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族、时代的歌手——论玛拉沁夫的小说艺术 |
李晓峰
夏天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2
|
|
2
|
运用作文比较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
刘晓霞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2
|
|
3
|
初中语文教师的素质 |
贾莉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1
|
|
4
|
论中国近代诗歌的爱国主义思想 |
阎毅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5
|
互文辞格——兼议中学文言文互文语句的注释 |
程国煜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6
|
浅谈《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出场式 |
刘晓霞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7
|
杜甫议战诗浅议 |
于淑华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8
|
“中学语文教学法”应注重德育渗透 |
于涛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9
|
从智能入手 培养创造型的师资 语文教法课改革探索 |
贾莉
|
《阴山学刊》
|
1989 |
0 |
|
10
|
《封建论》的进步历史观及其写作背景 |
阎毅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11
|
选择与建构——玛拉沁夫小说的叙述艺术(上篇) |
李晓峰
夏天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12
|
论鲁迅的自审意识 |
李晓峰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13
|
简谈鲁迅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价值内涵和特点 |
鲍云峰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14
|
从阿Q的无姓名无籍贯看鲁迅的创作意图 |
欧秀兰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15
|
不朽的反帝爱国史诗——张维屏《三元里》刍议 |
阎毅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16
|
大团圆三基础论 |
鲍云峰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17
|
“或”字句的逻辑分析 |
刘本学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18
|
从我国古典小说五大名著中知识分子的形象看古人对知识分子的评价 |
汪德羞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19
|
发射出的光辉依然灿烂——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 |
罗宗义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20
|
从文艺作品的接受者与创作者的角度认识毛泽东美学思想——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 |
刘晓霞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