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15189质量体系在检验医学实习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淑敏 卯建 赵滢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7年第6期592-595,共4页
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参照国内外医学实验室广泛认可的ISO15189质量体系进行实习管理。首先,通过鼓励教师间经验交流、参加讲课比赛,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并参与检验新项目的开展与科研项目的... 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参照国内外医学实验室广泛认可的ISO15189质量体系进行实习管理。首先,通过鼓励教师间经验交流、参加讲课比赛,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并参与检验新项目的开展与科研项目的申请,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其次,完善实习生管理制度,优化实习生档案管理细则,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完善导师带教制,规范实习鉴定。实践证明,毕业生工作能力均较强,能够掌握ISO15189的质量管理要素,可以解决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专业问题;同时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 15189 检验医学:实习教学管理
原文传递
4974株尿培养病原菌谱与耐药特点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吕红玲 杜艳 +3 位作者 邓德耀 袁文丽 刘春林 徐红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1762-1770,1789,共10页
目的了解某院尿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治疗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云南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患者中段尿培养阳性结果,采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 目的了解某院尿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治疗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云南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患者中段尿培养阳性结果,采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出497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892株(78.2%),革兰阳性菌1082株(21.8%)。尿培养病原菌占比前5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男性患者尿培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患者尿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男性(P<0.05)。≥65岁患者尿培养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以及屎肠球菌对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均高于>14~<65岁患者尿培养的菌株(P<0.05)。>14~<65岁患者尿培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曲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对除头孢他啶以外的抗菌药物耐药率,以及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均高于≥65岁患者尿培养的菌株(P<0.05)。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呈升高趋势(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曲南、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呋喃妥因耐药率较高(>40.0%),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呈升高趋势(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升高趋势(P<0.05),尤其在2019年耐药率均较高(≥70.00%);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平稳(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仍然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的病原菌谱和耐药性存在差异,尿培养病原菌中耐药率较高的大肠埃希菌、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培养 耐药性 抗菌药物
下载PDF
CD40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戚南昌 蒋金梅 +3 位作者 黎海生 徐敏 杜娜 杜艳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CD40两个SNP位点rs4810485和rs1883832的多态性是否与HHD的遗传易感性有关。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CD40基因的rs4810485和rs1883832 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CD40基因rs4810485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在高血压性心...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CD40两个SNP位点rs4810485和rs1883832的多态性是否与HHD的遗传易感性有关。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CD40基因的rs4810485和rs1883832 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CD40基因rs4810485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显著增高,G等位基因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易感基因。结论GG基因型在HHD中显著增高,G等位基因为HHD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心脏病 CD40 单核苷酸多态性 等位基因
下载PDF
术前PLR、NLR与喉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曦 赵留芳 +4 位作者 李静芳 魏颖 杨伟 夏全松 潘玉卿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观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其预后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5年10月云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151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 目的观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其预后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5年10月云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151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最近一次全血细胞计数的参数并计算NLR、PLR值及其最佳临界值。将上述相关参数引入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喉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及与总生存时间的关系,并分析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中NLR、PLR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结果对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单因素及多因素的Cox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可作为其危险因素(HR=1.13,95%CI:1.04~1.24;HR=1.003,95%CI:1.000~1.007;HR=1.24,95%CI:1.14~1.35;均P<0.05),淋巴细胞可作为其保护性因素(HR=0.51,95%CI:0.36~0.73,P<0.001)。NLR及PLR高低是喉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HR=3.01,95%CI:1.69~5.36;HR=1.98,95%CI:1.07~3.65;均P<0.05]。IL-6水平与高NLR、PL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34。结论术前NLR、PLR可作为影响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对喉鳞状细胞癌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全基因组测序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T361耐药及毒力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杜娜 杜艳 +5 位作者 刘曦 尧静 马俊超 李玉海 李焕芹 林云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期53-59,共7页
目的 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T361株的耐药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肺炎克雷伯菌T361株分离自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医疗科患者的痰液标本。采用Vitek-2 compact... 目的 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T361株的耐药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肺炎克雷伯菌T361株分离自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医疗科患者的痰液标本。采用Vitek-2 compact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使用PCR检测菌株的耐药基因。并用Ill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菌株携带的耐药及毒力基因。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T361株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氟诺喹酮类、磺胺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呋喃妥英及替加环素等抗生素均耐药。PCR检出bla_(KPC-2)、bla_(TEM)、bla_(SHV)及bla_(CTX)等耐药基因。全基因组测序得到1条完整的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CP053016)及4条质粒序列(GenBank登录号:CP053017、CP053018、CP053019、CP053020)。在染色体基因组中发现,有44种耐药相关基因,包括bla_(SHV-11)、ompK36、ompC、ompK37、lamB等;有50多种毒力基因,包括fimD、mrkC、mrkD、ybtE、ybtT等。在质粒1(pKPN361-1)中发现了4种耐药基因,包括bla_(CTX-M-65)、bla_(TEM-1)、rmtB和bla_(KPC-2);质粒2(pKPN361-2)中发现了6种耐药基因,包括tet(A)、sul1、mphA、aph(3′)-Ia、bla_(LAP-2)和aac(3)-IId;质粒3(pKPN361-3)和质粒4(pKPN361-4)中未检测到耐药基因,并且4个质粒中均未发现毒力基因。结论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T361株中携带了大量耐药及毒力基因且产酶耐药基因位于质粒上,造成其易传播,临床上须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全基因组测序 耐药性 毒力 基因 质粒 抗生素 染色体
原文传递
部分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娅 何成禄 段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68-970,共3页
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在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监测以及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不少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被发现,虽然广泛应用于临床还存在诸多的挑战,但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已被逐步认识。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抗体 抗体特异性
原文传递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辞言 杜艳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2期89-92,共4页
肺炎克雷伯菌(KP)为常见的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病原菌,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的肝脓肿患者例数逐渐增加,且多伴随肝外感染,故得到了广泛关注。这种引起肝脓肿的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较高毒力以及高黏液特性,易导致健康个体感染,因... 肺炎克雷伯菌(KP)为常见的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病原菌,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的肝脓肿患者例数逐渐增加,且多伴随肝外感染,故得到了广泛关注。这种引起肝脓肿的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较高毒力以及高黏液特性,易导致健康个体感染,因此将其定义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及分子生物学特性,均不同于传统的肺炎克雷伯菌(cKP),故对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基因进行研究有助于明确该细菌的致病机制,有助于尽早诊断和治疗该细菌导致的感染,有效改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毒力基因 高黏液性 铁载体 耐药特点
原文传递
云南7个地区女性HPV亚型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1
8
作者 曹杰贤 李雪菲 +1 位作者 沈国玲 楚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6期789-792,共4页
目的分析云南7个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感染情况,为宫颈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云南其他6个地区共7624例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的女性为研究对象。用PCR-反向点杂交法... 目的分析云南7个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感染情况,为宫颈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云南其他6个地区共7624例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的女性为研究对象。用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云南7个地区女性HPV亚型感染情况。结果7624例受检者中,检出HPV阳性1225例,阳性率为16.07%,其中高危型HPV阳性967例,所占比例最高,为78.94%;单一亚型阳性970例,所占比例最高,为79.18%。HPV阳性率最高的3种HPV亚型依次为HPV52(17.90%)、HPV16(13.48%)、HPV58(11.59%)。<20岁女性的HPV阳性率最高,为36.62%(26/71),不同年龄段女性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57,P<0.05)。7个地区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59,P<0.05)。各月份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19,P>0.05)。春季HPV阳性率最高,为17.90%;其次是冬季,为16.15%;秋季最低,为14.98%,各季节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57,P>0.05)。结论云南7个地区女性有较高的H PV阳性率,HPV52、HPV16、HPV58型是主要的感染亚型,HPV感染以高危型、单一亚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亚型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中质粒介导NDM-1基因传播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杜娜 刘淑敏 +3 位作者 牛敏 张孟爽 尧静 杜艳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4-406,共3页
阴沟肠杆菌是一种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常引起呼吸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尿路感染,脓毒症以及新生儿室的暴发感染.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最主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碳青霉烯酶.质粒是独立于染色体外,能够自我复制的... 阴沟肠杆菌是一种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常引起呼吸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尿路感染,脓毒症以及新生儿室的暴发感染.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最主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碳青霉烯酶.质粒是独立于染色体外,能够自我复制的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碳青霉烯类 质粒介导 耐药机制 传播 基因 手术部位感染 感染病原菌
原文传递
2013-2015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监测 被引量:7
10
作者 卯建 刘淑敏 赵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400-1402,共3页
目的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5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VITEK-2系统筛选MRSA,采用WHONE5.6微生... 目的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5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VITEK-2系统筛选MRSA,采用WHONE5.6微生物软件进行耐药分析。结果共收集到金黄色葡萄球菌1 036株,其中MRSA检出率为31.7%,科室分布主要是干疗科(23%)、EICU(13%)、门诊(11%),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标本(49.7%)和分泌物标本(15.2%)。药敏结果显示,MRSA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100.0%,喹诺酮类耐药率>50%,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率为0.0%。结论呼吸道是MRSA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多见于老年患者和危重患者,且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应优化治疗方案,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控制MRSA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 耐药性
下载PDF
携带bla_(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正辉 刘淑敏 杜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携带bla_(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2月—2014年10月临床送检的非重复标本,通过VITEK-2系统鉴定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EDTA协同纸...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携带bla_(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2月—2014年10月临床送检的非重复标本,通过VITEK-2系统鉴定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EDTA协同纸片法进行金属酶表型确证,PCR技术检测bla_(NDM-1)基因的携带情况,最后采用ERIC-PCR技术分析菌株的同源性,明确待测菌株的耐药流行特征;结果 (1)共收集到206株CRE菌株,产bla_(NDM-1)的有42株(20.0%),其中以弗氏柠檬酸杆菌(43.0%)为主,主要分离自移植中心的尿液标本中;(2)药敏结果显示实验菌株均为多重耐药株,但磷霉素(5.4%)、阿米卡星(12.0%)和呋喃妥因(18.7%)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3)金属酶表型确证的阳性率为95.0%;(4)ERIC-PCR结果显示弗氏柠檬酸杆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在本院移植中心存在局部克隆播散;另外有4株分离自儿科的肺炎克雷伯菌电泳图谱相同。结论本院携带bla_(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高度流行,尤其是移植中心存在不同菌种的克隆播散型,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NDM-1基因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同源性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癌手术切除全程评估和管理的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张有 洪源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092-1095,共4页
我国肝硬化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症在我国非常常见。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因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而需要进行肝切除。然而,这类病人行扩大范围肝切除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病率,术中管理及术后效果对现代医学而言... 我国肝硬化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症在我国非常常见。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因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而需要进行肝切除。然而,这类病人行扩大范围肝切除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病率,术中管理及术后效果对现代医学而言仍然是挑战。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建议将肝硬化肝癌病人的手术切除限定在肝硬化呈现门静脉高压症的初期。随着术前肝功能评估手段的增加和全面化,围手术期肝病管理的规范化,术后重症监护和肝切除技术的发展,使得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行扩大范围肝切除成为可能。我们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癌病人行扩大范围肝切除的术前风险评估、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和术后管理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肝切除 肝癌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芯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竞争内源性RNA网络的构建和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玉卿 孙运艳 +5 位作者 李轶勋 王丽英 斯南卓玛 陈睿 张曦 杜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9-676,共8页
目的: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相关的竞争内源性RNA(ceRNA)网络,探讨AML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NCBI的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AML的表达矩阵(GSE96535),通过R语言的edgeR函数对差异表达的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进行筛选... 目的: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相关的竞争内源性RNA(ceRNA)网络,探讨AML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NCBI的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AML的表达矩阵(GSE96535),通过R语言的edgeR函数对差异表达的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进行筛选。采用miRcode、miRDB、miRTarBase和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差异表达的lncRNA与miRNA以及差异表达的mRNA与miRNA之间的调控关系。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lncRNA-miRNA-mRNA的ceRNA调控网络,采用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采用CytoHubba插件筛选核心基因,即Hub基因。采用GEPIA数据库比较AML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中前10个Hub基因的表达,绘制Hub基因的生存曲线。结果:与正常对照者比较,AML患者中有1105个mRNA和387个lncRNA存在差异表达。构建的lncRNA-miRNA-mRNA ceRNA调控网络由45个lncRNAs、31个miRNA和89个mRNA组成。GO分析,差异基因所调节的功能主要有膜微结构域调节、谷氨酸受体结合和上皮细胞增殖调节等。KEGG分析,19条通路被富集,其中包括转录调控、蛋白聚糖调控和Ras信号通路等。通过CytoHubba共筛选出GATA结合蛋白3(GATA3)、WT1转录因子(W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G)等前10个连接度最高的Hub基因。采用GEPIA数据库验证GATA3、WT1、PPARG、MYB原癌基因(MYB)、性别决定相关的高迁移率基因群4(SOX4)和E2F7存在差异表达。E2F7低表达组患者生存率高于E2F7高表达组(P=0.028)。结论:筛选出的lncRNA、miRNA和mRNA所构成的ceRNA网络可能促进了AML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急性髓系白血病 竞争内源性RNA 基因芯片
下载PDF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轶勋 李力耘 +4 位作者 刘霖 刘子杰 郭翀 石洪琼 李庆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16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适合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外周血细胞形态的识别能力。方法研究对象为昆明医科大学2014级医学检验专业的47名学生,试验组23名,对照组24名。试验组利用血液细胞形态学图谱库、显微镜图文... 目的探讨建立适合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外周血细胞形态的识别能力。方法研究对象为昆明医科大学2014级医学检验专业的47名学生,试验组23名,对照组24名。试验组利用血液细胞形态学图谱库、显微镜图文采集系统进行互动式教学、CBL教学,通过微信、教学App等移动互联网手段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完成教学。通过客观理论知识考核、细胞识图考核、实际阅片考核以及主观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评估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结果教学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差异明显,试验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成绩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教学满意度更高。结论利用血液细胞图谱库,运用显微镜图文采集系统互动式教学方式、CBL教学方式,通过微信、App等移动互联网手段进行教学,相对于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外周血细胞形态识别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对外周血细胞形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细胞形态学 医学检验 实践教学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耐药及毒力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娜 李焕芹 +2 位作者 刘淑敏 杜艳 尧静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Citrobacter freundii,CRCF)进行耐药及毒力基因分析,为控制CRCF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22株CRCF,通过VITEK2 Com...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Citrobacter freundii,CRCF)进行耐药及毒力基因分析,为控制CRCF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22株CRCF,通过VITEK2 Compact系统对菌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PCR检测菌株耐药及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药敏结果显示,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为100%,对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及呋喃妥英等抗生素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22株菌株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KPC-2、IMP、NDM-1、TEM、SHV和CTX等阳性率分别为27%、32%、82%、82%、23%和27%,携带2种或以上耐药基因的阳性率为91%;18株菌株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ureA、wabG、ycf和uge等阳性率依次为41%、23%、14%和14%,未检测到IroN、allS、KfuB、iutA、ybtS、VatD及fimH等毒力基因。结论该院CRCF碳青霉烯类耐药性主要由NDM-1基因介导,而其毒力主要与脂多糖相关,多重耐药毒力强的CRCF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NDM-1酶 KPC-2酶
原文传递
3种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睿 李庆 +3 位作者 夏春燕 李轶勋 朱丽萍 王丽英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9期66-67,7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厂家、不同检测原理的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及与人工显微镜镜检结果的符合率。方法利用Sysmex XE-2100、XN-9000和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显微镜镜检分类方法对100例患者的EDTA-K2... 目的探讨不同厂家、不同检测原理的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及与人工显微镜镜检结果的符合率。方法利用Sysmex XE-2100、XN-9000和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显微镜镜检分类方法对100例患者的EDTA-K2抗凝全血样本进行白细胞分类。结果针对白细胞计数在正常参考区间内的样本,Sysmex XE-2100和XN-9000的5种白细胞分类结果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0),而Beckman Coulter LH750与Sysmex XN-9000之间嗜碱性粒细胞的相关性较差(r<0.60),其他4种白细胞的相关性均较好(r>0.90);针对白细胞计数不在正常参考区间内的样本,Sysmex XE-2100与XN-9000之间单核细胞的相关性较差(r<0.71),Beckman Coulter LH750与Sysmex XN-9000之间单核细胞(r<0.71)和嗜碱性粒细胞(r<0.65)的相关性较差。以人工显微镜镜检分类为金标准,Sysmex XE-2100和XN-9000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符合率较低(≤80%),Beckman Coulter LH750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符合率较低(≤80%)。结论3种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对于正常白细胞的识别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较高的符合率,而对于白细胞计数或分类异常(特别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异常)的样本,相关性较差,符合率较低,需要建立适宜的复检规则,以免造成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 白细胞分类结果 镜检分类
下载PDF
ISO15189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卯建 邵天波 宋贵波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18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专业进修医生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检验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检验医学专业人才,不断持续改进检验医学教学质量。方法参照国内外医学实验室广泛认可的ISO15189... 目的探讨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专业进修医生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检验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检验医学专业人才,不断持续改进检验医学教学质量。方法参照国内外医学实验室广泛认可的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和管理进修医生。首先,通过鼓励教师间经验交流、参加讲课比赛,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并参与检验新项目的开展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其次,完善进修医生管理制度,优化进修医生档案管理细则,定期组织培训学习,进行问题式教学和立体化教学,完善导师带教制,规范结业鉴定。结果本科室培养的进修医生工作能力均较强,临床微生物学专业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应用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的进修医生能够掌握ISO15189的各要素,可以发现并解决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专业问题,同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ISO15189)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教学管理 科研能力
下载PDF
人早幼粒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及其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曦 潘玉卿 +6 位作者 李静芳 杨伟 高艳章 魏颖 石琼 夏全松 杨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5-1019,共5页
目的:构建人早幼粒细胞HL60的cDNA文库,阐明文库内相关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HL60细胞总RNA,离心柱法分离纯化样本中的mRNA,逆转录PCR法合成cDNA第一链,酶促法直接合成cDNA第二链... 目的:构建人早幼粒细胞HL60的cDNA文库,阐明文库内相关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HL60细胞总RNA,离心柱法分离纯化样本中的mRNA,逆转录PCR法合成cDNA第一链,酶促法直接合成cDNA第二链,胶回收目的长度的cDNA片段后将其与pPR3-N载体连接,通过同源重组方法在酵母Y187菌株中构建人早幼粒细胞cDNA文库。将培养的菌液涂布于LB平板进行库容量鉴定,PCR法鉴定插入片段大小及分布。结果:提取到的HL60细胞RNA条带清晰无降解且弥散度低,以纯化后的细胞mRNA为模板成功合成cDNA,经胶回收cDNA片段后顺利将其与pPR3-N载体连接。将重组载体转化至酵母菌株Y187,通过同源重组方法在菌株中成功构建人早幼粒细胞cDNA文库。在原始电转化菌稀释100倍后取10μL涂板,共长约250个克隆子,库容量为2.5×10^6CFU·mL^-1,转化后原始菌液共计5mL,总库容量为1.25×10^7CFU。文库的插入片段电泳检测,平均插入片段大于1200bp,阳性率为100%。结论:成功构建人早幼粒细胞的cDNA文库,为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人早幼粒细胞 酵母双杂交 CDNA文库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芯片对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9
作者 张曦 翟丽 +4 位作者 孙运艳 杨伟 高艳章 雷鸣 潘玉卿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6-1042,I0007,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筛选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探讨小儿AML的核心基因并阐明其发病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符合本研究要求的小儿AML的转录组数据,采用基因表达分析工具(GEO2R)进行DEGs...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筛选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探讨小儿AML的核心基因并阐明其发病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符合本研究要求的小儿AML的转录组数据,采用基因表达分析工具(GEO2R)进行DEGs的筛选。利用基因本体功能注释(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DEGs功能及通路富集情况;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并利用Cytoscape软件及插件iRegulon筛选相关的核心基因(Hub genes)及转录因子,通过生物技术信息基因云(GCBI)在线数据库分析前5位的核心基因。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600个DEGs,其中407个基因上调,193个基因下调。GO分析,相关的DEGs主要参与细胞成分的组成,包括核浆、细胞质、核膜和核斑点。KEGG分析,DEGs主要在肿瘤坏死因子(TNF)、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及Jak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中富集。通过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共筛选出甲酰肽受体2(FPR2)、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单位1(PIK3R1)、E1A结合蛋白p300(EP300)、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HSP90AA1)和NRAS原癌基因(NRAS)等前20个连接度最高的核心基因,其中EP300、HSP90AA1和NRAS参与了白血病的发生发展。iRegulon共筛选出TP63、NFE2L1和TBX等55个作用于Hub基因的转录因子。结论:筛选出的核心基因和转录因子可能参与小儿AML的发生发展,并可能成为小儿AML的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急性髓系白血病 差异基因 基因芯片
下载PDF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鲍渝霞 高荐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772-77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治疗+酚磺乙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补液... 目的探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治疗+酚磺乙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补液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治疗。治疗24h后,CT平扫评估两组血肿体积变化情况,治疗3、7d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治疗30、90d后采用Rankin量表(mR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的长期预后;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4h,观察组患者血肿增大体积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和7d,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观察组患者mRS评分和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恢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 自发性 脑出血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