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材特性对黏稠油水环输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鹏 尹晓云 +4 位作者 杨思远 胡可 邓小娇 刘少钧 MASTOBAEV Boris N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39,共8页
针对水环输送稠油过程中不能一直保持环状流动形态的问题,基于VOF两相流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及CSF表面张力模型,对油水环状流在水平管中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管壁粗糙度与静态接触角对水环稳定性的影响,通... 针对水环输送稠油过程中不能一直保持环状流动形态的问题,基于VOF两相流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及CSF表面张力模型,对油水环状流在水平管中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管壁粗糙度与静态接触角对水环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油水两相体积分数分布特征、轴向速度分布特点、管道沿线压力变化特性等指标综合评价水环稳定性的强弱。结果表明:随流动时间和运行距离的增长,油水环状流经历了同心环状流-偏心环状流-不完全环状流-分层流的演变过程。随管壁粗糙度的增大和静态接触角的减小,水环维持稳定流动的距离增长,管道沿线的总压降减小。管壁粗糙度对轴向速度分布和油核偏心率基本没有影响,不同管壁粗糙度下轴向速度均呈对称状分布,油核偏心率均约为0.73;而静态接触角对轴向速度分布和油核偏心率有较大影响,随静态接触角的增加,速度分布由对称状分布转变为舌头状分布,油核偏心率由0.73上升到1.0。截面持油率不随管壁粗糙度与静态接触角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模拟条件下均约为0.74。因此在实际输送过程中,可对现场使用的管材进行内表面改性处理,适当增大管壁粗糙度和减小静态接触角,以提高黏稠油水环输送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环 稳定性 管壁粗糙度 管壁润湿性 静态接触角
下载PDF
论述页岩油储层钻井液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伟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3年第10期187-189,共3页
一直以来,我国70%以上的原油都来源于进口。但经过行业的专业评估,我国准葛尔盆地、松辽平原、渤海湾区域、鄂尔多斯盆地以及新疆吉木萨尔县等多个区域有着大量的页岩油资源,其储量在700×10^(8 )t以上。对这些页岩油资源进行充分... 一直以来,我国70%以上的原油都来源于进口。但经过行业的专业评估,我国准葛尔盆地、松辽平原、渤海湾区域、鄂尔多斯盆地以及新疆吉木萨尔县等多个区域有着大量的页岩油资源,其储量在700×10^(8 )t以上。对这些页岩油资源进行充分的勘探与开发,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针对页岩油储层钻井液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促进国内页岩油钻井液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钻井液 发展现状 发展方向
原文传递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及资源化利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存祥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10期47-48,共2页
对油田含油污泥基本情况进行简单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工艺及其资源化利用,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油田开采 技术工艺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井下油水分离和润滑过程中新型润滑元件设计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敬加强 黄婉妮 +5 位作者 宋学华 罗佳琪 宋扬 戢慧 罗遒汉 王思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929-5938,共10页
为解决含水稠油采输时油水分离和降黏减阻的问题,采用Fluent软件对井下油水分离和润滑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润滑元件,使其能就地安装,形成高质量油水环状流,有效控制采出液的含水率,提高含水稠油井采收率,并降低后续原... 为解决含水稠油采输时油水分离和降黏减阻的问题,采用Fluent软件对井下油水分离和润滑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润滑元件,使其能就地安装,形成高质量油水环状流,有效控制采出液的含水率,提高含水稠油井采收率,并降低后续原油处理成本。固定入口流速为0.6m/s,分流比为0.5,进行润滑元件结构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流体在溢流口处径向速度极小,说明形成的油核几乎不存在偏心现象,轴向速度的存在有利于形成清晰的油水界面,从而利于形成高质量的油水环状流,经过元件的流体分离出部分水后轴向速度也得到了提升,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进行与仿真模拟相同工况下的室内实验,通过改变流速观察润滑元件的压降值与流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合理的入口流速范围内,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与混合多相流模型(Mixture)计算模拟润滑元件内部流场情况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环状流 稠油 润滑减阻 润滑元件
下载PDF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中强化施工风险管理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东来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1年第14期158-159,共2页
近些年来,中国在科学研究领域获得了各种各样的成就,而油气运输在这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强化油气长输管道工程的质量,有效提升其经济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当中笔者着重分析了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当... 近些年来,中国在科学研究领域获得了各种各样的成就,而油气运输在这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强化油气长输管道工程的质量,有效提升其经济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当中笔者着重分析了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当中施工的风险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旨在保障油气长输管道工程的稳定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长输 管道工程 施工风险管理
下载PDF
油田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6
作者 马存祥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1年第28期142-144,共3页
含油废水是一种量大、面广、危害严重的污染源,其处理的难易度取决于油分的来源、成分和存在形式。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油田含油废水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 含油废水 性质 处理技术
下载PDF
关于石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模式的相关探讨
7
作者 于东来 李大维 +3 位作者 乔梁 刘敬龙 李阳超 安宁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1年第13期47-48,共2页
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项目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主体项目,整体来看,我国在石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面尚且存在一些问题,这与我国石油成本预算机制、核算机制以及动态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这也势必会影响到石油工程项目自身... 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项目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主体项目,整体来看,我国在石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面尚且存在一些问题,这与我国石油成本预算机制、核算机制以及动态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这也势必会影响到石油工程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也尝试对石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模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工程 项目成本 控制
下载PDF
新形势下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8
作者 陈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1年第11期103-104,107,共3页
新的历史条件下,物流管理以先进为支撑,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传统物流行业陷入发展困境,难以满足现代化物流企业长远发展。本文基于电子商务背景,分析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既希望能为物流企业完善物流... 新的历史条件下,物流管理以先进为支撑,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传统物流行业陷入发展困境,难以满足现代化物流企业长远发展。本文基于电子商务背景,分析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既希望能为物流企业完善物流管理指明方向,又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物流管理 创新
下载PDF
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研究
9
作者 朱思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1年第11期98-99,102,共3页
油页岩资源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但对其进行单项开发利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走综合利用的道路。这就要求使用产业经济模式对页岩油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经济评价,而不是行业经济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建立... 油页岩资源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但对其进行单项开发利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走综合利用的道路。这就要求使用产业经济模式对页岩油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经济评价,而不是行业经济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建立产业经济模式评价模型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产业经济模式 开发利用 经济评价
下载PDF
吉木萨尔页岩油水平井大段多簇压裂技术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磊 盛志民 +3 位作者 赵忠祥 宋道海 王丽峰 王刚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6-111,共6页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原油流动性差,水平井精准改造优势储层的难度大,分段压裂方式增产效果有限,压裂投入高、产出低的矛盾突出。针对这些问题,采用非均匀极限限流布孔技术改善段内各簇的压裂液进液分布,...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原油流动性差,水平井精准改造优势储层的难度大,分段压裂方式增产效果有限,压裂投入高、产出低的矛盾突出。针对这些问题,采用非均匀极限限流布孔技术改善段内各簇的压裂液进液分布,通过缝口暂堵和缝内暂堵提高净压力以形成复杂缝网,优化压裂施工参数促进段内多簇裂缝均衡起裂,最终形成了适用于吉木萨尔页岩油藏的水平井大段多簇压裂技术。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提高页岩油储层的改造程度和生产效果,为吉木萨尔页岩油经济有效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大段多簇 暂堵转向 限流射孔 均衡起裂
下载PDF
元素录井在页岩油水平井开发中的应用以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高阳 郭海平 +5 位作者 程乐利 许长福 张方 印森林 彭寿昌 李映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水平井+压裂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而制约其开发效益的关键工程因素在于提高水平段的"甜点"钻遇率和优化压裂方案。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为例,针对重点井进行高密度XRF扫描,得到的元素含量... 水平井+压裂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而制约其开发效益的关键工程因素在于提高水平段的"甜点"钻遇率和优化压裂方案。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为例,针对重点井进行高密度XRF扫描,得到的元素含量曲线可以较好地判别地层岩性变化,借助元素资料建立导向控制点,结合精细的地层对比框架,建立目的层的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元素录井技术有助于提高地质导向成功率。在完钻井的水平段脆性评价中,元素资料建立的脆性曲线与测井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证实该项技术在压裂方案设计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录井 页岩油 地质导向 脆性评价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层理缝与构造缝渗吸差异分析--以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梁成钢 罗群 +4 位作者 张金风 陈佳宇 徐田录 崔倩 滕志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4-110,共7页
针对致密砂岩储层层理发育特点,探究层理缝渗吸效果,对进一步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压裂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静态渗吸物理模拟实验以及动态高温高压模拟实验,对层理缝与构造缝渗吸效果进... 针对致密砂岩储层层理发育特点,探究层理缝渗吸效果,对进一步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压裂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静态渗吸物理模拟实验以及动态高温高压模拟实验,对层理缝与构造缝渗吸效果进行比较,探索两者渗吸效率差异及其根本原因,确定层理缝渗吸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常温下构造缝平均渗吸效率约为26%,层理缝渗吸效率为20%,层理缝渗吸效率约为构造缝的77%;层理缝渗吸效果较好,常温常压和地层温压条件下渗吸可以分为极速渗吸、快速渗吸和缓慢—停止渗吸共3个阶段;地层温度升高,层理缝与构造缝渗吸效果差异减小,层理缝渗吸效率可达到构造缝的93.4%;在开启构造缝同时开启相同面积层理缝,渗吸效果基本不变,但渗吸时间大大缩短.层理缝与构造缝由于纵横向孔隙结构的不同,导致渗吸效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渗吸 层理缝 构造缝 吉木萨尔凹陷
下载PDF
吉木萨尔页岩油水平井开采实践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承美 许长福 +2 位作者 陈依伟 谭强 徐田录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41,共9页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矿场开发试验表明,纵向上不同地质甜点,平面上同一甜点层的不同区域水平井生产特征差异很大,水平井单井产能及EUR主控因素不清,给油藏开发方案编制、储层改造方式选择和效益评价带来了诸多困难。为...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矿场开发试验表明,纵向上不同地质甜点,平面上同一甜点层的不同区域水平井生产特征差异很大,水平井单井产能及EUR主控因素不清,给油藏开发方案编制、储层改造方式选择和效益评价带来了诸多困难。为此,通过地震、录井、分析化验一体化综合研究,明确了源储高频互层的地质特征,源储配置和保存条件是影响芦草沟组含油性的先天因素;利用特殊测井、微地震监测明确了水平段长度、复杂缝网是影响产能的重要因素;利用室内物模实验,结合油藏生产动态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了压裂后水平井合理的排采制度。研究认为,页岩油甜点体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高优质甜点钻遇率和改造缝网复杂程度最大化是提高水平井产能必须追求的目标,合理的排采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水平井的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木萨尔凹陷 页岩油 水平井 体积压裂 产能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赋存特征及含油下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映艳 邓远 +2 位作者 徐田录 彭寿昌 雷祥辉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62,87,I0004,共13页
页岩油赋存状态及含油下限制约储层的含油丰度及可采程度。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2D核磁共振及抽提前后的高压压汞对比实验,定性定量表征页岩油的赋存特征,厘定研究区页岩油储层孔隙和喉道的含油下限。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 页岩油赋存状态及含油下限制约储层的含油丰度及可采程度。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2D核磁共振及抽提前后的高压压汞对比实验,定性定量表征页岩油的赋存特征,厘定研究区页岩油储层孔隙和喉道的含油下限。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重质组分含量较高且主要附着在孔壁上,轻质组分主要赋存于孔隙内部;随孔径尺寸变小,重质组分含量逐渐增多;非新鲜岩心样品由于弹性释放排油和挥发散逸作用,残留原油多为重质组分,在2D核磁谱上主要分布在T_(2)>0.5 ms、T_(1)/T_(2)=3~100的区域,以小—中孔为主;微孔内多为吸附态水,主要分布在T_(2)<0.2 ms、T_(1)/T_(2)=1~10的区域;基于常压自发渗吸和加压饱和原油实验恢复饱和状态下流体的分布特征,揭示“大孔多可动、中孔多束缚、小孔多吸附”的原油赋存特征,2D核磁显示含油下限在T_(2)=0.2~0.5 ms,对应喉道半径约为15 nm,且含油的孔隙半径下限并不固定,受岩性和物性双重控制,分布范围为24~135 nm;同种岩性随储层物性变好,含油喉径不变,但孔径下限逐渐增大,说明物性好的储层多发育墨水瓶状球棍型孔喉系统,反之,多发育导管状树枝型孔喉系统。该结果为甜点层段的优选及可动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赋存特征 孔隙类型 含油下限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下载PDF
吉木萨尔页岩油井区CO_(2)前置压裂工艺参数优化及现场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坤 李泽阳 +4 位作者 刘娟丽 胡可 江冉冉 王伟祥 刘秀珍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0,共8页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具有原始渗透率极低,原油黏度高等特点,自然条件下无经济产能。通过现场实践,证明密切割+高强度体积压裂,是实现页岩油规模开发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现阶段如何延缓油井递减率,提高单井采收率仍是亟待解决的...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具有原始渗透率极低,原油黏度高等特点,自然条件下无经济产能。通过现场实践,证明密切割+高强度体积压裂,是实现页岩油规模开发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现阶段如何延缓油井递减率,提高单井采收率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019—2022年,在吉木萨尔页岩油区块,开展了CO_(2)前置压裂辅助提产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系统地研究分析CO_(2)前置蓄能压裂和CO_(2)吞吐在吉木萨尔页岩油区块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超临界态CO_(2)具有混相增能、溶蚀改善储层条件、提高渗吸置换效率、提高缝网复杂程度等作用,并明确最优注入量、注入速度、注入方式等关键工艺参数,初步形成了一套页岩油藏CO_(2)前置压裂的工艺技术体系。根据生产数据预测,CO_(2)前置压裂工艺可将最终采收率提升20%左右,对实现页岩油效益开发,为其他类型页岩油藏提高开发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前置 储层改造 裂缝扩展规律 参数优化 吉木萨尔页岩油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混积型页岩油可动性实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海平 吴承美 +3 位作者 张金风 徐田录 肖佃师 郭雪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确定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藏储集层孔喉结构及其原油可动性,利用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划分储集层;通过驱替与核磁共振联测实验,开展页岩油可动性评价,揭示可动油占比、孔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建立页岩油可动性定量评... 为确定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藏储集层孔喉结构及其原油可动性,利用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划分储集层;通过驱替与核磁共振联测实验,开展页岩油可动性评价,揭示可动油占比、孔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建立页岩油可动性定量评价模型。芦草沟组发育粒间孔型、粒间-溶蚀-晶间孔型、溶蚀孔型、溶蚀-晶间孔型和晶间孔型5类储集空间。粒间孔型发育在粉—细砂岩相和砂质白云岩相中,可动性最好;溶蚀孔型主要发育在白云质粉砂岩相中,可动性中等;其他类型主要发育在泥岩相、泥质白云岩相和石灰质砂岩相中,可动性稍差。厘定页岩油可动孔喉下限为20 nm,可动性明显提高的孔喉界限为60 nm和150 nm,试油产能与之对应较好。页岩油赋存特征和孔喉结构共同影响页岩油可动性,粉—细砂岩相和白云质粉砂岩相的孔喉及页岩油赋存均最佳,为芦草沟组页岩油最有利开发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木萨尔凹陷 芦草沟组 混积型页岩 储集层 可动油占比 孔隙组合类型 可动孔喉下限 原油可动性
下载PDF
页岩岩相分类表征及对建产区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欧成华 梁成钢 +3 位作者 罗利 杨晓 李丹 李兆亮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9-280,共12页
单井产气能力差异大,导致持续稳产困难是页岩气建产区面临的关键难题。围绕页岩气建产区特点,建立了考虑建产区产气能力影响的优质海相页岩岩相分类表征技术流程。首先,分析了建产区优质页岩产气能力差异主控因素,制定了建产区优质页岩... 单井产气能力差异大,导致持续稳产困难是页岩气建产区面临的关键难题。围绕页岩气建产区特点,建立了考虑建产区产气能力影响的优质海相页岩岩相分类表征技术流程。首先,分析了建产区优质页岩产气能力差异主控因素,制定了建产区优质页岩岩相分类方案;然后,建立了TOC含量,孔隙度,泥质、硅质、钙质矿物含量等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模型,结合页岩成因类型,完成了建产区单井参数计算及岩相识别,在实例页岩气建产区识别出10类页岩岩相,揭示了页岩岩相类型与产气能力差异间的对应关系;最后,采用沉积微相约束岩相的策略,运用截断高斯模拟算法建立起实例页岩气建产区岩相三维模型,展示了每类岩相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区内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黑色页岩内部产气能力差异特征,与此同时,按照满足在三维空间中所占体积比例大、产气能力大的条件,确定区内产气能力最优的岩相类型为:富碳高孔含钙泥质硅质页岩、富碳富孔混合页岩和高碳中—高孔含钙含泥硅质页岩。上述成果有利于解释建产区不同空间位置产气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的本质原因,为页岩气建产区精细化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建产区 优质海相页岩 岩相分类表征 三维可视化建模 产能差异
下载PDF
温度对吉木萨尔致密油藏渗吸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锋 姚约东 +3 位作者 吴承美 许章 张金风 赵国翔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104,共5页
为了明确密切割体积压裂后温度对致密油藏渗吸效率的影响,利用高温高压致密岩心渗吸实验装置,通过渗吸驱油实验,研究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天然致密油藏岩心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渗吸机理。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温度升高,渗吸效率提高... 为了明确密切割体积压裂后温度对致密油藏渗吸效率的影响,利用高温高压致密岩心渗吸实验装置,通过渗吸驱油实验,研究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天然致密油藏岩心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渗吸机理。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温度升高,渗吸效率提高,渗吸速度变快,渗吸所需时间缩短;实验温度高于吉木萨尔致密油藏温度时,温度升高对渗吸效率影响较小;实验温度低于油藏温度时,温度越低,对渗吸效率影响越大;不同温度下单位面积渗吸油量与单位面积饱和油量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变化对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藏渗吸驱油作用具有较大影响,致密油藏体积压裂过程中应尽可能降低压裂液对地层造成的冷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温度 焖井 渗吸效率 物理模拟 吉木萨尔凹陷
下载PDF
吉木萨尔页岩油储层二维核磁响应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覃莹瑶 张宫 +2 位作者 罗超 张金风 王振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87-3400,共14页
为研究吉木萨尔页岩油储层二维核磁响应特征,对不同饱和状态下的页岩油储层岩心进行二维核磁共振实验,得到孔隙度和弛豫特性,进而构建T_(2)−T_(1)核磁流体识别图版,并改进得到适用于核磁共振测井的流体解释图版,总结不同岩性储层核磁响... 为研究吉木萨尔页岩油储层二维核磁响应特征,对不同饱和状态下的页岩油储层岩心进行二维核磁共振实验,得到孔隙度和弛豫特性,进而构建T_(2)−T_(1)核磁流体识别图版,并改进得到适用于核磁共振测井的流体解释图版,总结不同岩性储层核磁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减去干样信号的核磁孔隙度与气测孔隙度相一致,核磁共振能准确表征页岩储层的孔隙流体信息;页岩油储层T_(2)−T_(1)二维谱中,黏土矿物会导致在T_(2)=0.10 ms、T_(1)/T_(2)<100的区域显示黏土吸附水响应,泥岩在T_(2)<1.00 ms、T_(1)/T_(2)>100固体有机质区域的信号占比最高,白云质粉砂岩在1.00 ms<T_(2)<10.00 ms束缚流体区域所占比例最大,泥质粉砂岩以可动流体响应为主、弛豫特征T_(2)>100.00 ms,表明大孔隙较为发育。将流体识别图版应用于二维核磁测井流体饱和度评价,发现芦草沟组页岩油下甜点可动油饱和度高、可采性好,相应水平井含水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核磁共振 吉木萨尔 芦草沟组 T_(2)−T_(1) 流体饱和度
下载PDF
基于停泵压降曲线的压裂窜扰效果定量评价--以吉木萨尔页岩油平台井为例
20
作者 王飞 董卓 +3 位作者 徐田录 陈璐 王政凯 李占杰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4年第3期91-98,共8页
针对目前缺乏压裂窜扰效果定量评价方法的难题,创新提出一套基于停泵压降曲线的压裂窜扰效果诊断分析方法。结合井组拉链式压裂工艺,提出了4种典型窜扰模式下的停泵压降曲线,用以诊断压裂窜扰类型。选取吉木萨尔页岩油A平台6个典型压裂... 针对目前缺乏压裂窜扰效果定量评价方法的难题,创新提出一套基于停泵压降曲线的压裂窜扰效果诊断分析方法。结合井组拉链式压裂工艺,提出了4种典型窜扰模式下的停泵压降曲线,用以诊断压裂窜扰类型。选取吉木萨尔页岩油A平台6个典型压裂窜扰段开展实例应用,通过与微地震监测结果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压降试井解释方法对吉木萨尔“新井组内部压窜”和“新老井间压窜”两种典型的停泵压降曲线开展拟合分析,反演解释缝网参数。解释结果表明,新井组内部压窜使主次裂缝的改造效果均受到影响,具体影响效果因窜扰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新老井间压窜主要影响主裂缝的改造效果,导致缝网由“长宽”向“短窄”转变,有效体积降低28%,整体改造效果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木萨尔页岩油 平台井组 压裂窜扰 停泵压降曲线 试井解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