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6篇文章
< 1 2 2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 被引量:1372
1
作者 吴征镒 周浙昆 +2 位作者 李德铢 彭华 孙航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5-257,共13页
分布区类型是指植物类群的分布图式基本一致地再现。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是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中国种子植物的 3116个属被划分为 15个类型和 37个变型 ,用固定的格式代表各种分布区。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方法已经被实践证明... 分布区类型是指植物类群的分布图式基本一致地再现。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是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中国种子植物的 3116个属被划分为 15个类型和 37个变型 ,用固定的格式代表各种分布区。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方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揭示各分布区类型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对世界所有种子植物的科进行了分析整理 ,提出了世界种子植物科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方案。将世界种子植物的科划分为 18个大分布区类型 ,并沿用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表现方式 ,用数字 1~ 18代表不同的分布区类型 ,其中1~ 15与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完全一致 ,16~ 18是中国没有分布的科。除 1,11,(16 ) ,(17) ,(18)外 ,均有或多或少的变型 ,共 74个。本文还提供了世界种子植物各科的分布区类型表。这种划分对理解世界被子植物区系的形成发展有一定帮助 ,并为陆地植物分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分布区类型 世界 植物地理
下载PDF
中国繁缕属的一些分类问题 被引量:852
2
作者 吴征镒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1年第4期351-368,共18页
研究了36种中国产繁缕属(Stellaria)植物,根据模式材料或仅根据原描述,将已合格发表的1组、1系、12种、4变种和1变型首次归并到有关各类,依次列举入异名录中,其中有1移属。讨论了各种错误鉴定,同时对于选择性状、设想进化过程和分布记... 研究了36种中国产繁缕属(Stellaria)植物,根据模式材料或仅根据原描述,将已合格发表的1组、1系、12种、4变种和1变型首次归并到有关各类,依次列举入异名录中,其中有1移属。讨论了各种错误鉴定,同时对于选择性状、设想进化过程和分布记录均有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缕属 中国 分类
下载PDF
中国食用菌名录 被引量:773
3
作者 戴玉成 周丽伟 +3 位作者 杨祝良 文华安 图力古尔 李泰辉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共21页
作者系统地考证了我国食用菌的名称,排除了过去报道中的187个名称,同时新增了82个名称,本文共收录中国食用菌966个分类单元,包括936种、23变种、3亚种和4变型。对每个名称按新近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进行了订正,将曾报... 作者系统地考证了我国食用菌的名称,排除了过去报道中的187个名称,同时新增了82个名称,本文共收录中国食用菌966个分类单元,包括936种、23变种、3亚种和4变型。对每个名称按新近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进行了订正,将曾报道的、但应作为其他种的同物异名者列在其正名之后,所有名称定名人的缩写全部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要求加以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真菌 拉丁名称 命名法规
原文传递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 被引量:712
4
作者 李锡文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6年第4期363-384,共22页
中国种子植物初步统计有337科,3200属,26276~27268种,其中裸子植物有10科,36属,191~195种,单子叶植物有57科,679属,4493~4661种。本文对我国种子植物分别就科、属、种分布区类型,... 中国种子植物初步统计有337科,3200属,26276~27268种,其中裸子植物有10科,36属,191~195种,单子叶植物有57科,679属,4493~4661种。本文对我国种子植物分别就科、属、种分布区类型,大小顺序排列,特有性等方面进行区系统计分析,并在种级水平上对各区系地区或具体区系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统计分析 中国
下载PDF
中国药用真菌名录及部分名称的修订 被引量:679
5
作者 戴玉成 杨祝良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1-824,共24页
近年来,我国对药用真菌的研究和利用越来越重视,相关报道逐年增加。针对有些种类鉴定有误、拉丁学名使用没有严格遵守最新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命名人缩写不规范等问题,作者系统考证了我国药用真菌的名称,共收录473种,对每种名称按新近的... 近年来,我国对药用真菌的研究和利用越来越重视,相关报道逐年增加。针对有些种类鉴定有误、拉丁学名使用没有严格遵守最新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命名人缩写不规范等问题,作者系统考证了我国药用真菌的名称,共收录473种,对每种名称按新近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进行了订正,对过去的错误报道或不存在的名称进行了修正,将曾报道的、但应作为其他种的同物异名者列在其正名之后,所有名称定名人的缩写全部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要求加以规范化。每种名称之后还列举了该种的主要药用功能或价值,并引证了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拉丁名称 命名法规
下载PDF
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 被引量:212
6
作者 覃海宁 杨永 +38 位作者 董仕勇 何强 贾渝 赵莉娜 于胜祥 刘慧圆 刘博 严岳鸿 向建英 夏念和 彭华 李振宇 张志翔 何兴金 尹林克 林余霖 刘全儒 侯元同 刘演 刘启新 曹伟 李建强 陈世龙 金效华 高天刚 陈文俐 马海英 耿玉英 金孝锋 常朝阳 蒋宏 蔡蕾 臧春鑫 武建勇 叶建飞 赖阳均 刘冰 林秦文 薛纳新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96-744,共49页
2008年,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启动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的编制工作。通过这项工作,我们依据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对中国野生高等植物的濒危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编制了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
关键词 Dendrobium ACTINIDIA Rhododendron 红色名录 DIOSCOREA 杓兰 虾脊兰 兜兰 EPIMEDIUM 红景天
原文传递
羊肚菌的多样性、演化历史及栽培研究进展 被引量:204
7
作者 杜习慧 赵琪 杨祝良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3-197,共15页
羊肚菌属Morchella真菌是一类珍稀食用和药用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研价值。从羊肚菌属的分类研究、物种多样性、物种分布与生态多样性、演化历史、人工栽培等方面,对新近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世界羊肚菌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绩... 羊肚菌属Morchella真菌是一类珍稀食用和药用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研价值。从羊肚菌属的分类研究、物种多样性、物种分布与生态多样性、演化历史、人工栽培等方面,对新近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世界羊肚菌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绩,指出了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物种多样性 物种分布 生态 演化历史 人工栽培
原文传递
DNA序列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9
8
作者 田欣 李德铢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0-184,共15页
植物DNA序列由于进化速率上的差异而适用于不同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研究 ,因此 ,针对某一特定的系统学问题选择相应合适的分子片段是分子系统学研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主要讨论了目前分子系统发育和进化研究中一些... 植物DNA序列由于进化速率上的差异而适用于不同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研究 ,因此 ,针对某一特定的系统学问题选择相应合适的分子片段是分子系统学研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主要讨论了目前分子系统发育和进化研究中一些常用的DNA序列的适用范围 ,包括nrDNA的 18S基因及ITS等非编码区 ,cpDNA的编码基因 (rbcL、matK、ndhF、atpB)及非编码区序列 (rpL16、rpoC1、rps16、trnL F和trnT L)和应用较少的mtD NA。研究表明 ,18S、rbcL等编码基因及mtDNA一般适用于较高分类阶元甚至整个种子植物谱系间的系统发育的探讨 ,而ITS及cpDNA的非编码区序列等因其较快的进化速率多用于较低分类阶元的系统关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序列 植物系统学 应用
下载PDF
中国植物区系中的特有性及其起源和分化 被引量:158
9
作者 吴征镒 孙航 +2 位作者 周浙昆 彭华 李德铢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7-604,共28页
对中国植物区系中的239个特有属,分属67个科,进行了分析研究,列出了这些特有属在种子植物各个科的分布,现代地理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含特有属在10个以上的有5个科即Gesneriaceae,Compositae,Labiatae,Cruiciferae,Umbelliferae;其中以Ges... 对中国植物区系中的239个特有属,分属67个科,进行了分析研究,列出了这些特有属在种子植物各个科的分布,现代地理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含特有属在10个以上的有5个科即Gesneriaceae,Compositae,Labiatae,Cruiciferae,Umbelliferae;其中以Gesneriaceae居榜首(27属),Compositae位居第二(20属),Labiatae有12属,居第三。含2属的科有15个,含1属的科有30个;其中Ginkgaceae,Davidiaceae,Eucommiaceae,Acanthochlamydaceae组成了中国植物区系最具古老性、特有性和代表性的4个单型科。在此基础上,从特有属在被子植物八纲系统各个纲的分布特点,以及在各个科组成和系统关系及已有地质、化石历史和系统学,形态,分子证据论述了这些特有属的起源、系统关系及在植物地理上的关系。在裸子植物中,特有属最为丰富,几乎皆是地质历史上北极-第三纪成分的残遗,起源时间较早,可追溯到白垩纪或更早。被子植物中,中国特有属存在于八纲被子植物的所有纲中,几乎在现代被子植物各个演化阶段均有古老残遗的特有类群存在,同时也不乏新特有类群尤其是在演化的高级阶段的类群。从起源上看,被子植物的古特有属主要发生于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地质历史上大都占有广阔的分布区;新特有属多发生在新第三纪以后。其源头主要是北极第三纪、古热带第三纪(冈瓦纳第三纪)和古地中海第三纪的奇妙结合,不少类群是就地起源的;特有性是在第三纪中晚期以后北半球气候变迁,迁移途径(如北大西洋陆桥和白令陆桥)中断后形成的,这一时期是我国特有属形成发展的起始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植物区系 特有性 起源 进化
下载PDF
横断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3
10
作者 李锡文 李捷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3年第3期217-231,共15页
横断山脉地区是一个十分自然的植物区系地区,其种子植物区系有丰富的科、属、种,地理成分复杂,特有现象和替代现象明显,基本上是温带植物区系性质。根据特有种丰富的程度以及一些自然地理特征,横断山脉地区在区系上可以划分为3个小区:... 横断山脉地区是一个十分自然的植物区系地区,其种子植物区系有丰富的科、属、种,地理成分复杂,特有现象和替代现象明显,基本上是温带植物区系性质。根据特有种丰富的程度以及一些自然地理特征,横断山脉地区在区系上可以划分为3个小区:滇西北川西南小区、川西北甘西南青东南小区和藏东至东南小区。从区系成分分析看,横断山脉地区确实是阐明区系发生与板块运动关系,以及包括东亚、北美、欧洲植物区系在内的北温带植物区系起源的一个关键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山脉地区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下载PDF
紫茎泽兰的化学互感潜力(英文) 被引量:110
11
作者 宋启示 付昀 +2 位作者 唐建维 冯志立 杨崇仁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2-365,共4页
广布于澜沧江流域的紫茎泽兰是一入侵性极强的外来杂草。研究表明它对其它植物有化学互感作用 ,其地上部分的石油醚、乙醇和水提取物对豌豆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在 2 %相对浓度下 ,紫茎泽兰的石油醚、乙醇和水提取物对豌... 广布于澜沧江流域的紫茎泽兰是一入侵性极强的外来杂草。研究表明它对其它植物有化学互感作用 ,其地上部分的石油醚、乙醇和水提取物对豌豆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在 2 %相对浓度下 ,紫茎泽兰的石油醚、乙醇和水提取物对豌豆的萌发分别产生 10 0 %、40 %和 5 0 %的抑制。它的化学互感物质主要集中于石油醚提取物及石油醚提取物吸附于活性炭后的甲醇洗脱物中。从石油醚提取物分离出的第二、第三和第四组分为主要的活性成分 ,在 1%的相对浓度下 ,它们对豌豆的萌发分别表现出 10 0 %、90 %和 90 %的抑制 ,且萌发的豌豆无根和芽的生长。经鉴定 ,化学互感活性强的石油醚第二组分为 9-酮 -泽兰酮。通过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化学互感 9-酮-泽兰酮
下载PDF
中国森林大型真菌重要类群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136
12
作者 戴玉成 杨祝良 +9 位作者 崔宝凯 吴刚 袁海生 周丽伟 何双辉 葛再伟 吴芳 魏玉莲 员瑗 司静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0-805,共36页
大型真菌主要为担子菌门的真菌和少数为子囊菌门的真菌,该类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主要生长在森林生态系统中。30年来作者对我国几乎所有类型森林生态中的大型真菌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采集,共采集标本11.2万号。基于对这些材... 大型真菌主要为担子菌门的真菌和少数为子囊菌门的真菌,该类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主要生长在森林生态系统中。30年来作者对我国几乎所有类型森林生态中的大型真菌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采集,共采集标本11.2万号。基于对这些材料的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并结合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特征,共鉴定出中国森林大型真菌4 250种,隶属于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的21个目,发现和发表2个新科、4个新亚科、69个新属和885个新种。云南省是我国森林大型真菌最丰富的省份,描述于该省的新种有314种,占作者发表的全部中国新种的35%。这些研究为深入认识全球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中国的贡献,更新了我国重要食药用菌名称,揭示了我国毒蘑菇多样性基本特征,系统论述了我国森林病原菌的物种多样性,为资源利用、森林健康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论述了森林大型真菌代表性类群在种和属级水平的起源和演化,为今后开展重要类群科级、目级甚至纲级的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了重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 新种 系统学
原文传递
牡丹籽油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132
13
作者 易军鹏 朱文学 +1 位作者 马海乐 王易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3-110,共8页
为优化牡丹籽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处理时间、处理温度为自变量,牡丹籽油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牡丹籽油得率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 为优化牡丹籽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处理时间、处理温度为自变量,牡丹籽油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牡丹籽油得率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牡丹籽油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11 mL/g,超声波功率300 W,处理时间60 min,处理温度54℃,提取次数为3次。在该工艺条件下,牡丹籽油得率达24.12%。GC-MS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78%和64.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分析 GC—MS
下载PDF
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研究 被引量:123
14
作者 何大明 吴绍洪 +3 位作者 彭华 杨志峰 欧晓昆 崔保山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8-344,共7页
位于我国西南、以纵向山系和大河为主体特征的纵向岭谷区,其地表主要自然物质、能量输送和人类活动等,表现出明显的“通道—阻隔”作用,产生了复杂多样的关联效应:使其成为亚洲大陆主要的纵向生物走廊、避难所和我国与东南亚重要的生态... 位于我国西南、以纵向山系和大河为主体特征的纵向岭谷区,其地表主要自然物质、能量输送和人类活动等,表现出明显的“通道—阻隔”作用,产生了复杂多样的关联效应:使其成为亚洲大陆主要的纵向生物走廊、避难所和我国与东南亚重要的生态廊道,拥有北半球除沙漠和海洋外的各类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物种的高富集区和世界级基因库,但其生态脆弱、灾害频发;主导了区内多民族沿河谷分布、在山间盆地聚居的“大分散、小聚居”格局,其社会经济发展地域分异大。因此,该区一直是地学和生物学等研究地表复杂环境系统与生命系统演变规律的关键地区,在全球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该区资源富集,短期开发行为多、环境退化加剧、贫困普遍,保护与发展矛盾极为突出,在西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岭谷区 跨境生态安全 生态系统变化 中国西南地区
下载PDF
美登木内生真菌产抗癌物质球毛壳甲素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76
15
作者 张玲琪 王海昆 +5 位作者 邵华 沈月毛 曾松荣 徐成东 宣群 魏蓉城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 通过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 ,筛选产生抗癌成分的菌株。方法 从美登木 (Maytenushookeri)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 ,对其发酵产物经活性跟踪 (抑菌实验 ) ,其活性成分用薄层色谱、柱色谱纯化及活性跟踪 ,再经质谱及核磁共振光谱分析确... 目的 通过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 ,筛选产生抗癌成分的菌株。方法 从美登木 (Maytenushookeri)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 ,对其发酵产物经活性跟踪 (抑菌实验 ) ,其活性成分用薄层色谱、柱色谱纯化及活性跟踪 ,再经质谱及核磁共振光谱分析确定结构。结果 从美登木中分离筛选到一株球毛壳菌 (Chaetomium globosum ) :98M 6 ,其产生抗癌化合物球毛壳甲素(chaetoglobosinA)。 结论 美登木内生真菌中 ,有的内生真菌可产生与宿主所产的美登素 (maytens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球毛壳菌 球毛壳甲素 美登木 抗癌药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山茶属茶组植物的订正 被引量:121
16
作者 闵天禄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2年第2期115-132,共18页
本文对山茶属(Camellia)中的茶组(Sect.Thea)和秃茶组(Sect.Glaberrima)植物47种和3变种进行了分类学订正研究。将秃茶组并人茶组之中,确认世界茶组植物共有12种和6变种。讨论了茶组植物分化与分布,并展示了我国茶叶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和... 本文对山茶属(Camellia)中的茶组(Sect.Thea)和秃茶组(Sect.Glaberrima)植物47种和3变种进行了分类学订正研究。将秃茶组并人茶组之中,确认世界茶组植物共有12种和6变种。讨论了茶组植物分化与分布,并展示了我国茶叶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和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订正 山茶属 茶组 秃茶组
下载PDF
杜鹃属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120
17
作者 方瑞征 闵天禄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359-379,共21页
已知世界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约967种(种下分类等级未计算在内)。本文基于植物区系学的观点,讨论了属内8个亚属:常绿杜鹃亚属、杜鹃亚属、马银花亚属、映山红亚属、羊踯躅亚属、云间杜鹃亚属、纯白杜鹃亚属... 已知世界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约967种(种下分类等级未计算在内)。本文基于植物区系学的观点,讨论了属内8个亚属:常绿杜鹃亚属、杜鹃亚属、马银花亚属、映山红亚属、羊踯躅亚属、云间杜鹃亚属、纯白杜鹃亚属、异蕊杜鹃亚属的系统位置、分布式样。分析了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上的时间、空间关系。认为常绿杜鹃亚属和杜鹃亚属是在本属植物起源后的早期阶段就沿不同途径迁徙、繁衍的两个演化枝。白第三纪以来,它们的性状发展多样,种系高度分化。在现存类群中最具原始性状的亚属是常绿杜鹃亚属,这个亚属的云锦杜鹃亚组Subsect.Fortunea,耳叶杜鹃亚组subsect.Auriculata保持较多原始性状。种的分布遍及欧洲、北美洲、亚洲、大洋洲(有1种),东亚种类最多,马来西亚次之。中国-喜马拉雅地区既是多度中心又是多样化中心,马来西亚仅是多度中心。大多数种为地方特有性分布,特有现象十分突出,东亚和马来西亚的特有种共约862种,占种总数的89%以上。中国有6个亚属(Candliiastrum.Mumeazalea不产)约562种,其中特有种约405种。分析第三纪的化石记录,杜鹃属在全球分布的时间、地点,杜鹃属保持原始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属 植物区系 地理分布
下载PDF
种子休眠机理研究概述 被引量:101
18
作者 唐安军 龙春林 刀志灵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1-251,共11页
种子休眠是植物本身适应环境和延续生存的一种特性 ,是种子植物进化的一种稳定对策。野生植物特别是原产温带的植物 ,其种子大多有深而长的休眠期。关于种子休眠的概念有多种 ,这些概念引出了许多学说、假说和模型。种壳障碍、胚形态发... 种子休眠是植物本身适应环境和延续生存的一种特性 ,是种子植物进化的一种稳定对策。野生植物特别是原产温带的植物 ,其种子大多有深而长的休眠期。关于种子休眠的概念有多种 ,这些概念引出了许多学说、假说和模型。种壳障碍、胚形态发育不完全和生理后熟以及种子中含有化学抑制剂等 ,都可导致种子休眠。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种子分成不同类型 ,一般将种子分为强迫休眠和机体休眠 ;机体休眠又可分为外部休眠、内部休眠和综合休眠。植物种类不同休眠特性也不同 ;同种植物的种子来源于不同的居群和植株时 ,若采集时期不同 ,其休眠也可能不同 ;甚至在同一果实中的不同种子 ,休眠特性亦可能有差异。影响休眠性状表达的基因既有核基因 ,也有质基因 ,休眠通常表现为一种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种子休眠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能有效地调节种子萌发的时空分布。研究种子的休眠特性和机理及其解除方法 ,有助于农业生产和植物多样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休眠 机理 植物 环境 生态学
下载PDF
植物引种驯化研究概述 被引量:91
19
作者 朱慧芬 张长芹 龚洵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60,共9页
植物引种驯化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与植物的迁地保护和当地的经济建设紧密相关,属于应用基础研究的范畴。但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至今仍显得比较零碎,不够系统,判断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尚不够明确。本文就植物引种驯化的概... 植物引种驯化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与植物的迁地保护和当地的经济建设紧密相关,属于应用基础研究的范畴。但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至今仍显得比较零碎,不够系统,判断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尚不够明确。本文就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和意义、主要理论和方法、影响其成败的因子、途径和程序、判断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等进行了综述和探讨,并提出了植物引种驯化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引种驯化 概念和意义 主要理论和方法 途径和程序 判断成功的标准
下载PDF
云南普洱茶原料晒青毛茶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96
20
作者 周志宏 杨崇仁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343-350,共8页
从云南临沧地区生产普洱茶的原料晒青毛茶中分离到 2 1个化合物 ,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 :(- )表儿茶素、 (- )表没食子儿茶素、 (- )表没食子儿茶素 - 3-O -没食子酸酯、 (- )表儿茶素 - 3-O -没食子酸酯、 (- )表阿福豆素 - 3-O -没... 从云南临沧地区生产普洱茶的原料晒青毛茶中分离到 2 1个化合物 ,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 :(- )表儿茶素、 (- )表没食子儿茶素、 (- )表没食子儿茶素 - 3-O -没食子酸酯、 (- )表儿茶素 - 3-O -没食子酸酯、 (- )表阿福豆素 - 3-O -没食子酸酯、 (+)儿茶素、 (± )没食子儿茶素、槲皮素、槲皮素 - 3-O - β -D -葡萄吡喃糖甙、芦丁、山奈酚、山奈酚 - 3-O - β -D -葡萄吡喃糖甙、山奈酚 - 3-O -芦丁糖甙、小木麻黄素 (strictinin)、 1,6 -O -二没食子酰基 - β -D -葡萄吡喃糖、茶倍素、绿原酸、 3α ,5α -二羟基 - 4 -α -O -咖啡酰基金鸡纳酸、松柏醇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科 普洱茶 晒青毛茶 酚性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