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例缺血性脊髓血管病临床治疗研究
1
作者 尚亚军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2期55-56,共2页
目的深入探讨缺血性脊髓血管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及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脊髓血管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41-70岁为高发年龄段,导致发病的原因为高血压病,发... 目的深入探讨缺血性脊髓血管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及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脊髓血管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41-70岁为高发年龄段,导致发病的原因为高血压病,发病率为64.0%,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四肢瘫或截瘫,分离性感觉障碍,直肠、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治疗结果,痊愈的有23例,好转的有130例,无改善的有40例,最终死亡的有7例。结论缺血性脊髓血管病临床的典型表现为四肢瘫痪或截瘫,分离性感觉障碍,直肠、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治疗方式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方法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病 直肠、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 分离性感觉障碍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大鼠脑内神经干细胞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浩 丁鹏 +6 位作者 王进昆 苏稳 牟临杰 王波 龚光辉 刘景传 王崇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4-441,共8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体内神经干细胞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4只分为空白组(n=4)、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空白组不做处理,对照组大脑皮层微量定向注射PBS液,实验组注射MCP-1。注射后3 d、... 目的探讨外源性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体内神经干细胞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4只分为空白组(n=4)、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空白组不做处理,对照组大脑皮层微量定向注射PBS液,实验组注射MCP-1。注射后3 d、5 d、7 d、14 d、21 d分别取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各6只灌注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内不同部位nestin阳性细胞的分布。结果实验组皮质区、海马区nestin阳性细胞矫正累积吸光度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P<0.001)。对照组和空白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源性MCP-1可以促进MCP-1富集部位的nestin阳性细胞的数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神经干细胞 趋化因子 NESTIN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颜昌云 朱志刚 唐云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1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01—2015-04在我院就诊的14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为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中度...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01—2015-04在我院就诊的14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为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中度神经功能障碍、重度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检测患者发病24h内Hcy、hs-CRP、Fib水平;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所有脑梗死患者随访1a,并记录患者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中度神经功能障碍、重度神经功能障碍患者Hcy、hs-CRP、Fib水平依次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cy、hsCRP、Fib水平与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1、0.43、0.29,P<0.05;复发患者Hcy、hs-CRP、Fib水平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结论 Hcy、hs-CRP、Fib水平能很好的反映脑梗死严重程度,三者水平的提高可增加脑梗死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复发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颜昌云 郑颖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67-69,共3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4-MSCTA)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患者行头颈部64-MSCTA检查,拟诊41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305支椎基底动脉,共50...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4-MSCTA)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患者行头颈部64-MSCTA检查,拟诊41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305支椎基底动脉,共505段,其中5分441段,占87.33%,5分与4分合计99.21%(501/505)段;64-MSCTA诊断狭窄闭塞占48.78%(60/123),椎动脉狭窄45支,基底动脉狭窄12支,椎动脉发育细小2支、迂回1支,与DSA诊断"金标准"相比,一致性检验k=0.95,高度一致;64-MSCTA检出斑块60处,其中脂质斑块占23.33%(14/60)、纤维斑块16.67%(10/60)、钙化斑块60.00%(36/60),其中位于椎动脉起始段53.33%(32/60)、横突间段16.67%(10/60)、寰枢椎段8.33%(5/60)、颅内段16.67%(10/60)、基底动脉处5%(3/60)。结论:64-MSCTA检查在后循环缺血诊断、风险预测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发现各处斑块及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影像学检查 螺旋CT 卒中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梗死部位和数量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文利 符浩 +3 位作者 吴昆华 丁里 王文敏 王毅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0-583,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脑梗死部位和数量与预测认知功能损害的关联性。方法应用神经心理学量表检测复合记忆、加工速度、执行功能,结合应用磁共振影像确定皮层,皮层下和小脑梗死,研究脑梗死的部位和数量与认知成绩之间局部交叉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脑梗死部位和数量与预测认知功能损害的关联性。方法应用神经心理学量表检测复合记忆、加工速度、执行功能,结合应用磁共振影像确定皮层,皮层下和小脑梗死,研究脑梗死的部位和数量与认知成绩之间局部交叉的相关性。结果只有皮层或只有皮层下梗死者与对照组比较,复合记忆成绩显著较差[AVLT-5分别为(6.14±1.89)分及(7.26±1.82)分,P〈0.01];对于加工速度,皮层和皮层下受损的联合效应大于只有皮层或皮层下梗死者;多部位的多发性梗死与对照组比较表现出复合记忆[LMT即刻分别为(11.12±2.73)分及(13.40±2.29)分,P〈0.01]、加工速度[SDMT分别为(27.08±11.13)分及(34.23±7.44)分,P〈0.01]或执行功能[TMT—B错误数分别为(1.34±0.65)个及(0.40±0.35)个,P〈0.01]3个认知域成绩的下降。结论脑梗死患者多部位的梗死与较差的复合记忆、加工速度或执行功能有关,提示梗死的数目和部位共同导致了认知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