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血管内迷走神经丛刺激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物模型制作 被引量:16
1
作者 侯月梅 阿依古力 Benjamin J.Scherlag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3期200-203,共4页
探讨心脏血管内迷走神经丛刺激与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动物模型制作。 32条Mongrel狗活体心脏大血管 :冠状窦、左右肺动脉、左房、上下腔静脉等处插入 7F蓝状电极进行迷走神经丛刺激 ,刺激频率为 2 0Hz,刺激间期 0 .1ms,刺激电... 探讨心脏血管内迷走神经丛刺激与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动物模型制作。 32条Mongrel狗活体心脏大血管 :冠状窦、左右肺动脉、左房、上下腔静脉等处插入 7F蓝状电极进行迷走神经丛刺激 ,刺激频率为 2 0Hz,刺激间期 0 .1ms,刺激电压 1~ 4 0V ,刺激时间 30~ 5 0s。为了避免神经丛刺激直接对心房的影响 ,于刺激迷走神经丛的同时在P波后发放 2 0 0Hz、2 0~ 5 0ms的PS2 心房高频刺激 ,使迷走神经刺激落入心房的不应期。在这些心脏血管迷走神经丛刺激时减慢窦性心律 ,且减慢速度呈电压依赖。在一定的刺激强度下 ,窦性心律能够达到最大减低 (从75 0± 10 2ms至 15 6 0± 2 30ms) ,心房肌不应期显著缩短 (从 175± 13ms缩至 96± 2 3ms) ,同时出现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和房颤 ,且重复性很好。应用 β 阻断剂 (esmolol1mg/kg)时 ,提高了房颤诱发域值 ;迷走神经阻断剂 (atropine1~ 2mg/kg)可以完全阻断房颤的诱发。结论 :蓝状电极非常有利于快速在静脉血管腔内找到迷走神经丛刺激位点 ;心脏大血管处存在迷走神经丛 ,刺激这些神经丛能够复制出与临床灶性阵发性房颤非常类同的房颤 ,迷走神经阻断剂可阻断这类房颤的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脏血管 迷走神经丛刺激 动物模型 制作
下载PDF
肝素与比伐芦定在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患者中的抗凝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古力尼沙汗·如孜 王宝珠 +1 位作者 凯丽曼·阿布都米吉提 阿迪拉·阿扎提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66-373,共8页
目的对比研究肝素与比伐芦定在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辅助患者中的抗凝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2月至2021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接受VA-ECMO辅助至少24 h的患者。按ECMO辅助期间的抗凝方案分为... 目的对比研究肝素与比伐芦定在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辅助患者中的抗凝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2月至2021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接受VA-ECMO辅助至少24 h的患者。按ECMO辅助期间的抗凝方案分为肝素组和比伐芦定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栓事件、出血事件、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情况,血制品的输注情况,以及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和住院期间死亡率,进而比较比伐芦定与肝素在临床VA-ECMO辅助期间的抗凝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抗凝药物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结果最终纳入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肝素组26例,比伐芦定组14例。比伐芦定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肝素组[516.000(223.000,763.500)ng/ml比252.500(97.250,407.750)ng/ml,P=0.045],余基线资料两组患者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素组患者血栓事件发生率[46.15%(12/26)比7.14%(1/14),P=0.031]、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34.62%(9/26)比0.00(0/14),P=0.016]均高于比伐芦定组。比伐芦定组患者血浆输注(P=0.017)、抗凝药物费用(P<0.001)均高于肝素组患者。但两组患者之间是否成功撤机、院内死亡率、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红细胞输注、血小板输注、冷沉淀输注情况及住院总费用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伐芦定组患者的术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活化凝血时间监测值较肝素组患者更平稳地波动在目标值范围及附近。结论成人VAECMO辅助期间使用比伐芦定较肝素更能降低患者血栓事件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肝素更有效且安全性更高;尽管比伐芦定药物费用高于肝素,但不增加患者住院总费用;比伐芦定较肝素更易于抗凝监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肝素 比伐芦定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及眼底检查与冠状动脉干预性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李孝华 程祖亨 《新疆医学》 2008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及眼底检查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支架置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6年10月间138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并愿意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均先行颈动脉超声、眼底镜检查,而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有...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及眼底检查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支架置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6年10月间138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并愿意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均先行颈动脉超声、眼底镜检查,而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有严重的病变患者进行了冠脉干预性治疗,均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颈动脉超声及眼底动脉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均有良好的预测效果,但结合应用的效果相关性更强,故无创检查中将颈部血管超声与眼底动脉检查相结合对于临床预测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超声 眼底动脉检查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干预治疗
下载PDF
犬冠状静脉窦肌袖细胞及其缝隙连接蛋白43和缝隙连接蛋白45的分布研究
4
作者 侯月梅 张小琴 +4 位作者 陈晓 马丽 娜几娜 王凌鹏 宋建国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67-270,共4页
目的研究冠状静脉窦肌袖细胞形态走行、分布及其缝隙连接蛋白(Cx)的分布特点,进一步探讨冠状静脉窦肌袖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新疆成年杂种犬9条,以其冠状静脉窦(CS)为研究标本,分别做Cx43、Cx45免疫组化及HE染色。结果CS的长度... 目的研究冠状静脉窦肌袖细胞形态走行、分布及其缝隙连接蛋白(Cx)的分布特点,进一步探讨冠状静脉窦肌袖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新疆成年杂种犬9条,以其冠状静脉窦(CS)为研究标本,分别做Cx43、Cx45免疫组化及HE染色。结果CS的长度为(5.20±0.68)cm,在CS 2.5~3 cm内普遍存在肌袖细胞,CS肌袖纤维以内环外纵的基本模式分布,随着CS窦口向远处延伸,肌袖层分布逐渐减少。在同一横断层或不同层面,肌袖细胞的分布存在呈不均一性。免疫组化证实Cx43在CS表达稀少,Cx45在CS肌袖细胞细胞膜表达丰富,而且随着CS的延伸Cx45表达减少。结论犬CS的肌袖细胞分布存在不均一性,Cx45为其主要缝隙连接蛋白,这似乎可以证明CS具备心脏传导系统缝隙连接蛋白的特点,揭示了CS在更大程度上是一条电传导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寞 肌袖 缝隙连接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