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CT在泌尿系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岚亭 郭峰 +2 位作者 王胜军 倪泽称 汪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7期1951-1956,共6页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在泌尿系各肿瘤中的诊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泌尿系肿瘤患者,男47例,女9例,年龄40~88岁,其中肾癌28例,膀胱癌14例,肾盂癌2例,前列腺癌3例,肾错构瘤5例,精原细胞瘤2例。所有患者均行18...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在泌尿系各肿瘤中的诊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泌尿系肿瘤患者,男47例,女9例,年龄40~88岁,其中肾癌28例,膀胱癌14例,肾盂癌2例,前列腺癌3例,肾错构瘤5例,精原细胞瘤2例。所有患者均行18F-FDGPET/CT显像,并进行PET/CT融合图像、PET图像和CT图像帧对帧对比分析。结果 2例患者双侧肾上腺占位,PET示高代谢,1例明确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肾上腺结核;12例肾癌术前患者CT均能发现,PET提示9例为高代谢,3例阴性;16例肾癌术后10例高代谢中6例发现转移灶;5例膀胱癌PET表现为高代谢,9例术后复查8例高代谢中6例发现转移;3例前列腺癌患者中仅1例表现为高代谢,1例前列腺癌合并骨转移患者治疗2年后,PET未能发现骨转移。1例左侧后腹膜原发性精原细胞瘤PET检查,后腹膜区可见多个结节状略高代谢病灶。1例肾盂癌患者PET示左侧肾盂内团块状高代谢病灶,SUV值15.4。总体敏感度85.7%,特异度66.7%。结论 18F-FDGPET/CT因经泌尿系代谢,对肾、膀胱癌、前列腺的原发病灶显影效果欠佳,对于术后复查患者转移灶的早期发现和定位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泌尿系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65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4
2
作者 史新华 曹新君 马晓翠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8期1183-1184,共2页
传统的肾切除对患者损伤重、创伤大、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恢复慢,自1993年Gauru首次报道经腹膜后行腹腔镜肾切除术来,腔镜技术发展很快。腹腔镜肾切除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切除则有路径... 传统的肾切除对患者损伤重、创伤大、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恢复慢,自1993年Gauru首次报道经腹膜后行腹腔镜肾切除术来,腔镜技术发展很快。腹腔镜肾切除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切除则有路径直接、损伤小、恢复快、不干扰腹腔脏器、无腹腔污染等优点,我科于2005年4月至2009年3月行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 腹膜后途径 护理 术后卧床时间 2009年 腔镜技术 腹腔脏器 腹腔污染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内置引流术的护理 被引量:4
3
作者 汪金亮 曹新君 +2 位作者 史新华 傅娜娜 王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4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预防并发症,加强饮食及活动的护理。结果:34例患者取石均...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预防并发症,加强饮食及活动的护理。结果:34例患者取石均成功,出现漏尿3例。随访21例患者6~18个月,无结石复发和输尿管狭窄。结论: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腹腔镜技术的进展情况,不断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护理
下载PDF
铥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汪清 胡岚亭 +3 位作者 倪泽称 王胜军 马力克 郭锋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的评估前列腺铥激光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铥激光治疗BPH患者52例,监测和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3-6个月的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均采用硬膜外麻... 目的评估前列腺铥激光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铥激光治疗BPH患者52例,监测和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3-6个月的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完成手术操作,无尿失禁、水中毒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最大尿流率(19.8±2.2)mL/s、IPSS(5.6±1.4)分,QOL(1.8±0.3)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41例术前仍保持性功能者,术后均保留性功能。结论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切除术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安全,是治疗BPH的一种理想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切割术 激光手术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34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岚亭 汪清 +3 位作者 张宇 王胜军 倪泽称 杨建昆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3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输尿管中上段结石30例,中段结石4例。4例术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3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输尿管中上段结石30例,中段结石4例。4例术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无效,3例行输尿管镜取石术失败,其余术前未行其他治疗。结石直径10~25mm。结果34例患者取石均成功,21例随访6~18个月,患者肾积水均明显好转,无结石复发和输尿管狭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可作为ESWL或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输尿管结石 取石术
下载PDF
重复输尿管畸形合并上尿路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阿不都米吉提.阿不都克力木 艾合买提.卡德尔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4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重复输尿管畸形合并上尿路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重复输尿管畸形合并上尿路结石患者20例,对应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 目的探讨分析重复输尿管畸形合并上尿路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重复输尿管畸形合并上尿路结石患者20例,对应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3~16个月的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8例患者软镜下碎石成功,住院时间为40~90 min,平均住院时间(58.6±4.1)min。另外2例患者,由于输尿管狭窄,经扩张后仍不能置入输尿管软镜鞘,选择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治疗。20例患者术后1个月的结石排净率为95%。结论对重复输尿管畸形合并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进行治疗较为安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输尿管畸形 上尿路结石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附56例报告)
7
作者 汪清 倪泽称 +4 位作者 胡岚亭 马力克 王胜军 郭峰 姜有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的临床疗效及此术式对机体的影响。方法膀胱移性上皮癌56例(男53例,女3例),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治疗。结果56例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血Cr、BUN均正常,未出现酸中... 目的探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的临床疗效及此术式对机体的影响。方法膀胱移性上皮癌56例(男53例,女3例),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治疗。结果56例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血Cr、BUN均正常,未出现酸中毒。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排尿、储尿功能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根治性膀胱切除 乙状结肠新膀胱
下载PDF
睾丸移植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
8
作者 雷鹏 汪清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8期3367-3369,共3页
睾丸移植作为治疗高位腹腔型隐睾、男性性腺功能减退及男性不育的有效手段,在吻合血管的自体、异体睾丸移植,睾丸组织及精原干细胞移植,睾丸间质细胞移植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与此同时,也遇到诸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当属移... 睾丸移植作为治疗高位腹腔型隐睾、男性性腺功能减退及男性不育的有效手段,在吻合血管的自体、异体睾丸移植,睾丸组织及精原干细胞移植,睾丸间质细胞移植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与此同时,也遇到诸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当属移植术后难以持续、稳定地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联合移植方法的使用使包括胰岛和神经元在内的细胞在移植后可以较长时间存活,从而为糖尿病或者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睾丸移植 异体睾丸移植 睾丸间质细胞移植 睾丸组织移植 精原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WZ式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尿动力学指标的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梁高照 樊文龙 +4 位作者 姜有涛 艾克拜尔 郭峰 艾合买提 汪清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Wang-Zebra(汪式-斑马,WZ)式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尿流动力学指标的研究。方法:对3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WZ式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检测术后尿流率、剩余尿、新膀胱压力、膀胱容量,并记录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Wang-Zebra(汪式-斑马,WZ)式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尿流动力学指标的研究。方法:对3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WZ式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检测术后尿流率、剩余尿、新膀胱压力、膀胱容量,并记录患者术后12、24个月的控尿情况。结果:36例患者12、24个月的尿流动力学指标参数中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5.50±1.50)、(15.15±1.25)ml/s,新膀胱排尿期最大膀胱压力分别为(6.15±0.37)、(7.21±0.34)kPa、新膀胱储尿期最大膀胱压力分别为(2.28±0.27),(2.93±0.24)kPa、新膀胱容量分别为(493.30±10.86)、(514.10±15.50)ml,剩余尿量为(61.27±3.39)、(57.53±3.10)ml。其中新膀胱容量、储尿期膀胱压力、排尿期膀胱压、剩余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Z式肠代新膀胱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腹腔镜膀胱全切术 WZ式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下载PDF
单切口经阴道可调节AjustTM吊带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樊文龙 郭峰 +4 位作者 姜有涛 倪泽称 艾合买提 艾克拜尔 汪清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5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 评估AjustTM吊带系统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13年4月-2013年11月共收集SUI患者16例,应用单切口可调节AjustTM吊带系统进行治疗,记录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治愈率、满意度和手术并发症等.结... 目的 评估AjustTM吊带系统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13年4月-2013年11月共收集SUI患者16例,应用单切口可调节AjustTM吊带系统进行治疗,记录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治愈率、满意度和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1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9- 17min,失血量10 -35mL,平均18±4.5mL.膀胱等盆腔脏器及尿道无损伤,围手术期无会阴血肿的发生,无切口感染发生.16例尿失禁均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 单切口A justTM吊带治疗SUI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阴道
原文传递
视频动态观察下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
11
作者 王健 汪清 +2 位作者 李研 程卫平 李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视频动态观察 输尿管阴性结石 体外震波碎石 尿路造影技术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周海霞 梁泽兰 谭伟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8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临床的应用优势。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全程始终贯穿FTS理念,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临床的应用优势。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全程始终贯穿FTS理念,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与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各项更理想(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不及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予以复杂性肾结石患者FTS理念护理,手术效果较理想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复杂性肾结石 应用 效果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诊断和监测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宇 胡岚亭 +2 位作者 倪泽称 张宁 汪清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2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g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诊断和监测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可行性,并与尿脱落细胞学进行对比。方法应用荧光标记的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和9号染色体p16位点9p21区带探针,对80例疑似...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g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诊断和监测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可行性,并与尿脱落细胞学进行对比。方法应用荧光标记的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和9号染色体p16位点9p21区带探针,对80例疑似膀胱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进行FISH检测,并同期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测,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和FISH进行比较;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建立FISH阈值。结果FISH和尿脱落细胞学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特异度分别为86.7%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SH和尿脱落细胞学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总体灵敏度分别为80%和32.3%。FISH和尿脱落细胞学在灵敏度以及肿瘤分期、分级、初发和复发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SH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早期诊断和监测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道肿瘤 原位杂交 荧光
原文传递
经皮肾穿刺造瘘模型大鼠血清胱抑素C测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宁 张宇 汪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2-822,共1页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我们以血清胱抑素C(Cys C)观察大鼠肾穿刺造瘘模型中不同孔径、不同灌注压力对肾脏造成的损伤。
关键词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 血清胱抑素C 模型大鼠 测定 微创技术 灌注压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