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SV颜色模型的明清衍圣公赐服色彩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俞霏 梁惠娥 沈天琦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7,共8页
明清衍圣公赐服作为中国古代服饰的典范,其服饰色彩中蕴含着独特的物质属性和精神文化内涵,是中国古代服饰政治思维、等级观念和时代审美的有力呈现。文章以孔府旧藏的明清衍圣公赐服蟒袍为依托,首先通过Datacolor 650测色仪获取蟒袍的... 明清衍圣公赐服作为中国古代服饰的典范,其服饰色彩中蕴含着独特的物质属性和精神文化内涵,是中国古代服饰政治思维、等级观念和时代审美的有力呈现。文章以孔府旧藏的明清衍圣公赐服蟒袍为依托,首先通过Datacolor 650测色仪获取蟒袍的RGB值;然后在HSV颜色模型中进行数值标注;再从色相、饱和度、明度方面对蟒袍底色及纹样色彩进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将不同时代赐服的色彩特征及差异性进行清晰地呈现,进而从科学的角度思考明清服饰色彩的审美思想及文化意蕴,对中国古代服饰色彩研究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圣公 古代服饰 HSV颜色模型 色彩比较 明清时期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角下民国旗袍流行的细节、规律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志成 崔荣荣 梁惠娥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54-59,共6页
旗袍是民国女装的代表性款式,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为近现代国内外所广泛认可和接受。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托,引入“走向读者”、“期待视界”、“空白召唤”等学理,从大众审美的角度阐释民国旗袍在设计细节、流行规律以及流行... 旗袍是民国女装的代表性款式,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为近现代国内外所广泛认可和接受。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托,引入“走向读者”、“期待视界”、“空白召唤”等学理,从大众审美的角度阐释民国旗袍在设计细节、流行规律以及流行意义上是如何被接受和建构的,以期为新时代中华服饰文化弘扬传播及华服创新设计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旗袍流行 细节 规律 意义
下载PDF
宋代服饰“褙子”的形制及其功能考释 被引量:8
3
作者 卿源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93,共8页
褙子是宋代极具时代特色和代表性的服饰,不分贵贱,均可服之。文章以墓葬出土实物为基础,结合图像资料、古籍文献等多重证据进行互证,针对宋代服饰褙子形制及分类、其形制蕴含的功能进行阐释分析。研究表明:宋代褙子样式多元,女款褙子形... 褙子是宋代极具时代特色和代表性的服饰,不分贵贱,均可服之。文章以墓葬出土实物为基础,结合图像资料、古籍文献等多重证据进行互证,针对宋代服饰褙子形制及分类、其形制蕴含的功能进行阐释分析。研究表明:宋代褙子样式多元,女款褙子形制可分为礼服式、常服式、便服式三种,多在袖式与衣身长度做变化;男款褙子形制可分为常服式、便服式两种,主要在领型上存在差异;其形制注重日常的实用、审美的表达和文化的延伸三方面的功能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服饰 褙子 传统服饰 常服 公服 便服
下载PDF
从“家长本位”到“儿童本位”:论民国儿童着装的成人化现象及设计介入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志成 崔荣荣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4-119,共6页
文章针对民国时期中国儿童的成人化着装问题,立足民国期刊报道及大量现存传世实物标本,在考证其忽视儿童生理发育、限制活动嬉戏及影响儿童朝气成长等诸多问题基础上,得出其本质上是由一种父母所主导的“家长本位”思想所导致的。基于此... 文章针对民国时期中国儿童的成人化着装问题,立足民国期刊报道及大量现存传世实物标本,在考证其忽视儿童生理发育、限制活动嬉戏及影响儿童朝气成长等诸多问题基础上,得出其本质上是由一种父母所主导的“家长本位”思想所导致的。基于此,通过回归当时社会语境及精英话语,提倡“儿童本位”思潮下对儿童本体性需求的关注,追求儿童生活合理化,并重点从服饰质料性能考量、样式结构设计优化、尿布改良及搭配等方面解析民国儿童服饰如何通过设计介入的方式,改良传统服饰,使成人化现象得以消弭,以期为当下儿童着装中尚存的成人化现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童装 成人化 儿童本位 设计改良 传统服饰
下载PDF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中童子纹样的艺术特征探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梁惠娥 吴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7-83,共7页
童子纹样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纹样之一,是渗透于生活之中的艺术,在中国的文化民俗里有着特殊的人文情趣。文章依托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以清末民国时期33件带有童子纹样的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为例,厘清童子纹样的概念,对童子纹样的... 童子纹样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纹样之一,是渗透于生活之中的艺术,在中国的文化民俗里有着特殊的人文情趣。文章依托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以清末民国时期33件带有童子纹样的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为例,厘清童子纹样的概念,对童子纹样的造型手法、构图形式和色彩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进一步结合实例剖析童子纹样所蕴含的艺术文化内涵。研究表明,童子纹样表现内容丰富,艺术特征鲜明,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装饰载体凝聚了民众对"多子多孙"的情感渴望,寄托了"祈富求名""求喜求乐"的美好愿望,指出正确认识和深刻了解童子纹样有助于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图案素材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族 民间服饰 童子纹样 祈子观念 艺术形式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清代宫廷服饰中“卐、卍”字纹的布局与审美及其设计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珊 刘荣杰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3-91,共9页
清代宫廷服饰纹样历经百年的文化积淀与工艺演进,吸收融合了汉族服饰文化精髓,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其纹样种类繁多、寓意丰富。"卐、卍"字纹作为其中一种服饰纹样符号既有着文字属性与吉祥寓意,同时还兼具几何图形... 清代宫廷服饰纹样历经百年的文化积淀与工艺演进,吸收融合了汉族服饰文化精髓,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其纹样种类繁多、寓意丰富。"卐、卍"字纹作为其中一种服饰纹样符号既有着文字属性与吉祥寓意,同时还兼具几何图形的审美特征。文章对清代宫廷服饰中的"卐、卍"字纹进行实物考察和案头资料整理,着重分析其形式特征、布局规律及其所展现出的审美特征,从而进一步将其形态提取归纳、变形再创,巧妙地将这一传统符号与当代服装、服饰设计有机结合,为传统元素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宫廷服饰 “卐、卍”字纹 布局形式 审美特征 创新设计
下载PDF
针织服装悬垂型褶裥的造型方法解析
7
作者 殷周敏 杨晶莹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近年来悬垂型褶裥在服装尤其是针织服装设计中应用广泛,成为时尚元素之一。文中分析悬垂型褶裥在针织服装上的设计应用与理论研究现状、悬垂型褶裥的分类和个性特点,以及针织面料对悬垂型褶裥的适用性。从应用方式和设计方法两个方面,... 近年来悬垂型褶裥在服装尤其是针织服装设计中应用广泛,成为时尚元素之一。文中分析悬垂型褶裥在针织服装上的设计应用与理论研究现状、悬垂型褶裥的分类和个性特点,以及针织面料对悬垂型褶裥的适用性。从应用方式和设计方法两个方面,探讨悬垂型褶裥在针织服装上的主要表现形式,归纳针织服装上悬垂型褶裥的各类造型技术方法。该研究可为针织面料特性的有效利用和针织服装的创新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服装 悬垂型褶裥 造型方法 针织面料
下载PDF
中国珠绣技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
8
作者 潘彤 梁惠娥 《服装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63-269,共7页
珠绣作为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绣种分支之一,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通过对国内外珠绣技艺相关文献的查阅和统计,梳理中国珠绣技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比不同地区珠绣技艺的差异,分析珠绣技艺在当前服装市场中的应用趋势,以期对传... 珠绣作为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绣种分支之一,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通过对国内外珠绣技艺相关文献的查阅和统计,梳理中国珠绣技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比不同地区珠绣技艺的差异,分析珠绣技艺在当前服装市场中的应用趋势,以期对传统手工技艺在当代设计领域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绣 手工技艺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传承创新
下载PDF
近代民间服饰中祈寿纹样造型及文化意蕴探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邢乐 付雅雯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106,共6页
祈寿纹样是指传达祈求长寿愿望的纹样,构成题材与造型表现多样。文章基于江南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和东华大学服饰博物馆的93件带有祈寿纹样传世服饰品,从装饰题材和形式美的角度,对祈寿纹样的造型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比较出祈寿纹样在... 祈寿纹样是指传达祈求长寿愿望的纹样,构成题材与造型表现多样。文章基于江南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和东华大学服饰博物馆的93件带有祈寿纹样传世服饰品,从装饰题材和形式美的角度,对祈寿纹样的造型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比较出祈寿纹样在近代男装、女装、童装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并进一步结合实例探析祈寿纹样的文化意蕴。研究认为,祈寿纹样造型包括艺术化变形与具象写实两种,纹样组合自由多变,在不同着装人群服饰中造型差异明显;祈寿纹样作为一种装饰载体,是民间百姓“护子佑子”的精神寄托,婚庆佳节和谐合好、生日诞辰长寿不老的美好祝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民间服饰 祈寿纹样 纹样题材 造型表现 吉祥文化
下载PDF
宝相花纹样的造型演变及其内涵 被引量:6
10
作者 梁惠娥 唐欢 《服装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540-543,共4页
宝相花纹样源于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随着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其逐渐演变为中国传统纹样之一,且被大量运用在服装、陶瓷、家纺中。宝相花纹样将外来与本土纹样结合,吸收众纹样之美,其造型与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按照不同的时... 宝相花纹样源于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随着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其逐渐演变为中国传统纹样之一,且被大量运用在服装、陶瓷、家纺中。宝相花纹样将外来与本土纹样结合,吸收众纹样之美,其造型与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按照不同的时期,可将宝相花纹样的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通过研究宝相花纹样不同阶段造型与含义的发展,从中寻找传统纹样的现代设计方法,为宝相花纹样的设计运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相花 造型 发展 现代运用 传统纹样
下载PDF
福建畲族传统服饰数字化保护形式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守用 梁惠娥 信玉峰 《服装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畲族传统服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畲族文化的精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与艺术研究价值。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畲族传统服饰面临"衣随人葬,人亡艺绝"的境况,保护与传承工作刻不容缓。从畲族传... 畲族传统服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畲族文化的精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与艺术研究价值。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畲族传统服饰面临"衣随人葬,人亡艺绝"的境况,保护与传承工作刻不容缓。从畲族传统服饰数字化保护的角度进行剖析,充分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人机交互等技术手段,进行福建畲族传统服饰数字化保护形式的设计与构思,为畲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展示宣传、保护研究和传承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畲族 传统服饰 数字化保护 展示平台
下载PDF
京杭运河影响下清代江南服饰时尚传播的途径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付雅雯 梁惠娥 邢乐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106,共6页
京杭运河作为明清时期国家的交通大动脉,对江南服饰时尚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整理了清代江南服饰时尚的发展脉络,并基于“5W”传播理论选取与运河密切相关的漕运旗丁、运河商人、外国运河旅行者三种人群作为传播者,分析京杭运河影... 京杭运河作为明清时期国家的交通大动脉,对江南服饰时尚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整理了清代江南服饰时尚的发展脉络,并基于“5W”传播理论选取与运河密切相关的漕运旗丁、运河商人、外国运河旅行者三种人群作为传播者,分析京杭运河影响下清代江南服饰时尚传播的途径及其原因。研究表明:清代江南运河沿线服饰时尚的传播途径包括商品流通的贸易传播、社交网络的人际传播、纸质媒介的大众传播;漕运政策、财富积累和社会流动分别是服饰时尚传播的制度支撑、经济支柱和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运河 清代 贸易传播 人际传播 大众传播 江南时尚
下载PDF
“陵阳公样”中对鹿纹的审美形意及功能探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侯雨薇 梁惠娥 邢乐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2-97,共6页
系列纹样"陵阳公样"出现在初唐时期,其图案题材以鹿等动物为主,因地域文化交流频繁,表现手法互相碰撞,形成的对鹿纹样异域特色明显。其文化内涵由秦汉时期神秘仙兽转换为满足穿戴者心理需求的"加官进爵""爵禄... 系列纹样"陵阳公样"出现在初唐时期,其图案题材以鹿等动物为主,因地域文化交流频繁,表现手法互相碰撞,形成的对鹿纹样异域特色明显。其文化内涵由秦汉时期神秘仙兽转换为满足穿戴者心理需求的"加官进爵""爵禄封侯""子孙繁茂"之意。文章以现存唐代鹿纹织锦为实物载体,对"陵阳公样"中鹿纹造型、色彩、骨架结构等三方面进行艺术特征分析,探究鹿纹的形意装饰与社会精神功能,揭示传统动物题材纹样的现代审美价值,丰富现代服饰品设计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服饰品 “陵阳公样” 对鹿纹 形意功能探析
下载PDF
唐代幞头形制变迁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冬蕾 梁惠娥 《服装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447-451,共5页
幞头是唐代盛行的冠式,唐代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皆可佩戴幞头,且幞头的材质、造型和功能在唐代也有较为丰富的变化。通过归纳唐代及唐前后幞头的演变,分析幞头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得出幞头形制的变化发展是唐代政治文化、性别文化、等级... 幞头是唐代盛行的冠式,唐代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皆可佩戴幞头,且幞头的材质、造型和功能在唐代也有较为丰富的变化。通过归纳唐代及唐前后幞头的演变,分析幞头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得出幞头形制的变化发展是唐代政治文化、性别文化、等级文化与服饰之间交融的体现,展现了各阶级之间以幞头演变为中心的积极互动。对唐代幞头形制的研究及文化内涵的分析可为传统头饰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幞头 头饰 形制 造型演变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可持续视域下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煜 梁惠娥 《服装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81-87,共7页
梳理可持续概念,在保证卫生与安全、现代审美时尚需求的原则上,提出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思路,就零浪费文创产品衍生设计、服装结构艺术升级再造、生态环保新材料的应用3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拓宽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思路。结果表明,通... 梳理可持续概念,在保证卫生与安全、现代审美时尚需求的原则上,提出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思路,就零浪费文创产品衍生设计、服装结构艺术升级再造、生态环保新材料的应用3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拓宽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思路。结果表明,通过艺术改造的手段,合理利用已废弃的服装资源,结合理论与实践,可使废旧牛仔服装体现出新的价值,同时为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牛仔服装 可持续时尚 零浪费 升级再造 设计创新
下载PDF
南北传统服饰中童子纹艺术特征之地域性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玥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87,共6页
童子纹作为中国传统人物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纹饰风格广泛应用于中国装饰艺术。受南北地域文化差异影响,传统服饰中童子纹虽都表现吉祥多福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寓意,但在纹样装饰风格上各显偏爱,南方地区的童子纹相对于北方的粗... 童子纹作为中国传统人物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纹饰风格广泛应用于中国装饰艺术。受南北地域文化差异影响,传统服饰中童子纹虽都表现吉祥多福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寓意,但在纹样装饰风格上各显偏爱,南方地区的童子纹相对于北方的粗犷艳丽,更加精巧素雅,呈现出鲜明的区域性特征。文章比较南北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造型语言、构图形式、色彩搭配和工艺特色的差异,结合南北地域特定的自然背景与人文环境背景,具体分析影响其艺术特征的因素,以期更好地了解童子纹艺术的整体发展规律,为地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服饰 童子纹 艺术特征 南北地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玥 梁惠娥 《服装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78-83,共6页
童子纹作为中国传统人物纹样的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服饰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采用文献调研法梳理国内外童子纹研究的相关成果,指出当前学术界对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研究的不足,从研究角度与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成果3个方面明确童... 童子纹作为中国传统人物纹样的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服饰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采用文献调研法梳理国内外童子纹研究的相关成果,指出当前学术界对传统服饰中童子纹研究的不足,从研究角度与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成果3个方面明确童子纹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童子纹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童子纹的研究可以顺应当下对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拓展传统服饰纹样的发展空间,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应用手段的结合探寻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服饰 童子纹 婴戏纹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近代马面裙的形制及工艺探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丹 梁惠娥 《服饰导刊》 2021年第3期56-60,共5页
[研究意义]马面裙在宋代初见雏形,风行于明代,到了清末民初成为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具有标志意义的传统裙装。[研究方法]文章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的两条近代马面裙为研究对象,结合大量文献资料,梳理近代马面裙的形制分类,... [研究意义]马面裙在宋代初见雏形,风行于明代,到了清末民初成为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具有标志意义的传统裙装。[研究方法]文章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的两条近代马面裙为研究对象,结合大量文献资料,梳理近代马面裙的形制分类,结合实例从制作工艺和装饰工艺两方面剖析近代马面裙中的襕干裙和百褶裙的工艺特征。[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表明,近代马面裙产生了襕干裙、百褶裙两种基本形制。三种同出一源的不同形式的裙装在面料选用、制作工艺、装饰手法上也不尽相同,其特点丰富了传统马面裙的艺术特征和时代特色,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的设计智慧,其所具有的美用一体的艺术价值对当代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明初 百褶裙 襕干裙 形制 工艺
下载PDF
宋代服饰褙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9
作者 卿源 梁惠娥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20年第6期35-38,共4页
褙子兴于宋代,是我国传统服饰的重要部分。褙子是宋代商品经济、社会生活、精神文明等外在因素的产物,还是当时物质文化的载体,兼具功能实用性与艺术审美性。通过文献调查,梳理宋代服饰褙子的释义源流,分析国内外对宋代服饰褙子的研究概... 褙子兴于宋代,是我国传统服饰的重要部分。褙子是宋代商品经济、社会生活、精神文明等外在因素的产物,还是当时物质文化的载体,兼具功能实用性与艺术审美性。通过文献调查,梳理宋代服饰褙子的释义源流,分析国内外对宋代服饰褙子的研究概况,指出其在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空间与发展趋势。提出应从多学科视野,针对宋代褙子在地域环境以及礼仪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完善中国宋代服装史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服饰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褙子 服饰文化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从鲜卑摇叶步摇冠所见草原丝路的文化融通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俊男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3-98,共6页
草原丝路开辟了中西方商贸交流的要道,成为沿线不同文明的交汇区与熔铸带。摇叶步摇冠则是草原丝路文化艺术在此往来贯通、互渗共成最好的见证,由西域远道而来的舶来品,到深受魏晋南北朝人民喜爱的服饰品,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 草原丝路开辟了中西方商贸交流的要道,成为沿线不同文明的交汇区与熔铸带。摇叶步摇冠则是草原丝路文化艺术在此往来贯通、互渗共成最好的见证,由西域远道而来的舶来品,到深受魏晋南北朝人民喜爱的服饰品,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通过梳理宏观草原丝路沿线摇叶步摇冠传播的历史脉络,厘清鲜卑民族步摇冠的发展源流,归纳了其形制演变背后映射出的艺术理念、审美倾向与文化诉求。并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和汉族对摇叶步摇文化的歧感共通中以小见大,管窥二者对华夏文化共同体形成归属感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卑民族 步摇冠 摇叶 草原丝路 首饰 华夏文化 “一带一路”倡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