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传鹏 苑光凤 +1 位作者 孙传娜 卢洪军 《系统医学》 2023年第4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4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所有治疗过程中均保持患者为仰卧位...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4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所有治疗过程中均保持患者为仰卧位与侧卧位,观察组则实施俯卧位通气,比较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炎症因子、氧合指数水平、血流动力学相关异常情况、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呼吸干预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发生低氧血症、二氧化碳蓄积的比例分别为37.5%、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13、7.440,P<0.05),但两组过度通气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s-CRP为(11.7±3.5)mg/L,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为(348.9±78.9)mmHg,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2、6.187,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相关异常(低中心静脉压、低血压、低心排血量和心动过速)总发生率均为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气胸、脓毒血症、颅内出血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5)。观察组有创呼吸机治疗时间为(3.8±1.4)d、无创呼吸机治疗时间为(5.5±2.3)d、总用氧治疗时间为(12.7±6.6)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0、2.247、2.360,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可有效改善机体氧合,降低炎症反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缩短用氧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炎症反应 氧合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