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站对多地5G远程控制骨科机器人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田伟 张琦 +12 位作者 李祖昌 范明星 刘亚军 王磊升 张树栋 戴加平 陈宝 张涛 尤佳 刘欣伟 王春生 廖燚 汪少波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9年第6期349-354,共6页
目的探讨一站对多地(一对多,one to many)5G远程骨科机器人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6至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山东省烟台山医院骨科、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骨科、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脊... 目的探讨一站对多地(一对多,one to many)5G远程骨科机器人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6至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山东省烟台山医院骨科、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骨科、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脊柱外科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骨科应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一对多5G远程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5例。4例患者为胸腰椎骨折,1例患者为腰椎滑脱。评价指标包括螺钉置入准确性、术中不良事件与术后5 d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等。结果共完成2次一对多5G远程骨科机器人手术,包括一站对二地手术和一站对三地手术各1次。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22.0±33.5)min,导针置入时间为(44.0±8.2)min。共置入椎弓根螺钉30枚,螺钉分级为A级29枚、B级1枚。螺钉位置优秀(A级)率为96.7%,螺钉位置可接受(A级+B级)率为100%。螺钉置入实际位置与规划位置的偏差为(0.79±0.52)mm。术中未发生不良事件,术后5 d内未发生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从术前的(4.6±1.5)分降低到术后的(2.6±0.5)分。结论一对多5G远程骨科机器人手术的准确性高、安全性好,将有助于远程医疗行业加快进入5G时代。5G远程骨科机器人手术的临床应用有望推动高端医用装备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学 机器人手术 脊柱 5G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误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艾依热提.买买提 普日海提.卡德尔 马晓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8期142-142,146,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易被误诊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减少对本病的误诊。方法选择2004~2007年在我院住院的9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及误诊情况。结果在选样观察的9例患者中,全部均不是首诊的... 目的通过对临床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易被误诊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减少对本病的误诊。方法选择2004~2007年在我院住院的9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及误诊情况。结果在选样观察的9例患者中,全部均不是首诊的,以"甲状旁腺亢进"收住入院,而表现骨关节、胃肠道、结石等不同症状,通过实验室综合指数结果最终被确诊,其误诊时间分别6个月~6年。结论加强临床医生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方进的认识,可减少对本病的误诊,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误诊 分析
下载PDF
骨松宝胶囊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王健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20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骨松宝胶囊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2例,口服骨松宝胶囊、钙尔奇D,比较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结果失访4例。治疗6个月随访时,患者腰椎骨密度变化较为明显,治疗后骨... 目的探讨骨松宝胶囊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2例,口服骨松宝胶囊、钙尔奇D,比较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结果失访4例。治疗6个月随访时,患者腰椎骨密度变化较为明显,治疗后骨密度较治疗前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2,P〈0.05)。治疗9个月随访时,患者腰椎骨密度变化更为明显,较治疗6个月时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5,P〈0.05)。结论在骨松宝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时,长期服药安全有效,建议服药时间应至少持续6个月,为巩固和提高疗效服药时间可超过9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压缩性骨折 骨松宝胶囊
原文传递
骨填充网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宏梓 汪少波 +1 位作者 拉华欠 廖燚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3-441,共9页
目的评价骨填充网袋术(BFC)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和万方数据库,查找BFC经皮椎体... 目的评价骨填充网袋术(BFC)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和万方数据库,查找BFC经皮椎体成形术与PKP治疗OVCF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病例对照研究(C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9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包括文献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手术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Cobb角和术后骨水泥渗漏率和发表偏倚。结果纳入5篇RCT和5篇CCT,共668例患者。在术后VAS(MD=-0.06,95%CI-0.24~0.37)、术后ODI(MD=-0.20,95%CI-1.13~0.73)及Cobb角(MD=0.18,95%CI-0.05~0.91)方面,BFC与PK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MD=-3.07,95%CI-5.53^-0.60)及骨水泥渗漏率(OR=0.21,95%CI 0.12~0.36)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漏斗图显示以上指标皆无明显非对称性,提示发表偏倚对结果造成影响较小。结论BFC与PKP在治疗OVCF的手术疗效上相当,但有手术时间短和骨水泥渗漏率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压缩性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术中示踪器微创固定与常规固定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勇奇 张德华 +5 位作者 吴宏梓 张柯 杨睿 方洲 汪少波 廖燚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9-847,共9页
目的探讨改良示踪器微创固定方法与常规示踪器固定方法在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7月— 2017年12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41例胸腰椎新鲜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 目的探讨改良示踪器微创固定方法与常规示踪器固定方法在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7月— 2017年12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41例胸腰椎新鲜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25~55岁,平均40.6岁。骨折AO分型:A型28例,B型13例。患者均采用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20例(常规示踪器固定辅助置钉),改良组21例(改良示踪器微创固定辅助置钉)。常规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92枚,改良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96枚。记录两组固定示踪器时手术创口大小、创口出血量、固定示踪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固定示踪器时脊髓损伤及神经根损伤)、示踪器固定装置显影及产生伪影情况。术后通过320排CT扫描及Gertzbein-Robbins分类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置钉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诊断、椎弓根横径、e角(椎弓根纵轴椎体矢状轴的夹角)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创口大小、创口出血量、固定示踪器时间分别为(6.00±1.26)mm、(1.38±0.22)ml、(1.42±0.17)min,而常规组分别为(40.16±5.71)mm、(11.61±1.15)ml、(5.12±0.64)min(P<0.05)。两组固定示踪器时均无脊髓或神经根损伤发生。三维图像采集和自动配准过程中,改良示踪器固定装置的克氏针显影,未产生伪影,改良组透视效果良好。改良组Gertzbein-Robbins分类为A类94枚,B类2枚;常规组Gertzbein-Robbins分类为A类89枚,B类3枚。两组置钉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时,与常规示踪器固定比较,改良示踪器微创固定方法创伤小、安全性高,且不影响机器人辅助置钉时椎弓根螺钉的置钉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示踪器固定
原文传递
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健 廖燚 袁锋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0期3164-3170,共7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与其密切相关的骨质疏松患病率较前明显增高,易引起骨质疏松相关骨折。由于骨量的减少通常无症状,而监测骨骼生理变化的放射学测量反应缓慢,因而对其的早期诊断和监测非常困难。骨转换标记物是成骨细胞或破骨...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与其密切相关的骨质疏松患病率较前明显增高,易引起骨质疏松相关骨折。由于骨量的减少通常无症状,而监测骨骼生理变化的放射学测量反应缓慢,因而对其的早期诊断和监测非常困难。骨转换标记物是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在进行骨重塑过程中释放的蛋白质或蛋白质衍生物的标志物,可提供骨健康相关的骨代谢状态并对骨折风险进行评估。通过查询相关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应用的经典和最新文献并进行综述总结,得出结论,骨代谢标志物结合骨密度综合使用的骨平衡指数可对骨代谢变化做出快速判断,准确预测骨丢失,具体应用时需排除干扰因素,是诊断和监测骨骨质疏松状态并预测骨健康的有用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 骨平衡指数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前臂骨内腱鞘囊肿的早期诊治
7
作者 王健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19期28-29,33,共3页
的 探讨早期诊治前臂骨内腱鞘囊肿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例骨内腱鞘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例位于桡骨下段腱鞘囊肿,2例位于尺骨上段腱鞘囊肿,均经手术清除病灶,病理切片明确诊断,术后均得... 的 探讨早期诊治前臂骨内腱鞘囊肿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例骨内腱鞘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例位于桡骨下段腱鞘囊肿,2例位于尺骨上段腱鞘囊肿,均经手术清除病灶,病理切片明确诊断,术后均得到随访.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8.5(13~23)个月,无局部复发,腕部、肘部、肩部关节功能良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术前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可以避免对该病的误诊,手术治疗以病灶刮除及外固定保护为主,术后良好的功能锻炼进一步促进了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骨内腱鞘囊肿 早期诊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