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74
1
作者 孙静宜 王爱莲 李世和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研究寰椎椎动脉沟环激压椎动脉引起供血障碍导致以眩晕为主的供血区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称之为沟环综合征及其防治办法。方法 通过 2 0 0具成年尸骨形态学的观察 ,沟环出现率为 2 8.5 % ,临床 170 0 0例颈性眩患者沟环发病率为 7.... 目的 研究寰椎椎动脉沟环激压椎动脉引起供血障碍导致以眩晕为主的供血区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称之为沟环综合征及其防治办法。方法 通过 2 0 0具成年尸骨形态学的观察 ,沟环出现率为 2 8.5 % ,临床 170 0 0例颈性眩患者沟环发病率为 7.4 % ,进一步从临床症状研究 ,12 5 8例沟环患者都有枕颈失稳 ,而 5 0 0例无症状者 2 .4 %有沟环皆无枕颈失稳 ,证明枕颈失稳是沟环发病的主要原因。用 D.S.A.MRA.CT,脉冲多普勒检测成年活弥猴 8条椎动脉 ,成年患者 18条椎动脉和手术治疗患者所见得知沟环激压椎动脉外膜上的椎神经使椎动脉痉摩血流梗阻导致的眩晕 ,结果 发病机制为 :沟环 +枕颈失稳 +头颈转动至某种特定姿位→椎动脉外膜上的椎神经受刺激→椎动脉痉挛→供血障碍→眩晕”。结论 根据发病机制制定的治疗原则疗效优良率 98%以上。沟环综合征不是久治不愈的疾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眩晕 骨小桥 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 防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吸引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2
作者 何飞 黄河 +1 位作者 吴迪 王永年 《云南医药》 CAS 2002年第2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封闭负压吸引 骨科治疗 负压吸引 封闭引流 VSD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寰椎椎动脉沟环所致颈性眩晕患者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世和 李卫国 +1 位作者 孙静宜 马宏昌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7-139,共3页
寰椎椎动脉沟环是引起颈性眩晕的原因之一。作者经治7例沟环所致颈性眩晕患者,经3~6年随访,优良者6例,疗效满意。文内探讨了沟环引起颈性眩晕的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适应证。作者认为手术切除沟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 寰椎 椎动脉 颈性眩晕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应用气囊止血带与高凝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33
4
作者 周卫 刘东海 +2 位作者 马国涛 龚跃昆 刘劲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41-1544,共4页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使用气囊止血带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可导致高凝状态甚至深静脉血栓。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应用止血带与高凝状态关系。方法:39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止血带组(n=20),非止血带...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使用气囊止血带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可导致高凝状态甚至深静脉血栓。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应用止血带与高凝状态关系。方法:39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止血带组(n=20),非止血带组(n=19)。两组于术前、止血带组止血带放气后5min及非止血带组术后均测定血液流变、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抗凝血酶-Ⅲ。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变形指数TK、抗凝血酶-Ⅲ术后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止血带组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较非止血带组明显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TK、抗凝血酶-Ⅲ较非止血带组明显降低(P<0.05)。结果提示,全膝关节置换的创伤和止血带的使用均可导致高凝状态,但止血带可加重高凝状态,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止血带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高凝状态 血流动力学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影响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各种因素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世和 李骅 +1 位作者 王兵 赵宏斌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据文献可归纳为:①伤前相关因素:骨骼质量,患者年龄,身体的其他疾病情况及病人对功能的期望;②受伤相关因素:骨折类型,是否有神经损伤,股骨头脱位及股骨头软骨损伤情况,软组织损伤程度及其他并发损...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据文献可归纳为:①伤前相关因素:骨骼质量,患者年龄,身体的其他疾病情况及病人对功能的期望;②受伤相关因素:骨折类型,是否有神经损伤,股骨头脱位及股骨头软骨损伤情况,软组织损伤程度及其他并发损伤;③手术因素:损伤与手术间隔的时间,手术复位的精确度与术后髋关节的稳定性,手术医师的经验,手术入路选择的合理性,医院条件,手术并发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内固定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 被引量:32
6
作者 何飞 黄河 +1 位作者 龚跃昆 李世和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6-137,140,共3页
目的分析导致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穿钉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11例,术中同时植骨9例。所有病例术中均行静力型交锁,其中4例后期... 目的分析导致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穿钉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11例,术中同时植骨9例。所有病例术中均行静力型交锁,其中4例后期动力化。结果13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23个月,平均14.5个月。结论扩髓型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效果满意,治疗的关键在于扩髓、选择合适的髓内钉、必要时动力化锁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手术治疗 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骨折不愈合 骨折延迟愈合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和体外成骨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劲松 曾才铭 +2 位作者 王宏邦 李世和 贾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37-241,共5页
为研究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成骨能力,将家兔骨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其中的造血细胞成分在一周内死亡或随换液而被清除。传代后改用含10-8mol/L地塞米松和10mmol/Lβ-甘油磷酸钠的条件培养液,经活体相差... 为研究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成骨能力,将家兔骨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其中的造血细胞成分在一周内死亡或随换液而被清除。传代后改用含10-8mol/L地塞米松和10mmol/Lβ-甘油磷酸钠的条件培养液,经活体相差显微观察、四环素荧光标记、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X线能谱等方法进行观测。结果显示,传代细胞培养15天融合成单层后分泌活动增强,培养20天后细胞形成多层结构,并聚集成多个散在的不透光结节。这些细胞的ALP染色呈强阳性,结节的四环素荧光标记、钙盐染色均呈强阳性,X线能谱分析显示结节的主要组成元素为钙和磷。确认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具有与成骨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能在体外形成钙化的新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基质细胞 细胞培养 成骨作用
下载PDF
磷脂酶A_2活性异常升高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重要病因 被引量:23
8
作者 杨维琦 李世和 +3 位作者 王宏邦 曾才铭 马如龙 李家林 《颈腰痛杂志》 2000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可能病因。方法 :用微量酸滴定法测定椎间盘、黄韧带和硬膜外脂肪中 PL A2 活性。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黄韧带和硬膜外脂肪中 PL A2 活性升高均有显著性意义 (三者 P均 <0 .0 0 1)且三者...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可能病因。方法 :用微量酸滴定法测定椎间盘、黄韧带和硬膜外脂肪中 PL A2 活性。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黄韧带和硬膜外脂肪中 PL A2 活性升高均有显著性意义 (三者 P均 <0 .0 0 1)且三者间均有相关性 (r椎 ,黄 =0 .6 86 3,P=0 .0 0 1;r=椎 ,硬 =0 .7388,P<0 .0 0 1;r黄 ,硬 =0 .6 113,P<0 .0 0 5 )。结论 :椎间盘退变的病理变化不仅发生在椎间盘本身 ,还涉及到同一节段的黄韧带和硬膜外脂肪 ,可能是它们中活性异常升高的 PL A2 共同作用神经根而致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磷脂酶A2 病因
下载PDF
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TNF-α、IL-1β、IL-6和IL-10的变化和作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春强 黄河 +3 位作者 唐锡章 赵智 赵学凌 李世和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后炎症因子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采用血管钳夹+固定制动的方式建立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动物模型,根据观察时间和/或血栓存在状态将实验动物分为7组,分别获取血清标本,进行TNF-α、IL-1β、IL-6和IL-10ELIS... 目的探讨创伤后炎症因子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采用血管钳夹+固定制动的方式建立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动物模型,根据观察时间和/或血栓存在状态将实验动物分为7组,分别获取血清标本,进行TNF-α、IL-1β、IL-6和IL-10ELISA测定;分别切取股静脉血管测定血栓质量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伴随急性炎症向慢性炎症转变的过程;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IL-10在不同时相点、不同的血栓存在状态表达水平不同;血栓质量与TNF-α、IL-1β、IL-6和IL-10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血栓质量与IL-1β/IL-10的比值存在正相关(Pearson系数=0.87,P=0.01<0.05).结论创伤后炎症反应与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监测IL-1β/IL-10的比值可以推测创伤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深静脉血栓形成 炎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陶瓷样异种骨的制备及复合骨髓移植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彦林 曾才铭 +3 位作者 王宏邦 李世和 赵晓霞 韩睿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4-98,共5页
为寻找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将市售新鲜猪肋骨经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后,制得类似人骨的具有天然网状孔隙系统的陶瓷样异种骨(CXB)。用CXB与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混合培养;用CXB与自体红骨髓(BM)复合移植于兔的骶棘肌内... 为寻找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将市售新鲜猪肋骨经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后,制得类似人骨的具有天然网状孔隙系统的陶瓷样异种骨(CXB)。用CXB与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混合培养;用CXB与自体红骨髓(BM)复合移植于兔的骶棘肌内,经相差显微镜、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CXB对兔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附着及增殖无不良影响,显示了良好的组织相容性。CXB加BM植入肌内后第2周开始成骨,并随时间而增加。至24周时有明显的新骨形成,其新骨生成过程与羟基磷灰石(HA)加BM复合移植相似,但其降解快,形成典型的松质骨结构早,而单纯植入CXB则无新骨形成。探讨了复合移植的成骨机理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样异种骨 骨髓移植 成骨作用 骨移植
下载PDF
髋臼骨折分类及治疗的近代观念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世和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1年第4期238-240,共3页
髋臼骨折主要由交通和工伤事故引起.髋臼骨折的主要后遗症是髋臼与股骨头对合不良而产生继发性创伤性关节炎.髋臼骨折的治疗,目的在于恢复髋臼与股骨头的对应关系.最大限度保留髋关节功能.近年来,髋臼骨折在我国不少见,有必要对髋臼骨... 髋臼骨折主要由交通和工伤事故引起.髋臼骨折的主要后遗症是髋臼与股骨头对合不良而产生继发性创伤性关节炎.髋臼骨折的治疗,目的在于恢复髋臼与股骨头的对应关系.最大限度保留髋关节功能.近年来,髋臼骨折在我国不少见,有必要对髋臼骨折分类及治疗的新观念进行介绍,以引起同道的重视.分类过去,仅粗略地将髋臼骨折分为髋臼后缘骨折和髋臼中心性骨折(central acetabulum fracture).后者不能全面反映髋臼骨折的准确部位、移位的方向和程度,以及髋臼负重顶受累的情况,因而不利于对骨折进行合理的治疗.近三十年来,不少学者对髋臼骨折的分类进行了探索,目前已取得较为一致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分类
下载PDF
腓动脉主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区创面 被引量:25
12
作者 陈雪松 陈建明 +6 位作者 肖茂明 王元山 徐永清 管力 张黎明 江珉 李彦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区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设计切取以最低位腓动脉主穿支为蒂的矩形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后皮瓣旋转180°,远、近端交换覆盖创面。供区一般直接缝合,个别病例需小面积全...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区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设计切取以最低位腓动脉主穿支为蒂的矩形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后皮瓣旋转180°,远、近端交换覆盖创面。供区一般直接缝合,个别病例需小面积全厚植皮。结果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临床应用15例,皮瓣切取面积13cm×15cm~18cm×9cm,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0~17个月,足踝功能良好,外形轮廓接近正常。结论该皮瓣血供确切,修复后外形平整美观,利于正常穿鞋行走,适用于跟腱区创面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腓肠神经 跟腱
原文传递
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世和 吴迪 +1 位作者 李骅 何飞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9-102,共4页
髋臼骨折是关节内骨折,骨折分为10种类型。由于骨盆是一个不规则形体,没有一个手术入路可以解决所有类型骨折的治疗,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入路是十分重要的。Kocher-Langenbeck入路、延长的髂股入路及髂腹股沟入路目前仍是使用较多... 髋臼骨折是关节内骨折,骨折分为10种类型。由于骨盆是一个不规则形体,没有一个手术入路可以解决所有类型骨折的治疗,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入路是十分重要的。Kocher-Langenbeck入路、延长的髂股入路及髂腹股沟入路目前仍是使用较多的入路。但延长的髂股入路,由于操作复杂,并发症较多,使用比例正在减少;而髂腹股沟入路,由于优点突出,再加上手术技术的改进,使用的比例明显增加。联合入路由于暴露清晰,便于复位及内固定,国内外学者仍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手术入路 内固定 关节内骨折 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三种生物骨衍生材料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彦林 杨浩 +4 位作者 韩睿 李林芝 李秀群 李世和 赵晓霞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 评价 3种生物骨衍生材料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作用。 方法 将 6 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双侧桡骨中段制成 10 mm节段性骨缺损 ,并随机分为 A、B、C、D和 E组 ,每组 12只 ,其中 A组植入复合型完全脱蛋白骨 (composite fully depro... 目的 评价 3种生物骨衍生材料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作用。 方法 将 6 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双侧桡骨中段制成 10 mm节段性骨缺损 ,并随机分为 A、B、C、D和 E组 ,每组 12只 ,其中 A组植入复合型完全脱蛋白骨 (composite fully deproteinised bone,CFDB)、B组植入部分脱蛋白骨 (partially deproteinised bone,PDPB)、C组植入部分脱钙骨 (partially decalcified bone,PDCB)修复兔桡骨节段性缺损 ,D组自体髂骨移植 ,E组以空白缺损为对照 ,于术后4、8、12及 2 4周取材 ,通过 X线摄片和不脱钙硬组织切片检测 ,评价 3种材料的成骨作用。 结果  X线摄片观察 :A、B与 C组 4周时材料密度较高 ;8周时材料与宿主骨交界处模糊 ;12周时材料边缘部分区域密度接近宿主骨 ;2 4周时 B组髓腔再通 ,C组缺损区域密度大部分接近宿主骨 ,有少许高密度影 ,A组缺损区域有较多高密度影。 X线片评分 4周和8周时各材料组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12周时 B组和 C组高于 A组 (P<0 .0 5 ) ;2 4周时 D组 >B组 >C组 >A组(P<0 .0 5 )。经组织学形态观察可见 4周和 8周时新骨贴附材料生长 ;以后新骨增多 ;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解吸收 ;2 4周时成骨量 D组 >B组 >C组 >A组 (P<0 .0 5 )。 结论  PDPB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性骨缺损 植入 修复 桡骨 X线摄片 成骨作用 宿主 生物 蛋白 硬组织
下载PDF
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彪 龚跃昆 +1 位作者 李世和 王坤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52,共2页
严重骨性关节炎常常同时累及双侧膝关节,导致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疼痛、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mee arthtoplasty,TKA)来解决膝关节疼痛和改善膝关节的功能。同期双侧全膝置换术可减少住院费用,缩短... 严重骨性关节炎常常同时累及双侧膝关节,导致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疼痛、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mee arthtoplasty,TKA)来解决膝关节疼痛和改善膝关节的功能。同期双侧全膝置换术可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麻醉风险,避免2次手术,并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成为临床上治疗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 双侧膝关节置换术 骨性关节炎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坤 龚跃昆 +1 位作者 李彪 敖小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63-1866,共4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增殖能力和分化多潜能性,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热点。目的:总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方法与机制。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增殖能力和分化多潜能性,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热点。目的:总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方法与机制。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92-01/2010-10及清华同方中文系列数据库(http://www.cnki.net/index.htm)2000-01/2010-10涉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内容的文献,英文关键词为"femur head necrosis,mesenchymalstem cell,cell culture,therapy,overview",中文关键词为"股骨头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治疗,综述",排除陈旧性、重复性文献,保留30篇文献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显著的成骨及成血管作用,直接作用于股骨头坏死病灶部位,达到治愈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目的,是目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热点。今后应进一步分析移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坏死股骨头内增殖分化的潜能及影响因素、新生血管再狭窄的预防、骨缺损修复的时间,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至体内后影响干细胞存活和分化的因素,如局部感染、全身免疫情况等,介入治疗时干细胞是否会随着血流的冲击而流至其他部位,这些问题依然需要进一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股骨头坏死 干细胞移植 细胞培养 治疗
下载PDF
加碱性药物硬膜外腔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惠芳 杨文燕 +2 位作者 吴洪翔 李世和 张寰波 《颈腰痛杂志》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本院骨科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 ,腰椎间盘突出症局部磷脂酶 A2 (PL A2 )活性增高与 p H值下降呈负相关。本研究旨在提高局部用药的 p H值 ,观察临床镇痛治疗效果。方法 镇痛门诊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 组 )药液 p H值... 目的 本院骨科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 ,腰椎间盘突出症局部磷脂酶 A2 (PL A2 )活性增高与 p H值下降呈负相关。本研究旨在提高局部用药的 p H值 ,观察临床镇痛治疗效果。方法 镇痛门诊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 组 )药液 p H值 5 .43;实验组 ( 组 )加 5 % Na HCO31ml,使药液 p H值为 7.82。穿刺间隙为 L3~ 4或 L4~ 5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次数、VRS第一次治疗后疼痛减轻百分比 ,以及 VAS疼痛治疗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 组治疗次数减少、镇痛治疗效果明显优于 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硬膜外腔 阻滞治疗 磷脂酶
下载PDF
创伤能量与大鼠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兵 唐锡章 +7 位作者 胡敏 赵宏斌 梁红锁 张春强 贾代良 周兆文 赵智 赵学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36-137,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击打能量致骨折和非骨折以及仅固定肢体大鼠建立的隐大静脉血栓动物模型不同时相点的血栓发生率。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3在昆明医学院外科总论实验室完成。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以不同打击能量对大鼠双侧... 目的:观察不同击打能量致骨折和非骨折以及仅固定肢体大鼠建立的隐大静脉血栓动物模型不同时相点的血栓发生率。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3在昆明医学院外科总论实验室完成。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以不同打击能量对大鼠双侧大腿近端外侧造成创伤建立创伤模型两组。①骨折固定组:瞬间击打能量为4.2J,经骨擦感证实股骨骨折后,双侧均行髋人字石膏固定。②创伤固定组:瞬间击打能量为2.4J,不造成股骨骨折,双侧均行髋人字石膏固定。③单纯固定组:仅行双侧髋人字石膏固定。造模后3,5,7,9d(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20侧)对大鼠双侧隐大静脉进行组织学及血栓发生率观察,并对创伤能量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大鼠120只,实验过程死亡3只,进入结果分析117只。各组隐大静脉血栓发生率7d达高峰,骨折固定组最高(85%),创伤固定组次之(55%),单纯固定组最低(20%);7d时骨折固定组血栓形成数明显多于创伤组(32,18),创伤能量大的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数多,相关系数=0.71,P<0.01。结论:大鼠隐大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创伤能量大小呈正相关,并与肢体固定后局部静脉血流速度成减慢有关,血栓发生率高峰时间在伤后第7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创伤/损伤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主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修复小腿及足踝部高能损伤创面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雪松 徐永清 +5 位作者 陈建明 马志显 管力 许建明 余小军 李彦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7,共7页
目的探讨主穿支供血型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1年2月,对收治的39例高能损伤导致的小腿及足踝部损伤,单独或组合选择腓动脉主穿支供血游离或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 目的探讨主穿支供血型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1年2月,对收治的39例高能损伤导致的小腿及足踝部损伤,单独或组合选择腓动脉主穿支供血游离或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外踝上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胫后动脉主穿支供血游离或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一期修复。结果39例44处创面,采用腓动脉主穿支供血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2块(穿支蒂27块、游离5块),胫后动脉主穿支供血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块(穿支蒂5块、游离1块),外踝上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块,最大切取面积22cm×10cm。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平均住院23d(12~36d)。术后随访6~15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足踝功能恢复满意,吻合神经者两点辨距觉2.5~5cm,未吻合神经者术后1年以上均存在保护性感觉。结论上述3种主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确切,合理个体化选择应用可修复不同类型小腿及足踝部创面;一期修复解剖清晰、血管条件好、手术设计灵活,可减少感染机会及肉芽瘢痕,利于功能恢复并缩短治疗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 小腿 足踝
原文传递
脉冲冲洗加负压封闭引流及开放植骨治疗慢性骨髓炎 被引量:21
20
作者 罗德军 赵宏斌 +2 位作者 周旭 董锡亮 李林芝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8期631-633,共3页
慢性骨髓炎是有伤口的骨感染超过6周者,大多数是因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引起,手术失败率、感染复发率高,治疗周期长且易复发,是临床骨科治疗的难题。传统的治疗手段为至少4~6周静脉抗生素应用及局部清创冲洗或肌皮瓣堵塞治疗,但... 慢性骨髓炎是有伤口的骨感染超过6周者,大多数是因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引起,手术失败率、感染复发率高,治疗周期长且易复发,是临床骨科治疗的难题。传统的治疗手段为至少4~6周静脉抗生素应用及局部清创冲洗或肌皮瓣堵塞治疗,但常难以彻底消除感染。2005年至2009年采用脉冲冲洗加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并开放植骨治疗慢性骨髓炎,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引流术 骨移植 灌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