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低微浓度菲立磁-硫酸鱼精蛋白复合物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乐 江明 +3 位作者 马艳 张德清 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 王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27-2430,共4页
目的探索简单、无细胞外铁产生的超低微浓度菲立磁-硫酸鱼精蛋白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方法。方法贴壁法培养大鼠MSCs。待3代细胞汇合至80%~90%时,更换无血清培养液,根据菲立磁和硫酸鱼精蛋白的不同浓度分为4组:A组[(7.50∶1.00)... 目的探索简单、无细胞外铁产生的超低微浓度菲立磁-硫酸鱼精蛋白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方法。方法贴壁法培养大鼠MSCs。待3代细胞汇合至80%~90%时,更换无血清培养液,根据菲立磁和硫酸鱼精蛋白的不同浓度分为4组:A组[(7.50∶1.00)μg/ml]、B组[(10.00∶1.20)μg/ml];C组[(15.00∶1.80)μl/ml]和空白对照组,加入培养液,混匀,5%CO2孵育15min,补加血清后孵育至次日。检测细胞标记率、细胞内外铁、细胞活力和标记细胞MR信号。结果 B组可有效标记大鼠MSCs,普鲁士蓝染色阳性率100%,无细胞外铁产生,铁颗粒分布于溶酶体内。4组间台盼蓝拒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MR GRE T2*WI序列可检测到1×104个标记细胞。结论使用超低微浓度菲立磁10.00μg/ml与鱼精蛋白1.20μg/ml可有效标记大鼠MSCs,体外MR可检测到1×104个标记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立磁 鱼精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大鼠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14例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郭晨明 白超 +3 位作者 毕晓娟 李万福 郭丽英 迪丽米娜.伊拉木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907-908,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类型,再选择手术方式。结论采用探针定位区段和锥体形切除病灶,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类型,再选择手术方式。结论采用探针定位区段和锥体形切除病灶,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乳管扩张比较彻底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乳头状瘤 管内/外科学
原文传递
小鼠乳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 被引量:4
3
作者 娜几娜 王凌鹏 +1 位作者 马艳 侯月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786-787,共2页
目的:观察原代培养的小鼠乳鼠心肌细胞的形态特征。方法:Ⅱ型胶原酶、胰蛋白酶消化心脏组织,差速贴壁分离法。结果:12h心肌细胞基本贴壁,第2天可长成单层,第3~4天细胞伸出伪足相互接触交织成网,逐渐形成细胞簇或细胞单层,搏动... 目的:观察原代培养的小鼠乳鼠心肌细胞的形态特征。方法:Ⅱ型胶原酶、胰蛋白酶消化心脏组织,差速贴壁分离法。结果:12h心肌细胞基本贴壁,第2天可长成单层,第3~4天细胞伸出伪足相互接触交织成网,逐渐形成细胞簇或细胞单层,搏动呈同步性,收缩明显有力,搏动频率为30~120次/min。结论:用Ⅱ型胶原酶、胰蛋白酶分离培养小鼠乳鼠心肌细胞可获得形态、活力良好的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鼠 心肌细胞 培养
下载PDF
3.0T MR多序列示踪SPIO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SCI大鼠模型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乐 张德清 +4 位作者 王俭 姜春晖 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 马艳 江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索3.0T MR活体示踪移植SPIO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中的优选序列。方法采用贴壁法培养大鼠BMSCs,使用超低微浓度的菲立磁-硫酸鱼精蛋白(Fe-Pro)标记BMSCs,普鲁士蓝及核固红染色显示细胞内铁。将20只... 目的探索3.0T MR活体示踪移植SPIO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中的优选序列。方法采用贴壁法培养大鼠BMSCs,使用超低微浓度的菲立磁-硫酸鱼精蛋白(Fe-Pro)标记BMSCs,普鲁士蓝及核固红染色显示细胞内铁。将20只脊髓损伤(SCI)模型的SD大鼠,于建模后第7天在损伤区两侧局部多点注射Fe-Pro标记的BMSCs,并于移植后第14天行3.0T MR FSET2WI、3DFIESTA、ESWAN序列成像,测量损伤区标记干细胞信号变化率及图像信噪比,并与脊髓组织切片普鲁士蓝染色对照。结果 20只SD大鼠BMSCs标记率为100%。脊髓普鲁士蓝染色显示,损伤区附近细胞质内大量细小蓝染颗粒。标记干细胞在3种MR序列图像上的信号变化率分别为(43.40±3.20)%、(77.80±3.59)%、(79.60±3.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ET2WI序列的信号变化率均小于3DFIESTA及ESWAN序列的信号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FIESTA及ESWAN序列间信号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记干细胞在3种MR序列图像信噪比分别为(20.95±1.91)、(45.70±9.40)、(44.50±8.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ET2WI序列的信噪比均小于3DFIESTA及ESWAN序列的信噪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FIESTA及ESWAN序列间信噪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 T MR FSET2WI、3DFIESTA、ESWAN序列均可以检测到SPIO标记的BMSCs在大鼠脊髓内的MR信号,ESWAN序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磁共振成像 示踪
下载PDF
超低温冻存对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冯建勋 腊晓林 +2 位作者 马艳 毕晓娟 温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3-187,191,共6页
目的观察超低温冻存对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AF-M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羊膜腔穿刺取得人孕16~23周羊水,分离培养出人AF-MSC。将第4代人AF-MSC经短期超低温冻存、复苏后,通过细胞活性率测定、形态学比较、细胞增殖功能测定、细... 目的观察超低温冻存对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AF-M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羊膜腔穿刺取得人孕16~23周羊水,分离培养出人AF-MSC。将第4代人AF-MSC经短期超低温冻存、复苏后,通过细胞活性率测定、形态学比较、细胞增殖功能测定、细胞周期分析及细胞表面抗原检测,观察超低温冻存对人AF-M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第4代人AF-MSC冻存、复苏前后的两组细胞无论在细胞活性率、细胞形态、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短期的超低温冻存对人AF-MSC的生物活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培养 超低温冻存
下载PDF
小鼠脂肪源干细胞分离培养和成骨诱导前后造血调控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郝丹 段显琳 +5 位作者 毕晓娟 常相萍 马艳 曲建华 袁海龙 江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1-55,共5页
背景:小鼠脂肪源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以及成骨诱导前后造血调控因子表达的报道甚少。目的:观察小鼠脂肪源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以及成骨诱导前后造血调控因子分子水平的表达。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获得雄性C57BL/6小鼠脂肪... 背景:小鼠脂肪源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以及成骨诱导前后造血调控因子表达的报道甚少。目的:观察小鼠脂肪源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以及成骨诱导前后造血调控因子分子水平的表达。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获得雄性C57BL/6小鼠脂肪来源的细胞,传代培养至第3代,分别进行成脂与成骨细胞诱导。结果与结论:小鼠脂肪来源的细胞体外培养呈梭形贴壁生长,可稳定传代。细胞表面标志CD29表达率强阳性,CD34表达率较低,CD106、CD49d低表达。成脂及成骨细胞诱导均为阳性。造血调控因子β-连环蛋白表达量最高,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神经钙黏素次之,其余干细胞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配体jagged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均为低表达。结果证实,小鼠脂肪来源的细胞为脂肪源干细胞,其成骨诱导前后的造血调控因子均有表达,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调控因子 脂肪源干细胞 成骨细胞 诱导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