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与不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后本体感觉恢复的比较 被引量:16
1
作者 柴浩 吴婷 +1 位作者 舒莉 张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332-2337,共6页
背景: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否提高膝关节本体感觉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如果能通过实验对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腱中本体感受器、神经生长、电生理情况进行直接检测,将能更加客观的评价保留残端对本体感觉恢复的作用。目的:建立... 背景: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否提高膝关节本体感觉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如果能通过实验对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腱中本体感受器、神经生长、电生理情况进行直接检测,将能更加客观的评价保留残端对本体感觉恢复的作用。目的:建立残端鞘内重建、牵张保残重建和不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动物实验模型,比较3种重建手术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是否存在差异。方法:9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保残组、牵张保残组和残端鞘内保残组,每组24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3组兔进行双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3,6,12周各组行膝关节电生理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移植腱神经营养因子3 mRNA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重建组移植腱本体感受器数量。结果与结论:①术后3,6,12周,重建的3组兔移植物神经营养因子3mR NA表达、本体感受器数量、腘绳肌肌电图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②结果说明,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与不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膝关节本体感觉再生情况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保残 神经营养因子3 本体感受器 腘绳肌肌电图 牵张保残重建 不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 移植腱本体感受器 前交叉韧带 本体感觉 肌电描记术 组织工程
下载PDF
“321”健康教育模式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萍 黄环 +1 位作者 马丽亚 舒莉 《安徽医学》 2021年第5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TKA术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 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TKA术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根据《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给予相同的TKA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教育内容,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联合应用“321”健康教育,从入院干预至出院。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采用《TKA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预防行为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预防行为,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结果教育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教育前和出院时SAS、SD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前,两组预防行为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教育前和出院时预防行为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TE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1,P<0.05)。结论“321”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TKA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行为的养成,降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静脉血栓栓塞 “321”健康教育 心理状态 预防行为
下载PDF
微创经皮内固定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舒莉 巨啸晨 +1 位作者 吴萍 张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61-1968,共8页
背景:传统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当中使用广泛;微创经皮内固定是近年出现的新技术,其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否具有优势,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钢板... 背景:传统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当中使用广泛;微创经皮内固定是近年出现的新技术,其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否具有优势,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循证学证据。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adline、荷兰医学文摘、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专业实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1995年1月至2017年12月发表关于微创经皮内固定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对比的临床试验,按照特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1)共纳入21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总计1625例患者,其中微创组808例,传统组817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目测类比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肱骨头坏死、术后3个月Constant评分方面,微创经皮内固定组优于传统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内固定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3)在术后12个月Constant评分、术后并发症方面,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4)提示微创经皮内固定创伤小、在近期临床疗效方面优于传统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内固定组,但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由于部分文献质量不高,可能存在各种偏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钢板固定 微创经皮入路 三角肌胸大肌入路 植入物 置入 META分析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康复目标制定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积极性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吴萍 李璐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第5期923-926,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目标制定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积极性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8年7~12月收治的12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性炎患者分组对照组(2018年7~9月)和观察组(2018年10~12月),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目标制定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积极性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8年7~12月收治的12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性炎患者分组对照组(2018年7~9月)和观察组(2018年10~12月),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60例制定康复目标实施目标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态度、康复效能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w、2 w的关节活动度(ROM)大于对照组,术后1 w、2 w膝关节功能评分(KSS)高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目标制定能够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积极性,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目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 康复积极性 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保留与不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后移植物腱骨愈合的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马子越 巨啸晨 +1 位作者 张磊 孙荣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2-587,共6页
背景: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是否可以促进移植物腱骨愈合目前尚有争议,设计实验通过组织学和影像学评估保留残端是否具有促进腱骨愈合的生物学优势。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保留或不保留韧带残端对移植物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新... 背景: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是否可以促进移植物腱骨愈合目前尚有争议,设计实验通过组织学和影像学评估保留残端是否具有促进腱骨愈合的生物学优势。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保留或不保留韧带残端对移植物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不保残重建组与保残重建组,每组20只。选取跟腱作为移植物,分别将所有标本兔的双侧前交叉韧带切断,不保残重建组完全切除前交叉韧带残端,保残重建组由股骨止点处切断,保留胫骨残端,按照正常兔前交叉韧带解剖结构,选取胫骨与股骨骨道进行重建。并于术后6,12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移植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强度,CD34免疫组化染色标记移植物微血管密度,MRI、CT观察移植腱信号强度并测量骨隧道宽度。结果与结论:①术后6周,保残重建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缺氧诱导因子1α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不保残重建组(P<0.05),微血管密度也明显高于不保残重建组(P<0.05);术后12周,两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缺氧诱导因子1α阳性细胞百分比与同手术方式6周组对比均下降(P<0.05),微血管密度较同手术方式6周组均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6周,保残重建组骨隧道扩大程度明显低于不保残重建组,移植腱信号强度低于不保残重建组(P<0.05);12周两组骨隧道扩大程度均减小,移植腱信号强度均减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该实验条件下,在韧带重建早期,保残重建在移植物再血管化、减少骨隧道扩大等方面明显优于不保残组,展现了一定的生物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保留残端 腱骨愈合 因子 跟腱 微血管密度 骨隧道 实验
下载PDF
螺钉与钢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柴浩 吴婷 +1 位作者 舒莉 张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4423-4428,共6页
背景:哪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后踝骨折效果较好,目前仍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钢板强度高,且具有抗滑动的作用,应该更多使用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另一些学者则更倾向于采用螺钉固定后踝骨折。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螺钉固定与钢板固定后踝骨折的... 背景:哪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后踝骨折效果较好,目前仍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钢板强度高,且具有抗滑动的作用,应该更多使用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另一些学者则更倾向于采用螺钉固定后踝骨折。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螺钉固定与钢板固定后踝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1995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相关文献,英文数据库以"posterior malleolus AND fracture AND Screw AND Plate AND RCT OR quasi-RCT OR CCT"为检索词,中文数据库以"后踝骨折,钢板,螺钉,比较"为检索词,采用ReviewM 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1)共纳入9个研究;(2)Meta分析结果显示,钢板固定与螺钉固定在术后12个月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评分[OR=-2.23,95%CI(-4.95,0.94),P=0.11]、关节炎发生率[OR=0.11,95%CI(-0.06,0.28),P=0.2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在骨折愈合时间[OR=0.36,95%CI(0.14,0.58),P=0.001]、复位不良[OR=0.07,95%CI(0.03,0.11),P=0.000 3]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钢板组优于螺钉组;(4)手术时间[OR=-14.97,95%CI(-29.09,-0.84),P=0.04]、术中出血[OR=-0.52,95%CI(-0.84,-0.20),P=0.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螺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少于钢板组;(5)结果说明,钢板固定后踝骨折骨折愈合更快,骨折复位不良的发生率更低,而螺钉固定创伤小、更符合微创的理念。由于部分文献质量不高,可能存在偏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钢板固定 螺钉固定 对照 术中出血 手术时间 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评分 骨折愈合 复位不良 META分析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下肢力线准确性对比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柴浩 杨德勇 +1 位作者 张磊 舒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6-654,共9页
目的:近年许多学者将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技术应用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然而相较于传统手术,3D打印个性化截骨技术能否获得更好的下肢力线和疗效,仍存在较大争议。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和传统全膝关节置换下肢力线的... 目的:近年许多学者将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技术应用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然而相较于传统手术,3D打印个性化截骨技术能否获得更好的下肢力线和疗效,仍存在较大争议。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和传统全膝关节置换下肢力线的准确性和疗效。方法:分别在中文数据库(万方医学、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Ovid,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和传统手术全膝关节置换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通过制定的检索式共检索出中英文文献775篇,最终纳入30项随机对照试验;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手术组相比,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组髋-膝-踝角偏差值(MD=-0.51,95%CI:-0.66至-0.36,P<0.00001)、冠状面股骨组件角偏差值(MD=-0.33,95%CI:-0.39至-0.27,P<0.00001)及偏差人数(RR=0.52,95%CI:0.44-0.63,P<0.00001)、冠状面胫骨组件角偏差值(MD=-0.21,95%CI:-0.32至-0.10,P=0.0002)、矢状面股骨组件角偏差值(SMD=-0.16,95%CI:-0.26至-0.07,P=0.00009)、冠状面胫骨组件角偏差值(MD=-0.21,95%CI:-0.32至-0.10,P=0.0002)、术后引流量(SMD=-1.11,95%CI:-1.49至-0.74,P<0.0001)、出血量(MD=-48.60,95%CI:-68.50至-28.69,P<0.0001)均显著降低,KSS功能评分明显改善(MD=3.29,95%CI:1.35-5.23,P=0.0009)。结论:现有的研究证据表明,相比较传统全膝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技术,能获得更加准确的下肢力线和假体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3D打印 截骨导板 传统手术 假体力线 KSS功能评分 疼痛 META分析
下载PDF
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阿不来提.阿不拉 依力哈木江.吾斯曼 +2 位作者 艾尔肯.热合木吐拉 买买提明.赛依提 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8期746-749,共4页
目的初步分析肘管综合征再手术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改进和提高肘管综合征手术疗效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我科2006年5月至2016年10月,因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术后需再手术治疗患者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45~61岁,平均51岁。均为单侧尺神... 目的初步分析肘管综合征再手术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改进和提高肘管综合征手术疗效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我科2006年5月至2016年10月,因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术后需再手术治疗患者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45~61岁,平均51岁。均为单侧尺神经受累,右侧7例,左侧14例。21例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尺神经彻底松解,对进行再手术的肘管综合征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其再次手术的临床因素。结果导致首次尺神经前置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有:a)术中尺神经及其通道未能彻底松解减压,松解范围含各个卡压点及周围瘢痕。b)对尺神经的解剖及血供特点不熟悉。c)首次手术中对显微外科操作技术的运用不重视,甚至术中不使用手术显微镜。d)肘管内侧形成关节囊肿,关节液渗入尺神经外模内。e)尺神经前置术后固定欠妥当致尺神经脱位回移再次卡压形成。f)大部分基层医院无术中肌电图辅助,不能客观判断神经松解程度。本组21例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再次手术松解,疗效满意。结论肘管综合征手术治疗最重要的是术中使用显微镜,并对尺神经及其通路的彻底松解减压及尺神经干支分离后进行尺神经前置。术中肌电图辅助可提高手术疗效。术中重视显微外科操作技术,保护尺神经的血供和组织床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 再次手术 显微外科技术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加压联合热疗对雄性家兔下肢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9
作者 张思平 马鹏程 +4 位作者 孙荣鑫 梅娜 胡佳俊 柴浩 姜侃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联合热疗对雄性家兔下肢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家兔30只,建立髋部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雄性家兔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家兔模型分为IPC组(行IPC治疗)、热疗组(行40℃...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联合热疗对雄性家兔下肢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家兔30只,建立髋部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雄性家兔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家兔模型分为IPC组(行IPC治疗)、热疗组(行40℃热疗治疗)、IPC联合热疗组(行IPC联合40℃热疗治疗),每组10只。在造模前后及治疗后1、5、10 min时,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定左下肢股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1)血液平均流速、血液峰值流速以及每分钟血流量:3组治疗后1、5、10 min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IPC联合热疗组均明显高于IPC组和热疗组(P<0.05)。(2)血管内径:3组治疗后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率:治疗后1 min IPC联合热疗组均明显高于IPC组和热疗组(P<0.05);治疗后5、10 min 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PC和热疗单独应用相比,IPC联合热疗可明显改变家兔下肢血流动力学,可产生更为强烈的扩张血管、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血流动力学 深静脉血栓形成 物理预防 间歇性充气加压 热疗 家兔
下载PDF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骨科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舒莉 吴萍 +1 位作者 胡永胜 姜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4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临床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9月—2020年8月对100名在医院骨科临床实习及出科考试的学生(OSCE组),采取OSCE临床教学和考核方法,统计学生出科考试成绩,并于2018年1月—2019年7月对100名非O...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临床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9月—2020年8月对100名在医院骨科临床实习及出科考试的学生(OSCE组),采取OSCE临床教学和考核方法,统计学生出科考试成绩,并于2018年1月—2019年7月对100名非OSCE临床教学和考核方法学生(常规组)的出科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OSCE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SCE临床教学和考核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骨科学的知识,还能较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是骨科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OSCE 骨科学 临床教学 考核方法 出科考试成绩
下载PDF
抗Xa因子活性监测及ATⅢ活性检测在TKA术后血栓与出血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阿卜杜合力力·艾尼 巨啸晨 孙荣鑫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7期610-614,共5页
目的通过一项前瞻性研究探讨抗Xa因子活性监测联合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ATⅢ)活性检测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预防出血与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单侧TKA手... 目的通过一项前瞻性研究探讨抗Xa因子活性监测联合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ATⅢ)活性检测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预防出血与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单侧TKA手术的骨关节炎患者74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55例;年龄56~80岁,平均(68.5±7.5)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试验组术后12 h给予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4250 IU皮下注射,4 h后检测凝血指标及抗Xa因子活性,根据抗Xa因子活性结果调整LMWH剂量,使抗Xa因子活性维持在0.3~0.7 IU/mL。对照组术后12 h后给予LMWH 4250 IU皮下注射,4 h后检测凝血指标,于术后第2天开始常规给予LMWH 4250 IU 1次/日皮下注射抗凝治疗。两组术后1 d、6 d、11 d常规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i)、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下肢血管彩超,记录皮下出血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APTT、D-Di、Hb与术前差值、血栓发生率、皮下出血面积(体表面积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d,两组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Di、Hb与术前差值、血栓发生率、皮下出血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1天,两组间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Di、Hb与术前差值、血栓发生率、皮下出血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KA术后使用LMWH抗凝治疗时,术前予以ATⅢ活性检测,抗凝过程中根据监测抗Xa因子活性调整LMWH剂量,能有效地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出血风险,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Xa因子活性 抗凝血酶Ⅲ活性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限制性输血联合高压氧预处理对THA、TKA围术期临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静 齐玲 +2 位作者 范娜 郭晓斐 桂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6期5120-5123,共4页
目的:比较限制性输血联合高压氧预处理(HBOPC)和单纯限制性输血对髋、膝关节置换术(THA、THA)的围术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择期在硬膜外麻醉、股神经阻滞下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限制性输血组(维持80 g/L≤Hb<100... 目的:比较限制性输血联合高压氧预处理(HBOPC)和单纯限制性输血对髋、膝关节置换术(THA、THA)的围术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择期在硬膜外麻醉、股神经阻滞下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限制性输血组(维持80 g/L≤Hb<100g/L,n=20)和限制性输血联合HBOPC组(HBOPC+维持80 g/L≤Hb<100 g/L,n=20)。比较两组的红细胞输注量、红细胞输注率、围术期Hb、血氧饱和度(SO2)、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患者脑梗死、急性肺栓塞、肺炎、心肌梗死、伤口感染发生率及90 d死亡率。结果:与限制性输血组比较,联合HBOPC组术后Hb、血氧饱和度(SO2)明显增加(P<0.05),红细胞输注量、红细胞输注率、肺炎发生率、伤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限制性输血联合高压氧预处理可改善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缺氧状态、能有效减少红细胞输注、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输血 高压氧 预处理 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
原文传递
局部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德勇 凯沙尔·百合提亚尔 +1 位作者 姜钧耀 舒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5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兔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45只3~5个月雄性新西兰兔(3.0~3.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15只。三组均行双后肢ACL重建,A组ACL术...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兔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45只3~5个月雄性新西兰兔(3.0~3.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15只。三组均行双后肢ACL重建,A组ACL术后不注射任何物质;B组术后胫骨骨道内注射MSCs纤维蛋白胶;C组术后胫骨骨道内注射HGF基因修饰的MSCs纤维蛋白胶。术后6周,HE染色观察腱骨愈合;力学检测移植腱从胫骨骨道内脱出的最大拉力载荷及最大拉伸距离;RT-PCR检测骨道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mRNA、SMAD4 mRNA及关节液中HGF mRNA表达情况。结果术后6周,A组腱骨界面连接疏松,胶原纤维排列紊乱;B组腱骨界面连接较紧密,间隙较小,但胶原纤维排列仍不整齐;C组腱骨界面连接紧密,胶原纤维排列整齐。B组最大拉力载荷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P<0.05);A、B组及B、C组最大拉伸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道内FGF2 mRNA、SMAD4 mRNA大于A组,且C组大于B组(P<0.05);C组关节液HGF mRNA大于B组(P<0.05)。结论局部注射HGF基因修饰的MSCs能够促进兔ACL重建后腱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重建 腱骨愈合 肝细胞生长因子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膝关节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和后稳定型假体置换术后步态及本体感觉比较
14
作者 柴浩 努尔买买提·艾尼瓦尔 +1 位作者 陈殿卿 李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8期61-65,共5页
比较膝关节保留后交叉韧带型(CR)假体和后稳定型(PS)假体置换术后步态及本体感觉的差异。方法 40例拟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CR组和PS组,每组20人。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使... 比较膝关节保留后交叉韧带型(CR)假体和后稳定型(PS)假体置换术后步态及本体感觉的差异。方法 40例拟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CR组和PS组,每组20人。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使用Pro-Kin252 动静态平衡仪和OptiJCnee关节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比较2组术后患者本体感觉及三维步态差异。结果 2组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CR组本体感觉优于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R组与PS组步速、步频、步幅、摆动相内外翻角度、内外旋角度及内收力矩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中CR假体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优于PS假体,而步态2者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 后稳定型假体 本体感觉 三维步态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昆鹏 姜侃 《淮海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251-252,F0003,共3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多种膝关节病的最终解决方案,然而TKA创伤大、截骨平面多导致手术大量出血,研究表明单侧TKA总失血量为600-1 550 m L,术后引流量通常在500-1 000 m L,输血率在10%-62%[1]。TKA中使用止血带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术中...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多种膝关节病的最终解决方案,然而TKA创伤大、截骨平面多导致手术大量出血,研究表明单侧TKA总失血量为600-1 550 m L,术后引流量通常在500-1 000 m L,输血率在10%-62%[1]。TKA中使用止血带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术中出血,然而松开止血带后却能引起纤溶-凝血机制失衡,导致纤溶系统过度激活。此外使用止血带造成下肢缺血、缺氧引起微循环障碍及肢体远端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氨甲环酸 综述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8
16
作者 王国胜 魏宁波 +3 位作者 曹明宇 高健 续斌 沈志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9,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1960—2013.4)、万方数据库(1998—2013.4)、维普数据库(1989~2013.4)、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及超星电... [目的]系统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1960—2013.4)、万方数据库(1998—2013.4)、维普数据库(1989~2013.4)、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及超星电子图书。手工检索国内近5年来发表于各骨科杂志及相关杂志的相关文献:《中华关节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等等,收集所有相关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问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e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5.0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35篇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共2739例患者,纳入研究质量评价结果为B级27篇,C级8篇。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内固定组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下床负重时间短[MD=-32.66,95%CI(-40.16,-25.15),P〈0.05];术后并发症少[RR=0.47,95%CI(0.37,0.60),P〈0.05];术后优良率高[RR=1.18,95%CI(1.07,1.31),P=0.001〈0.05],但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内固定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具有术后下床负重时间短、并发症少及优良率高的优点,故应该首选。但由于本系统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偏倚,可能造成结果的可靠性降低,故还需要大量严格的、大样本量的、多中心性的,并且采用正确的随机原则、盲法、分配隐藏等文献研究来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内固定术 老年人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26
17
作者 余丽娟 袁丽 +1 位作者 刘春花 安雅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15期1152-115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4例拟行骨科大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4例拟行骨科大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VTE发生率,分别于入院当日、术后3、5 d和出院当日测量患者D-二聚体值和患肢周径;出院时向患者发放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VTE发生率为1.6%(1/62),对照组为6.5%(4/6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876,P=0.171)。术后3、5 d和出院当日试验组D-二聚体值为(1.26±0.65)、(1.27±0.35)、(0.96±0.27)mg/L,术后5 d、出院当日试验组患肢周径为(29.81±4.15)、(28.86±3.40)c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0.58)mg/L、(1.51±0.55)mg/L、(1.25±0.44)mg/L、(31.84±5.22)cm、(30.83±3.9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05~4.485,P<0.05)。试验组健康教育及指导、个人特质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出院指导等维度得分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总分为(26.31±3.06)、(35.73±3.64)、(27.89±3.11)、(8.47±1.18)分和(111.08±6.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15±2.31)、(33.92±2.66)、(26.27±3.41)、(7.42±1.82)分和(106.52±5.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750~4.433,P<0.05)。结论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骨科大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和患肢肿胀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 骨科大手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预防
原文传递
协同护理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感染率及满意度的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肖丽 东宝吉 +1 位作者 姜侃 黄卫民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Collaborative care model,CCM)对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率、二次翻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行单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Collaborative care model,CCM)对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率、二次翻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行单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两组患者在手术室管理环节、供应室管理环节、病房管理环节、手术团队管理环节相同,术后2~3d护士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回访,了解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及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CM,护士分别于患者术后2w、1个月、3个月、1a进行电话回访,对患者功能进行系统评分,了解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8例,感染率为10%,观察组术后感染1例,感染率为1.3%,对照组患者术后翻修率为100%,观察组患者术后翻修率为0%。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86%,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96%。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感染率,早期发现术后感染,降低患者术后二次翻修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对医院感染控制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 膝关节置换 早期感染
下载PDF
关节镜下残端保留在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效果及对关节稳定性和本体感觉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舒莉 郭晓斐 +2 位作者 柴浩 杨德勇 孙荣鑫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残端保留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效果及对关节稳定性和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拟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5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保残组(26例)和保残组...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残端保留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效果及对关节稳定性和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拟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5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保残组(26例)和保残组(26例),非保残组采用常规关节镜下残端清理重建术式,保残组采用保留残端重建术式,比较2组患者主客观膝关节功能(IKDC评分、Tegner评分和Lysholm评分)、膝关节稳定性(KT-2000测试)、本体感觉恢复及胫骨、股骨隧道扩张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术后6、12和24个月的IKDC评分、Tegner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术后KT-2000测试均明显降低(P<0.01),且保残组术后各时段IKDC评分、Tegner评分和Lysholm评分及KT-2000测试均优于非保残组(P<0.05,P<0.01);2组患者术后6、12和24个月重现角度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且保残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重现角度均明显低于非保残组(P<0.01)。与术后1个月相比,2组患者术后6和12个月的胫骨和股骨隧道扩张度均明显升高,且保残组术后12个月的骨隧道扩张度明显低于非保残组(P<0.01)。结论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保留残端术后的运动功能较好,能够有效提高关节稳定性并降低骨隧道扩张程度,显著促进本体感觉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 残端保留 稳定性 本体感觉
下载PDF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 被引量:19
20
作者 艾尔西丁·阿不来提 徐昌 +1 位作者 马强 沈志敏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单侧TKA患者共96例,统计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 目的分析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单侧TKA患者共96例,统计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原因、文化程度和OA分期,手术情况包括平均时间、并发症和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包括HSS评分和优良率、治疗依从性、随访并发症。随访6个月,以HSS评分≥70分为优良,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结果有效组82例,无效组14例,有效率85.4%。平均年龄:有效组(55.8±9.7)岁,无效组(66.9±11.2)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9);OA分期(Ⅲ/Ⅳ期):有效组60/22例(62.50%/22.92%),无效组6/8例(6.25%/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4);治疗依从性:有效组依从率86.59%,无效组6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9)。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年龄、OA分期、围术期和随访并发症、治疗依从性均是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OA患者的年龄、OA分期、围术期和随访并发症、治疗依从性均为影响关节功能恢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危险因素 人工膝关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