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河断裂两侧早第三纪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3
1
作者 杨振宇 孙知明 +2 位作者 马醒华 尹济云 Y.Otofuji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44,共10页
通过在红河两侧(大姚、景谷、江城、勐腊剖面)的早第三纪古地磁样品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红河两侧由白垩纪古地磁研究所揭示的印支地块相对于华南地块存在的左旋相对运动。这一结果说明了印度支那地块在印度板块的挤压下,于早第三纪至中... 通过在红河两侧(大姚、景谷、江城、勐腊剖面)的早第三纪古地磁样品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红河两侧由白垩纪古地磁研究所揭示的印支地块相对于华南地块存在的左旋相对运动。这一结果说明了印度支那地块在印度板块的挤压下,于早第三纪至中新世沿红河大断裂发生向南侧向滑移达1000km左右,它不仅使青藏高原的巨大构造缩短得到调整,而且在北部湾地区形成伸展构造,并引起南中国海的张开。印度支那地块北部各地区的差异性旋转和红河断裂共轭的剪切断裂系的发育,以及红河大断裂早第三纪至中新世左旋剪切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大断裂 早第三纪 古地磁 区域构造 剩磁 岩石磁学 印度板块
下载PDF
地震预报研究中的新指标与新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德益 大内徹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58-267,共10页
简要介绍了近期地震专业文献中发表过的,特别是作者及其多位合作者近年来探讨出的可用于地震预报研究的一些新指标与新方法.新指标包括数理统计中的地震活动性新指标(森下指数Iδ,由震级一频度关系导出的参数C和b值谱等)及利用... 简要介绍了近期地震专业文献中发表过的,特别是作者及其多位合作者近年来探讨出的可用于地震预报研究的一些新指标与新方法.新指标包括数理统计中的地震活动性新指标(森下指数Iδ,由震级一频度关系导出的参数C和b值谱等)及利用数字化地震记录得出的地震波动力学特性新指标(波形线性度、频谱特征量等).新方法有两类:非线性科学方法(分形、自相似与自组织结构、神经网络)和高维数据图形分析方法(脸谱分析、投影寻踪、时间几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地震波 新指标 地震预报
下载PDF
由沉积物中准同生构造的褶皱展平试验确定沉积剩磁固化深度
3
作者 刘皇风 安川克己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68-474,共7页
上新世湖心相页岩中准同生构造的褶皱展平试验揭示,这套沉积物中的剩磁固化于这些准同生构造形成之后,固化深度大于10-15cm。这一事实与模拟实验结论的之间矛盾表明,由于天然过程的进行速率慢得无法与实验室过程比拟,天然沉积物中沉积... 上新世湖心相页岩中准同生构造的褶皱展平试验揭示,这套沉积物中的剩磁固化于这些准同生构造形成之后,固化深度大于10-15cm。这一事实与模拟实验结论的之间矛盾表明,由于天然过程的进行速率慢得无法与实验室过程比拟,天然沉积物中沉积后碎屑剩磁的作用要比模拟实验的绪论强得多。将模拟实验得出的关于磁性颗粒重新排列条件的定量结论简单地外推到天然过程是不适当的。任何关于沉积物获得剩磁的模型都必须接受以天然过程为基础的检验,仅有实验室内的模拟试验是很不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后剩磁 剩磁固化深度 沉积物
下载PDF
用矩方法得到的b值谱和η值 被引量:1
4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86-589,共4页
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地震大小的分布服从古登堡-里克特(G-R)定律.我们根据矩方法引入b值谱的概念,用于研究实际震级分布对该定律的偏差.这使我们能描述地震的震级频次分布的特征.用这种方法分析表明,实际的地震大小分布有较大... 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地震大小的分布服从古登堡-里克特(G-R)定律.我们根据矩方法引入b值谱的概念,用于研究实际震级分布对该定律的偏差.这使我们能描述地震的震级频次分布的特征.用这种方法分析表明,实际的地震大小分布有较大变化,有时明显地偏离通常假定的G-R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值谱 矩方法 η值 地震 震级
下载PDF
森下指数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冯德益 田山 +1 位作者 蒋淳 大内彻 《内陆地震》 1995年第1期9-14,共6页
把可以反映地震空间分布状态的森下指数进一步应用于地震预报研究中,所得结果表明,在大地震发生前数年,森下指数随网络线度的变化曲线Iδ(l)要出现一定的中长期异常变比,但其异常形态随地区不同而可能有一定差异。对于日本的M... 把可以反映地震空间分布状态的森下指数进一步应用于地震预报研究中,所得结果表明,在大地震发生前数年,森下指数随网络线度的变化曲线Iδ(l)要出现一定的中长期异常变比,但其异常形态随地区不同而可能有一定差异。对于日本的M≥7级海域地震,震前3~6年Iδ(l)曲线由正常期的Cb型转变为异常期的Ca型.对于中国西部地区和华北地区的.M≥6级地震,震前2~3年Iδ(l)曲线分别由正常期的Ca型转变为异常期的Cb型和一种CB1与Cb2。相混合的类型。此外,固定网格个数Q或其线度l对Iδ随时间t的下降异常变化也可以反映出大地震的前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特征 地震预报 森下指数 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