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悦 邓明飞 +1 位作者 孙超 孙昕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6-38,43,共4页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率以及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9月至2016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行直肠癌手术且吻合口距肛缘≤3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有完整随访资料,评价患者术后3、6、12个月排便功能...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率以及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9月至2016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行直肠癌手术且吻合口距肛缘≤3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有完整随访资料,评价患者术后3、6、12个月排便功能及肿瘤复发率。结果 146例中,吻合口距肛缘≤1.0 cm 25例、1.1~2.0 cm 59例、2.1~3.0 cm 62例。随访12~50个月,肿瘤复发率8.2%。术后3个月、6个月排便功能评分显示,吻合口距肛缘越近,患者肛门功能评分越低(P<0.05),但术后12个月时肛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保肛手术并不增加肿瘤复发率;吻合口距离肛缘越近,对术后排便功能影响越大,但随时间推移,排便功能有可能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 直肠癌 保肛手术 随访 肿瘤复发
下载PDF
肌少症与结直肠癌生存率关系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
作者 胡悦 孙超 金武勇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8期833-841,共9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CRC)患者肌少症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lsevier ScienceDirect(SD)、OVID-lww-oup(医学全文)、万方、中国知网数...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CRC)患者肌少症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lsevier ScienceDirect(SD)、OVID-lww-oup(医学全文)、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时间至2022年10月,纳入使用Cox回归分析评估肌少症对CRC生存预后影响的研究。使用预后研究质量工具来评估偏倚风险和研究质量。结果:本研究纳入了来自9个国家的19项研究、9338名患者。单因素Cox分析结果(HR=1.94,95%CI 1.64~2.28,P<0.00001,I^(2)=62%)和多因素Cox分析(HR 1.90,95%CI 1.58~2.28,P<0.00001,I^(2)=65%),结果显示肌少症与CRC患者OS减少相关。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HR=1.97,95%CI 1.60~2.44,P<0.00001,I^(2)=37%)和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HR=1.55,95%CI 1.30~1.84,P<0.00001,I^(2)=31%)中,肌少症也与CRC的DFS减少显著相关。结论:低肌肉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与CRC患者的OS和DFS相关。肌少症是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通过治疗肌少症来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结直肠癌 总生存期 无病生存期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7
3
作者 陈广栋 王振斌 +3 位作者 陈建常 路兰鸿 李秀清 汪惠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6483-6486,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比较国内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10-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10-04)、维普中文科技...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比较国内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10-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10-04)、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2010-04)及所有关于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假体关节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现并发症、髋关节残余疼痛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纳入7个临床对照研究,共624例高龄患者(>60岁)。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实验组32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对照组295例。Meta分析发现:①全髋关节置换组在疗效上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OR=2.88和95%可信区间为(1.84,4.49),P<0.05]。②实验组手术时间上长于对照组[WMD=43.35和95%可信区间为(23.96,62.74),P<0.05]。③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WMD=336.36和95%可信区间为(196.34,476.37),P<0.05]。④两组术后出现并发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OR=0.54和95%可信区间为(0.29,1.02),P>0.05]。⑤实验组髋关节残余痛少于对照组[OR=0.30和95%可信区间为(0.18,0.50),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较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更好的远期临床效果,尤其适用于原发髋关节疾病和较强活动能力者。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持续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应该谨慎。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少且质量不高,论证强度较弱,尚需开展和设计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做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人工股骨头置换 META分析 人工假体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及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流动力学、B型利钠肽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1
4
作者 范辉 马骏 省格丽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2期2289-2293,2297,共6页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及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流动力学、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期间...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及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流动力学、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及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2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BNP与hs-CRP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2%(47/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9%(3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BNP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BNP与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及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BNP、hs-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美托洛尔 胺碘酮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
下载PDF
骨水泥椎体强化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再骨折风险的Meta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曹源 郭金超 +2 位作者 马超 李冬 王振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92-800,共9页
目的 :对目前已发表的关于骨水泥椎体强化[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性评价,探讨椎体强化术后再发椎体骨折风险,为临床医疗和科研提供统计学依据。... 目的 :对目前已发表的关于骨水泥椎体强化[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性评价,探讨椎体强化术后再发椎体骨折风险,为临床医疗和科研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EMBASE数据库,收集由建库至2018年4月发表的关于骨水泥椎体强化与保守治疗OVCF安全性和再发骨折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文献;遵循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价纳入文献质量和可靠性,提取患者骨折椎体数、骨折平面、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以及再发椎体骨折相关数据;通过Review 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计算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值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漏斗图对发表偏倚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样本总量为853例,其中437例行椎体强化手术,416例接受保守治疗。2篇为高质量文献,5篇为中等质量文献,2篇为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保守治疗相比,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患者再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RR=1.13,95%CI(0.85,1.49),P=0.41]及相邻椎体再骨折发生率[RR=0.93,95%CI(0.48,1.82),P=0.84]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水泥椎体强化术是治疗OVCF的有效方法,不会增加再发椎体骨折的风险,再发椎体骨折可能同骨质疏松症的自然进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椎体强化术 术后再骨折
下载PDF
常规超声及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肿块微钙化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郭莉 赵青 +1 位作者 葛妍 郝轶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839-841,共3页
目的研究常规超声及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行乳腺超声检查的患者120例,均为女性,术前对每例患者行常规超声及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检查,对比两... 目的研究常规超声及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行乳腺超声检查的患者120例,均为女性,术前对每例患者行常规超声及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显示率;以病理学结果为诊断依据,评价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的差异。结果 204个乳腺结节,"萤火虫"成像技术显示68个微钙化,常规超声显示37个微钙化,研究表明常规超声能检出的微钙化灶,在同一位置应用"萤火虫"成像技术均可显示,也有部分常规超声不能显示的钙化却能够在"萤火虫"图像中清晰可见,因此在检出肿块内微钙化方面,"萤火虫"成像技术明显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P<0.001)。尤其在恶性病例中检出微小钙化灶的阳性率(73.9%)明显高于常规超声(40.2%)。结论 "萤火虫"成像技术对乳腺恶性结节内的微小钙化显示较好。尤其当出现簇状分布的针尖样钙化,则更有利于超声明确肿块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 乳腺肿块微钙化
下载PDF
从中医脏腑八纲辨证理论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及治疗方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智宏 徐杰 《陕西中医》 2019年第4期515-518,共4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该病有三种类型:反流病性食管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巴雷特食管,严重者还可导致食管狭窄、食管腺癌等。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趋于年轻化的患者逐渐增...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该病有三种类型:反流病性食管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巴雷特食管,严重者还可导致食管狭窄、食管腺癌等。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趋于年轻化的患者逐渐增多。西医主要以口服PPI、胃肠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联合应用对症治疗,但存在效果欠佳,复发率高,药物副反应大、患者花费较高等弊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反流问题。查阅文献及临床研究发现中药治疗GERD疗效显著,临床要求和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群逐渐增多。文献研究多从脾胃肝胆论治本病,以调畅气机、和胃降逆为主要治法。本文从中医脏腑八纲(气、血、阴、阳、寒、热、虚、实)辨证理论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认为在中医脏腑八纲辨证理论指导下,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治疗该病在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的基础上需兼顾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祛邪实的同时适时补正虚,最终以恢复脏腑功能正常为本而治愈胃食管反流病;同时结合向患者广泛宣教中医养生思想,让患者了解本病的发生、转归,自觉自愿主动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才能从根本治愈胃食管反流病,并防止其反复发作,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脏腑八纲辨证 胃食管反流病 病机 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茅建娅 王薇 +1 位作者 别克扎提 耿中利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5月495例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PTC的患者资料,比较伴有和不伴有H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495例PTC患者中,伴发HT者108例(21.81%...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5月495例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PTC的患者资料,比较伴有和不伴有H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495例PTC患者中,伴发HT者108例(21.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PTC患者比较,PTC并HT患者中女性多见(90.7% vs.71.6%)、术前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4.04 μIU/mL vs.2.76 μIU/mL)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偏高(94.31 IU/mL vs.33.65 IU/mL)、肿瘤最大径偏小(1.10 cm vs.1.31 cm)、临床分期偏早(I期87.1% vs.7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TSH水平、TPOAb水平、临床分期是PTC合并HT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PTC合并HT患者中,女性较多,临床分期较早,并且肿瘤偏小,提示合并HT并未增加PTC的侵袭性,预后较好。但合并HT的患者TSH水平偏高,提示HT可能是PTC的发病风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桥本病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患者心肌做功评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唐莎 李华 +1 位作者 牛铭 宋磊 《心脏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LVPSL)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心肌做功的改变情况,探讨心肌做功参数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疑诊冠心病患者111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对照组(冠脉无狭窄或狭窄<50%)33例;冠心病组(至少一支冠... 目的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LVPSL)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心肌做功的改变情况,探讨心肌做功参数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疑诊冠心病患者111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对照组(冠脉无狭窄或狭窄<50%)33例;冠心病组(至少一支冠脉狭窄≥50%)78例,将冠心病组分为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组26例,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组52例;分别采集心尖四腔、两腔、左室长轴切面动态图像,应用Echo PAC工作站获取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进入心肌做功分析模式,得出LVPSL,最终获取长轴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功(GCW)、整体无效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ME)。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GLS、GWI、GCW、GME均显著减低,GWW显著升高(均P<0.01),冠心病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组GLS、GWW显著升高(P<0.01),冠心病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组GWI、GCW、GME均显著减低(P<0.01),GLS显著减低、GWW显著升高(P<0.01)。ROC曲线显示GWI、GCW、GWW、GM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36、0.40、0.75、0.27;GWW截断值为70.5%,预测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7%、97%,约登指数0.64。结论LVPSL可量化分析冠心病患者心肌做功,其中GWW是反映冠心病患者心肌做功和心室功能改变的较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左室心肌做功 左室心肌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
下载PDF
单运动单元与双运动单元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恩丰 涂来勇 +1 位作者 依力哈木 买尔旦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目的比较后路单运动单元与双运动单元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6-01诊治的6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单运动单元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32例(观察组),采用双运动单元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30例... 目的比较后路单运动单元与双运动单元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6-01诊治的6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单运动单元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32例(观察组),采用双运动单元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及术后1年ODI指数,以及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Cobb角。结果 6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12~18)个月。2组术后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长度更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3 d及术后1年ODI指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单运动单元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固定节段少、创伤小,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小,同时又可提供与短节段固定相当的稳定性,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腰段 单运动单元 椎弓根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抑郁症大鼠模型海马区及前额叶组织BDNF因子、Trkb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岩 陈俊逾 伊琦忠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期94-95,98,共3页
目的:观察抑郁症大鼠模型脑组织不同部位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抗抑郁药物使用后改变。方法:将成年SD大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干预组,每组10只,雌雄对半;正常组正常养殖,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结合孤养方式制... 目的:观察抑郁症大鼠模型脑组织不同部位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抗抑郁药物使用后改变。方法:将成年SD大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干预组,每组10只,雌雄对半;正常组正常养殖,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结合孤养方式制备抑郁模型大鼠4周。药物干预组采用模型组造模过程4周后给予药物(氟西汀)给入,自实验开始之后每周观察大鼠体重、糖水消耗、旷场实验指标的变化,最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观察大鼠脑部BDNF因子及Trk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缓慢、糖水消耗减少、旷场试验各项指标较正常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模型组较对照组各脑区BDNF及Trkb受体表达减少,药物干预组脑区BDNF及Trkb受体表达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脑部BDNF因子及Trkb的表达在抑郁症发生与治疗中有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动物模型 BDNF因子 Trkb的表达
下载PDF
曾斌芳治疗胃息肉中医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智宏 曾斌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108-110,共3页
胃息肉是消化系统多发病,易复发,部分息肉易发生癌变,西医目前以内镜下手术治疗为主,虽疗效确切,但复发率高。曾斌芳教授经多年中医临床研究和经验总结,认为胃息肉的基本病机乃脾胃虚弱,脾胃气虚、正气不足贯穿疾病始终,也是其易复发的... 胃息肉是消化系统多发病,易复发,部分息肉易发生癌变,西医目前以内镜下手术治疗为主,虽疗效确切,但复发率高。曾斌芳教授经多年中医临床研究和经验总结,认为胃息肉的基本病机乃脾胃虚弱,脾胃气虚、正气不足贯穿疾病始终,也是其易复发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健脾益气活血、理气化痰祛湿、扶正与祛邪并重的治疗措施,并创立经验方——益气散结汤,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对直径>0.5 cm的胃息肉,仍建议先行胃镜下治疗再行中药治疗,可缩短中药疗程,减轻患者身心负担,避免患者因不能长期口服中药致中断治疗而影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曾斌芳 胃息肉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左心室压力-应变环结合四维应变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莎 李华 +1 位作者 周玉成 香丽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10期956-960,共5页
目的应用左心室压力-应变环(LV-PSL)结合四维应变技术(4D-SI)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改变及心肌做功变化,探讨各参数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疑诊冠心病患者5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冠心病组(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27... 目的应用左心室压力-应变环(LV-PSL)结合四维应变技术(4D-SI)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改变及心肌做功变化,探讨各参数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疑诊冠心病患者5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冠心病组(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27例;对照组(冠状动脉无狭窄或狭窄<50%)30例。分别采集受试者心尖四腔、两腔、左心室长轴切面实时三维图像,应用Echo PAC工作站应用心肌做功分析模式,得出LV-PSL,获取长轴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功(GCW)、整体无效功(GWW)和整体做功效率(GME);应用左心室四维自动分析功能(4 DAuto LVQ),获取左心室整体的长轴应变(4D-GLPS)、环向应变(4D-GCPS)、面积应变(4D-GAPS)及径向应变(4D-GRP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GLS、GWI、GCW、GME、4D-GLPS、4D-GCPS、4D-GAPS、4D-GRPS减低,GWW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ROC曲线显示,4D-GLPS、4D-GAPS、GWW诊断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受损的曲线下面积相对较高,分别为0.881、0.844、0.756。截断值分别为-13.5%、-22.5%、72.0%,敏感度分別为81%、81%、64%,特异度分别为83%、73%、96%;两种技术结合的ROC曲线显示,4D-SI技术各参数联合LV-PSL技术的GWW值得出的AUC相对较大(0.943),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9%、90%、0.79。结论4D-GLPS、4D-GAPS和GWW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改变更为可靠的指标。将LV-PSL与4D-SI两种技术结合,可从多个角度更好地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改变情况,为临床医师在评估缺血患者时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左心室心肌做功 四维应变技术 左心室心肌功能
下载PDF
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血压昼夜节律及颈动脉中内膜增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葛丽 许红峰 《新疆中医药》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揭示性激素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高血压科住院的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60例及血压正常的女性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按血压昼夜节律划分为杓型组(20)、非杓型组(40)。分... 目的揭示性激素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高血压科住院的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60例及血压正常的女性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按血压昼夜节律划分为杓型组(20)、非杓型组(40)。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脂、空腹血糖、性激素水平,同时采用彩超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更年期女性高血压各组的E2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与杓组相比,非杓型组的E2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余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更年期女性高血压各组的IMT明显增厚(P<0.05)。与杓型组IMT相比较,非勺形组IMT明显增厚(P<0.05)。(3)IMT的厚度与E2呈负相关(P<0.01)。(4)分别以IMT作为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低雌激素水平是影响绝经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中内膜增厚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导致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颈动脉中内膜增厚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后Dickkopf-1(Dkk1)蛋白表达与骨代谢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佳佳 李军 +4 位作者 李思源 胡颖 孙侃 胡倩 王晓丽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3-576,共4页
目的 探讨T2DM患者绝经后Dickkopf-1(Dkk1)蛋白表达水平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 收集新疆石河子地区绝经后T2DM女性50例(T2DM组)与糖耐量正常(NGT组)女性50名,检测临床代谢指标。ELISA测定血清Dk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NGT组比较,T2DM... 目的 探讨T2DM患者绝经后Dickkopf-1(Dkk1)蛋白表达水平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 收集新疆石河子地区绝经后T2DM女性50例(T2DM组)与糖耐量正常(NGT组)女性50名,检测临床代谢指标。ELISA测定血清Dk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NGT组比较,T2DM组FPG、2hPG、果糖胺(FMN)、HbA1c、血P水平升高[(5.47±0.73)vs(9.26±2.38)mmol/L,(6.37±0.62)vs(16.66±3.27)mmol/L,(239.74±36.54)vs(337.66±87.31)μmol/L,(6.23±0.92)%vs(8.70±1.76)%,(1.11±0.12)vs(1.24±0.16)mmol/L;P<0.01];骨钙素(OC)、25羟维生素D3[25(OH)D3]、骨密度[BMD(Femur)]水平降低[(30.25±7.41)vs(19.27±5.07)ng/ml,(35.37±6.83)vs(22.00±5.26)nmol/L,0.87(0.80,0.95)vs 0.80(0.61,0.90)g/cm2;P<0.01];Dkk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209.37±32.35)vs(232.97±39.31)pg/ml,P<0.05]。相关分析显示,Dkk1蛋白表达与血P呈正相关(r=0.301,P<0.05),与BMD(Femur neck)呈负相关(r=-0.349,P<0.01)。BMD(Femur)与FPG呈负相关,与OC呈正相关(r=-0.344、0.26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5(OH)D3是BMD(Femur)的影响因素。结论 Dkk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T2DM患者绝经后BMD降低及血P升高,OC、25(OH)D3等骨代谢指标降低,以此为靶点,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糖尿病 2型 Dickkopf-1蛋白 骨密度
原文传递
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买迪娜.安尼玩 肖春霞 陈俊逾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第9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研究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睡眠正常者8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评估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 目的:研究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睡眠正常者8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评估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多导睡眠监测检查患者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SQI(2.35±0.14)分、入睡时间(2.55±0.45)分、睡眠时间(2.36±0.19)分、睡眠效率(1.89±0.29)分,87例失眠症患者中,阴虚质18例、血瘀质30例、气郁质32例。上述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数据存在明显异常。结论: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以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居多,患者睡眠质量差,需对症治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器质性失眠症 睡眠质量 中医体质类型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7
作者 肖春霞 钟雯雯 +1 位作者 努尔比亚.买买提明 陈俊逾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志病科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服用舍曲林片,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志病科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服用舍曲林片,在此基础上真刺激组患者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假刺激组患者给予伪刺激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末、治疗4周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并分析HAMD各因子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和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和4周末真刺激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假刺激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躯体化、体质量、认知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及绝望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真刺激组患者焦虑/躯体化、迟缓、睡眠障碍及绝望感评分低于假刺激组(P<0.05);治疗4周末真刺激组患者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睡眠障碍及绝望感评分低于假刺激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经颅磁刺激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FOS相关抗原2蛋白浓度变化及与危险因素个数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侯泽鑫 李思源 +5 位作者 曹国磊 胡颖 王童瑶 王丽珍 田倩倩 李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7-720,共4页
目的新疆维吾尔族是代谢综合征(MS)高发民族,目前关于FOS相关抗原2(FRA-2)蛋白表达与新疆维吾尔族群体MS关系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新疆维吾尔族MS人群血清FRA-2蛋白浓度变化及与危险因素个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 目的新疆维吾尔族是代谢综合征(MS)高发民族,目前关于FOS相关抗原2(FRA-2)蛋白表达与新疆维吾尔族群体MS关系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新疆维吾尔族MS人群血清FRA-2蛋白浓度变化及与危险因素个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心内科就诊,有MS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204例维吾尔族患者,其中有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为MS组(n=118),有1~2项危险因素者为非MS组(n=86)。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维吾尔族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96,无任何一项MS危险因素)。测定FPG、TG、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等指标;ELISA测定FRA-2蛋白表达水平;偏相关法分析指标间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分析FRA-2蛋白浓度变化与危险因素个数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非MS人群发生MS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非MS组、MS组腰围、BMI、SBP、DBP、TG、LDL-C明显升高(P<0.05),HDL-C明显降低(P<0.05);与非MS组比较,MS组FPG、HbA1c、FINS、TC、HOMA-IR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FRA-2蛋白表达[39.87(22.55,56.71)]比较,非MS组[26.23(9.78,43.98)]、MS组[9.90(7.00,16.77)]明显降低(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RA-2蛋白表达与MS危险因素个数呈负相关(r=-0.619,P=0.000);危险因素每增加一个,FRA-2蛋白表达下降6.722 ng/mL。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RA-2蛋白表达水平与腰围、BMI、DBP、FPG、TG、HOMA-IR呈负相关(P<0.05),与HDL-C呈正相关(P<0.05)。FRA-2降低、WC、FPG及TG升高是非MS患者发生MS的危险因素(OR=1.10、1.14、1.26、1.88);TC降低及HDL-C升高是非MS患者发生MS的保护因素(OR=0.22、0.04)。结论新疆维吾尔族MS患者血清FRA-2浓度降低,危险因素越多,FRA-2浓度越低。FRA-2有望成为该人群MS患者病情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S相关抗原2 代谢综合征 维吾尔族 危险因素个数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阿地拉·艾尼瓦尔 张拉 +4 位作者 蒋森 高华 楼伟 孟新玲 杨新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44-848,共5页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基因(α-synuclein gene,SNCA)rs1372525、rs3822086等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帕金森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来自新疆医科大学各个附属医院门诊及病区225例帕金森病患者及231例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基因(α-synuclein gene,SNCA)rs1372525、rs3822086等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帕金森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来自新疆医科大学各个附属医院门诊及病区225例帕金森病患者及231例年龄、性别、生源地等条件与其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病例组及对照组;采集2组参与者外周血液,通过提取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2组参与者的SNCA rs1372525、rs3822086等位点进行多态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SNCA rs1372525位点分别测得AA型161、164例,AG型54、61例,GG型10、6例,等位基因A的频率分别为83.6%和84.2%,等位基因G在2组间的频率分别为16.4%和15.8%,rs1372525位点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帕金森病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rs3822086位点分别测得CC型47、73例,CT型115、113例,TT型63、45例,等位基因C的频率为46.4%、56.1%,等位基因T的频率为53.6%、43.9%,可见该位点rs3822086 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在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TT 2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T的分布频率在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CA rs1372525位点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无关。rs3822086考虑是帕金森病发生发展中的易感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α-突触核蛋白基因 rs1372525 rs3822086
下载PDF
二甲双胍与结直肠腺瘤患病风险相关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悦 金武勇 +1 位作者 孙超 孙昕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索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是否可降低患结肠直肠腺瘤的风险。方法从PubMed、Elsevier-ScienceDirect、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建库以来至2017年7月所有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与患结直肠腺瘤风险相关性的研究。按照纳入及... 目的探索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是否可降低患结肠直肠腺瘤的风险。方法从PubMed、Elsevier-ScienceDirect、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建库以来至2017年7月所有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与患结直肠腺瘤风险相关性的研究。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入选。结果共计纳入9项研究,其中实验组4 256例,对照组17 206例,结果显示,服用二甲双胍者较未服用二甲双胍者患结直肠腺瘤风险降低(OR=0.83,95%CI:0.72~0.95;P=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的使用可能与结肠直肠腺瘤的风险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结直肠肿瘤 二甲双胍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