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IGF-1的检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石光英 周芳 +1 位作者 王红霞 谢敬东 《肝脏》 2020年第10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水平,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及昌吉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依据是...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水平,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及昌吉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依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肝癌合并糖尿病组(n=60)和肝癌未合并糖尿病组(n=60)。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及IGF-1、IGFBP-3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肝癌合并糖尿病组与肝癌未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肝功能AST、ALT及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合并糖尿病组与肝癌未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肿瘤标志物AFP及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合并糖尿病组IGF-1、IGFBP-3水平明显低于肝癌未合并糖尿病组(P<0.05)。HBV感染、饮酒、糖尿病、恶性肿瘤家族史和吸烟均为原发性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可能会提高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尤其是HBV感染、饮酒、恶性肿瘤家族史和吸烟的患者,需多关注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糖尿病 IGF-1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HBV基因型、基因亚型及基因变异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石光英 郭新文 谢敬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5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不同基因型、基因亚型及基因变异与原发性肝癌(PHC)的关系,为制定PHC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共4例感染HBV基础上的PHC患者,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不同基因型、基因亚型及基因变异与原发性肝癌(PHC)的关系,为制定PHC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共4例感染HBV基础上的PHC患者,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酶联免疫法检测HBeAg。应用PCR方法检测患者HBV基因型、基因亚型分布特征,检测HBV基因变异情况。结果此4例感染HBV基础上的PHC患者中,3例患者HBeAg(+),HBeAg阳性率为75%。4例患者中3例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2.03×105 IU/ml、2.56×106 IU/ml、3.12×105 IU/ml;1例患者HBV DNA(-)。检测患者基因型为B型1例(B2亚型),C型3例(C1亚型1例,C2亚型2例)。HBV B2亚型、C1亚型和1例C2亚型患者,分别在APC、CTNNB1、IGF2R基因处出现基因变异;1例C2亚型患者(80岁),在UGT1A5、ZFYVE16、MALRD1基因的外显子序列检测中发现移码变异。结论 HBV基因型,尤其是C型可能是PHC发生的危险因素。基因变异与PHC的发生发展可能也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基因亚型 基因变异 原发性肝癌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药物对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
3
作者 郭岩 米日古丽·吾甫尔 《益寿宝典》 2022年第31期17-19,共3页
比较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结肠镜检查前使用两种不同药物取得的肠道准备效果以及用药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 2020 年 9 月~2021 年 9 月收治的老年大肠息肉患者 92 例,按照随机原则分组,建立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6 例。 对照组使用复方聚乙... 比较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结肠镜检查前使用两种不同药物取得的肠道准备效果以及用药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 2020 年 9 月~2021 年 9 月收治的老年大肠息肉患者 92 例,按照随机原则分组,建立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6 例。 对照组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口服,观察组患者使用磷酸钠盐口服。 对比组间患者肠道准备结果,用药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满意率。 结果:观察组肠道准备优良率为 95.65% 优于对照组的91.30% ,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0% )低于对照组(39.13% ),而观察组总满意率(91.30% )高于对照组(69.57% ),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使用不同药物进行肠道准备,在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结肠镜检查前取得的效果不同。 其中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和磷酸钠盐均可达到较好的肠道准备效果,但磷酸钠盐的不良反应更少,患者满意度更高,因此总体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 磷酸钠盐 老年患者 大肠息肉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下载PDF
Orem自护理论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爱梅 张海燕 《新疆医学》 2017年第11期1323-1325,1328,共4页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室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贯穿应用Orem自护理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室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贯穿应用Orem自护理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改变。结果组内比较,研究组实施后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总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对照组除健康知识水平较实施前有所提升外(P<0.05),其余均无明显改变;组间比较:研究实施后,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总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施后生存质量比实施前明显提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Orem自护理论下的乙肝肝硬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提高自护能力,使其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使其身体、精神、社会都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自理 乙肝肝硬化 自我护理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横结肠动脉畸形合并多种消化道疾病一例
5
作者 张丽 石光英 傅亮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04-1306,共3页
胃肠道血管畸形(GIVM)是胃肠道常见的血管异常病变,表现为管壁变薄、血管扩张,病变可位于整个肠道,以胃、十二指肠、右半结肠和小肠多见,以横结肠动脉畸形破裂出血的病例报道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横结肠动脉畸形合并多种消化道疾病的老... 胃肠道血管畸形(GIVM)是胃肠道常见的血管异常病变,表现为管壁变薄、血管扩张,病变可位于整个肠道,以胃、十二指肠、右半结肠和小肠多见,以横结肠动脉畸形破裂出血的病例报道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横结肠动脉畸形合并多种消化道疾病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及经验教训,结合文献分析横结肠动脉畸形在对该类患者进行诊疗过程中的影响及预后。患者经局部金属钛夹止血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畸形 肝硬化 肝性脑病 消化性溃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