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乙基乙醇胺非水CO2吸收剂的抗氧化剂 被引量:6
1
作者 储可弘 陈绍云 +2 位作者 李强 张华 张永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565-5571,共7页
N-乙基乙醇胺(EMEA)+二乙氨基乙醇(DEEA)非水溶液是新型CO2吸收剂,CO2吸收量0.68mol CO2/mol EMEA、CO2解吸量0.62mol CO2/mol EMEA及再生能耗7554kJ/kg溶剂,综合性能显著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CO2非水吸收剂。但溶剂在工业应用中由于气源... N-乙基乙醇胺(EMEA)+二乙氨基乙醇(DEEA)非水溶液是新型CO2吸收剂,CO2吸收量0.68mol CO2/mol EMEA、CO2解吸量0.62mol CO2/mol EMEA及再生能耗7554kJ/kg溶剂,综合性能显著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CO2非水吸收剂。但溶剂在工业应用中由于气源伴生的氧气影响,会发生氧化降解。本文研究了配方溶剂的氧化降解性和6种抗氧化剂[丁酮肟、乙醛肟、丙酮肟、N,N’-双亚水杨-1,2-丙二胺(BPPD)、邻苯三酚和碳酰肼]的抗氧化作用。EMEA+DEEA溶剂在13%O2(体积分数)下氧化30天降解率为7.33%(质量分数)。根据电喷雾质谱结果,推测出EMEA通过两种途径氧化,第一种途径为EMEA担载CO2生成氨基甲酸盐,然后发生氧化反应,该产物可与EMEA发生酯化反应。氨基甲酸盐也可发生自身酯化反应,然后发生氧化反应。第二种途径为EMEA直接氧化成乙氨基乙酸,然后由两种途径继续反应。第一种途径为乙氨基乙酸继续氧化为羟基乙酸,羟基乙酸可继续与DEEA反应生成N-二乙基-4-羟基-丙酯,第二种途径是乙氨基乙酸直接与EMEA发生羧合反应。DEEA可直接氧化为N-二乙基乙酸,然后与EMEA发生羧合反应。6种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差异明显,6种抗氧化剂对EMEA+DEEA非水溶液的抗氧化效果顺序为:乙醛肟>丁酮肟>丙酮肟>BPPD≈碳酰肼>邻苯三酚。EMEA+DEEA+乙醛肟抗降解性能最好,降解率为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溶液 氧化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捕集 吸收 烟道气 抗氧化
下载PDF
CO_(2)地质封存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广奇 徐玉兵 +3 位作者 刘曾奇 徐振 王逸伟 孙强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41-43,共3页
利用CO_(2)地质封存技术大规模降低大气中的CO_(2)含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CO_(2)在不同储层介质中的封存潜力和地质反应。讨论了注入井压力、注气方式等对CO_(2)在地下储层中最大封存量的优化结果,以及在枯竭油气藏... 利用CO_(2)地质封存技术大规模降低大气中的CO_(2)含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CO_(2)在不同储层介质中的封存潜力和地质反应。讨论了注入井压力、注气方式等对CO_(2)在地下储层中最大封存量的优化结果,以及在枯竭油气藏和不可开采煤层中进行CO_(2)的封存提高原油及煤层气产率,为实现环境和经济双重效益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封存潜力 深部盐水层 气体运移 CO_(2)驱油
下载PDF
醇胺吸收法捕集二氧化碳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田萌 杨凡 +3 位作者 热则耶·热合米图力 苟国磊 李秀辉 侯军伟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应对温室气候,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引领全球能源体系转型升级,推进能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化学吸收法具有吸收效率高、处理能力大的特点,是最适合各行业大规模碳捕集的技术,其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是醇...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应对温室气候,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引领全球能源体系转型升级,推进能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化学吸收法具有吸收效率高、处理能力大的特点,是最适合各行业大规模碳捕集的技术,其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是醇胺法。醇胺溶液吸收CO_(2)后成为醇胺富液,对吸收后的醇胺富液进行解吸处理可回收醇胺溶液实现循环利用。但是在已有醇胺吸收剂捕集CO_(2)工艺过程中存在再生能耗高、吸收剂损耗大的缺点,需要改进醇胺吸收剂使其具有高吸收效率并设计低再生能耗的可行性工艺。针对吸收剂损耗大、再生率较低的问题,设计开发新的混合醇胺吸收剂进行改进;对于再生能耗较高的问题,则对传统热解吸工艺进行改进,选择微波解吸技术。介绍了各醇胺吸收CO_(2)的机理以及吸收CO_(2)的特点,总结了改进混合醇胺吸收剂的依据,调研阐述了微波辅助醇胺捕集CO_(2)的原理及特点,为工业化碳捕集与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醇胺 CO_(2)捕集 微波解吸 双碳
下载PDF
水合物法存储二氧化碳稳定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徐文磊 徐玉兵 +3 位作者 刘曾奇 徐振 王逸伟 孙强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240-243,共4页
气候变化使得碳捕集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各种碳捕集方法中,基于水合物的碳捕集由于对CO_(2)的高储存能力和低成本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技术。本文从促进CO_(2)水合物的生成和稳定储存CO_(2)水合物两个方面对水合物法存储二... 气候变化使得碳捕集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各种碳捕集方法中,基于水合物的碳捕集由于对CO_(2)的高储存能力和低成本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技术。本文从促进CO_(2)水合物的生成和稳定储存CO_(2)水合物两个方面对水合物法存储二氧化碳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存储 水合物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水合物生长形态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卢芳芳 徐玉兵 +3 位作者 刘曾奇 徐振 王逸伟 孙强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4期91-94,共4页
基于水合物的二氧化碳封存已成为一种有前景的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目前实验的重点在于研究水合物形成的动力学机理和提高气体分离效率,对水合物形态学研究较少。水合物形态学对探究水合物形成机制、实现气体运输与分离方面都具有重要作... 基于水合物的二氧化碳封存已成为一种有前景的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目前实验的重点在于研究水合物形成的动力学机理和提高气体分离效率,对水合物形态学研究较少。水合物形态学对探究水合物形成机制、实现气体运输与分离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水合物宏观生长形态学方面系统阐述水合物研究进展,从不同水合物结构角度阐述在不同过冷度、气体组成、液相组成和添加剂浓度的条件下对水合物形态学的生长方式的影响,为后续水合物技术捕集与封存CO_(2)形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水合物 促进剂 形态学 宏观生长
下载PDF
二氧化碳管道水合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戴泽利 徐玉兵 +3 位作者 刘曾奇 徐振 王逸伟 孙强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18期103-105,共3页
在二氧化碳运输过程中,水合物的生成和聚集会对管道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保证运输安全,对二氧化碳水合物进行防治,本文介绍了以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为主的抑制管道内水合物的技术,并对抑制机理和适用条件展开了概述。传统的单一水合物... 在二氧化碳运输过程中,水合物的生成和聚集会对管道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保证运输安全,对二氧化碳水合物进行防治,本文介绍了以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为主的抑制管道内水合物的技术,并对抑制机理和适用条件展开了概述。传统的单一水合物抑制技术应用面较为狭隘,未来的水合物抑制技术将更加多元、高效、低成本,以应对愈发复杂的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防治 水合物抑制剂 防聚剂
下载PDF
中国煤化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预测 被引量:4
7
作者 徐玉兵 宋东昱 骆亮 《国际石油经济》 2022年第7期1-13,共13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在中国定位于实现“双碳”目标的“兜底”技术。火电、水泥、钢铁和煤化工行业的碳排放量占中国工业碳排放总量的92%,是CCUS技术应用的目标市场。中国已完成了全国二氧化碳理论封存潜力评估,二氧化碳陆上地质...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在中国定位于实现“双碳”目标的“兜底”技术。火电、水泥、钢铁和煤化工行业的碳排放量占中国工业碳排放总量的92%,是CCUS技术应用的目标市场。中国已完成了全国二氧化碳理论封存潜力评估,二氧化碳陆上地质利用与封存的理论总容量为1万亿吨以上。在役和新建大型煤化工园区内的煤化工及其自备煤电、在役和新建坑口煤电是中国推进CCUS技术应用的主战场,二氧化碳就近由管道输往油区注入油藏驱油封存是主要利用方向。中国已经建成投产的煤化工产能规模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33亿吨/年,二氧化碳全部通过新建捕集工厂和管道输往油气田进行地质封存,需要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工厂上百座、输送管道2万~2.5万千米,工程总投资可能高达4000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煤化工 二氧化碳排放 资源分布 捕集工厂 管道输送 规划
下载PDF
石炭系火山岩裂缝性油藏单井CO2吞吐矿场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喜江 李国庆 陈文顺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年第11期177-178,共2页
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天然裂缝较为发育,前人研究一般认为并不适合CO2吞吐措施。通过对新疆北部某石炭系火山岩油藏2口油井CO2吞吐试验,延长油井自喷期280天以上,增产效果显著,评价期换油率达到1.12t/t,取得较好的试验效果。说明对于井间生... 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天然裂缝较为发育,前人研究一般认为并不适合CO2吞吐措施。通过对新疆北部某石炭系火山岩油藏2口油井CO2吞吐试验,延长油井自喷期280天以上,增产效果显著,评价期换油率达到1.12t/t,取得较好的试验效果。说明对于井间生产干扰小的特定火山岩裂缝性油藏,CO2吞吐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裂缝性油藏 CO2吞吐
原文传递
特低渗油藏CO2驱储层结垢趋势的综述
9
作者 崔喜江 李国庆 +1 位作者 周丹 田辉 《化工管理》 2020年第22期189-190,共2页
新疆准噶尔盆地玛湖新区百口泉组油藏近年来开展大规模产能建设,采用压裂投产方式初期获得较高产能。但随着地层压力下降,自喷井陆续转为机抽生产,近井地带和井筒结垢问题较为突出。随着CO2增产措施在玛湖新区油藏的规模化推广,有必要... 新疆准噶尔盆地玛湖新区百口泉组油藏近年来开展大规模产能建设,采用压裂投产方式初期获得较高产能。但随着地层压力下降,自喷井陆续转为机抽生产,近井地带和井筒结垢问题较为突出。随着CO2增产措施在玛湖新区油藏的规模化推广,有必要开展关于CO2、地层水和储层岩石相互作用和结垢趋势方面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油藏 CO2驱 溶蚀作用 结垢趋势
下载PDF
塔河特超稠油油藏CO_2吞吐试验取得阶段成果
10
作者 杨映达 张军辉 孙晓东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塔河缝洞油藏特超稠油占有较大比例,随着油田的开发产量递减较快。为控制产量递减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即注水替油和注氮气开采"阁楼油"。为进一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和提高油田采收率,近年开展了CO_2室内相关实验和研究,同时结... 塔河缝洞油藏特超稠油占有较大比例,随着油田的开发产量递减较快。为控制产量递减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即注水替油和注氮气开采"阁楼油"。为进一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和提高油田采收率,近年开展了CO_2室内相关实验和研究,同时结合实验和研究的成果,针对性开展了油田矿场的先导试验,对单一注CO_2和氮气与CO_2复合注入,以及不同复合注气方式优化进行了对比试验。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取得了一致的结果,阶段成果证实CO_2在塔河缝洞特超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藏 缝洞油藏 注气优化 CO2吞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