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混凝土的利用现状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孙岩 孙可伟 郭远臣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5-107,共3页
旧建筑物的拆除和新建筑的建立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既造成环境污染又浪费了资源。如何处理日益增多的建筑垃圾,减轻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节省建筑垃圾的清理和运输费用,成了世界各个国家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课题。主要介绍了国内... 旧建筑物的拆除和新建筑的建立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既造成环境污染又浪费了资源。如何处理日益增多的建筑垃圾,减轻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节省建筑垃圾的清理和运输费用,成了世界各个国家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课题。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再生混凝土的利用现状,以及再生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再生骨料 耐久性 和易性 弹性模量
下载PDF
磷石膏制备轻质墙体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兵兵 李建锡 +1 位作者 陈思功 李云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2-365,376,共5页
采用在低温煅烧过的磷石膏中加入缓凝剂和发泡剂的方法制备轻质墙体材料,研究了缓凝剂、水灰比和发泡剂对磷石膏试块强度和轻质化的影响。力学实验测试表明:缓凝剂掺量0.1%、水灰比0.65、发泡剂掺量0.02%的工艺下,磷石膏试块7 d的抗压... 采用在低温煅烧过的磷石膏中加入缓凝剂和发泡剂的方法制备轻质墙体材料,研究了缓凝剂、水灰比和发泡剂对磷石膏试块强度和轻质化的影响。力学实验测试表明:缓凝剂掺量0.1%、水灰比0.65、发泡剂掺量0.02%的工艺下,磷石膏试块7 d的抗压强度为4.6 MPa,抗折强度为2.2 MPa,初凝时间为27 min,体积密度为0.82 g/cm3;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此工艺下的磷石膏试块中孔隙合格且结晶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结晶结构 墙体材料 固化机理
下载PDF
再生微粉制备辅助胶凝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孙岩 郭远臣 +1 位作者 孙可伟 李琴 《低温建筑技术》 2011年第4期8-10,共3页
再生微粉经过球磨机粉磨后,制备微粉水泥砂浆,再生微粉掺量在10%以内对其砂浆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掺量大于10%其抗压强度呈直线下降。为了进一步研究再生微粉的性能,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当粉煤灰掺量为15%、减水剂掺量为0.5%、石膏粉为0.6... 再生微粉经过球磨机粉磨后,制备微粉水泥砂浆,再生微粉掺量在10%以内对其砂浆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掺量大于10%其抗压强度呈直线下降。为了进一步研究再生微粉的性能,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当粉煤灰掺量为15%、减水剂掺量为0.5%、石膏粉为0.6%、石灰粉为10%和碳酸钠掺量为0.6%时其微粉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值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建筑垃圾 抗压强度 掺量
下载PDF
利用麦秆制聚氨酯多元醇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秋玲 李如燕 +2 位作者 孙可伟 张春红 李建昌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7-43,共7页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以聚乙二醇(PEG400)为液化试剂进行液化,讨论了麦秆纤维粒径、催化剂用量、乙二醇(EG)加入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液化残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纤维为">12目",EG用量为20%,浓硫...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以聚乙二醇(PEG400)为液化试剂进行液化,讨论了麦秆纤维粒径、催化剂用量、乙二醇(EG)加入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液化残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纤维为">12目",EG用量为20%,浓硫酸用量为4%,在160℃下反应60min时,所得残渣率最小,为0.8%。羟值、酸值的测试结果和红外分析结果表明,液化过程中羟值逐渐减小,而酸值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说明反应后期有酯缩合反应发生。将液化产物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反应可制成泡沫材料,红外光谱证实生成物具有聚氨酯的典型特征。得到的泡沫材料密度为38kg/m3,抗压强度为118kPa,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液化 聚氨酯
下载PDF
铸造水玻璃废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日鑫 孙可伟 +1 位作者 林志伟 张记市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03-1205,共3页
对铸造废砂取代天然细集料制成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处理后和未经过处理的铸造废砂对混凝土性能(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铸造废砂经过处理后对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效果... 对铸造废砂取代天然细集料制成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处理后和未经过处理的铸造废砂对混凝土性能(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铸造废砂经过处理后对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效果。并对其作用机理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砂 废砂利用 混凝土
下载PDF
碱激发剂对铸造粉尘-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敏 吴勇生 +1 位作者 李如燕 孙可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7-1042,共6页
以粉煤灰和铸造粉尘为主要原料,以KOH、NaOH、Na2SiO3、K2SiO3和水玻璃为碱激发剂,制备地质聚合物。研究了不同激发剂对铸造粉尘-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OH和KOH溶液的激发效果较差,制备的铸造粉尘-... 以粉煤灰和铸造粉尘为主要原料,以KOH、NaOH、Na2SiO3、K2SiO3和水玻璃为碱激发剂,制备地质聚合物。研究了不同激发剂对铸造粉尘-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OH和KOH溶液的激发效果较差,制备的铸造粉尘-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抗压强度较低。NaOH和KOH溶液与K2SiO3溶液混配复合激发剂可提高铸造粉尘-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抗压强度。水玻璃溶液激发效果最好,随着水玻璃溶液模数的增加,铸造粉尘-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抗压强度逐渐提高;当水玻璃模数为1.2时,铸造粉尘基地质聚合物28 d抗压强度达到最大,为21.4 MPa;继续增大水玻璃模数,铸造粉尘-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28 d抗压强度趋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剂 粉煤灰 铸造粉尘 地质聚合物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建筑废弃物在道路结构层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跃矩 林志伟 +1 位作者 孙可伟 郭远臣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52-354,共3页
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在世界各国已引起高度重视。文章提出利用建筑废弃物铺筑道路结构层,并进行了室内试验及室外道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建筑废弃物铺筑道路结构层材料是可行的,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 建筑废弃物 道路垫层 道路底基层
下载PDF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物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远臣 孙可伟 林志伟 《砖瓦》 2008年第9期98-100,共3页
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基本性能特别是物理性能直接影响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物理性能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压碎指标值、表观密度、吸水率、含泥量与骨料自身粒径、原生混凝土强度关系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 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基本性能特别是物理性能直接影响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物理性能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压碎指标值、表观密度、吸水率、含泥量与骨料自身粒径、原生混凝土强度关系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再生骨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垃圾中原生混凝土的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再生混凝土骨料 再生骨料混凝土 物理性能
下载PDF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及对策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璇 李如燕 +1 位作者 孙可伟 崔孝炜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5年第12期30-32,共3页
根据循环经济及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针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尾矿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对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结合尾矿的利用价值,阐述了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并提出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尾矿 综合利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再生微粉有效代替水泥制备泡沫混凝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松 李如燕 +2 位作者 董祥 张兰 李智雄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48-2953,共6页
超微气流粉碎机制备的再生微粉既有胶凝活性,又能有效控制粉体粒径分布。利用再生微粉取代部分水泥制备泡沫混凝土,创新性地将再生微粉的化学胶凝性和粉体粒径可控导致的物理增强效应结合起来实现泡沫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经... 超微气流粉碎机制备的再生微粉既有胶凝活性,又能有效控制粉体粒径分布。利用再生微粉取代部分水泥制备泡沫混凝土,创新性地将再生微粉的化学胶凝性和粉体粒径可控导致的物理增强效应结合起来实现泡沫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经过优化实验确定泡沫的体积掺量为75%,超微气流粉碎机制备的再生微粉粒径分布在10~60μm之间。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微粉替代水泥有利于泡沫混凝土后期强度的提高。当再生微粉的掺入量为10%时,泡沫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增强效果最优,其抗压强度达到3.09 MPa,相比纯泡沫混凝土提高了11.6%。通过进一步研究,所制备的复合泡沫混凝土强度变化原因在于:超微气流制备的再生微粉粒径主要集中在26μm左右,32μm以下的颗粒累积分布达到85%,而水泥中3~32μm颗粒含量对水泥的28 d强度起关键作用,此粒度再生微粉的掺入调节了体系的颗粒级配比,使得体系粒度分布于26μm左右的比例有所提高,优化了泡沫混凝土的骨架部分填充效果,从而提高了其抗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再生微粉 粒度分布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溶胞处理对其厌氧消化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记市 孙可伟 徐静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62-865,共4页
由于城市有机生活垃圾成分的复杂性和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的影响,导致厌氧发酵的速度比较缓慢、产气量较少和工艺不稳定等问题。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机生活垃圾的各种溶胞处理技术,如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及其联合处理等方法,以便改善... 由于城市有机生活垃圾成分的复杂性和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的影响,导致厌氧发酵的速度比较缓慢、产气量较少和工艺不稳定等问题。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机生活垃圾的各种溶胞处理技术,如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及其联合处理等方法,以便改善发酵物料的性质,消除厌氧发酵的限速步骤。研究认为,通过溶胞处理能够改善有机垃圾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发酵物料的溶解度、酸碱度等,提高微生物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增加可溶性COD和挥发性酸的浓度,优化发酵细菌的代谢途径以及产物的组成等,从而增加生物气产量,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强化厌氧发酵过程,减轻了后续处理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 溶胞处理 厌氧消化
下载PDF
偶联剂在废弃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召述 赵焱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8年第2期58-63,共6页
研究了偶联剂对废弃物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弹性模量、热胀系数.收缩率等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偶联剂对增强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后,复合材料的性能有明显改善,在主要原材料及工艺一定... 研究了偶联剂对废弃物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弹性模量、热胀系数.收缩率等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偶联剂对增强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后,复合材料的性能有明显改善,在主要原材料及工艺一定的前提下该方法是完善复合材料性能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物 复合材料 偶联剂 塑料
下载PDF
铸造粉尘-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敏 吴勇生 +1 位作者 李如燕 孙可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46-1351,共6页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以铸造粉尘为掺合料,水玻璃溶液为碱激发剂,制备地质聚合物。研究了养护龄期和水灰比对铸造粉尘-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造粉尘-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延长而增大,随水...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以铸造粉尘为掺合料,水玻璃溶液为碱激发剂,制备地质聚合物。研究了养护龄期和水灰比对铸造粉尘-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造粉尘-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延长而增大,随水灰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水玻璃模数为1.2,水灰比为0.4时,地质聚合物28 d抗压强度达到最大,为21.4 MPa。X衍射分析表明,形成的地质聚合物主要为无定形矿物相;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地质聚合物中有较多的非晶态铝硅酸盐生成;SEM分析显示地质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致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粉尘 地质聚合物 粉煤灰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下载PDF
水泥稳定建筑废弃物道路材料性能参数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远臣 孙可伟 林志伟 《公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0-135,共6页
以现行交通行业规范为基础,通过与天然骨料技术指标和其他水泥稳定类材料基层混合料的性能对比,分析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物理特性技术指标以及天然骨料物理特性之间的差异性;研究了再生骨料物理特性与原生混凝土强度和粒径之间的关系及... 以现行交通行业规范为基础,通过与天然骨料技术指标和其他水泥稳定类材料基层混合料的性能对比,分析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物理特性技术指标以及天然骨料物理特性之间的差异性;研究了再生骨料物理特性与原生混凝土强度和粒径之间的关系及水泥稳定再生骨料道路材料的性能参数,并对水泥稳定再生骨料道路材料的生产与使用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技术指标能够满足规范的技术要求,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无论在技术、经济上还是实践上,建筑垃圾在道路材料中的再生利用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再生混凝土骨料 水泥稳定类材料 道路材料 性能参数 云南红土
原文传递
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日鑫 孙可伟 林志伟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8-420,共3页
采用胶粉改性沥青,探讨胶粉用量和物料混合搅拌条件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400r.min-1转速下,胶粉用量为11份、物料混合搅拌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42℃和4 h时,改性沥青的软化点较高,5℃时的延度较大,25℃时的延度和针入度较小... 采用胶粉改性沥青,探讨胶粉用量和物料混合搅拌条件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400r.min-1转速下,胶粉用量为11份、物料混合搅拌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42℃和4 h时,改性沥青的软化点较高,5℃时的延度较大,25℃时的延度和针入度较小,其抗高温软化、抗低温龟裂和抗车辙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 沥青 改性 软化点 延度 针入度
下载PDF
应用α-淀粉酶水解城市生活垃圾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邹成鸿 李如燕 +1 位作者 李建昌 杜亚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99-1400,1410,共3页
用α-淀粉酶水解城市生活垃圾,研究了水解过程中α-淀粉酶添加量、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和底物浓度对水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α-淀粉酶水解城市生活垃圾的适宜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80 IU/g,水解时间60 m in,水解温度80℃,底物浓度10%。
关键词 Α-淀粉酶 水解 城市生活垃圾
下载PDF
稻壳制备锂离子电池多孔硅负极材料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树和 赵淑春 +1 位作者 姚耀春 董鹏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8,73,共6页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镁热还原方法制备孔隙和孔壁主要为纳米尺度的多孔硅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30 m A/g恒流充放下,多孔硅具有首次充电容量为2 387 m Ah/g,50次充放循环后,充电容量保持率为23.3%.考虑到稻壳的资源丰富、廉价易...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镁热还原方法制备孔隙和孔壁主要为纳米尺度的多孔硅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30 m A/g恒流充放下,多孔硅具有首次充电容量为2 387 m Ah/g,50次充放循环后,充电容量保持率为23.3%.考虑到稻壳的资源丰富、廉价易得和可持续利用特点,镁热还原工艺的低成本性以及稻壳制备的多孔硅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此法有望制备实用的优质锂离子电池多孔硅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镁热还原 多孔硅 负极
下载PDF
养护工艺对DHRS-FA地质聚合物材料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筠 吴勇生 +2 位作者 李如燕 孙可伟 王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25-2330,共6页
以粉煤灰(FA)、铸造旧砂热法再生粉尘(DHRS)为原料,在水玻璃型碱性激发液的激发作用下研究制备了DHRS-FA地质聚合物材料(铸造旧砂热法再生粉尘-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材料)。为了探讨不同的养护工艺对DHRS-FA地质聚合物材料强度的影响,研... 以粉煤灰(FA)、铸造旧砂热法再生粉尘(DHRS)为原料,在水玻璃型碱性激发液的激发作用下研究制备了DHRS-FA地质聚合物材料(铸造旧砂热法再生粉尘-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材料)。为了探讨不同的养护工艺对DHRS-FA地质聚合物材料强度的影响,研究了自然养护、湿养养护、高温蒸养(40℃、60℃、80℃)养护对地质聚合物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在高温养护工艺下,其早期抗压强度形成较快,且优于自然养护和湿养养护工艺下试样形成的抗压强度;试样在高温养护工艺下,中期和后期抗压强度趋于自然养护试样的抗压强度;而湿养条件下养护的试样抗压强度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铸造旧砂热法再生粉尘 地质聚合物材料 高温养护工艺
下载PDF
废砖制备新型轻质墙体材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雪 孙可伟 《砖瓦》 2008年第11期55-58,共4页
废砖新型轻质墙体材料是以废砖粉为主要原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配以废泡沫塑料以及各种外加剂,经发泡剂发泡,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养护而成。介绍了原材料、生产工艺并对影响因素及材料强度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轻质墙体材料 废砖 资源化 综合利用 建筑垃圾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再生骨料的强化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剑波 吴勇生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0年第11期58-60,共3页
旧建筑物的拆除和新建筑的建立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既造成环境污染又浪费了资源。利用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骨料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利用途径。对再生骨料的强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再生骨料 强化 颗粒整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