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及工程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尔山 施润梅 《绿色环保建材》 2019年第7期147-148,151,共3页
作者根据多年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资料收集整理和工程验收经验归纳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工程验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 资料收集整理 存在的问题 改进方法 对策
下载PDF
滇中高原降雨对不同地类土壤磷素、有机质和pH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脱云飞 沈方圆 +4 位作者 杨翠萍 马继敏 郭锁娜 张岛 吴耀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2-950,共9页
以2018年6—10月降雨条件下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的标准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裸地为对照,研究降雨对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的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和pH与土壤深度和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补给园地、林地... 以2018年6—10月降雨条件下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的标准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裸地为对照,研究降雨对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的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和pH与土壤深度和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补给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土壤水分,加速了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和pH运移速度,影响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和pH值,降雨与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和pH呈显著相关性(P<0.05)。降雨条件下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土壤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随土壤深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土壤全磷和有效磷质量分数最大处为土壤深度10 cm,全磷分别为599.89、581.24、560.37、538.64、520.01 mg·kg^−1,有效磷分别为4.82、4.29、3.46、3.18、2.96 g·kg^−1,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最小处为土壤深度100 cm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最大处为土壤深度30 cm,分别为27.96、25.04、22.97、21.04、18.87 g·kg^−1,最小处为土壤深度100 cm。不同地类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平均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而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土壤pH值随土壤深度增大而增大,土壤pH值最大处为土壤深度100 cm,分别为6.78、6.85、6.91、6.93、6.96;地表处土壤pH最小;不同地类土壤pH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裸地、坡耕地、荒草地、林地和园地。降雨条件下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土壤全磷、有效磷和土壤pH随时间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又减小,呈正余弦变化趋势,而土壤有机质随时间增大而逐渐减小,6月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土壤pH最高,其中全磷分别为579.31、560.12、538.94、509.36、489.81 mg·kg^−1,有效磷分别为4.44、3.96、3.31、2.97、2.82 g·kg^−1,有机质分别为13.98、12.51、11.47、10.63、9.47 g·kg^−1,土壤pH分别为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类 土壤PH 土壤有机质 磷素 降雨
下载PDF
降雨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氮变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翠萍 脱云飞 +2 位作者 张岛 马继敏 吴耀中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0-226,共7页
以2018年6—10月降雨条件下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的标准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裸地为对照,通过研究降雨对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的土壤含水率、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与土层深度和时间的变化特征,经野外试验数... 以2018年6—10月降雨条件下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的标准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裸地为对照,通过研究降雨对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的土壤含水率、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与土层深度和时间的变化特征,经野外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提出降雨对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土壤含水率、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与土层深度和时间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增加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土壤含水率,加速土壤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水解转化硝化和反硝化速度,影响土壤含水率、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降雨与土壤含水率、总氮、硝态氮、铵态氮呈显著相关性(P<0.05)。降雨条件下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的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大而增大,土层深度100 cm处土壤含水率最大,分别为30.34%,27.67%,24.98%,24.03%和21.95%,总氮随土层深度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在土层深度为60 cm土壤总氮含量最大,分别为1.02,0.99,0.90,0.86,0.75 g/kg,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大而减小,在土层深度为100 cm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最小,其中硝态氮含量分别为9.01,7.89,7.25,6.10,5.22 mg/kg,铵态氮含量分别为9.41,9.14,6.40,5.38,4.37 mg/kg。土壤含水率随时间的延长先减小后增大又减小,呈正余弦变化趋势,8月土壤含水率最大,分别为22.97%,22.01%,19.87%,19.03%和17.98%,总氮随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8月总氮最大,分别为1.09,1.01,0.94,0.84,0.76 g/kg,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6月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最大,其中硝态氮含量分别为13.40,12.37,11.20,10.39,8.67 mg/kg,铵态氮含量分别为18.89,17.02,14.54,12.02,8.36 mg/kg。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含水率、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平均值与土层深度和时间关系由大到小依次为园地、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氮素 土壤含水量 降雨
下载PDF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以及优化策略分析
4
作者 张宇东 陈明 夏玲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0063-0066,共4页
随着我国市政工程的快速发展与优化,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随之提升。通过优化给排水施工,可以更好的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保障城市的顺利运转,避免出现污水横流等现象与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期间存在的一些主要问... 随着我国市政工程的快速发展与优化,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随之提升。通过优化给排水施工,可以更好的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保障城市的顺利运转,避免出现污水横流等现象与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期间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应的给排水施工改进策略,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分析起到参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 给排水工程 施工
下载PDF
滇中高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氮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翠萍 脱云飞 +2 位作者 沈方圆 马继敏 吴耀中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氮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为滇中高原农田红壤土水肥流失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2018年6—10月自然降水条件下标准径流小区的试验数据分析,对林地、园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土壤水氮各指...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氮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为滇中高原农田红壤土水肥流失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2018年6—10月自然降水条件下标准径流小区的试验数据分析,对林地、园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土壤水氮各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相关性,其中裸地作为对照。【结果】在土壤深度方向上,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5种地类土壤全氮的量均值分别为1.67、0.76、0.70、0.52和0.67 g/kg。土壤硝态氮在0~100 cm土层平均量最高园地为13.39 mg/kg,最低裸地为5.13 mg/kg;林地、坡耕地、荒草地土壤铵态氮量随土壤深度先减少后增加。在时间上,土壤含水率呈波动性变化;土壤全氮量在6—10月平均值最大为园地(0.92 g/kg),最小为坡耕地(0.50 g/kg);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土壤硝态氮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园地和裸地土壤铵态氮量随时间延长减少。土壤含水率和土壤铵态氮量与土层深度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土壤硝态氮和土壤铵态氮与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0,P=0.028和-0.442,P=0.027,变化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滇中高原农田红壤土壤水分垂直运移规律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氮素时空差异较大,土壤全氮的量与土壤深度和时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氮素 土壤含水率 滇中高原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防汛抗旱研究进展分析——以《中国防汛抗旱》为例
6
作者 段孟辰 杨保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3期117-121,共5页
基于CNKI数据库的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CiteSpace6.1.R3 Advanced软件,分析了《中国防汛抗旱》2007年以来发表文献的演变情况。研究发现,《中国防汛抗旱》发文量年际间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呈增长趋势;何秉顺、孙又欣、刘昌军... 基于CNKI数据库的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CiteSpace6.1.R3 Advanced软件,分析了《中国防汛抗旱》2007年以来发表文献的演变情况。研究发现,《中国防汛抗旱》发文量年际间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呈增长趋势;何秉顺、孙又欣、刘昌军三个团队发文数量排名前三;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发文影响较大的科研机构,在领域内研究深入且具有持续引领作用。从关键词上看,表现为从防汛抗旱经验案例涌现-防汛抗旱工作思路转变-防汛抗旱信息化演进过程。建议未来可持续关注扩大范围研究,增强融合性,提高技术性研究比重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防汛抗旱 CITESPACE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下载PDF
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浅析
7
作者 段孟辰 杨保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6期9-12,共4页
洪涝和干旱是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最大自然灾害。水利工程作为工程措施的重要部分,同时作为区域内水资源拦截、泄洪、储水等多方位一体化的工业工程设施,对防汛抗旱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浅析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作用的重要意义、现有... 洪涝和干旱是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最大自然灾害。水利工程作为工程措施的重要部分,同时作为区域内水资源拦截、泄洪、储水等多方位一体化的工业工程设施,对防汛抗旱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浅析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作用的重要意义、现有水利工程防汛抗旱特点,积极探索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流程,提出应用优化对策,以期为防汛抗旱工作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抗旱 水利工程 作用 分析
下载PDF
大春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成效
8
作者 杨琏 范文花 《云南环境科学》 2004年第A01期138-140,共3页
大春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是一个高标准、大规模、好效益的集综合防治、科技推广、试验示范于一体的"精品小流域",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 小流域 水土保持 大春河
下载PDF
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完善措施分析
9
作者 李文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1年第10期69-70,共2页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而言,主要体现在能够将行政、管理、财务系统融为一体的重要措施,是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智能履行,促进总体目标的实现的一种控制方式,能过帮助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风险的识别,做好自我约束,并对整个过程进...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而言,主要体现在能够将行政、管理、财务系统融为一体的重要措施,是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智能履行,促进总体目标的实现的一种控制方式,能过帮助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风险的识别,做好自我约束,并对整个过程进行不断的规范。内部控制包括组织、计划、执行、监督等,从而保护单位资产,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以及完善,同时可以对其进行协调。在内部控制体系成立以后,能够运用内控的相关程序,提升单位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其职责主要包括执行各种法律、法规及内部管理制度、资产监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于单位管理和运营中业务的优化及规范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问题 完善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