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毒化瘀健脾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模型大鼠p16、PTEN基因的去甲基化和蛋白诱导表达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志钢 张伟 +5 位作者 邱作成 夏宽宏 纪勇 李玲 连军 安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47-1255,共9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健脾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模型大鼠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2A,p16)、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基因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健脾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模型大鼠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2A,p16)、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基因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解毒化瘀健脾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低浓度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的综合造模方法,创建实验性大鼠胃黏膜异型增生病变模型;分模型对照组、西药维甲酸治疗组、解毒化瘀健脾方治疗组,并选择正常大鼠作为阳性对照组进行干预;应用甲基化特异PCR技术检测大鼠胃黏膜p16、P T E N基因甲基化状态;R e a l-t i m e P C 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16,PTEN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胃黏膜异型增生细胞p16、PTEN基因的甲基化阳性检出率均为33.33%(6/1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0%(2/10),但差异不显著;解毒化瘀健脾方治疗组p16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均未0%(0/15),相比模型组20%(2/10)甲基化程度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6在mRNA(P<0.001)和蛋白(P<0.01)水平的表达相比模型组极显著升高;PTEN在mRNA(P<0.05)和蛋白(P<0.01)水平的表达相比模型组极显著升高.结论:解毒化瘀健脾方对异型增生胃黏膜细胞p16、PTEN基因具有一定的去甲基化作用,并显著诱导二者的表达量增加.解毒化瘀健脾组方的对胃黏膜异型增生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健脾 胃黏膜异型增生 P16基因 PTEN基因 甲基化
下载PDF
解毒化瘀健脾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Thbs1基因甲基化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志钢 张伟 +3 位作者 夏宽宏 孙奇 纪勇 李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43-248,共6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健脾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模型大鼠血小板反应蛋白1基因(thrombospondin 1,Thbs1)甲基化状态的影响,并探讨解毒化瘀健脾方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性胃黏膜异型增生病变模型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model ...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健脾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模型大鼠血小板反应蛋白1基因(thrombospondin 1,Thbs1)甲基化状态的影响,并探讨解毒化瘀健脾方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性胃黏膜异型增生病变模型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model control group,M G)、阳性对照组(positive control group,PCG)-西药维甲酸治疗组、解毒化瘀健脾方治疗组(Jiedu Huayu Jianpi Fang treatment group,A),并以健康大鼠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G),进行相应的药物干预;取胃黏膜组织,应用甲基化特异PCR技术检测Thbs1基因甲基化状态;HE染色观察各处理组胃黏膜组织结构变化差异.结果:CG组10只健康大鼠胃黏膜经检测Thbs1基因均未发生甲基化,胃黏膜异型增生MG组大鼠T h b s1基因的甲基化阳性检出率为33.33%(6/18);PCG组-西药维甲酸组同正常大鼠相同,Thbs1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为0.00%;A组治疗大鼠Thbs1基因甲基化比率(20.00%),相比MG组显著降低(P=0.0198).HE染色结果显示MG、PCG、A组呈现中轻度胃黏膜异型增生症状,经治疗后PCG、A组异型增生趋于正常.结论:解毒化瘀健脾方对发生异型增生的胃黏膜组织Thbs1基因具有显著地去甲基化作用.解毒化瘀健脾方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可能与该药物使Thbs1基因甲基化程度显著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健脾 胃黏膜异型增生 Thbs1基因 甲基化
下载PDF
解毒化瘀健脾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大鼠PTEN、E-cad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魏晓茹 李志钢 +1 位作者 纪勇 张美林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3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健脾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模型大鼠的抑癌基因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和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基因的影响。方法运用综合造模方法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健脾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模型大鼠的抑癌基因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和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基因的影响。方法运用综合造模方法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病变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维甲酸)、中药组(解毒化瘀健脾方),进行相应药物干预,另选取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大鼠PTEN、E-cad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TEN、E-cad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中药组E-cad mRNA及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PTEN、E-cad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PTEN、E-cad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PTEN蛋白表达量降低,E-cad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解毒化瘀健脾方可诱导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胃黏膜细胞PTEN、E-cad基因的蛋白表达量上升,从而实现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治疗,逆转胃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 解毒化瘀健脾方 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E-钙黏蛋白 大鼠
下载PDF
解毒化瘀健脾方及拆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大鼠多基因去甲基化诱导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志钢 张伟 +3 位作者 邱作成 纪勇 李玲 夏宽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820-1825,共6页
目的:从诱导基因表达角度评估解毒化瘀健脾方及拆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模型大鼠治疗的贡献作用.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法检测正常对照组、胃黏膜异型增生组、西药维甲酸治疗组、解毒化瘀健脾全组方治疗组、... 目的:从诱导基因表达角度评估解毒化瘀健脾方及拆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模型大鼠治疗的贡献作用.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法检测正常对照组、胃黏膜异型增生组、西药维甲酸治疗组、解毒化瘀健脾全组方治疗组、中药单组方解毒组、化瘀组、益气组、养阴组、理气组抑癌基因及肿瘤相关基因p16、PETN、凝血栓蛋白酶基因1(thrombospondin 1,Thbs1)、E-Cadherin、Runx3的甲基化程度;Real-time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解毒化瘀健脾中药各组处理因促使各基因去甲基化导致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表达变化.结果:解毒化瘀健脾方及各拆方组均可一定程度实现p16、PETN、Thbs1、E-Cadherin、Runx3的去甲基化;转录水平各组相比CG组基因表达变化分别为:A组p16极显著升高(P<0.01),PETN、E-Cadherin、Thbs1、B组Thbs1、C组p16、PETN、Thbs1、E组Thbs1、F组p16、Thbs1显著升高(P<0.05);蛋白水平各组相比CG组蛋白表达的变化为:A组p16、PTEN、E-Cadherin、RUNX3、THBS1、B组p16、C组p16、THBS1、D组除RUNX3外的蛋白、E组除PTEN的蛋白、F组除THBS1外的蛋白均显著上调(P<0.05);统计各组在转录和蛋白翻译水平的变化积分,结果表明解毒化瘀健脾中药方贡献分值最为突出,其次为单组方理气组、养阴组、化瘀、益气组及解毒组.结论:解毒化瘀健脾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的治疗作用优于各拆方治疗组,对胃黏膜异型增生的治疗应以理气养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健脾 胃黏膜异型增生 MSP Real-time 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补泄理肾汤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邱作成 王智 +4 位作者 田赛 田绍侠 代忠明 史竟羽 李本皓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补泄理肾汤联合百令胶囊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诊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补泄理肾汤联合百令胶囊治疗... 目的观察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补泄理肾汤联合百令胶囊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诊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补泄理肾汤联合百令胶囊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与血脂指标;肾功能指标: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患者24h尿中尿微量白蛋白(MAU)、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变化情况,并记录中西医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PG、2hPG、HbA1C、HCY、MAU、UAER、Cys C、BUN、SCr、血压血脂水平(HDL-C除外)水平均明显降低,HDL-C水平上升,且观察组FPG、2hPG、HbA1C、HCY、MAU、UAER、CysC、BUN、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压血脂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泄理肾汤联合百令胶囊不仅可以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水平,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与肾功能,降低HCY、MAU、UAER水平,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补泄理肾汤 百令胶囊 厄贝沙坦 血糖 肾功能
原文传递
化瘀理气中药组方对大鼠胃黏膜异型增生p16基因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志钢 邱作成 +3 位作者 张伟 夏宽宏 纪勇 李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健脾中药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过程中其化瘀与理气组方对模型大鼠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胃黏膜异型增生大鼠分模型对照组、维甲酸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化瘀组方、理气组方治疗组,并以正常大鼠作为阳...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健脾中药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过程中其化瘀与理气组方对模型大鼠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胃黏膜异型增生大鼠分模型对照组、维甲酸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化瘀组方、理气组方治疗组,并以正常大鼠作为阳性对照组进行相应药物干预;应用甲基化特异PCR技术检测大鼠胃黏膜p16基因甲基化状态;Real-time PCR、免疫组化技术、Western blot检测p16在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胃黏膜异型增生细胞p16基因的甲基化阳性检出率均为33.33%(6/18),高于正常对照组(2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3,P=0.312);化瘀和理气治疗组p16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均为0.00%(0/15);m RNA(P<0.001,P<0.001)和蛋白表达(P<0.05,P<0.01)水平两组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解毒化瘀健脾中药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过程中其化瘀与理气组方中药均对异型增生胃黏膜细胞p16基因具有一定的去甲基化作用,并能显著增加其转录与蛋白翻译水平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 理气 胃黏膜异型增生 P16基因 去甲基化
下载PDF
解毒化瘀健脾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模型大鼠Thbs1、E-cad基因去甲基化和蛋白诱导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志钢 张伟 +3 位作者 邱作成 纪勇 李玲 夏宽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7期79-84,共6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健脾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模型大鼠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 1,Thbs1)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基因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解毒化瘀健脾方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低浓度MNNG(N-甲...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健脾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模型大鼠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 1,Thbs1)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基因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解毒化瘀健脾方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低浓度MNNG(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的综合造模方法,建立实验性胃黏膜异型增生大鼠模型;分模型对照组、西药维甲酸治疗组、解毒化瘀健脾方治疗组,并选择正常大鼠作为阳性对照组;应用甲基化特异PCR技术检测大鼠胃黏膜THBS1、E-cad基因甲基化状态;Realtime PCR、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hbs1和E-cad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胃黏膜异型增生细胞Thbs1的甲基化阳性检出率为25.0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00%(P<0.05);模型组E-cad基因的甲基化阳性检出率(33.33%)高于正常对照组(16.67%),但差异不显著(P>0.05);解毒化瘀健脾方组Thbs1及E-cad甲基化阳性检出率相比,模型组显著降低为0.00%(P<0.05);解毒化瘀健脾方组Thbs1和E-cad mRNA(P<0.05,P<0.01)和蛋白表达(P<0.05,P<0.01)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解毒化瘀健脾方可能通过对异型增生胃黏膜细胞Thbs1、E-cad基因的去甲基化和诱导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实现对胃黏膜异型增生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异型增生 解毒化瘀健脾方 血小板反应蛋白1 E-钙粘蛋白 甲基化
下载PDF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优质护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伟 杨莉 李志钢 《新疆中医药》 2015年第3期48-49,共2页
鼻中隔偏曲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临床常引发鼻功能障碍,表现为头痛、鼻塞、眩晕、耳鸣、夜间睡眠打鼾等症状,其病理改变是因鼻中隔的上下或前后径偏离矢状面,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局部突起,引起鼻腔通气功能障碍、鼻窦功... 鼻中隔偏曲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临床常引发鼻功能障碍,表现为头痛、鼻塞、眩晕、耳鸣、夜间睡眠打鼾等症状,其病理改变是因鼻中隔的上下或前后径偏离矢状面,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局部突起,引起鼻腔通气功能障碍、鼻窦功能障碍并产生症状的一种鼻内畸型。随着鼻腔内窥镜技术的成熟发展,在直视下清除鼻腔及鼻窦病变组织,对改善其通气和引流,促进鼻腔生理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分析 通气功能障碍 前后径 鼻窦病变 喉科 眶并发症 鼻内镜术 矫正手术 矫正术 鼻毛
下载PDF
清肝化瘀、化痰通络剂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 被引量:1
9
作者 邱作成 其满古丽·斯地克 +3 位作者 许红峰 王志中 田绍侠 贺小飞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肝化瘀、化痰通络剂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肝热血瘀痰浊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来诊高血压患者1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96例,治疗组予以清肝化瘀、化痰通络剂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清肝化瘀、化痰通络剂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肝热血瘀痰浊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来诊高血压患者1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96例,治疗组予以清肝化瘀、化痰通络剂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24 h平均动脉压、血压变异性、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舒张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白天舒张压标准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白天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24 h收缩压标准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24 h舒张压标准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候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清肝化瘀、化痰通络剂联合松龄血脉康可有效降低24 h平均收缩压、减少血压变异性和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化瘀 化痰通络 松龄血脉康 高血压病 硝苯地平 血压变异性
原文传递
萎缩性胃炎中医药辨证治疗进展
10
作者 赵红艳 李志钢 《新疆中医药》 2020年第5期82-84,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状态,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与之伴随的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被列为癌前病变,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目前西医对该疾病的治疗处于瓶颈期,而中医药治疗因其多靶点、多环节的综合调节优势而在该领域显示出极大优势。本...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状态,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与之伴随的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被列为癌前病变,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目前西医对该疾病的治疗处于瓶颈期,而中医药治疗因其多靶点、多环节的综合调节优势而在该领域显示出极大优势。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研究,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主要治法等方面将各医家对该疾病的认识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现况
11
作者 安晓英 祁贝贝 +1 位作者 海琳娜 李志钢 《新疆中医药》 2019年第1期192-194,共3页
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AG)和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是主要的胃癌前病变。AG和IM的流行病学特点因国家而异,通常认为IM是由AG发展而来,但AG和IM的病因并不总是相同的。目前尚无有效的AG和IM的管理和治疗策略。... 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AG)和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是主要的胃癌前病变。AG和IM的流行病学特点因国家而异,通常认为IM是由AG发展而来,但AG和IM的病因并不总是相同的。目前尚无有效的AG和IM的管理和治疗策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已被证明是AG和IM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防止胃癌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荟萃分析发现,对于根除HP逆转AG和IM的可能性仍存争议。近些年来,中医药在防治AG和IM方面优势凸显,甚至可以逆转部分AG和IM,提高中医药防治AG研究质量水平,为临床防治AG提供可靠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中医药治疗AG和IM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实验研究的开展,近年来大量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中西医治疗 研究近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