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贮粉碎玉米秸饲喂育成母羊试验
1
作者 李国庆 王昌新 刘建新 《甘肃畜牧兽医》 2001年第2期15-16,共2页
微贮饲料具有成本低、适口性好、效益高、材料来源广、保存期长等多种优点。玉米秸经微贮处理 ,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有明显提高 ,其中粗蛋白含量提高了 32 14% ,粗脂肪含量提高了51 0 0 % ;应用于绵羊冷季补饲 ,能够满足羊越冬生长需要 ... 微贮饲料具有成本低、适口性好、效益高、材料来源广、保存期长等多种优点。玉米秸经微贮处理 ,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有明显提高 ,其中粗蛋白含量提高了 32 14% ,粗脂肪含量提高了51 0 0 % ;应用于绵羊冷季补饲 ,能够满足羊越冬生长需要 ,是一种提高秸秆养畜的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贮粉碎玉米秸 饲喂试验 微贮饲料 营养成分
下载PDF
绵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其产羔数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王启贵 钟发刚 +3 位作者 李辉 王新华 刘守仁 陈晓军 《草食家畜》 2003年第2期20-23,共4页
本研究以绵羊BMPR -IB基因为候选基因 ,以湖羊、中国美利奴单胎品系、中国美利奴肉用和毛用多胎品系为研究对象 ,通过PCR -RFLP检测该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位点 ,同时研究该基因对绵羊产羔数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BMPR -IB基因序列... 本研究以绵羊BMPR -IB基因为候选基因 ,以湖羊、中国美利奴单胎品系、中国美利奴肉用和毛用多胎品系为研究对象 ,通过PCR -RFLP检测该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位点 ,同时研究该基因对绵羊产羔数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BMPR -IB基因序列第 74 6碱基处有一个A /GSNP位点 ,结果在不同品系羊中产生 3种基因型 (BB、B +和 ++)。基因型频率在各品种 (系 )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0 1) ,在湖羊中以BB基因型为主 ,在中国美利奴单胎品系中以 ++基因型为主 ,而在中国美利奴肉用和毛用多胎品系中以B +基因型为主。BB和B +基因型的母羊产羔数明显较 ++基因型的母羊多。BMPR -IB基因型在绵羊各品系间的分布和各种基因型绵羊的实际产羔情况两方面的研究结果强烈表明BMPR -IB为影响绵羊的产羔数的主效基因 ,可以用于对绵羊产羔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BMPR--IB基因 多态性 产羔数 PCR-RFLP
下载PDF
绵羊产羔性状主效基因检测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王启贵 钟发刚 +4 位作者 李辉 王新华 刘守仁 陈晓军 甘尚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4,共5页
以绵羊BMP15基因和BMPR IB基因为候选基因,以湖羊、中国美利奴单胎品系、中国美利奴肉用和毛用多胎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PCR RFLP方法对候选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检测和基因型分析,同时研究基因对绵羊产羔数的影响。对BMP15... 以绵羊BMP15基因和BMPR IB基因为候选基因,以湖羊、中国美利奴单胎品系、中国美利奴肉用和毛用多胎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PCR RFLP方法对候选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检测和基因型分析,同时研究基因对绵羊产羔数的影响。对BMP15基因进行SNP检测,结果未发现多态性位点;对BMPR IB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发现了一个A746GSNP位点。依据A746GSNP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在各品种(系)羊中发现了3种基因型,即BB、B+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在各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P<0.001),在湖羊中以BB基因型为主,在中国美利奴单胎品系中以++基因型为主,而在中国美利奴肉用和毛用多胎品系中以B+基因型为主。BMPR IBA746G位点的变异明显影响绵羊的产羔数,与++基因型母羊相比,BB和B+基因型母羊产羔数明显较多。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利用BMPR IB基因型可以很好的预测母羊的产羔数。研究获得的这些结果强烈表明BMPR IB为影响绵羊的产羔数的主效基因,可以用于对绵羊产羔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产羔数 主效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
下载PDF
绵羊GDF9和BMP15基因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37
4
作者 管峰 艾君涛 +3 位作者 庞训胜 刘守仁 石国庆 杨利国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以绵羊GDF9基因FecGH突变和BMP15基因FecXB和FecXG突变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研究其在湖羊、夏洛来、陶赛特、萨福克、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中国美利奴羊和罗米丽羊7个品种中的多态性.结果发现,湖羊群体中存在GDF和BMP15基因... 以绵羊GDF9基因FecGH突变和BMP15基因FecXB和FecXG突变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研究其在湖羊、夏洛来、陶赛特、萨福克、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中国美利奴羊和罗米丽羊7个品种中的多态性.结果发现,湖羊群体中存在GDF和BMP15基因的FecGH和FecXB突变,但发生率极低,分别为0.645%(2/310)和0.968%(3/310);而其它品种中则没有发现GDF9和BMP15基因的相应突变.这一发现对于建立绵羊基因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GDF基因 BMP15基因 基因突变 多胎
下载PDF
细菌性牛呼吸道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5
作者 韩猛立 康立超 +2 位作者 钟发刚 黄新 谭鹏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5-172,共8页
牛呼吸道疾病(BRD)是由多种病毒和细菌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是引起舍饲牛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北美和世界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就引起BRD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体如溶血性曼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 牛呼吸道疾病(BRD)是由多种病毒和细菌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是引起舍饲牛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北美和世界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就引起BRD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体如溶血性曼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昏睡嗜血杆菌、牛支原体及其他相关病原体和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饲养管理和治疗药物的选择等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治疗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病原体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下载PDF
绵羊肌肉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乔永 黄治国 +5 位作者 李齐发 刘振山 代蓉 谢庄 郝称莉 刘红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23-2330,共8页
【目的】研究绵羊肌肉中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mRNA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其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30、60、90和120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各6只(120日龄只有新疆细毛羊),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检测... 【目的】研究绵羊肌肉中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mRNA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其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30、60、90和120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各6只(120日龄只有新疆细毛羊),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检测肌内脂肪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肌肉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随着日龄的增加,雄性哈萨克羊的IMF(IntramuscularFat)含量持续上升,各生长时期差异显著(P<0.05),而新疆细毛羊的IMF含量在各生长时期无显著差异(P>0.05),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30~90d期间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雄性哈萨克羊肌肉LPL基因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最高,60日龄时降到最低,然后逐渐上升,2日龄时LPL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它日龄(P<0.01)。新疆细毛羊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较低,30日龄时升到最高,随后下降,到90日龄时降到最低,然后又逐渐上升;30日龄表达量与2、90、120日龄差异极显著(P<0.01),与60日龄差异显著(P<0.05);60日龄表达量与2、90、120日龄差异显著(P<0.05);哈萨克羊LPL基因2~60日龄的表达量与IMF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25(P<0.05);新疆细毛羊IMF含量与LPL基因表达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新疆细毛羊和哈萨克羊背最长肌肌内脂肪沉积的发育性变化不同,在生长发育早期,哈萨克羊随日龄的增加其IMF上升,新疆细毛羊在各时期保持一个稳定的水平;LPL基因在哈萨克羊生长早期对其肌内脂肪的沉积可能有负调控作用,而对新疆细毛羊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肌内脂肪 脂蛋白脂酶 荧光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绵羊肌肉H-FABP和PPARγ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5
7
作者 黄治国 熊俐 +6 位作者 刘振山 乔永 刘守仁 任航行 谢庄 刘国庆 李学斌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7-514,共8页
选取不同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屠宰后取背最长肌,用索氏抽提法检测肌内脂肪(Intamuscularfat,IMF)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acid-bindingprotein,H-FABP)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 选取不同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屠宰后取背最长肌,用索氏抽提法检测肌内脂肪(Intamuscularfat,IMF)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acid-bindingprotein,H-FABP)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PPARγ)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极其对IMF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日龄的增加,IMF含量在雄性哈萨克羊中持续上升,且在各生长期间的差异显著(P<0.05),而在新疆细毛羊的各生长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在30~90日龄间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2)雄性哈萨克羊肌肉H-FABP基因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最高,30日龄时降到最低,然后持续上升,各日龄间差异显著(P<0.05)。新疆细毛羊中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也最高,然后持续下降,到90日龄时降到了最低点,然后上升,各日龄间差异也显著(P<0.05);(3)雄性哈萨克羊肌肉PPARγ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各日龄间差异显著(P<0.05);新疆细毛羊中的表达量在2~60日龄期间持续上升且各日龄间差异显著(P<0.05),但在90日龄时降到最低点,然后上升;(4)在哈萨克羊中,H-FABP基因在30~90日龄间的表达量与IMF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737(P<0.01),而PPARγ基因在2-90日龄间的表达量与之的相关系数为-0.83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肌内脂肪 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荧光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多浪羊BMPR-IB基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晓军 钟发刚 +1 位作者 罗淑萍 王新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9,共4页
以多浪羊为实验材料,BMPR-IB为候选基因,通过PCR-RELP检测该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研究发现在该品种上,BMPR-IB基因存在多态性++(94 12%)、B+(5 08%),推断存在BB纯合子。说明多浪羊的多胎性能与BMPR-IB基因存在极为密切的遗... 以多浪羊为实验材料,BMPR-IB为候选基因,通过PCR-RELP检测该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研究发现在该品种上,BMPR-IB基因存在多态性++(94 12%)、B+(5 08%),推断存在BB纯合子。说明多浪羊的多胎性能与BMPR-IB基因存在极为密切的遗传连锁关系,很可能与Brooroola羊遗传机制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浪羊 BMPR-IB基因 基因多态性 候选基因 多胎性能 遗传连锁关系 地方品种
下载PDF
BMPR-IB和BMP15基因作为湖羊多胎性候选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管峰 艾君涛 +3 位作者 刘守仁 石国庆 程瑞禾 杨利国 《家畜生态学报》 2005年第3期9-12,共4页
 以绵羊BMPR-IB和BMP15基因作为候选基因,以湖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两个基因在湖羊中的多态性。结果发现,湖羊均是BMPR-IB基因突变纯合体(BB),而不带有BMP15突变基因,说明BMPR-IB和BMP15基因并非湖羊多胎性能的主基因。但...  以绵羊BMPR-IB和BMP15基因作为候选基因,以湖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两个基因在湖羊中的多态性。结果发现,湖羊均是BMPR-IB基因突变纯合体(BB),而不带有BMP15突变基因,说明BMPR-IB和BMP15基因并非湖羊多胎性能的主基因。但是,选育后的湖羊总产羔率和第一、第二胎平均产羔数显著高于未经选育的群体,湖羊多胎性状客观存在,其分子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选基因 湖羊 IB RFLP 基因突变 突变基因 多胎性能 多胎性状 分子机制 多态性 PCR 纯合体 主基因 产羔率 选育 绵羊
下载PDF
青贮玉米的种植、利用及经济效益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李正春 杨永林 +1 位作者 孟季蒙 李国庆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53-56,共4页
青贮玉米Zea mays是一种速效、高产、品质优良的多汁饲料,是养羊业和奶牛生产中饲料组成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发展畜牧业,集约化饲养,获得高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玉米青贮的种植、制做及利用等技术要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关键词 玉米青贮 合理密植 高产优质 充分利用
下载PDF
饲用纤维素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钟发刚 王新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08-309,F003,共3页
关键词 饲用纤维素酶 研究进展 饲料添加剂 干物质降解
下载PDF
四川省家畜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被引量:30
12
作者 郭莉 阳爱国 +6 位作者 张壮志 侯巍 陈冬 文豪 毛光琼 周建玉 吴宣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27,共3页
了解当前四川省家畜包虫病流行状况,为国家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和省包虫病综合防控工程规划的启动和实施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眼观、触摸、刀切囊肿的方法检查定点屠宰场牛、羊的肝、肺包虫病感染情况,采用细粒棘球绦虫犬粪抗原抗体夹心EL... 了解当前四川省家畜包虫病流行状况,为国家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和省包虫病综合防控工程规划的启动和实施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眼观、触摸、刀切囊肿的方法检查定点屠宰场牛、羊的肝、肺包虫病感染情况,采用细粒棘球绦虫犬粪抗原抗体夹心ELISA检查犬感染情况,采用问卷、实地走访、座谈等方式进行基线调查。若尔盖、理塘和色达3个县的牛包虫病平均感染率、羊包虫病平均感染率、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1.27%(67/315)、29.52%(62/210)、14.57%(44/302);随机调查12个村,464个人中有12人曾患包虫病(2.59%)。"包虫病传播途径、动物能否传播给人、家犬如何驱虫、病畜内脏如何处理"4项包虫病常识的单项认知率分别为33.33%、44.17%、34.17%、38.33%。包虫病在我省部分疫区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率和牛、羊的包虫病感染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采取加大财政专项投入,加强传染源的控制,加强家畜防治和屠宰监督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综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控包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流行病学 调查
下载PDF
Developmental Changes of the FAS and HSL mRNA Expression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Content of Intramuscular Fat in Kazak and Xinjiang Sheep 被引量:30
13
作者 乔永 黄治国 +5 位作者 李齐发 刘振山 郝称莉 石国庆 代蓉 谢庄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09-917,共9页
Twenty-four male Kazak sheep and 30 Xinjiang fine wool sheep at different ages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dependent expression levels of fatty acid synthase (FAS) gene and hormone-sensitive lipase ... Twenty-four male Kazak sheep and 30 Xinjiang fine wool sheep at different ages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dependent expression levels of fatty acid synthase (FAS) gene and hormone-sensitive lipase (HSL) gene in muscle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contents of intramuscular fat (IMF). Longissimus dorsal muscle was sampled to measure IMF and total RNA was extracted to determine FAS and HSL mRNA expression levels by real-time PC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 The IMF content increased continuously with growth and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between different age groups in male Kazak sheep, but in Xinjiang fine wool sheep there was no such difference observed. Furthermore, the IMF contents in Kazak were much higher (P 〈 0.01) than that of the other breed from day 30 to 90. 2) FAS mRNA expression level was the highest (P 〈 0.05) on day 0 in Kazak sheep and then declined with growth, in the other breed the gene showed a d‘ecline-rise-decline-rise' expression manner as the animals grew. HSL mRNA expression level had a similar model in two breeds, in Kazak sheep it was the highest on day 0 (P 〈 0.05) and in Xinjiang fine wool sheep on day 30 (P 〈 0.01), then both decreased after this term. 3) In male Kazak sheep, FAS and HSL mRNA expression level were both negatively related to IMF content (r= -0.485 (P = 0.02), r= -0.423 (P = 0.05)), and the ratio of FAS/HSL expression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related IMF contents. In male Xinjiang sheep, there were no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FAS and HSL expression and IMF content (P 〉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EP intramuscular fat fatty acid synthase hormone-sensitive lipase real time PCR
下载PDF
FecB基因在9个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和羔羊生长发育的相关性(英文) 被引量:28
14
作者 管峰 刘守仁 +3 位作者 石国庆 艾君涛 茆达干 杨利国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7-124,共8页
以绵羊 BMPR-IB 基因为候选基因,应用 PCR-RFLP 方法通过分析湖羊、夏洛来、陶赛特、萨福克、罗米丽、中国美利奴羊、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以及陶赛特×中国美利奴羊和萨福克×中国美利奴羊杂交后代共 615 只个体的 FecB基因... 以绵羊 BMPR-IB 基因为候选基因,应用 PCR-RFLP 方法通过分析湖羊、夏洛来、陶赛特、萨福克、罗米丽、中国美利奴羊、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以及陶赛特×中国美利奴羊和萨福克×中国美利奴羊杂交后代共 615 只个体的 FecB基因多态性,以及 BMPR-IB 基因多态性对产羔数、体尺和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BMPR-IB 基因在不同品种(系)绵羊中共有 3 种基因型(BB、B+和++),但基因型频率分布在各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湖羊中仅有 BB 基因型;在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中 BB、B+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51%、30%和 19%;而其他品种(系)羊中则仅有++基因型。对中国美利奴羊肉用多胎品系研究,发现 BB 和 B+基因型群体平均产羔数分别为 2.8 和 2.3,显著高于++基因型群体(1.2,P<0.01)。在 90 日龄时,BB 和 B+基因型群体的体重分别为 18.6±3.70 kg 和 18.0±3.31 kg,显著高于++基因型群体(15.6±2.22 kg,P<0.05);此外,90 日龄时,BB 和 B+基因型群体比++基因型群体胸围、胸宽较大(P<0.05);但这些差异在120 日龄时消失。另外,我们还发现不同地区群体的第一胎产羔数存在明显差别。这些结果表明,BMPR-IB 基因为影响绵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并首次证明该基因对后代羔羊出生后生长发育具有加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BMPR-1B基因 产羔数 体重 体尺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野毒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1
15
作者 钟发刚 王新华 +2 位作者 沈敏 温建新 张银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63-464,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病毒 野毒株 分离 鉴定 HRP标记
下载PDF
动物胚胎移植与胚胎分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6
作者 石国庆 《黑龙江动物繁殖》 1999年第2期37-41,共5页
人工授精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优良公畜的利用率.而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则是充分挖掘优良母畜繁殖潜能的有效途径。胚胎移植技术包括了供体超数排卵.人工授精,胚胎采集.同期发情.移植受体。使其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充分发挥.迅速增... 人工授精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优良公畜的利用率.而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则是充分挖掘优良母畜繁殖潜能的有效途径。胚胎移植技术包括了供体超数排卵.人工授精,胚胎采集.同期发情.移植受体。使其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充分发挥.迅速增加其后代数量.可提高母畜繁殖率几十倍。加速遗传进展.较现行的育种方案提高50%~100%。也为MOET育种提供有价值的技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移植 胚胎分割 哺乳动物
下载PDF
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快速测定绵羊BMPR-IB基因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0
17
作者 管峰 杨利国 +2 位作者 艾君涛 刘守仁 石国庆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9-583,共5页
四引物ARMSPCR是检测SNP有效、快速、简便的方法。绵羊BMPRIB基因是控制Booroola绵羊多胎性状的主效基因,此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对BMPRIB基因四引物ARMSPCR检测方法。根据四引物ARMSPCR技术原理,在绵羊BMPRIB基因突变位点(A746G)设计... 四引物ARMSPCR是检测SNP有效、快速、简便的方法。绵羊BMPRIB基因是控制Booroola绵羊多胎性状的主效基因,此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对BMPRIB基因四引物ARMSPCR检测方法。根据四引物ARMSPCR技术原理,在绵羊BMPRIB基因突变位点(A746G)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并在突变点两侧设计一对参照引物,用来扩增含有突变点的DNA片段,可在一步PCR反应中根据电泳图谱准确判断绵羊个体的BMPRIB基因型,对比PCRRFLP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 快速测定 绵羊 BMPR-IB基因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绵羊X染色体59383635位点多态性与脂尾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甘尚权 张伟 +6 位作者 沈敏 李欢 杨井泉 梁耀伟 高磊 刘守仁 王新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09-1216,共8页
脂尾(臀)性状是绵羊逆境生存的必要性状,其脂肪在尾臀部大量沉积的遗传特性与分子机制仍不明晰。为此,文章以筛选的X染色体59383635位点SNP为候选分子标记,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该位点在我国尾型极端差异的阿勒泰羊、小尾寒羊、湖羊、... 脂尾(臀)性状是绵羊逆境生存的必要性状,其脂肪在尾臀部大量沉积的遗传特性与分子机制仍不明晰。为此,文章以筛选的X染色体59383635位点SNP为候选分子标记,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该位点在我国尾型极端差异的阿勒泰羊、小尾寒羊、湖羊、中国美利奴细毛羊以及引入品种萨福克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并采用模型分析其与尾(臀)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X染色体59383635位点T等位基因高频出现在表型分值较高的阿勒泰群体中,而C等位基因则在瘦尾型绵羊品种中高频出现;等位基因频率T/C的比值与尾臀表型分值相关性模型表明T/C比值随着尾臀表型分值增加呈指数倍增长。以上结果提示,绵羊X染色体59383635位点多态性在脂尾(臀)与瘦尾绵羊群体中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该SNP可作为一个理想的分子标记应用于高、低脂绵羊品种选育,但其生物功能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尾性状 阿勒泰羊 多态性 基因型
下载PDF
绵羊BMP-RI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产羔数和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9
作者 管峰 刘守仁 +4 位作者 程瑞禾 代蓉 石国庆 艾君涛 杨利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5-79,共5页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湖羊、夏洛来、陶赛特、萨福克、罗米丽、中国美利奴羊以及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共553只个体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和生长发育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BMP...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湖羊、夏洛来、陶赛特、萨福克、罗米丽、中国美利奴羊以及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共553只个体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和生长发育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BMPRIB基因在不同绵羊品种(系)中共有3种基因型(BB、B+和++),但基因型频率分布在各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湖羊中仅有BB基因型;在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中BB、B+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30%和19%;而其他品种(系)羊中则仅有++基因型。对中国美利奴羊肉用多胎品系的研究发现:BB、B+和++基因型群体第一胎产羔数分别为2.0、1.5和1.1,三者之间差异显著(BB和B+,P<0.05;BB和++,P<0.01);BB和B+基因型群体总体平均产羔数分别为2.8和2.3,极显著高于++基因型群体(1.2)的产羔数(P<0.01)。在90日龄时,BB和B+基因型群体的体重分别为(18.6±3.70)kg和(18.0±3.31)kg,显著高于++基因型群体((15.6±2.22)kg,P<0.05);两群体胸围、胸宽也显著大于++基因型群体(P<0.05);但这些差异在120日龄时消失。以上结果表明,BMPRIB基因是影响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产羔数的主效基因,并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 BMPR-IB基因 产羔数 体重 体尺
下载PDF
B超仪与腹腔内窥镜在绵羊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万鹏程 杨永林 +3 位作者 石国庆 倪建宏 皮文辉 周平 《草食家畜》 2003年第1期31-32,共2页
为了确定经胚胎移植的母羊受胎情况 ,利用B超仪与腹腔内窥镜对母羊群进行早期妊娠诊断 ,对检出未孕的母羊及时进行相应处理。结果表明B超仪与腹腔内窥镜诊断母羊妊娠诊断准确率分别可达到 92 .6 % (6 3/6 8)和 94 .4 % (33/ 35 ) ,差异... 为了确定经胚胎移植的母羊受胎情况 ,利用B超仪与腹腔内窥镜对母羊群进行早期妊娠诊断 ,对检出未孕的母羊及时进行相应处理。结果表明B超仪与腹腔内窥镜诊断母羊妊娠诊断准确率分别可达到 92 .6 % (6 3/6 8)和 94 .4 % (33/ 35 ) ,差异不显著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仪 腹腔内窥镜 妊娠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