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病灶ADC直方图分析在直肠癌组织学分级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董立杰 张林 +4 位作者 杲霄源 姜兴岳 孟红秀 田春梅 陈亮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54,共7页
目的探究基于肿瘤整体体积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分析在直肠癌组织学分级中的临床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 T MRI检查。采用FireVoxel软件勾画兴趣区并... 目的探究基于肿瘤整体体积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分析在直肠癌组织学分级中的临床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 T MRI检查。采用FireVoxel软件勾画兴趣区并进行直方图分析,通过方差分析比较直肠癌不同组织学分级的直方图参数[ADC最小值(ADC_(min))、ADC最大值(ADC_(max))、ADC平均值(ADC_(mean))、第5、10、25、50、75、90、95百分位数值域、偏度、峰度]。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组织学分级与直方图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用logistic回归找出最优组合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直方图参数对于直肠癌分化程度的诊断能力。结果直方图参数ADC_(mean)、第75、90百分位、偏度和峰度在高、中和低分化的直肠癌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直肠癌分化程度与上述直方图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r=0.548、0.568、0.563、-0.555,-0.760,P<0.05)。在ADC直方图参数中,峰度在区分低分化直肠癌和高分化/中分化直肠癌时达到了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918,最佳截止值为2.045。ADC_(mean)、第75、90百分位、偏度和峰度的组合产生了最高的AUC,为0.928。结论基于全病灶ADC直方图分析可用于预测直肠癌的组织学分级,并且ADC_(mean)、第75、90百分位、偏度和峰度组合可能是区分低、中高分化直肠癌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直方图分析 组织学分级
下载PDF
MSCT对评估粪石性小肠梗阻保守治疗可通过性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杲霄源 孟红秀 +4 位作者 董立杰 陈亮 张林 姜兴岳 花义同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重组技术对粪石性小肠梗阻保守治疗可通过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50例粪石性小肠梗阻患者,根据保守治疗后粪石是否通过,分为通过组和非通过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1天内行全腹MSCT扫...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重组技术对粪石性小肠梗阻保守治疗可通过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50例粪石性小肠梗阻患者,根据保守治疗后粪石是否通过,分为通过组和非通过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1天内行全腹MSCT扫描,并根据MSCT图像追溯粪石梗阻的部位,测量粪石短径、粪石长径、粪石平均CT值、梗阻段小肠扩张程度,观察有无肠壁增厚(肠壁厚度>3 mm)、有无腹腔积液、有无肠系膜水肿,记录数据,并对所有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s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数据间的差异。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在粪石短径、梗阻部位、有无腹腔积液以及有无肠系膜水肿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MSCT及其重组技术来测量粪石短径、追溯梗阻部位、观察有无腹腔积液和肠系膜的水肿,对于评估粪石性小肠梗阻保守治疗的可通过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粪石 小肠梗阻
原文传递
MRI Multi-FIESTA成像对回盲部肠炎患者回盲瓣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孟红秀 刘宇佳 +3 位作者 董立杰 田春梅 王霞 陈亮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使用MRI Multi-FIESTA扫描序列对回盲部肠炎患者的回盲瓣(ICV)功能评估进行初探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某院经肠镜及病理诊断为回盲部炎性病变的患者17名,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18~45岁,中位年龄为39岁;其中盲肠炎... 目的使用MRI Multi-FIESTA扫描序列对回盲部肠炎患者的回盲瓣(ICV)功能评估进行初探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某院经肠镜及病理诊断为回盲部炎性病变的患者17名,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18~45岁,中位年龄为39岁;其中盲肠炎者10例,阑尾炎累及回盲部者4例,炎性肠病累及回盲部者3例。所有患者在检查前一天进流质饮食,检查前6~8 h禁食水。检查前50 min内以200 mL/5 min的速度饮入等渗甘露醇溶液(浓度2.5%)2000 mL,于饮用后90~100 min时进行MRI multi-FIESTA成像,对ICV开闭功能进行评估。MR multi-FIESTA序列扫描参数为:TR 3.3ms,TE minimum,翻转角:50°;FOV 420×420 mm;矩阵:256×256;层厚:6.5 mm。扫描完成后将图像传送至GE ADW4.7后处理工作站,由2名5年以上腹部MR诊断经验的影像学医师采用双盲法对不同患者的图像进行测量及分析,对诊断中存在的不同意见讨论后统一,观察指标包括:①观察ICV解剖结构,测量ICV“瓣膜”厚度及长度;②观察ICV的运动情况,记录有无返流;③直观显示回肠末端运动情况,记录ICV有效(ICV开放并能够观察到回肠内水排入到结肠内)及无效(仅能观察到ICV开放但观察不到回肠内水排入到结肠内)开放次数。结果17例患者中连续监测2 min,ICV每分钟平均开放次数为8次的有4例(均为有效开放);9次的有6例(1例无效开放,5例有效开放);10次的有7例(3例有效开放,4例无效开放),平均开放次数为9次/min;均未见返流现象。回盲部炎性病变中,ICV“瓣膜”厚度增加,上唇平均厚度为0.61 cm,下唇平均厚度为0.63 cm,ICV长度平均为1.68 cm。ICV的开放次数增多,但回肠末端的收缩幅度变小。结论MRI Multi-FIESTA成像速度快,能够动态实时观察回盲部炎性患者ICV的功能,可以作为ICV功能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回盲部炎症 功能评估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董乐凤 步宝坤 尹燕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19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86例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拉米夫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86例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拉米夫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阿德福韦酯,治疗12个月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86.05%(37/43)比65.12%(28/43),79.07%(34/43)比55.81%(24/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发生7例次并发症,观察组共发生8例次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安全、有效,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拉米夫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