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沙司他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所致慢性肾脏病贫血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
作者 肖祥 奉娅 +3 位作者 张亚兰 徐丹 马荣 毛楠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1年第1期83-86,共4页
罗沙司他作为一种里程碑式的新药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贫血,临床试验已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目前临床上已逐渐开始使用。本文报告1例罗沙司他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 罗沙司他作为一种里程碑式的新药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贫血,临床试验已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目前临床上已逐渐开始使用。本文报告1例罗沙司他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所致CKD贫血患者,该患者在罗沙司他用药前后均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CKD贫血,结果提示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提升明显,而罗沙司他使用期间Hb迅速下降。从该病例提示罗沙司他作为新的肾性贫血治疗药物,其适应证明确,但相对的禁忌证、使用注意事项、剂量调整等情况均需更多的临床观察及资料总结。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提升Hb的药物可以互为补充,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CKD患者贫血时,个体化选择治疗药物及剂量调整可能是未来肾性贫血治疗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促红细胞生成素 慢性肾脏病 贫血 ANCA相关性血管炎
下载PDF
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肖祥 马荣 +2 位作者 奉娅 李琴 王少清 《西部医学》 2020年第10期1504-1508,共5页
目的评估不同类型血管通路对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透中心2014年1月~2019年1月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血管通路类型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分析血... 目的评估不同类型血管通路对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透中心2014年1月~2019年1月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血管通路类型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纳入179名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之前无其他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起始使用无涤纶套导管透析治疗患者的平均比例为48.04%(86/179),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平均比例为19.55%(35/179),动静脉内瘘平均比例32.41%(59/179)。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带隧道导管比例29.05%(53/179),动静脉内瘘比例70.95%(127/179)。使用不同血管通路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相比较,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与使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患者相比较,使用内瘘维持性透析的患者具有更高的生存率。通过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使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透析患者的死亡风险较使用内瘘透析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176倍。结论患者初次血液透析及维持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使用率较低,提高初次血液透析及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比例将是血透医生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的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临床应将动静脉内瘘作为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首要选择",在此基础之上兼顾"个体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预后 终末期肾脏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