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学前孤独症儿童目标导向课程调整的个案研究 |
秦奕
冷佳卉
张颖
包丽丽
|
《幼儿教育》
|
2024 |
0 |
|
2
|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对融合教育胜任力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秦奕
冷佳卉
王霜菊
|
《现代特殊教育》
|
2024 |
0 |
|
3
|
用宽容聚合力推进学校工作——读《校长最关键的管理智慧》一得 |
赵新忠
|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
2011 |
0 |
|
4
|
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聋生心理健康教育 |
陈琳
|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
2011 |
0 |
|
5
|
紧扣知识本质,助力学生深度建构数学概念——以生活数学新教材七年级下册《认识线段》一课为例 |
浦陈霞
|
《现代特殊教育》
|
2024 |
0 |
|
6
|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
陈锋
|
《教育界》
|
2024 |
0 |
|
7
|
特校教师要尽快走进新课程 |
孙裕昌
|
《现代特殊教育》
|
2002 |
3
|
|
8
|
从管理层面寻找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防治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 |
赵新忠
孙裕昌
|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
2009 |
2
|
|
9
|
范希尔理论在生活数学图形教学中的应用——以《认识长方形》教学为例 |
浦陈霞
|
《现代特殊教育》
|
2023 |
1
|
|
10
|
“全课总结”,应尊重学生的自然“结果” |
赵新忠
严育洪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09 |
0 |
|
11
|
让更多的聋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
孙裕昌
|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2
|
以人为本 改进残疾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
孙裕昌
|
《现代特殊教育》
|
2004 |
1
|
|
13
|
提高特校教师幸福指数问题的思考 |
赵新忠
孙裕昌
|
《现代特殊教育》
|
2011 |
1
|
|
14
|
可视化教学在生活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
浦陈霞
|
《现代特殊教育》
|
2022 |
0 |
|
15
|
善用身边教育资源 铸造特校教师师魂——特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赵新忠
|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6
|
探索一条开发学生终身发展的新路 |
孙裕昌
|
《现代特殊教育》
|
2004 |
0 |
|
17
|
实行学科间融合的综合性学习——《天气变变变》教学有感 |
周斐
|
《现代特殊教育》
|
2007 |
0 |
|
18
|
浅析培智低年级学生的“棒棒糖效应”———记一次与“小胖妞”的对话并引发的思考 |
李佳
|
《今天》
|
2021 |
0 |
|
19
|
让每一个残疾学生充满感恩心 |
孙裕昌
|
《现代特殊教育》
|
2005 |
0 |
|
20
|
浅谈特校校长的岗位责任 |
孙裕昌
|
《现代特殊教育》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