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联合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秦娴 冯秋婷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血压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卡托普利片单独给药治疗,每日1次,每次1片,疗程为6个月;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血压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卡托普利片单独给药治疗,每日1次,每次1片,疗程为6个月;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片,每日1次,每次1片,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SBP、DBP、颈动脉IMT、血清hsCRP及血脂水平等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SBP、DBP、颈动脉IMT、血清hsCRP、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更能有效控制血压、调节血脂,同时可以改善颈动脉IMT、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卡托普利 高血压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高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NP、NT-ProBNP、hs-CRP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全文超 杨承健 +4 位作者 徐欣 曹佳宁 张月军 杨政杰 金艳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844-2845,共2页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血浆心钠素(ANP)、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PAF患者109例和正常对照者50例,将PA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小剂量胺碘酮治疗(R1组)54例,小剂量...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血浆心钠素(ANP)、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PAF患者109例和正常对照者50例,将PA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小剂量胺碘酮治疗(R1组)54例,小剂量胺碘酮及培哚普利联合治疗组(R2组)55例。分别用放射免疫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血浆ANP、NT-ProBNP和hs-CRP水平;经胸超声检查左房内径变化。结果 (1)PAF患者治疗前血浆ANP、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下降;(2)治疗后R2组血浆ANP、NT-ProBNP水平低于R1组(P<0.05);(3)治疗12个月后,R2组的左房内径小于Rl组(P<0.05);(4)R2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Rl组(27.5%vs.19.3%)(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较单用胺碘酮可明显降低PAF患者血浆ANP、NT-ProBNP水平,延缓左房内径扩大,减少房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哚普利 胺碘酮 心房颤动 心房利钠素 N端脑钠素前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