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统计模型的区域风电消纳风险聚类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振宇 苑曙光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5-232,共8页
弃风问题严重制约风电场的可持续开发与建设,急须开展区域风电消纳风险的评估方法。为计算消纳风险,文章基于风险理论构建了风电消纳风险计量模型,并对蒙西地区87家风电场2012-2018年消纳风险数据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应用ArcGIS工具研... 弃风问题严重制约风电场的可持续开发与建设,急须开展区域风电消纳风险的评估方法。为计算消纳风险,文章基于风险理论构建了风电消纳风险计量模型,并对蒙西地区87家风电场2012-2018年消纳风险数据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应用ArcGIS工具研究内蒙古电网风电消纳风险区域的动态变化趋势和特征。研究结果能够直观反映区域的风险水平及其演化趋势,为区域风电场科学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风 风电消纳 风险模型 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北京市分布式能源发展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晓华 张露 陈庶北 《低碳世界》 2023年第4期19-21,共3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北京市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需要大力推动能源低碳发展,为尽早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分布式能源是一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能源发展方式,北京市分布式能源、具有广阔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北京市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需要大力推动能源低碳发展,为尽早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分布式能源是一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能源发展方式,北京市分布式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其供给效率亟待提升。聚焦北京市分布式能源发展历史基础、未来潜力及供给效率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北京分布式能源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北京市 分布式能源 供给效率
下载PDF
基于RWCS搜索算法的电网多项目组合投资优化决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许晓敏 王琼 路妍 《科技和产业》 2019年第10期69-76,共8页
电网企业的投资项目数量多、金额大,其投资决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权衡很多的影响因素和目标函数,考虑如何进行合理的资金分配。通过引入投资组合优化的概念,以经济效益、安全性和社会性为目标函数,考虑电力需求、可靠性、企业... 电网企业的投资项目数量多、金额大,其投资决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权衡很多的影响因素和目标函数,考虑如何进行合理的资金分配。通过引入投资组合优化的概念,以经济效益、安全性和社会性为目标函数,考虑电力需求、可靠性、企业投资能力等约束条件,构建了电网企业多项目组合投资优化决策模型。结合布谷鸟搜索算法(Cuckoo search algorithm,CS)在优化问题中较高的求解性能,利用随机权重(Random Weight,RW)动态优化布谷鸟算法。运用实际的算例,验证该模型方法应用于电网建设项目投资组合决策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目组合 投资决策优化 布谷鸟算法 动态随机权重 电网企业
下载PDF
基于“资源-项目-需求”链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适应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振宇 张垚 樊伟光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17-2233,共17页
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规划建设项目在资源与需求要素间适应水平实施评价,可为项目科学决策、规划优化、实施效果改进提供依据.针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对上下游双侧响应适应性问题,定义了 R-P-D链适应度和适应指数概念,基于可再生能源项... 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规划建设项目在资源与需求要素间适应水平实施评价,可为项目科学决策、规划优化、实施效果改进提供依据.针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对上下游双侧响应适应性问题,定义了 R-P-D链适应度和适应指数概念,基于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利用特征,在考虑广义资源条件和用户需求下将民意、规划、土地碳承载、电力系统、战略等指标纳入,拓展基于R-P-D链视角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适应度体系,建立主客观结合的矩估计理论最优组合赋权底层指标分值计算方法,构建以项目与资源侧、项目与需求侧协调度为权重,以R-P和D-P匹配评分为数值的适应度综合模型.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R-P-D链适应度模型应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验证了所提模型的优越性和适用性,提出R-P-D链三维适应度坐标轴和匹配评价量表,划分R-P-D链适应指数区间,定量确定项目适应度、匹配类别和适应指数,为项目决策、优化、效果评定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 资源-项目-需求(R-P-D) 评价指标 矩估计组合权重 适应度 匹配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统计模型的区域风电场效率影响因素挖掘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淑霞 朱宪国 苑曙光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8-77,共10页
影响风电场效率的因素众多,导致同一区域风电场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探究影响风电场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消纳风险作为风电场效率评价指标,对蒙西地区风电场消纳风险进行测度,结合各风电场消纳风险值进行空间相关分析并制作Moran散点图,Mo... 影响风电场效率的因素众多,导致同一区域风电场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探究影响风电场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消纳风险作为风电场效率评价指标,对蒙西地区风电场消纳风险进行测度,结合各风电场消纳风险值进行空间相关分析并制作Moran散点图,Moran散点图将样本主要分为HH、HL、LL、LH四类,进而分析各个因素对消纳风险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蒙西地区整体消纳风险呈下降趋势,但高消纳风险风场集聚且HH类风场整体消纳风险呈上升趋势;资源禀赋、接入电压等级以及电力市场交易规模是蒙西地区风电场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直观反映区域各个风电场效率及关键影响因素,可为区域风电产业发展及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消纳风险 影响因素 Moran散点图 空间聚类
原文传递
中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与消纳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垚 赵振宇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3-1272,共10页
掌握演化特征和驱动机理是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规划和管理优化的基础。文章基于空间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和空间错位模型分析了我国省域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纳空间分布特征和趋势,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探析其发... 掌握演化特征和驱动机理是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规划和管理优化的基础。文章基于空间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和空间错位模型分析了我国省域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纳空间分布特征和趋势,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探析其发展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和消纳重心向东南移动的趋势明显,且消纳重心位于生产重心东南侧;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和消纳重心空间耦合错位明显,但程度较稳定,变动一致性基本同步;我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与消纳基本呈东西向扩散,但扩散方向性减弱,发展地域均匀性加强;省域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与消纳空间呈现负向错位为主的特征,从西北到东南呈现正向-负向错位;各因素对非水可再生能源发展作用方向和强度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可再生能源 生产与消纳 重心 空间分布 动因分析
下载PDF
考虑风电消纳的风火发电系统优化调度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振宇 戴赛岚 《黑龙江电力》 CAS 2020年第2期119-124,129,共7页
针对风火混合发电系统的"弃风"问题,建立了以发电成本最小、能源环境效益最优和风能资源利用最优的多目标模型。将向量机间接预测风功率与机会约束相结合应用于多目标优化模型,以最大程度降低风能发电随机性对系统可靠性的影... 针对风火混合发电系统的"弃风"问题,建立了以发电成本最小、能源环境效益最优和风能资源利用最优的多目标模型。将向量机间接预测风功率与机会约束相结合应用于多目标优化模型,以最大程度降低风能发电随机性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在模型求解上,构造了模糊隶属度函数,通过模糊化将多目标转化为单个目标,得到最大满意解;基于风电输出的概率模型,将机会约束转化为确定性约束;求解方法采用粒子群算法,并以山西平鲁地区为实例进行分析,验证所建模型从多方面考虑风电随机性,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过所设风能利用最优目标实现了风能的充分利用,有助于解决"弃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发电调度 风电消纳 多目标优化 机会约束
下载PDF
新能源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振宇 戴赛岚 郭润凡 《黑龙江电力》 CAS 2020年第1期17-21,共5页
新能源城市试点项目的建成可以推动当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完备新能源产业链,对各地新能源发展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科学、综合、权威、系统的指标体系有利于定量衡量城市的新能源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特点,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能源城... 新能源城市试点项目的建成可以推动当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完备新能源产业链,对各地新能源发展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科学、综合、权威、系统的指标体系有利于定量衡量城市的新能源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特点,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能源城市发展的模式与实现途径。为此,从新能源开发情况、新能源利用情况及新能源发展环境三方面建立一套新能源城市指标体系,共选择16个指标,以分析城市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并在该体系的基础上基于粗糙集理论进行关键指标筛选,选择影响因子较大的8个关键指标,对德令哈市和敦煌市进实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城市 综合评价 粗糙集理论 AHP-TOPSIS法
下载PDF
北京市太阳能资源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时空耦合适宜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振宇 杨雨佳 《太阳能》 2021年第4期16-25,共10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有助于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针对区域太阳能资源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时空耦合关系开展了研究,以北京地区为研究对象,提出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从空间地理的新视角探索太阳能资源与...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有助于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针对区域太阳能资源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时空耦合关系开展了研究,以北京地区为研究对象,提出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从空间地理的新视角探索太阳能资源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之间的关系,针对区域太阳能资源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区域的时空耦合适宜度进行了科学评估。研究成果可为优化光伏发电区域开发的时序提供建议和决策支持,也可为京津冀及其他地区光伏发电项目的规划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时空耦合 适宜度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市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度评价与空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振宇 樊伟光 《农村电气化》 2020年第6期59-64,共6页
北京市正积极挖掘本地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构建首都现代绿色能源体系。在此背景下,亟待对北京市可再生能源资源状况和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文章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分别选取太阳能、风能和... 北京市正积极挖掘本地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构建首都现代绿色能源体系。在此背景下,亟待对北京市可再生能源资源状况和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文章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分别选取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资源的丰度指标进行测算,建立了可再生能源丰度评价模型。挖掘北京市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可再生能源资源进行了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北京市可再生能源资源总体呈现“北丰富、南贫乏”“四周丰富、中心贫乏”特征;其中,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风能资源匮乏呈随机分布特征,生物质资源有逐年减少趋势。研究成果可为北京市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可再生能源 资源评价 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重庆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郝宇霞 郭润凡 赵振宇 《农村电气化》 2020年第12期14-18,共5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开发对提高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清洁能源建设、提升电网调峰能力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重庆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归纳总结出影响重庆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SWOT)因素,并有针...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开发对提高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清洁能源建设、提升电网调峰能力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重庆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归纳总结出影响重庆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SWOT)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建议,为促进重庆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SWOT分析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基于改进Logistic模型指标的电网阶段划分
12
作者 闫庆友 张东梅 《当代经济》 2018年第24期114-115,共2页
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电网发展建设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因此对不同地区电网建设的投资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拟用人均发电量和人均用电量两个指标利用Matlab软件从供应侧和需求侧两个维度拟合Logistic曲线,从而完善对电网... 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电网发展建设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因此对不同地区电网建设的投资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拟用人均发电量和人均用电量两个指标利用Matlab软件从供应侧和需求侧两个维度拟合Logistic曲线,从而完善对电网阶段的划分,确定地区电网发展所处阶段,推算电网发展的趋势,用以指导对电网建设的精准投资,为扩建不同地区的电网发展规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 MATLAB 人均发电量 人均用电量
下载PDF
氢储能在我国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挑战及展望 被引量:50
13
作者 许传博 刘建国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99,共11页
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是应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氢储能具有跨季节、跨区域和大规模存储的优势,同时具备一定的快速响应能力,在新型电力系统的“源网荷”各个环节均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本文剖析了氢... 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是应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氢储能具有跨季节、跨区域和大规模存储的优势,同时具备一定的快速响应能力,在新型电力系统的“源网荷”各个环节均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本文剖析了氢储能相对其他储能技术的优势,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对氢能的诉求,并构建了氢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中的应用价值体系。研究认为,氢储能在储存容量和放电时长等性能指标上可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但在投资成本和转化效率方面与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氢能系统与电力系统缺乏跨领域协同,氢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缺少相应的激励配套政策;在可再生能源制氢、电氢耦合运行控制和氢燃料电池发电等方面仍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甚至空白的问题。为此本文建议,现阶段应以效率高、成本低“电‒氢”广义氢储能方式为主,“电‒氢‒电”狭义氢储能方式为辅;充分发挥氢能市场、电力市场和碳市场力量,促进氢储能低碳低成本健康发展;积极探索氢能在不同距离尺度下的运输方式组合,解决氢能资源与负荷逆向分布难题;加快完善电氢耦合产业新型标准体系建设,抢占国际标准化制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储能 新型电力系统 氢储存技术 新能源发电
下载PDF
计及电动汽车随机充电的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 被引量:42
14
作者 周建力 乌云娜 +3 位作者 董昊鑫 贺嘉明 许传博 高建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0-40,共11页
耦合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氢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发展潜力巨大,是实现能源消费清洁低碳的有效途径。以天然气-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为规划对象,考虑了系统供电辐射区域的电动汽车随机充电需求,利用高斯核密度估计和K-means聚类算法来刻画风... 耦合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氢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发展潜力巨大,是实现能源消费清洁低碳的有效途径。以天然气-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为规划对象,考虑了系统供电辐射区域的电动汽车随机充电需求,利用高斯核密度估计和K-means聚类算法来刻画风光出力和电动汽车充电的不确定性并生成典型概率场景,以年综合成本和年碳排放最小为优化目标,引入权重系数表征决策者的优化偏好,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对系统进行了容量配置优化。算例分析以年逐时数据开展仿真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与传统分供系统和联网型方案相比,该系统得益于风光发电与氢储能的协同,表现出了可观的环境效益;该系统提供充电服务是经济可行的,并且电动汽车在系统内充电能够显著降低间接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氢储能 优化规划 容量优化配置 随机模拟 不确定性 场景生成
下载PDF
考虑风光出力季节性波动的储能容量配置 被引量:22
15
作者 梅书凡 檀勤良 代美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57,共7页
通过配置储能可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时的弃电和功率波动问题,但现阶段储能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且现有研究在进行储能规划时,多聚焦于单一季节下的储能最优容量,忽略了风电、光伏出力季节性波动对储能规模的影响。为解决... 通过配置储能可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时的弃电和功率波动问题,但现阶段储能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且现有研究在进行储能规划时,多聚焦于单一季节下的储能最优容量,忽略了风电、光伏出力季节性波动对储能规模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需求季节性波动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采用等效循环次数核算储能投资运行成本,并利用期望持续放电时间处理容量和功率的相关性,从储能全生命周期收益和风光综合利用率角度对储能的容量和功率进行配置。仿真结果表明,与追求储能收益最大化或采用单一典型日进行储能配置相比,文中所提方法不仅可保障储能经济性,还可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季节性波动 新能源消纳 储能配置 全生命周期成本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区块链与综合能源系统: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妍 王龙泽 +2 位作者 吴靖 原蓉芳 李美成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7,共7页
本文基于区块链的技术特点,结合我国能源电力改革的发展方向,对区块链在综合能源系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探究。本文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在综合能源系统应用方面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能源区块链系统构建中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展... 本文基于区块链的技术特点,结合我国能源电力改革的发展方向,对区块链在综合能源系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探究。本文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在综合能源系统应用方面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能源区块链系统构建中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了基于区块链的未来综合能源的发展愿景。论文提出要构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能源区块链系统,并在系统中实现协同化、智能化、数字化和低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综合能源系统 能源区块链 科学问题 前景展望
原文传递
中国省际碳排放预测及达峰情景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金超 鹿世强 郭正权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5,共5页
中国不同省级的碳排放量呈现明显差异。文章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得到碳排放影响因素,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模型和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7—2020年的面板数据,对不同发展情景下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来20年的碳... 中国不同省级的碳排放量呈现明显差异。文章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得到碳排放影响因素,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模型和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7—2020年的面板数据,对不同发展情景下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来20年的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将预测结果和误差指标与ELM、BP、GWO-SVM模型进行对比。同时,文章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划分东北、华北等7个区域进行碳达峰、碳减排能力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遗传算法改进的极限学习机模型可以克服ELM模型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获得更高的预测精度;在绿色发展情景下中国7个区域均能在2030前实现碳达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达峰 STIRPAT模型 遗传算法 极限学习机
下载PDF
基于交互算法的多代理虚拟电厂调度优化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源 檀勤良 张兴平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2,共11页
包含大规模随机机组的虚拟电厂(VPP)在运行过程中,会由于随机机组出力不确定性产生系统运行风险及收益损失风险。针对该问题,文中基于多代理系统(MAS)的分层控制特点,构建了整合条件风险价值(CVaR)的两阶段双层分解(BLDP)模型。选取多... 包含大规模随机机组的虚拟电厂(VPP)在运行过程中,会由于随机机组出力不确定性产生系统运行风险及收益损失风险。针对该问题,文中基于多代理系统(MAS)的分层控制特点,构建了整合条件风险价值(CVaR)的两阶段双层分解(BLDP)模型。选取多目标规划(MOP)模型与文中构建的BLDP模型进行对比,以验证BLDP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BLDP模型求解条件下,各VPP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又进行相互交易时系统的出力更稳定,具有更高的系统收益,且受风险水平变化的影响也更小。在不同的交易机制下,BLDP模型的求解结果较MOP模型具有更高的系统收益率。当各VPP独立参与电力市场而不进行相互交易时,BLDP模型的求解结果较MOP模型高103%;当VPP同时参与相互交易及电力市场交易时,BLDP模型的求解结果较MOP模型高147%。模拟结果验证了文中构建的BLDP模型在不同风险条件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VPP) 多代理系统(MAS) 电力市场 两阶段双层分解(BLDP)模型 多目标规划(MOP)模型 条件风险价值(CVaR) 风险控制
下载PDF
基于CNN-LSTM组合模型的碳价预测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宇辰 加鹤萍 +1 位作者 余涛 刘敦楠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0-206,共7页
对碳价波动的特征进行分析,说明碳价预测的意义;然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提出一种CNN-LSTM组合模型的碳价预测方法,充分考虑碳价的时序特性,通过改善... 对碳价波动的特征进行分析,说明碳价预测的意义;然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提出一种CNN-LSTM组合模型的碳价预测方法,充分考虑碳价的时序特性,通过改善相关模型,从时序数据中提取特征的能力从而提高预测准确性;最后,通过欧洲能源交易所及我国广州碳市场的碳价实例验证,将CNN-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其他常用预测模型对比,结果表明CNN-LSTM模型在碳价预测中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价预测 长短时记忆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组合模型
下载PDF
中国四大城市群碳排放驱动因素时空分解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元欣 贺铄 +2 位作者 江雅婧 罗旭 袁家海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41,共11页
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集聚区域,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研究中国典型城市群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应用ST-IDA模型(时空指数分解分析法)和LMDI(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分解法,... 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集聚区域,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研究中国典型城市群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应用ST-IDA模型(时空指数分解分析法)和LMDI(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分解法,分析2000—2019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的碳排放驱动因素(人口规模、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研究发现:2000—2019年间,四大城市群能源活动碳排放总体趋势均由高速增长阶段步入平稳增长阶段,其中成渝城市群已基本实现碳达峰;能源强度效应是影响碳排放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人口规模扩张、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能源强度上升是促进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起到抑制作用;四大城市群碳排放的时空演变主要取决于工业部门。鉴于四大城市群呈现出不同的碳排放特征,未来应探索差异化、多元化的城市群减排路径,促进城市群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驱动因素 ST-IDA模型 时空分解 城市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