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 被引量:291
1
作者 王新宇 《职业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14-17,共4页
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需要有"工匠精神"。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技能劳动者的重任,必须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这种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本文提出结合专业教... 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需要有"工匠精神"。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技能劳动者的重任,必须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这种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本文提出结合专业教学实践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并探讨了通过开展实训周和校企合作,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 高职学生 工匠精神 校企合作 实训周
下载PDF
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以浙江省旅游度假区为例 被引量:168
2
作者 范钧 邱宏亮 吴雪飞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1期55-66,共12页
文章综合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及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将旅游地意象分为5个要素,将地方依恋分为2个要素,并构建了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1)景观意象、设施意象、服务意象及安全意象均直接影... 文章综合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及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将旅游地意象分为5个要素,将地方依恋分为2个要素,并构建了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1)景观意象、设施意象、服务意象及安全意象均直接影响情感意象。设施意象与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依赖,且通过情感意象来实现。安全意象和景观意象间接影响地方依赖。安全意象、服务意象及景观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认同,且通过地方依赖来实现。设施意象间接影响地方认同。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且通过地方依恋来实现。景观意象、设施意象及安全意象间接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2)情感意象直接影响地方依赖,间接影响地方认同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3)地方依赖直接影响地方认同和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且通过地方认同间接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意象 地方依恋 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 旅游度假区
下载PDF
城镇化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学术争鸣与研究方向 被引量:161
3
作者 黄震方 黄睿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3-249,共17页
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衰落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紧迫问题。以乡村文化保护为主线,通过综述乡村文化的研究进展,围绕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是"繁荣"还是"衰落&q... 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衰落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紧迫问题。以乡村文化保护为主线,通过综述乡村文化的研究进展,围绕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是"繁荣"还是"衰落"、是"原真"保护还是"创新"利用、是景观"美化"还是文化"重构"等学术争论的焦点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保护利用和恢复重构的研究思路、研究方向及主要科学问题。强调应运用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和人地关系的视角,综合集成多学科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与现代技术,聚焦引领性科学问题,关注城镇化对乡村文化胁迫效应测度及其影响过程与机制分析,重视乡村文化的科学保护、旅游活化利用、旅游村镇化与村镇旅游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乡村多元价值提升,运用社区恢复力理论构建乡村文化恢复模型,依据文化基因、乡愁记忆等理论和建构主义方法确定乡村文化重构内涵,构建符合中国乡村特点的文化重构模式,从而为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为国内学者进行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乡村文化 乡村旅游 保护利用 恢复重构
原文传递
乡村民宿经营管理核心资源分析 被引量:149
4
作者 胡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4-69,共6页
本文通过"动机—消费行为—服务品质"模型的建立、问卷调查和资源基础理论的一般性分析,试图探讨发现民宿经营成功的核心资源,并期望通过研究说明不同核心资源对民宿经营成功的重要性。调查研究表明,经营者、乡村风情、价格... 本文通过"动机—消费行为—服务品质"模型的建立、问卷调查和资源基础理论的一般性分析,试图探讨发现民宿经营成功的核心资源,并期望通过研究说明不同核心资源对民宿经营成功的重要性。调查研究表明,经营者、乡村风情、价格和区位是民宿经营中的异质性核心资源,其中经营者和乡村风情是主要的竞争优势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宿 关键性资源 决定性资源 核心资源
下载PDF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138
5
作者 王新越 宋飏 +1 位作者 宋斐红 于世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9-1076,共8页
中国未来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而新型城镇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在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由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8个子系统构成... 中国未来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而新型城镇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在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由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8个子系统构成的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受传统城镇化影响严重,要加强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以及创新与研发方面的建设。2济南、青岛、威海、淄博为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区,东营为新型城镇化较高水平区,烟台、莱芜为新型城镇化中等水平区,泰安、滨州、日照、潍坊、枣庄为新型城镇化较低水平区,济宁、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为新型城镇化低水平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空间分异 山东省
下载PDF
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研究——以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山沟沟景区为例 被引量:108
6
作者 池静 崔凤军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7-23,共7页
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退化、村民无序争夺有限资源等“公地悲剧”现象十分普遍。乡村旅游资源的产权属性决定了“公地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它表现为公共资源利用无度、公共秩序混沌失序和公共福利供给短缺,导致了乡村旅游核心资源... 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退化、村民无序争夺有限资源等“公地悲剧”现象十分普遍。乡村旅游资源的产权属性决定了“公地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它表现为公共资源利用无度、公共秩序混沌失序和公共福利供给短缺,导致了乡村旅游核心资源迅速耗损和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并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田野作业方法,主要分析了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龙坞茶村和山沟沟景区“公地悲剧”的产生原因及其演变情况。文章还探讨了地方政府主导型、外来投资者主导型和农村集体组织主导型3种制度模式来解决乡村旅游中“公地悲剧”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公地悲剧 制度模式
下载PDF
水氮调控对冬小麦根冠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9
7
作者 王艳哲 刘秀位 +2 位作者 孙宏勇 张喜英 张连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2-289,共8页
通过田间和桶栽试验研究了水、氮调控对冬小麦根冠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土壤水分条件对冬小麦根冠生长影响显著。当冬小麦生育期60 cm土层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上时,根冠比维持稳定状态,不随灌溉次数... 通过田间和桶栽试验研究了水、氮调控对冬小麦根冠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土壤水分条件对冬小麦根冠生长影响显著。当冬小麦生育期60 cm土层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上时,根冠比维持稳定状态,不随灌溉次数的增加而变化;当冬小T麦生育期60 cm土层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时,土壤越干旱,根冠比越大。桶栽试验结果显示,氮素水平对冬小麦根冠比影响显著,而水氮互作效应对根冠比影响不显著。在所有水分处理条件下,随着施氮量增加,冬小麦根量减少。施氮对冬小麦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影响不同。在水分亏缺条件下,随着氮用量增加,冬小麦经济产量呈增加趋势,水分利用效率与施氮量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而在充分灌溉条件下,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存在一个氮肥用量阈值。因此,水氮通过调控地上地下干物质分配而影响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水分供应受限制条件下,增施氮肥会降低根冠比,更利于地上干物质的积累和经济产量形成。田间试验和桶栽试验均表明,冬小麦根冠比与水分利用效率呈负相关,根冠比大不利于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积累和作物产量的形成,导致水分利用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田间持水量 水氮水平 冬小麦 根冠比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基于PCA-ESDA的中国省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量:105
8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1 位作者 王坤 涂玮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9-154,35,共7页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研究单元,选取1999—2008年反映旅游经济的相关指标,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每个省份旅游经济的综合得分,然后对综合得分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研究单元,选取1999—2008年反映旅游经济的相关指标,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每个省份旅游经济的综合得分,然后对综合得分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从"长三角"及"珠三角"向内陆逐渐降低的特征。1999—2008年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全局空间自相关不显著,但局部空间自相关却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沿海省份位于HH区,西部省份位于LL区,西南、部分东部和中部省份位于LH区和HL区。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持续的非均衡态势,1999—2008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的总体空间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省域旅游经济集聚的空间依赖性、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与资源禀赋、政府政策是影响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时空差异 主成分分析 空间自相关
原文传递
基于人地关系的旅游地理学理论透视与学术创新 被引量:102
9
作者 黄震方 黄睿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6,共12页
针对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和研究内容相对泛化的现状,提出将旅游人地关系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阐述了旅游人地关系的理论内涵,认为旅游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服务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 针对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和研究内容相对泛化的现状,提出将旅游人地关系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阐述了旅游人地关系的理论内涵,认为旅游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服务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旅游地域系统"。基于人地关系的理论视角,按照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要求,充分考虑旅游地理学旅游性、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属性,初步构建了以旅游活动系统和地理环境系统为基础,以人地关系理论为核心,融合相关学科理论的旅游地理学理论框架。论文还梳理了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主要科学问题和重要研究方法,强调应大力倡导地理学科学精神,改变低水平应用导向和过于偏重技术导向的研究现状,切实运用旅游地理学研究和解决国家与地方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理论导向的思想型研究,将深刻揭示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功能结构、时空演化、基本规律、动力机制和调控途径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通过学科特色创新、研究范式创新、理论成果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和应用价值创新,推动旅游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深化、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学科体系的完善,促进现代旅游地理学的本土化和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旅游地域系统 旅游地理学 理论透视 学术创新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3
10
作者 郝登山 《中国新通信》 2016年第1期87-89,共3页
人工智能是一个跨学科的产物,不仅涉及到计算机学科、还涉及到心理学、语言学等,该理念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提出。当前,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呈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趋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人工智能运用的... 人工智能是一个跨学科的产物,不仅涉及到计算机学科、还涉及到心理学、语言学等,该理念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提出。当前,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呈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趋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人工智能运用的比较普遍。笔者在本文中深入的探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人工智能的运用,以期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计算机网络技术 AGENT技术 应用
下载PDF
国内外“文化空间”研究的多维视角 被引量:87
11
作者 伍乐平 张晓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2,共6页
"文化空间"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常用术语,但中外学者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人文地理、都市研究等不同视角出发,对其概念与界定历来存在诸多不同表述。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文化空间"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多学科... "文化空间"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常用术语,但中外学者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人文地理、都市研究等不同视角出发,对其概念与界定历来存在诸多不同表述。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文化空间"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其发展和应用进行归纳和反思,指出"文化空间"不只是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而应该在更宏大的视野和框架之下阐释这一术语的多重概念和复义内涵,同时也要反对那种认为一切文化现象都是文化空间的"泛文化空间"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 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文地理 文化研究 都市研究
原文传递
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估模型构建 被引量:83
12
作者 温燕 金平斌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89,共5页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突破点,不断成为关注的热点。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依据GEM模型构建了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和GSC模型;通过专家调研最终形成了以环境资源力、基础设施力、资本资...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突破点,不断成为关注的热点。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依据GEM模型构建了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和GSC模型;通过专家调研最终形成了以环境资源力、基础设施力、资本资源力、产业发展力、政府支持力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要素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YAAHP软件对指标权重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阐述了指标体系间的层次关系和重要程度,提出了特色小镇未来发展建议,旨在为特色小镇发展及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核心竞争力 GSC模型 构建
下载PDF
观鸟旅游游客地方依恋与亲环境行为——以自然共情与环境教育感知为中介变量 被引量:81
13
作者 李文明 殷程强 +3 位作者 唐文跃 李向明 杨东旭 张玉玲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5-224,共10页
游客地方依恋和游客亲环境行为关系的探究体现了旅游地理学中有关游客积极环境行为的研究路径由理性向情感转向的新趋势,也反映了业界的游客环境行为管理由理性管理向情感管理的新方向。文章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观鸟游客为研究对象,... 游客地方依恋和游客亲环境行为关系的探究体现了旅游地理学中有关游客积极环境行为的研究路径由理性向情感转向的新趋势,也反映了业界的游客环境行为管理由理性管理向情感管理的新方向。文章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观鸟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22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观鸟游客存在着明显的地方依恋情感,此情感促进了亲环境行为的产生;自然共情和环境教育感知在其中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在地方依恋的两个维度中,地方依赖显著加强了环境教育感知,地方认同显著促进了自然共情的产生;自然共情比环境教育感知更明显地影响了亲环境行为的产生,但环境教育感知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共情的产生。据此,景区管理者可以利用高科技技术,在避免对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产生冲击的前提下增加游客与候鸟的接触,同时改进景区内环境教育设施,以促进游客自然共情的产生和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进而更好地引导和提升游客的亲环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依恋 亲环境行为 自然共情 环境教育感知 观鸟旅游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对河南省旅游业的冲击表征及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82
14
作者 王少华 王璐 +1 位作者 王梦茵 王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科学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损失,正确看待疫情之下旅游业的“危”与“机”及疫后修复,为稳定旅游行业信心、制定政策措施、推进有序复工、推动河南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政策依据,基于PSR理论模型,运... 为了科学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损失,正确看待疫情之下旅游业的“危”与“机”及疫后修复,为稳定旅游行业信心、制定政策措施、推进有序复工、推动河南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政策依据,基于PSR理论模型,运用问卷调查、网络文本分析等方法,研究疫情对河南省旅游业的影响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疫情带来“流断”压力,消费市场急剧萎缩,旅游产业链暂时停摆,旅游企业损失较重,面临严峻考验;旅游业界积极响应,企业自救、行业互助、政府兜底成为应对疫情的破局之道;疫情压力作用于旅游消费和供给状态,在自组织与他组织耦合作用下实现系统响应优化;“后新冠”时期,旅游发展将回归健康本质,人们出游逐步慢热,旅游业恢复将是一个艰难复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旅游业 冲击表征 影响机理 河南省
下载PDF
碱性磷酸酶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1
15
作者 王秋颖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7-161,共5页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是一种非特异性磷酸单酯酶,能催化磷酸单酯的水解反应,产生无机磷酸和相应的醇、酚或糖,也能催化磷酸基团的转移反应。AP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物体内,在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并广泛...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是一种非特异性磷酸单酯酶,能催化磷酸单酯的水解反应,产生无机磷酸和相应的醇、酚或糖,也能催化磷酸基团的转移反应。AP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物体内,在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并广泛应用于诊断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领域。作者对碱性磷酸酶的研究历史、催化作用机制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非特异性磷酸单酯酶 催化作用机制
下载PDF
我国体育旅游开发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78
16
作者 陈宝珠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2,共3页
随着人们体育健身和旅游意识的增强,体育旅游正成为当今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吸引力的产业。通过对我国体育旅游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基础等进行探讨,提出发展我国体育旅游必须加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体育、旅游两大... 随着人们体育健身和旅游意识的增强,体育旅游正成为当今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吸引力的产业。通过对我国体育旅游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基础等进行探讨,提出发展我国体育旅游必须加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体育、旅游两大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创建具有时代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培养国际一流的有特色的体育旅游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旅游 研究 开发 对策
原文传递
基于TPB拓展模型的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80
17
作者 邱宏亮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85,共11页
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培育其文明旅游行为已刻不容缓。文章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与地方依恋,构建了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以出境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 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培育其文明旅游行为已刻不容缓。文章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与地方依恋,构建了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以出境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均通过行为态度间接影响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2)主观规范不仅直接影响行为态度,且通过道德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态度;(3)行为态度是驱动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旅游行为意向 TPB 道德规范 地方依恋 出境游客
下载PDF
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雾霾对中国城市旅游流影响的空间效应 被引量:74
18
作者 徐冬 黄震方 黄睿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4-830,共17页
以中国342个市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借助双变量LISA模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等方法,探究了1998-2016年雾霾与中国城市旅游流的空间关联特征,分析了雾霾对旅游流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中国雾霾PM_(2.5)与城市旅游流有东高西低... 以中国342个市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借助双变量LISA模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等方法,探究了1998-2016年雾霾与中国城市旅游流的空间关联特征,分析了雾霾对旅游流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中国雾霾PM_(2.5)与城市旅游流有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在胡焕庸线两侧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与地形和城市发展等因素的空间耦合性;雾霾与城市旅游流(含国内和入境旅游流)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特征,雾霾污染对旅游流产生明显的影响并形成相应的空间效应;雾霾对旅游流的抑制区域在不断扩大,H-L型城市数量的增加、L-H型集聚区的片状扩张和华北、华中地区的L-H型集聚的"空心化"现象均表明旅游流具有低雾霾指向性;雾霾污染与旅游流的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经典的EKC假说对中国城市旅游流同样适用,且雾霾污染的显著负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入境旅游方面;雾霾和旅游流均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将雾霾治理同经济发展、对外联系、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和交通建设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为旅游发展创造美好的环境,实现国际、国内旅游健康、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PM2.5 旅游流 空间关联 空间效应 中国
原文传递
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双重境遇与破解之道 被引量:64
19
作者 胡洪彬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95,共7页
大数据的迅猛发展给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大数据的客观环境,我国的电子政务体系和相关法制体系也不断实现发展,但国家治理在大数据挖掘能力、大数据传递效率、关联数据应用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依然存在不... 大数据的迅猛发展给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大数据的客观环境,我国的电子政务体系和相关法制体系也不断实现发展,但国家治理在大数据挖掘能力、大数据传递效率、关联数据应用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应对大数据环境带来的客观挑战,当前必须通过传播大数据理念,完善相关机制,转变治理模式,强化技术研发和培育专业人才等手段,推进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国家治理能力 现实境遇 破解之道
下载PDF
基于地方感视角的乡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以安徽省天堂寨为例 被引量:60
20
作者 尹立杰 张捷 +2 位作者 韩国圣 钟士恩 李倩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16-1926,共11页
社区居民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社区居民越来越被整合到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之中,研究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将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感反映了人与地方的特殊情感联系,对于深入理解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 社区居民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社区居民越来越被整合到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之中,研究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将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感反映了人与地方的特殊情感联系,对于深入理解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地方感作为理论切入点,以发展期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地方感—发展期望—影响感知"理论模型,并以安徽省天堂寨作为实证案例。结果表明,地方感较强的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赋予更高的期望,对旅游影响感知的能力更强。发展期望在地方感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影响机制中具有积极的中介作用。社区旅游发展的总体程度是影响居民感知和态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为处于旅游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地方感 发展期望 影响感知 天堂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