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4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花岗岩类年代学、构造背景及其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169
1
作者 周涛发 袁峰 +4 位作者 张达玉 范裕 刘帅 彭明兴 张建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8-502,共25页
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岩浆岩非常发育,以花岗岩类分布最为广泛,对其研究还较为薄弱。本文对觉罗塔格地区主要的花岗岩类岩体系统开展了地质特征研究并进行了同位素精确测年,报道了区内16个主要花岗岩类岩体的锆石LA-ICPMSU-Pb年龄:镜儿泉... 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岩浆岩非常发育,以花岗岩类分布最为广泛,对其研究还较为薄弱。本文对觉罗塔格地区主要的花岗岩类岩体系统开展了地质特征研究并进行了同位素精确测年,报道了区内16个主要花岗岩类岩体的锆石LA-ICPMSU-Pb年龄:镜儿泉岩体376.9±3.1Ma、西凤山岩体349.0±3.4Ma、石英滩岩体342±11Ma、长条山岩体337.4±2.8Ma、天目岩体320.2±3.1Ma、百灵山岩体317.7±3.7Ma、白石泉岩体303±18Ma、迪坎岩体288.0±2.5Ma、黄山岩体288±17Ma、白山东岩体284.5±4.5Ma、管道岩体284.1±5.8Ma、红石岩体282.7±4.2Ma、陇东岩体276.2±2.5Ma、多头山岩体271.7±5.5Ma、双岔沟岩体252.4±2.9Ma、土墩岩体246.2±2.6Ma,上述定年结果为研究区岩浆活动与区域构造演化及深部过程的关系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支持。结合前人已有的部分年代学成果认为,觉罗塔格地区花岗岩类的形成年龄分布在386~230Ma之间,岩浆活动可分为晚泥盆世(386.5~369.5Ma)、早石炭世(349~330Ma)、晚石炭世-晚二叠世(320~252Ma)、早中三叠世(246~230Ma)等4个阶段。前3个阶段岩浆活动具有持续时间逐渐变长、岩浆活动逐渐加剧的特点,并在第三阶段达到顶峰,而第四阶段岩浆活动则明显变弱。花岗岩类岩浆活动在时空分布上表现为,自哈尔里克-大南湖岛弧带→阿奇山-雅满岛弧带→康古尔-黄山韧性剪切带,岩体侵位由早到晚;自研究区东部→中西部→沿韧性剪切带,岩体侵位由老到新。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成果认为,觉罗塔格地区花岗质岩浆活动与区域构造演化具有很强的耦合关系,花岗岩类在前碰撞阶段、主碰撞阶段、后碰撞阶段、板内阶段等4个构造演化阶段均有发育,与花岗岩类在时间分布上的4个阶段完全对应,其中尤以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花岗岩类的分布最广泛、岩浆活动最强烈。觉罗塔格地区与4个阶段花岗岩类有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U-PB 花岗岩 后碰撞 地球动力学 觉罗塔格 东天山 新疆
下载PDF
新疆大地构造演化基本特征 被引量:105
2
作者 成守德 王元龙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7-107,共11页
新疆大地构造发展演化经历了 :1.古陆核及原始古陆的形成与解体 ;2 .元古宙末期( 80 0~ 90 0 Ma)联合古陆的形成 ;3.震旦—奥陶纪联合古陆裂解、古亚洲洋形成 ;4 .志留—泥盆纪古亚洲洋俯冲、消减 ;5.泥盆—早二叠世古特提斯洋打开 ,... 新疆大地构造发展演化经历了 :1.古陆核及原始古陆的形成与解体 ;2 .元古宙末期( 80 0~ 90 0 Ma)联合古陆的形成 ;3.震旦—奥陶纪联合古陆裂解、古亚洲洋形成 ;4 .志留—泥盆纪古亚洲洋俯冲、消减 ;5.泥盆—早二叠世古特提斯洋打开 ,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塔里木板块聚合 ,亚洲北大陆形成 ,陆内裂陷或有限小洋盆发生 ;6.晚二叠—三叠纪北特提斯拉张成洋 ,由冈瓦纳分离出来的冈底斯中间板块于三叠纪末沿中特提斯洋拼贴于羌塘 (华南 )板块之上 ,并沿北特提斯洋 (康西瓦 )与亚洲北大陆聚合 ;7.侏罗纪班公错—怒江板内洋盆打开 ,晚侏罗世闭合 ;8.白垩—第三纪印度板块向北俯冲 ,拼贴于欧亚大陆南缘。由于陆内俯冲 ,山脉迅速抬升并向盆地推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陆核 古大陆 古亚洲洋 特提斯洋 裂解 聚合
下载PDF
西准达尔布特蛇绿岩中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 被引量:113
3
作者 辜平阳 李永军 +2 位作者 张兵 佟丽莉 王军年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64-1372,共9页
达尔布特蛇绿岩中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16个测点在谐和曲线图^(206)Pb/^(238)U-^(207)Pb/^(235)U中构成比较集中的锆石群,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391.1±6.8Ma,MSWD=0.97(95%置信度),代表了辉长岩的结晶年龄,据此... 达尔布特蛇绿岩中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16个测点在谐和曲线图^(206)Pb/^(238)U-^(207)Pb/^(235)U中构成比较集中的锆石群,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391.1±6.8Ma,MSWD=0.97(95%置信度),代表了辉长岩的结晶年龄,据此确定达尔布特蛇绿岩形成于中泥盆世,该年龄的确认为准确约束达尔布特蛇绿岩的形成及西准噶尔板块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布特蛇绿岩 辉长岩 锆石U-PB测年 中泥盆世 西准噶尔
下载PDF
新疆土屋大型斑岩铜矿床特征及发现意义 被引量:99
4
作者 王福同 冯京 +3 位作者 胡建卫 王磊 姜立丰 张征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6-39,29,共5页
土屋铜矿是新疆地矿局近年在斑岩型铜矿地质找矿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矿床产于准噶尔板块南缘石炭纪增生拼贴岛弧带中。矿体赋存于石炭纪闪长玢岩和斜长花岗斑岩岩体内。属细脉浸染状矿化,具有厚度大、矿化均匀、品位低、组分简单... 土屋铜矿是新疆地矿局近年在斑岩型铜矿地质找矿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矿床产于准噶尔板块南缘石炭纪增生拼贴岛弧带中。矿体赋存于石炭纪闪长玢岩和斜长花岗斑岩岩体内。属细脉浸染状矿化,具有厚度大、矿化均匀、品位低、组分简单、围岩蚀变分带明显的特点。目前初步控制的远景规模可望达大型以上。该矿床的发现不仅对新疆斑岩型铜矿的地质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促进新疆今后矿业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床 矿床地质 找矿方向 围岩蚀变 矿体赋存 成因
下载PDF
新疆南天山构造格架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69
5
作者 朱志新 李锦轶 +4 位作者 董莲慧 张晓帆 王克卓 王华星 赵同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63-1870,共8页
南天山碰撞造山带位于西伯利亚与塔里木地块之间的北亚造山区南部的天山造山系的中南部,是塔里木地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地块之间的一条构造带,地理上由哈尔克山、额尔宾山、虎拉山等组成,地质上主要由古生代地质体组成,其南北两侧均... 南天山碰撞造山带位于西伯利亚与塔里木地块之间的北亚造山区南部的天山造山系的中南部,是塔里木地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地块之间的一条构造带,地理上由哈尔克山、额尔宾山、虎拉山等组成,地质上主要由古生代地质体组成,其南北两侧均为活动陆缘,中间由洋壳残片、洋岛和增生杂岩组成,是南天山古生代洋盆演化的产物。南天山古洋盆从震旦纪裂解,寒武纪持续扩张,奥陶纪—石炭纪向南北两侧俯冲闭合,至二叠纪南天山造山带进入后造山调整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 古生代造山带 洋盆 构造演化
下载PDF
新疆地壳演化与成矿 被引量:55
6
作者 王元龙 成守德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43,共15页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北邻蒙古阿尔泰 ,南接青藏高原 ,西邻哈萨克斯坦 ,东接华北阿拉善。它包括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 -准噶尔、塔里木、青藏等板块 ,其间为额尔齐斯-布尔根、木札尔特 -红柳河、康西瓦 -昆中等缝合带所焊接 ,形成古...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北邻蒙古阿尔泰 ,南接青藏高原 ,西邻哈萨克斯坦 ,东接华北阿拉善。它包括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 -准噶尔、塔里木、青藏等板块 ,其间为额尔齐斯-布尔根、木札尔特 -红柳河、康西瓦 -昆中等缝合带所焊接 ,形成古老变质陆块与年青造山带条块镶嵌的构造格局 ,造成目前新疆三山两盆的总体地貌特征及丰富的矿产资源。正是由于各古老陆块及分隔其间的大洋盆地长期发展、演化、消亡、聚合碰撞的结果 ,新疆是研究大陆和造山带及其成矿特征的极好地区 ,也是研究中国大陆的聚合及古亚洲洋、特提斯洋消亡而形成欧亚大陆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演化 聚合大陆 成矿作用 古亚洲洋 特提斯洋 新疆
下载PDF
东准噶尔纸房地区晚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火山-沉积体系特征 被引量:51
7
作者 朱志新 李少贞 李嵩龄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4-18,共5页
东准噶尔巴塔玛依内山组是典型陆相火山-沉积体系(盆地),主体由基性及中酸性火山熔岩组成,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较少.通过对纸房地区晚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它属于造山期后... 东准噶尔巴塔玛依内山组是典型陆相火山-沉积体系(盆地),主体由基性及中酸性火山熔岩组成,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较少.通过对纸房地区晚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它属于造山期后固结初期,新陆壳裂谷向高原火山岩演化的同岩浆源、同沉积盆地、同火山作用的钙碱系列双峰式火山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东准噶尔 体系特征 火山碎屑沉积岩 地球化学特征 双峰式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 陆相火山岩 沉积体系 火山熔岩 岩石化学 系统研究 造山期后 沉积盆地 火山作用 中酸性 岩浆源 基性 演化 高原 裂谷 陆壳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造山带多旋回开合构造特征 被引量:44
8
作者 梁云海 李文铅 李卫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9-285,共7页
新疆准噶尔造山带是位于西伯利亚与塔里木两大陆壳之间的多旋回造山带,是古亚洲洋的主要部分。该造山带是在新元古代早期形成的克拉通基底上裂解、扩张成洋的,在其发展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多旋回手风琴式开合运动,此开彼合,首尾衔接,几经... 新疆准噶尔造山带是位于西伯利亚与塔里木两大陆壳之间的多旋回造山带,是古亚洲洋的主要部分。该造山带是在新元古代早期形成的克拉通基底上裂解、扩张成洋的,在其发展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多旋回手风琴式开合运动,此开彼合,首尾衔接,几经洋陆转化,由一系列沟弧盆体系挤压拼贴到一起,于石炭纪末最终固结成新的古亚洲大陆。成陆后并不稳定,在中—新生代时期仍有强烈的活动性与造山过程,表现为发育多时期的蛇绿岩、多时期的造山花岗岩和多种不同类型的造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旋回 手风琴式运动 此开彼合 首尾衔接 造山作用 准噶尔造山带
下载PDF
论天山古洋盆关闭的地质时限——来自伊宁地块石炭系的新证据 被引量:50
9
作者 李永军 李注苍 +2 位作者 佟丽莉 高占华 佟黎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905-2912,共8页
天山古洋盆关闭的地质时限倍受地质界关注,久有泥盆纪晚期或石炭纪初期,石炭纪晚期以及二叠纪期间3种分歧。由残余盆地恢复原型盆地,是造山带古洋盆恢复的基础,钙碱系列火成岩可作为古洋盆恢复的重要证据。伊宁地块石炭纪的残余盆地沉... 天山古洋盆关闭的地质时限倍受地质界关注,久有泥盆纪晚期或石炭纪初期,石炭纪晚期以及二叠纪期间3种分歧。由残余盆地恢复原型盆地,是造山带古洋盆恢复的基础,钙碱系列火成岩可作为古洋盆恢复的重要证据。伊宁地块石炭纪的残余盆地沉积记录、火山岩建造、侵入岩特征、化石组合及古生物地理区系分布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及构造变形特征等新成果证实,以区内阿克沙克组与伊什基里克组间广泛而明显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面(鄯善运动)为界,下石炭统钙碱性系列火山岩-沉积地层组合发育复杂的不协调褶曲,尖棱褶皱,强烈的揉皱和区域性韧性断层,产出于南方型热带-亚热带古生物地理区系,为区域性挤压构造体制下的岛弧-弧后盆地建造,是塔里木板块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上石炭统碱性系列双峰式火山岩及沉积地层组合则是典型的北方型温带古生物地理区的大陆裂谷火山-沉积建造,构造变形极弱,形成于区域性伸展构造环境,是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缝合后的陆内建造。基于这些新的资料和分析,天山古洋盆的关闭时限是早石炭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造山带 石炭纪构造岩石组合 鄯善运动 古洋盆关闭的地质时限 伊宁地块 西天山
下载PDF
西天山阿吾拉勒一带石炭系岩石地层单位厘定 被引量:47
10
作者 李永军 李注苍 +4 位作者 周继兵 高占华 高永利 佟黎明 刘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32-1340,共9页
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石炭系,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和单位,仅根据区域粗略的对比,将其划归早石炭世阿吾拉勒组("大哈拉军山组")。1:5万区域地质调查证实,阿吾拉勒组可以解体为3部分。下部钙碱性火山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351Ma;... 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石炭系,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和单位,仅根据区域粗略的对比,将其划归早石炭世阿吾拉勒组("大哈拉军山组")。1:5万区域地质调查证实,阿吾拉勒组可以解体为3部分。下部钙碱性火山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351Ma;中部碳酸盐岩-碎屑岩,富产早石炭世晚期化石,主要有腕足Gigantopraductus和珊瑚Gangamophyllum vetiforme等;上部碱性双峰式火山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294~313Ma;确认各套地层间均为角度不整合接触。本文首次根据地层多重划分原则,对本区石炭系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解体和再划分,自下而上建立了三个组,下部为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中部为早石炭世阿克沙克组,上部为晚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岩石地层单位厘定 阿吾拉勒 西天山 新疆
下载PDF
新疆北山地区旋窝岭镁铁-超镁铁岩体的年代学、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苏本勋 秦克章 +1 位作者 孙赫 王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283-3294,共12页
新疆北山地区的旋窝岭岩体侵位于下石炭统红柳园组变质砂岩中,辉长岩的锆石SIMSU-Pb定年结果为260.7±2.0Ma,晚于区域上其它岩体的成岩年龄。该岩体由橄榄岩、橄长岩、橄榄辉长岩和辉长岩组成,岩石较新鲜,具有典型的包橄结构和辉长... 新疆北山地区的旋窝岭岩体侵位于下石炭统红柳园组变质砂岩中,辉长岩的锆石SIMSU-Pb定年结果为260.7±2.0Ma,晚于区域上其它岩体的成岩年龄。该岩体由橄榄岩、橄长岩、橄榄辉长岩和辉长岩组成,岩石较新鲜,具有典型的包橄结构和辉长结构,各岩性中均可见斜长石,而斜方辉石仅在辉长岩中出现。橄榄石的Fo值在80~85之间,NiO含量介于0.1%~0.2%之间;单斜辉石主要为普通辉石和透辉石,斜方辉石为古铜辉石。这些镁铁质矿物和斜长石成分与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该岩体母岩浆的演化过程主要受控于结晶分异作用。全岩的MgO含量在9.5%~21.8%之间,具有平坦的稀土配分型式和正Eu异常以及微量元素Nb、Zr、Hf的负异常等。因此,旋窝岭岩体可能是在北山裂谷形成过程中由于岩石圈地幔高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高镁玄武质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具有一定的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岩 锆石U-PB定年 结晶分异 旋窝岭 新疆北山
下载PDF
新疆北天山黄山东含铜镍矿镁铁-超镁铁岩体的岩石成因: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42
12
作者 邓宇峰 宋谢炎 +2 位作者 颉炜 程松林 李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35-1451,共17页
本文对新疆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中黄山东岩体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研究,探讨了岩体成因和区域构造演化。黄山东岩体有三次岩浆侵入,第一次侵入形成了橄榄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和闪长岩,构成岩体的主体,其中橄榄辉长... 本文对新疆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中黄山东岩体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研究,探讨了岩体成因和区域构造演化。黄山东岩体有三次岩浆侵入,第一次侵入形成了橄榄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和闪长岩,构成岩体的主体,其中橄榄辉长岩位于岩体中部,角闪辉长岩位于岩体上部和下部,闪长岩沿岩体边缘分布;第二次侵入形成辉长苏长岩,呈岩墙状分布于岩体西端和西北部;第三次侵入岩石为二辉橄榄岩,位于岩体下部,为主要的赋矿岩相。黄山东岩体样品除橄榄辉长岩和角闪辉长岩TiO2含量之外主量元素投影点都处于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斜长石矿物化学成分之间,指示它们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斜长石组成。与塔里木地区地幔柱成因二叠纪镁铁-超镁铁岩体相比,黄山东岩体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La、Ba、Th、U等不相容元素含量较低,εNd(t)较高(+7.32‰^+8.29‰),并且具有较低的Th/U比值(1.13~2.98)和Nb/U比值(2.53~7.02),较高的La/Nb比值(1.15~4.19)和Ba/Nb比值(37.7~79.8)。这些特征与俯冲成因的火山岩和侵入岩相似,暗示其原始岩浆主要来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地幔的部分熔融,软流圈地幔的上涌可能为部分熔融提供了热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 黄山东镁铁-超镁铁岩体 岩浆铜镍矿床 俯冲交代地幔 地幔柱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断裂带南包古图组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地质时代 被引量:40
13
作者 佟丽莉 李永军 +3 位作者 张兵 刘静 庞振甲 王军年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6-230,共5页
对达尔布断裂带南包古图组安山岩中锆石进行LA-ICP-MS测年,获得锆石U-Pb年龄(345.6±6.2) Ma,MSWD=1.14.据此确定该安山岩形成于早石炭世,为包古图组时限约束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包古图组与上覆希贝库拉斯组新老关系确认等提供佐证.
关键词 西准噶尔 早石炭世 安山岩 LA-ICP—MS锆石U—Pb测年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白石泉Cu-Ni硫化物矿床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和构造背景的制约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李金祥 秦克章 +4 位作者 徐兴旺 孙赫 程松林 吴华 莫新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57,共15页
新疆东天山白石泉Cu-Ni硫化物矿床位于中天山地块北缘,阿齐库都克-沙泉子断裂带南侧。杂岩体w(SiO2)为40%~59%,具有高Mg的特征和拉斑系列的演化趋势。MgO、MnO和FeO含量与SiO2呈负相关,Al2O3、TiO2、Na2O与SiO2呈正相关;Co、Ni... 新疆东天山白石泉Cu-Ni硫化物矿床位于中天山地块北缘,阿齐库都克-沙泉子断裂带南侧。杂岩体w(SiO2)为40%~59%,具有高Mg的特征和拉斑系列的演化趋势。MgO、MnO和FeO含量与SiO2呈负相关,Al2O3、TiO2、Na2O与SiO2呈正相关;Co、Ni、Cr与SiO2呈负相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富集型,LREE/HREE为2.5~7.84,(La/Yb)N为1.94~8.24,δEu为0.71~1.28。白石泉杂岩体稀土元素非常类似的配分型式,表明其来自同一源区,是同一原始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杂岩体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Sr)和活泼的不相容亲石元素(HILE: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I、Ti),表明地幔源区可能受到俯冲板片脱水的交代。硫化物饱和可能是由于大量含Fe、Mg矿物的结晶而造成的,地壳混染很弱。年代学和野外地质证据表明,白石泉杂岩体形成于晚古生代末碰撞造山后期的伸展构造环境下。晚古生代末碰撞造山挤压-伸展转变期是大规模成矿的有利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构造背景 白石泉 Cu—Ni矿床 东天山
下载PDF
西准噶尔达尔布特南构造-岩浆岩带斑岩型铜-钼矿新发现及找矿思路 被引量:38
15
作者 李永军 王冉 +5 位作者 李卫东 佟丽莉 张兵 杨高学 王军年 赵玉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09-2014,共6页
西准噶尔仅有较少的斑岩型多金属矿床产出,这与其所在的巨型中亚成矿域的哈萨克斯坦环巴尔喀什-新疆西准噶尔成矿省这一重要的构造部位可能并不相称,有必要深入成矿研究和拓宽找矿思路。近年来笔者在该区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关键岩体... 西准噶尔仅有较少的斑岩型多金属矿床产出,这与其所在的巨型中亚成矿域的哈萨克斯坦环巴尔喀什-新疆西准噶尔成矿省这一重要的构造部位可能并不相称,有必要深入成矿研究和拓宽找矿思路。近年来笔者在该区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关键岩体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新发现了本文报道的吐克吐克、宏远和红山铜-钼矿点。据此类矿点以及包古图斑岩铜金矿的时空分布和赋矿岩体岩石类型等,提出建立达尔布特南构造岩浆带斑岩型Cu-Mo成矿区这一思路。今后的找矿思路是加强该带斑岩体时空分布、岩石成因类型、成矿物质来源以及矿化特征、成矿对比、区域构造等研究,建立找矿模型,用模型指导勘探找矿,而非仅仅利用物化探异常或仓促的大量勘探进行工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岩带 吐克吐克斑岩铜(钼)矿 宏远斑岩钼(铜)矿 红山铜(钼)矿 达尔布特南 西准噶尔
下载PDF
新疆北准噶尔苦橄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3
16
作者 陈毓川 刘德权 +3 位作者 王登红 唐延龄 周汝洪 陈振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59-1065,共7页
在新疆北准噶尔构造带的乔夏哈拉—老山口地区发现了苦橄岩。苦橄岩、苦橄质玄武岩和玄武岩组成的熔岩层厚100~200m。在乔夏哈拉-老山口铁铜矿区,铁铜矿层于苦橄岩层内或其底板产出。苦橄岩SiO2为39.9%~46.78%,9个分析样品平均44.39%;... 在新疆北准噶尔构造带的乔夏哈拉—老山口地区发现了苦橄岩。苦橄岩、苦橄质玄武岩和玄武岩组成的熔岩层厚100~200m。在乔夏哈拉-老山口铁铜矿区,铁铜矿层于苦橄岩层内或其底板产出。苦橄岩SiO2为39.9%~46.78%,9个分析样品平均44.39%;MgO为16.4%~36.67%,平均22.01%;Na2O+K2O为0.17%~1.47%,多数小于0.5%,平均0.59%;TiO2为0.28%~0.62%,个别达1.05%,平均0.50%。总体具有低硅、低铝、低钛、低碱、高镁的超镁铁喷出岩特征。其稀土元素总量小于45×10-6,轻稀土略富集,铕低正异常。微量元素Li、Be、U、Rb、Sr、Ba、V、F、Bi、Pb等明显富集,而Ni、Cr、Co和S明显亏损。表明经过一定程度的分异作用,并有上地壳成分的污染。铂族元素含量接近世界其他地区的苦橄岩,具有Pt/Pd<1和贫Os、Ir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橄岩 地球化学 铂族元素 乔夏哈拉-老山口地区 新疆北准噶尔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松湖铁矿床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33
17
作者 王春龙 王义天 +2 位作者 董连慧 张兵 任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8-1050,共13页
松湖铁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中段,赋存于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主要受近EW向、NWW向高角度逆断层控制。矿石主要呈块状、条带状、团块状构造,结构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矿石矿物主要... 松湖铁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中段,赋存于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主要受近EW向、NWW向高角度逆断层控制。矿石主要呈块状、条带状、团块状构造,结构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赤铁矿、黄铁矿及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钾长石、绿泥石、方解石、绿帘石及阳起石等。围岩蚀变发育,在垂向和水平方向上具有分带性。矿区围岩是阿吾拉勒地区早石炭世岛弧火山岩的组成部分,不同岩性具有类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发育弱的负铈异常,中到弱的负铕或正铕异常。矿石中磁铁矿的∑REE值变化于20.75×10^-6~65.41×10-6,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发育中到弱的负铈及负铕异常。磁铁矿与围岩的稀土元素特征表明二者具有成因联系,与岛弧火山作用有关。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磁铁矿为火山热液交代成因。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松湖铁矿床为海相火山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稀土和微量元素 铁矿床 松湖 西天山
下载PDF
新疆及周边古地磁研究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32
18
作者 李永安 孙东江 郑洁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44,共43页
新疆古地磁研究始于1979年,20年来通过对塔里木、准噶尔、昆仑山等地区的古地磁研究,获得了古生代—新生代塔里木板块、准噶尔板块和青藏板块古地磁极移曲线和古纬度资料。震旦纪以前塔里木板块尚未形成,晚震旦世在赤道附近各地块才联... 新疆古地磁研究始于1979年,20年来通过对塔里木、准噶尔、昆仑山等地区的古地磁研究,获得了古生代—新生代塔里木板块、准噶尔板块和青藏板块古地磁极移曲线和古纬度资料。震旦纪以前塔里木板块尚未形成,晚震旦世在赤道附近各地块才联合成塔里木板块的主体部分。后经历了两次快速北移,一次快速南移。准噶尔板块早古生代为一个独立的微板块,在晚古生代与哈萨克斯坦板块联合成一体,组成了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塔里木板块震旦纪时还属冈瓦纳大陆的一个组成部分,早古生代逐渐脱离了冈瓦纳大陆,快速向北漂移,晚古生代早期与准噶尔板块首次在东部碰撞,成为劳亚大陆南缘的一个增生体。将介于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古陆体,称之谓华夏古陆群。晚古生代末—中生代早期,华夏古陆群先后增生到劳亚大陆南缘;早古生代早期古特提斯洋尚未形成,诸地块处于冈瓦纳大陆范围内,位于南半球的赤道附近。在中-晚志留世,这些地(板)块才快速向北漂移,由于洋扩张,形成了古特提斯洋,构成了三大陆块群夹两个大洋的古地理格局;二叠纪是特提斯构造演化关键时期,晚侏罗-早白垩世昆仑地块与柴达木地块和塔里木地块发生碰撞,联合成一体。早侏罗世早期柴达木地块等与塔里木地块发生碰撞联合,造成了古特提斯洋消亡。早侏罗世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及周边 古地磁 构造演化 古地理再造 晚古生代 华夏古陆群 板块构造划分
下载PDF
新疆鄯善康古尔塔格蛇绿杂岩的发现及其特征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李文铅 董富荣 周汝洪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在康古尔塔格一带新发现一套古蛇绿杂岩,它位于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艾比湖-康古尔塔格缝合线上,被命名为康古尔塔格蛇绿杂岩,为一套无序产出的蛇绿杂岩.出露有较好的剖面,它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了洋中脊... 在康古尔塔格一带新发现一套古蛇绿杂岩,它位于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艾比湖-康古尔塔格缝合线上,被命名为康古尔塔格蛇绿杂岩,为一套无序产出的蛇绿杂岩.出露有较好的剖面,它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了洋中脊蛇绿岩的特征,为晚古生代北天山洋的洋壳残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古尔塔格 蛇绿杂岩 缝合线 洋壳残片 板块构造
下载PDF
新疆开合构造与成矿特征的有关问题 被引量:26
20
作者 陈哲夫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4-221,共8页
根据新疆的构造与成矿特征,提出新疆开合构造与成矿论观点。即在大地构造上是“开合构造运动论”,在区域成矿上是“开合构造成矿论”。开合构造与成矿是紧密联系、彼此结合、相互渗透、解释互补的统一整体。在总结新疆矿产特征和成矿规... 根据新疆的构造与成矿特征,提出新疆开合构造与成矿论观点。即在大地构造上是“开合构造运动论”,在区域成矿上是“开合构造成矿论”。开合构造与成矿是紧密联系、彼此结合、相互渗透、解释互补的统一整体。在总结新疆矿产特征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对新疆矿产,特别是金(锑)、铜、镍、铅、锌今后寻找大型矿床的主攻类型和主攻地区进行了科学预测,为地质勘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开合构造 开合成矿 多旋回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