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析新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模式选择 被引量:4
1
作者 简咏梅 《农业网络信息》 2010年第9期78-80,共3页
在分析农产品电子商务基本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农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综合阐述了新疆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选择。
关键词 农产品 电子商务 模式 电农 在线交易
下载PDF
吐鲁番葡萄沟景区核心利益主体网络关系研究
2
作者 郭凤娟 王曼 李春花 《地理信息世界》 2019年第6期64-69,共6页
以吐鲁番葡萄沟景区为研究对象,用特尔菲法找出葡萄沟景区的核心利益主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分析了葡萄沟景区各核心利益主体间的横向网络关系,旅游餐饮点与家访点内部利益个体间的纵向网络结构关系。结果表明,... 以吐鲁番葡萄沟景区为研究对象,用特尔菲法找出葡萄沟景区的核心利益主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分析了葡萄沟景区各核心利益主体间的横向网络关系,旅游餐饮点与家访点内部利益个体间的纵向网络结构关系。结果表明,葡萄沟景区的核心利益主体为政府及景区管委会;餐饮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是帕他尔·伊布拉音饭馆及红玫瑰回民餐厅;民族家访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是老村长民族家访;家访网的密度最高,餐饮网的密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沟景区 核心利益主体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2002-2011年新疆积雪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娄梦筠 刘志红 +1 位作者 娄少明 戴睿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95-1102,共8页
基于2002-2011年的MODIS积雪产品数据, 对新疆积雪的年际变化特征、年内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年内积雪从10月中旬开始建立, 于1月面积达到最大, 7月面积达到最小.其中, 冬季积雪面积所占比例最大, 夏季最小. 20... 基于2002-2011年的MODIS积雪产品数据, 对新疆积雪的年际变化特征、年内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年内积雪从10月中旬开始建立, 于1月面积达到最大, 7月面积达到最小.其中, 冬季积雪面积所占比例最大, 夏季最小. 2002-2011年新疆积雪面积总体上呈减少趋势. 其中, 春季和冬季为减少趋势;夏季的积雪由于其基本上都是高海拔的永久性积雪, 故比较稳定, 变化趋势不明显;秋季为上升趋势.新疆积雪空间分布极不均匀, 北疆积雪分布明显多于南疆.山区为积雪覆盖频次的高值区, 盆地为积雪覆盖频次的低值区.永久性积雪在阿尔泰山脉分布较少, 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就永久性积雪面积而言, 分布在海拔5 000~6 000 m的面积最大, 其次是海拔4 000~5 000 m, 再次是海拔6 000~7 0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覆盖面积(SCA) 积雪分布 永久性积雪 积雪覆盖频次 新疆
下载PDF
天山北坡西部树木年轮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及气温重建 被引量:32
4
作者 喻树龙 袁玉江 +4 位作者 魏文寿 尚华明 张同文 童忠 杜敏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7-832,共6页
利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三个采点的树轮宽度年表,通过相关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分析三个树木年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表明,三个年表与博州地区的年平均最低气温和7月降水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且呈现相同的响应,仅在气温偏低... 利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三个采点的树轮宽度年表,通过相关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分析三个树木年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表明,三个年表与博州地区的年平均最低气温和7月降水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且呈现相同的响应,仅在气温偏低时,三个年表响应不一致。通过分析,选择年最低气温作为重建对象,具有明显的树木生理学意义。利用树轮年表重建了博州1576—2002年的年最低气温,通过逐一剔除检验,发现重建值稳定可靠。在427a中,存在2~3a和40~50a左右的周期性振荡,1631年、1832年、1920年和1961年左右发生过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西部 树木年轮 年最低气温 响应 气温重建
下载PDF
乌鲁木齐近48a城市化进程对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郑玉萍 李景林 +1 位作者 赵书琴 顾建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2-448,共7页
利用1961-2008年乌鲁木齐市区和郊区、山区的降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来揭示城市化进程对乌鲁木齐市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城市化进程有明显的增雨效应,市区呈现出降水量增加、降水强度增强、降水日数增多的趋势,且城市增雨效应... 利用1961-2008年乌鲁木齐市区和郊区、山区的降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来揭示城市化进程对乌鲁木齐市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城市化进程有明显的增雨效应,市区呈现出降水量增加、降水强度增强、降水日数增多的趋势,且城市增雨效应在郊区也有较明显表现。48 a来市区年降水量递增率为32.4 mm/10 a,其中冬季和夏季降水量增加最明显,1985-2008年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平均降水量比1961-1984年城市化发展缓慢阶段增加了29%;平均降水强度每10 a递增0.31 mm/d,1日最大降水量各年代际平均值明显递增;48 a来市区冬季和夏季5.0 mm以上的降水日数增多显著。城市增雨效应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也存在着夏季大暴雨引发城市积涝、洪水和冬季大雾天气增多引发低能见度天气和重度污染等方面的潜在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降水 乌鲁木齐
下载PDF
乌鲁木齐-昌吉地区城市化对温度的影响及热岛效应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景林 郑玉萍 +5 位作者 李悦 李霞 张山清 陈洁 许嘉钰 陈义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09-1618,共10页
利用乌鲁木齐-昌吉地区3个城市气象站和3个郊区气象站1976-2008年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及周边城市发展的热岛效应。结果表明,33年来乌鲁木齐-昌吉地区城市化对城市地面平均气温具有显著影响,气温随年代递增率城市大于农村,城... 利用乌鲁木齐-昌吉地区3个城市气象站和3个郊区气象站1976-2008年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及周边城市发展的热岛效应。结果表明,33年来乌鲁木齐-昌吉地区城市化对城市地面平均气温具有显著影响,气温随年代递增率城市大于农村,城市和郊区年平均气温递增率分别为0.79和0.38℃.(10a)-1;城市气温的极端性趋于弱化,近33年地面气温递增的最主要表现是城市平均最低气温明显上升,城市和郊区年平均最低气温的递增率分别为1.12和0.41℃.(10a)-1;城市气温日较差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郊区却略呈上升趋势;城市寒冷日数减少的趋势大于农村,城市采暖季最低气温随年代的递增趋势最为显著,采暖季城市和农村平均最低气温的递增率分别是1.46和0.57℃.(10a)-1;年平均热岛强度递增率为0.71℃.(10a)-1,冬季为1.06℃.(10a)-1,秋、春和夏季分别为0.63,0.57和0.46℃.(10a)-1。热岛强度夜间强、白天弱,02:00,08:00,14:00和20:00的平均热岛强度分别为2.9,2.9,0.0和3.0℃,其中02:00和08:00热岛强度递增率分别是1.17和1.13℃.(10a)-1,20:00为0.70℃.(10a)-1,冬季没有逆温的状况下,市区高温区与繁华区相吻合,城区中心的温度比郊区高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昌吉地区 城市化 温度 热岛效应
下载PDF
干旱区哈密瓜生长和产量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吉春容 穆彩芸 +3 位作者 胡启瑞 王森 李锦虎 江远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8,共9页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气候变化将对农作物产量产生巨大影响。探讨气候变化对干旱区哈密瓜(Cucumis meloL.)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明确关键影响气象因子,可为合理有效利用气候资源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选取1981—2019年哈密...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气候变化将对农作物产量产生巨大影响。探讨气候变化对干旱区哈密瓜(Cucumis meloL.)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明确关键影响气象因子,可为合理有效利用气候资源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选取1981—2019年哈密瓜生长年气候因子、生长季内气象要素和1999—2019年发育期及产量资料,分析了哈密瓜生长气候变化特征、哈密瓜发育期和产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并探讨影响其差异变化的主要气候要素。结果表明,近40年来平均气温、平均地温、日照时数年尺度和生长季内月尺度变化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地温、≥20℃积温是影响干旱区哈密瓜发育期变化的关键因子,气候变化促使哈密瓜从播种期到座果期显著提前,成熟期推迟,全生育期不显著延长。6月和7月的热量条件对干旱区哈密瓜气候产量的影响比较显著,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的增加有利于哈密瓜气候产量的形成,但需谨防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对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气候变化 积温 发育期 产量 干旱区
下载PDF
伊犁地区不同草地类型植被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曹孟磊 肖继东 +2 位作者 陈爱京 石玉 刘纪疆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6年第6期73-80,共8页
基于2006—2012年主要生长季(5—9月)MODIS旬最大值合成NDVI数据,结合同期气温、降水插值栅格资料,采用均值法、线性回归法、相关系数法分析了伊犁河谷地区七大不同草地类型NDVI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气象因子响应的敏感性及滞后性。结... 基于2006—2012年主要生长季(5—9月)MODIS旬最大值合成NDVI数据,结合同期气温、降水插值栅格资料,采用均值法、线性回归法、相关系数法分析了伊犁河谷地区七大不同草地类型NDVI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气象因子响应的敏感性及滞后性。结果表明:(1)伊犁河谷草地植被NDVI整体呈微弱增加趋势,其中,温性荒漠类草地的增加趋势略高于其他几种类型。(2)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高寒草原、低平地草甸的NDVI主要受降水影响,即NDVI与生长季平均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平均降水量每增加1 mm,其NDVI分别增加0.005、0.006、0.007、0.004、0.003。(3)不同草地类型与气温、降水存在不同的滞后响应,多数草地类型5月气温、降水与7月NDVI表现出显著相关性。其中,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NDVI受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气温每升高1℃,NDVI分别减少0.020、0.028、0.027,降水每增加1 mm,NDVI分别增加0.002、0.003、0.003;高寒草原主要受降水影响,降水每增加1 mm,NDVI增加0.003;低平地草甸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每升高1℃,NDVI减少0.016;温性荒漠、沼泽与气温、降水没有明显相关性。不同草地类型对水热因子的需求不同,是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植被变化 生长季NDVI 气候因子 相关性 伊犁地区
下载PDF
基于FloodArea的新疆依格孜牙河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秀兰 江远安 +2 位作者 余行杰 张连成 李元鹏 《干旱气象》 2019年第4期663-669,共7页
以新疆依格孜牙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流域内6个自动站2013—2017年和周边7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17年降水资料,基于水动力模型FloodArea构建淹没水深和降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不同重现期的致灾临界雨量阈值。利用FloodArea模型动... 以新疆依格孜牙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流域内6个自动站2013—2017年和周边7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17年降水资料,基于水动力模型FloodArea构建淹没水深和降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不同重现期的致灾临界雨量阈值。利用FloodArea模型动态模拟暴雨洪灾的淹没情况,并结合研究区承灾因子(人口分布、GDP、土地利用类型),完成该流域的暴雨洪灾风险区划。结果表明,位于该流域中下游的塔格勒克艾日克村、克孜勒陶乡、依格孜牙乡林场等属于暴雨山洪的高风险区,而海拔相对较高且处于流域上游的塔木喀拉牧场、布格拉等地属于山洪淹没的低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FloodArea模型 GIS 风险区划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棉花生长发育和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明凤 王金梅 +2 位作者 吉春容 刘勇 白书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3期22-28,共7页
为明确持续干旱胁迫对棉花生长发育、叶片水势、光合特性、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新陆早57号’为试验材料,在土壤水分试验场内,设置3个水分处理(正常、轻度干旱、重度干旱),研究不同干旱程度下棉花发育期、叶面积、干物质、产量、叶片水... 为明确持续干旱胁迫对棉花生长发育、叶片水势、光合特性、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新陆早57号’为试验材料,在土壤水分试验场内,设置3个水分处理(正常、轻度干旱、重度干旱),研究不同干旱程度下棉花发育期、叶面积、干物质、产量、叶片水势、光合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面积指数、光合物质积累量、籽棉产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猝灭系数(qP)呈下降趋势,叶片水势先下降后上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则呈上升趋势,且随干旱程度的加剧而增加。经统计分析,干旱胁迫下Pn、Tr、Gs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干旱胁迫持续15天后,重度干旱胁迫下Yield、qP、qN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轻度干旱差异不显著。Pn、Tr、Gs、Yield、qP、qN均能反映棉花叶片水分状况,但Yield、qP、qN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干旱胁迫 生长发育 叶片水势 光合特性 荧光参数
下载PDF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吉春容 王森 +3 位作者 胡启瑞 郭燕云 火勋国 江远安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气象灾害风险。新疆农区各类气象灾害呈现多发、频发的趋势,以合同中约定的天气指数作为触发值进行赔付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是转移农业灾害风险的重要途径。分析农...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气象灾害风险。新疆农区各类气象灾害呈现多发、频发的趋势,以合同中约定的天气指数作为触发值进行赔付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是转移农业灾害风险的重要途径。分析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讨论其在新疆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提出新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以期为气象指数保险服务于农林业安全生产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指数保险 灾害风险 农业保险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新疆棉花种植气候适宜性分区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山清 普宗朝 +4 位作者 冯志敏 蒋平安 火勋国 吉春容 武鹏飞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3年第5期167-174,共8页
基于新疆102个气象站1961—2020年历史气候资料,使用统计学方法以及Arc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在对近60年影响新疆棉花种植的主要气候因子,≥10℃积温、无霜冻期和7月平均气温时空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疆棉花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就... 基于新疆102个气象站1961—2020年历史气候资料,使用统计学方法以及Arc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在对近60年影响新疆棉花种植的主要气候因子,≥10℃积温、无霜冻期和7月平均气温时空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疆棉花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就不同品种熟性棉花适宜种植分区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61—2020年新疆≥10℃积温、无霜冻期和7月平均气温呈显著增多或上升趋势,并且上述要素均于1997年发生突变。受其影响,1997年后较之前,新疆不同品种熟性棉花适宜种植区的海拔上限均不同程度的抬升,其中,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棉区海拔上限抬升150~200 m,塔里木盆地棉区抬升50~100 m;气候变暖使新疆宜棉区扩大,不宜棉区缩小,且部分棉区适宜种植的棉花品种向生育期较长、产量较高的品种转变,这对促进新疆棉花的发展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区划指标 棉花气候区划 新疆
下载PDF
新疆北疆地区气候要素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金梅 侯志强 +1 位作者 杨明凤 吉春容 《棉花科学》 2021年第5期24-32,共9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也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产业。为合理高效利用气候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对气象要素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对北疆宜棉区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因而选取1981-2020年乌兰乌苏地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也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产业。为合理高效利用气候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对气象要素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对北疆宜棉区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因而选取1981-2020年乌兰乌苏地区棉花生长年气候因子、生长季内气象要素、棉花生长发育资料,分析了棉花生长期内气候变化特征、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探讨影响其差异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近40年来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平均0 cm地温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地温是影响北疆地区棉花生长发育变化的关键因子;棉花各生育时期,从播种期到停长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前趋势,但成熟期推迟,田间生长期延长;8月和10月的各气象因素对棉花气候产量有极显著影响;气候产量与8月的各气候要素呈极显著正相关,气温、日照的增加有利于棉花产量的形成,但谨防35℃以上高温天气对棉花受精率、棉铃体积、蕾铃脱落等的不利影响。气候产量与10月各气候要素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北疆地区 棉花 生长和产量 气候要素
下载PDF
新疆棉花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燕云 王雪姣 +3 位作者 王森 火勋国 胡启瑞 吉春容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8期113-121,共9页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棉花物候的变化规律,对棉花生长模型COSIM进行参数调校,验证实现本地化,利用数理统计及作物模型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棉花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敏感性。结果表明:1980—2019年,新疆棉区棉花出苗期、现蕾期、...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棉花物候的变化规律,对棉花生长模型COSIM进行参数调校,验证实现本地化,利用数理统计及作物模型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棉花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敏感性。结果表明:1980—2019年,新疆棉区棉花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分别提前0.5~7.0 d/10a、0.1~5.8 d/10a、0.3~3.9 d/10a,吐絮期推迟0.1~4.7 d/10a。COSIM模型模拟棉花物候变化趋势结果与实际较一致,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实际值与模拟值的RMSE分别为0.9、0.7、0.6、0.7天。以1981—2010年气候条件为基准,增温0.5℃、1℃、1.5℃、2℃,各棉区棉花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和吐絮期分别提前0~2天、1~9天、2~12天和3~31天,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分别缩短0~6天、2~22天。在气候变暖的趋势下,通过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调整播期等措施,可充分利用热量资源,实现棉花优质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气候变化 物候 COSIM模型 新疆
下载PDF
基于GIS的叶城县核桃种植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晓霞 张山清 +2 位作者 李战超 刘纪疆 王森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第1期138-143,共6页
基于叶城县及其周边20个气象站1981—2019年气温观测数据和同期核桃生长发育的物候资料,确定影响核桃生长发育的3个关键气候因子(≥10℃积温、冬季最低气温≤-25℃日数、终霜冻日早于≥10℃初日天数)作为核桃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采用GI... 基于叶城县及其周边20个气象站1981—2019年气温观测数据和同期核桃生长发育的物候资料,确定影响核桃生长发育的3个关键气候因子(≥10℃积温、冬季最低气温≤-25℃日数、终霜冻日早于≥10℃初日天数)作为核桃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采用GIS空间加权综合评判法对核桃种植气候指标进行精细化分区,结果表明:叶城县影响核桃的各指标因子空间分布主要受海拔高度影响,≥10℃积温总体呈"平原多、山区少"的格局;最低气温≤-25℃日数呈山区向平原逐渐减少的特点;终霜冻日≥10℃初日天数的空间分布总体呈山区少、平原多的格局。在各指标气候要素空间特征的综合作用下,叶城县核桃种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叶城县北部海拔低于1 400 m的平原地带,该区域热量条件能够满足核桃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的需求,且遭受越冬冻害的风险很低;次适宜区分布在叶城县中部的山前倾斜平原和丘陵地带;不适宜区分布在叶城县南部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区划指标 气候适宜性 核桃种植 叶城县
下载PDF
1961—2021年托里县汛期暴雨日数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亚林 热米拉·阿力木 +1 位作者 许铭 张山清 《内蒙古气象》 2024年第1期3-8,共6页
文章基于1961—2021年托里县国家气象站及2012—2021年6个区域气象站5—9月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托里县汛期暴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托里县国家气象站和区域气象站汛期暴雨日数均呈增... 文章基于1961—2021年托里县国家气象站及2012—2021年6个区域气象站5—9月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托里县汛期暴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托里县国家气象站和区域气象站汛期暴雨日数均呈增加趋势,但增加趋势不显著。两类站点暴雨分布具有差异性,国家气象站暴雨日数月际变化与区域气象站暴雨日数主要出现在5—8月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但与区域气象站峰值出现在8月不一致;旬变化也与区域气象站暴雨日数主要出现在7月上旬、8月中旬结论不一致;暴雨空间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暴雨最多出现在西南部山区,最少在东北部山前平原,特别是高海拔山区更容易出现暴雨,说明托里县暴雨受地形影响明显,以突发性和局地性暴雨为主。区域气象站可以更加精细地监测到复杂地形下暴雨变化,对今后开展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及布设区域观测站网有较大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日数 变化特征 托里县
下载PDF
基于GIS的乌-昌地区冬季热量资源时空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普宗朝 张山清 +2 位作者 宾建华 窦新英 李景林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311,共9页
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乌-昌地区)16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逐年极端最低气温资料,使用Mann-Kendall法对入冬期、开春期、冬季持续日数、冬季负积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等热量要素变化趋势、突变特征进... 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乌-昌地区)16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逐年极端最低气温资料,使用Mann-Kendall法对入冬期、开春期、冬季持续日数、冬季负积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等热量要素变化趋势、突变特征进行检测分析,采用三维二次趋势面宏观地理因子模拟与反距离加权残差订正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各热量要素多年平均值及其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空间分布式数学模型。在ArcGIS平台上,完成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各热量要素及其突变前后变化量的100 m×100 m格点的精细化分布式模拟。结果表明:①乌-昌地区入冬期由山区向平原推迟,开春期自平原向山区推迟,受其影响,冬季持续日数为"平原少,山区多;西部少,东部多"的分布格局。受冬季逆温的影响,负积温、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等热量条件,从平原至中山带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逐渐增多,在海拔2 100 m左右达最多后,随着海拔高度的继续上升,热量条件又逐渐减少。②近49 a,乌-昌地区冬季热量资源呈较显著的增多趋势,并且入冬期于1994年发生了突变性的推迟,冬季持续日数于2004年发生了突变性的缩短,冬季负积温于1988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减少,最冷月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于1973年和2004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升高。突变前后各热量要素增加量表现为平原多于山区,城市密集区多于周边地区的分布格局。冬季热量资源增加,对乌-昌地区农牧业生产既有利,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应采取趋利避害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以促进农牧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热量资源 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时空变化 突变点 乌鲁木齐 昌吉州
原文传递
基于平均滤波算法的北疆春季日最低气温格点预报产品订正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祖莲 张山清 +2 位作者 毛炜峄 王命全 木沙江·艾代吐力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1年第5期16-23,共8页
选用中国气象局0.05°×0.05°国家级格点预报指导产品和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逐时实况数据资料,使用3种平均滤波方法分别订正北疆地区08、20时起报的240 h内逐24 h最低气温的格点预报指导产品,并分别对比检验订正前后共... 选用中国气象局0.05°×0.05°国家级格点预报指导产品和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逐时实况数据资料,使用3种平均滤波方法分别订正北疆地区08、20时起报的240 h内逐24 h最低气温的格点预报指导产品,并分别对比检验订正前后共8种产品的预报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订正后的预报产品相比原始格点预报指导产品的均方根误差均明显降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及稳定性均显著提高,3种平均滤波方法相比而言,集成订正算法略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气温 滤波算法 格点预报 订正 北疆
下载PDF
北疆春季气温和霜冻网格精细化预报订正及检验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祖莲 毛炜峄 +4 位作者 张山清 王命全 唐冶 艾代吐力·木沙江 吐尔公·玉素甫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60-1474,共15页
选用中国气象局下发的0.05°×0.05°的气温格点预报指导产品和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逐时气温实况数据资料,设计了三种基于平均滤波的温度智能网格预报订正算法,对2019年4—5月北疆平原地区逐日20时起报的未来240 h的逐... 选用中国气象局下发的0.05°×0.05°的气温格点预报指导产品和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逐时气温实况数据资料,设计了三种基于平均滤波的温度智能网格预报订正算法,对2019年4—5月北疆平原地区逐日20时起报的未来240 h的逐3 h气温预报产品进行订正,并对比分析检验三种订正后产品和下发的指导预报共四种产品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经过三种滤波订正后,气温和霜冻预报准确率及稳定性明显提高。在分时效检验结果中,三种订正产品较原指导预报产品的气温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小了0.79、0.85、0.88℃,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了6.11%、6.38%、6.46%,霜冻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00%、5.81%、7.31%,霜冻逐24 h持续时间预报均方根误差降低了4.21、4.41、4.35 h。在分区域检验结果中,三种订正产品较原指导预报产品的气温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0.66、0.71、0.90℃,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了5.7%、6.1%、6.1%,霜冻预报准确率在准噶尔盆地东南部海拔高度600~1200 m区域提高明显,分别提高了2.5%、4.8%、5.4%,其他霜冻区域提高不明显。霜冻逐24 h持续时间预报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0.81、0.63、0.56 h。相较而言,最优集成算法的订正预报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霜冻 平均滤波 格点预报 检验 北疆平原 温度订正
下载PDF
2016―2022年新疆绿洲高品质棉花生产现状及加快建设高品质棉花种植带对策研究(Ⅰ)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树春 于小新 +6 位作者 葛群 王雪姣 郑艺 买文选 宋妮 田立文 王占彪 《中国棉花》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采用统计分类方法,对新疆绿洲2016―2022年累计3595.8万t(15915.4万包)的公证检验(公检)原棉进行了逐包品质分析。结果如下:一是厘清了新疆绿洲棉花主要纤维指标的现状。7年平均,新疆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结果为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 采用统计分类方法,对新疆绿洲2016―2022年累计3595.8万t(15915.4万包)的公证检验(公检)原棉进行了逐包品质分析。结果如下:一是厘清了新疆绿洲棉花主要纤维指标的现状。7年平均,新疆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结果为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29.14 mm、断裂比强度(比强度)28.49 cN·tex^(-1)、马克隆值4.60;不同生态亚区存在明显差异。7年平均,南疆亚区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为长度29.10 mm、比强度28.12 cN·tex^(-1)、马克隆值4.65;北疆亚区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为长度29.20 mm、比强度28.93 cN·tex^(-1)、马克隆值4.54;东疆亚区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为长度28.98 mm、比强度28.37 cN·tex^(-1)、马克隆值4.59。与南疆亚区的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相比,北疆亚区的纤维长度长0.10 mm,比强度高0.81 cN·tex^(-1),马克隆值低0.11;东疆亚区的纤维长度短0.12 mm,比强度高0.25 cN·tex^(-1)。二是明确了新疆绿洲高品质棉花状况。7年间,新疆高品质原棉公检总量占比的加权平均值为24.5%,变幅为8.0%~33.3%;新疆机采高品质原棉占机采原棉总公检量比例的加权平均值为32.5%,变幅为8.7%~48.0%。各亚区高品质原棉加权占比,北疆为36.7%,南疆为13.6%,东疆为23.6%,由此可见新疆以南疆亚区高品质原棉的占比为最低,东疆次之,北疆最高。结果表明,新疆绿洲高品质原棉占比偏低,且变幅大,表明不同生态区之间的高品质原棉占比差异大,稳定性差,但提升潜力大。进一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机械化采收进程,但也对高品质原棉的生产有负面影响,2021年和2022年总体上品质呈现恢复态势,一些年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品质原棉占比接近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和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的45%左右的目标。三是明确了高品质棉花主要影响因素。这些研究结果对发展棉花科技、提升高品质棉花生产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新疆 绿洲 纤维长度 断裂比强度 马克隆值 高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