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筛选海岛棉某一性状特别突出的优异种质资源,加快其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方法】本研究以178份海岛棉核心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调查和测定铃重、单株铃数、衣分、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和马克隆值6个性状的表型数据,开展变异...【目的】筛选海岛棉某一性状特别突出的优异种质资源,加快其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方法】本研究以178份海岛棉核心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调查和测定铃重、单株铃数、衣分、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和马克隆值6个性状的表型数据,开展变异度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每个性状表型值按10%最优取样策略,初步筛选海岛棉优异种质资源;同时利用120对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引物对178份海岛棉核心种质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开展群体结构分析及基因型聚类分析,依据聚类结果对初选海岛棉优异种质进一步筛选,鉴定出最终的海岛棉优异种质资源。【结果】海岛棉核心种质资源中上述6个性状的变异度和遗传多样性较丰富。120对SSR引物在178份海岛棉种质中共检测出262个等位变异位点,平均值为2.18;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0678~0.6300,平均为0.2960,属于中度多态。聚类分析将178份海岛棉核心种质划分为2大类群。基于表型值和SSR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23份单一性状特别突出的海岛棉优异种质资源。【结论】基于表型和SSR标记能较好地分析与评价海岛棉种质资源、发掘海岛棉优异种质资源,为海岛棉遗传育种提供材料基础,同时也为作物优异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展开更多
为研究早熟陆地棉新陆早60号在两种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化学脱叶催熟效果,采用两种机采种植模式:一膜6行机采模式M1(株行距配置为66cm+10cm)和一膜3行机采模式M2(76cm等行距),分析两种模式下喷施脱叶剂后棉花脱叶率、挂枝率、吐絮率、纤维...为研究早熟陆地棉新陆早60号在两种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化学脱叶催熟效果,采用两种机采种植模式:一膜6行机采模式M1(株行距配置为66cm+10cm)和一膜3行机采模式M2(76cm等行距),分析两种模式下喷施脱叶剂后棉花脱叶率、挂枝率、吐絮率、纤维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24DAS(Days after Spraying Defoliant)时,两种机采种植模式下新陆早60号脱叶率表现为M2>M1,挂枝率表现为M2<M1,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喷施药剂后吐絮率表现为M2>M1,3DAS时,差异达显著(P<0.01)水平;10DAS和17DAS时,吐絮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喷施药剂后单铃重表现为M2>M1,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表现为M1>M2,但差异不显著(P>0.05)。喷施药剂后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的表现为M2>M1,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合来看,新陆早60号在M2机采模式下喷施脱叶剂后脱叶、吐絮效果较好,单铃重较高,产量略降低,但其纤维品质性标略有提升,因此新陆早60号配套M2机采模式更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筛选海岛棉某一性状特别突出的优异种质资源,加快其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方法】本研究以178份海岛棉核心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调查和测定铃重、单株铃数、衣分、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和马克隆值6个性状的表型数据,开展变异度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每个性状表型值按10%最优取样策略,初步筛选海岛棉优异种质资源;同时利用120对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引物对178份海岛棉核心种质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开展群体结构分析及基因型聚类分析,依据聚类结果对初选海岛棉优异种质进一步筛选,鉴定出最终的海岛棉优异种质资源。【结果】海岛棉核心种质资源中上述6个性状的变异度和遗传多样性较丰富。120对SSR引物在178份海岛棉种质中共检测出262个等位变异位点,平均值为2.18;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0678~0.6300,平均为0.2960,属于中度多态。聚类分析将178份海岛棉核心种质划分为2大类群。基于表型值和SSR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23份单一性状特别突出的海岛棉优异种质资源。【结论】基于表型和SSR标记能较好地分析与评价海岛棉种质资源、发掘海岛棉优异种质资源,为海岛棉遗传育种提供材料基础,同时也为作物优异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文摘为研究早熟陆地棉新陆早60号在两种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化学脱叶催熟效果,采用两种机采种植模式:一膜6行机采模式M1(株行距配置为66cm+10cm)和一膜3行机采模式M2(76cm等行距),分析两种模式下喷施脱叶剂后棉花脱叶率、挂枝率、吐絮率、纤维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24DAS(Days after Spraying Defoliant)时,两种机采种植模式下新陆早60号脱叶率表现为M2>M1,挂枝率表现为M2<M1,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喷施药剂后吐絮率表现为M2>M1,3DAS时,差异达显著(P<0.01)水平;10DAS和17DAS时,吐絮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喷施药剂后单铃重表现为M2>M1,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表现为M1>M2,但差异不显著(P>0.05)。喷施药剂后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的表现为M2>M1,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合来看,新陆早60号在M2机采模式下喷施脱叶剂后脱叶、吐絮效果较好,单铃重较高,产量略降低,但其纤维品质性标略有提升,因此新陆早60号配套M2机采模式更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