增加了5.09%。两次干热风胁迫下,与其他3个制剂处理相比,BTHT处理显著提升了叶片生理特性、籽粒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和冬小麦产量。结合相关分析证实,GBSS和SSS活性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同时,SPAD、LAI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均与产量正相关,RWL则与产量负相关。【结论】拔节期和开花期两次喷施复合寡糖处理(BTHT)可以提高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和水分含量,提高淀粉合成酶活性,协同提高小麦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复合寡糖 叶绿素含量 离体叶片失水速率 叶面积指数 淀粉合成关键酶 产量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卤氧化物阴离子 被引量:2
4
作者 曾敏洁 岩田和则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2年第A01期19-21,共3页
通过对流动相盐浓度、保留时间、色谱柱温度等因素的优化,建立了SI-354D色谱柱分离,离子色谱法分析水中的卤氧化物阴离子的方法。与普通色谱柱的分离比较表明SI-35色谱柱的分离时间缩短了一半,在不使用特殊液相色谱系统的条件下,用... 通过对流动相盐浓度、保留时间、色谱柱温度等因素的优化,建立了SI-354D色谱柱分离,离子色谱法分析水中的卤氧化物阴离子的方法。与普通色谱柱的分离比较表明SI-35色谱柱的分离时间缩短了一半,在不使用特殊液相色谱系统的条件下,用于分析水中的卤氧化物阴离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水质的管理和监测中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5 4D 离子色谱 阴离子 卤氧化物
下载PDF
非抑制器离子色谱法检测河水中的阳离子
5
作者 曾敏洁 岩田和则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2年第A01期7-9,共3页
通过优化淋洗液、色谱柱温度、载样量等影响测定的因素,建立了非抑制器离子色谱法检测河水中阳离子的方法。在1-100μg/L浓度范围内,标准溶液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不需要使用抑制器、操作简单、准确可靠,能满... 通过优化淋洗液、色谱柱温度、载样量等影响测定的因素,建立了非抑制器离子色谱法检测河水中阳离子的方法。在1-100μg/L浓度范围内,标准溶液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不需要使用抑制器、操作简单、准确可靠,能满足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抑制器 离子色谱法 阳离子 河水
下载PDF
细碳纤维混合物及其组合物
6
作者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05年第6期52-52,共1页
本发明涉及~种通过蒸气生长方法生产的细碳纤维混合物,它包含细碳纤维,其中该纤维的每根纤维丝的外径1~500nm,纵横比为10~15000,并且包括沿其中心轴扩展的中空空问和由多层碳层构成的多层鞘型结构;以及还包含非纤维状炭如薄片... 本发明涉及~种通过蒸气生长方法生产的细碳纤维混合物,它包含细碳纤维,其中该纤维的每根纤维丝的外径1~500nm,纵横比为10~15000,并且包括沿其中心轴扩展的中空空问和由多层碳层构成的多层鞘型结构;以及还包含非纤维状炭如薄片状炭、粒状炭或片炭。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树脂或橡胶和如上所述的细碳纤维混合物的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组合物的导电性制品或滑动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组合物 混合物 生长方法 发明 纤维丝 纵横比 中心轴 薄片状 纤维状
下载PDF
生产蒸气生长碳纤维的方法和装置
7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06年第3期48-48,共1页
本发明涉及:①生产蒸气生长碳的方法,包括将含有有机化合物和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并预先优选加热到100~145℃温度的原料气体与优选加热至700-1600℃温度的载气进行混合,和将所形成的气体混合物引入到碳纤维生产区段中,其中优选芳... 本发明涉及:①生产蒸气生长碳的方法,包括将含有有机化合物和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并预先优选加热到100~145℃温度的原料气体与优选加热至700-1600℃温度的载气进行混合,和将所形成的气体混合物引入到碳纤维生产区段中,其中优选芳族化合物和乙炔、乙烯或丁二烯的混合物用作有机化合物;②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过渡金属化合物溶于溶剂,所形成的溶液被雾化成细液滴,在液滴中的溶剂蒸发以获得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精细颗粒,漂浮颗粒与有机化合物气体一起被引入该碳纤维生产区段中;③用于该生产方法中的装置;和④所生产的蒸气生长碳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生产区 生长 蒸气 装置 过渡金属化合物 气体混合物 有机化合物 溶剂蒸发 芳族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