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金珉 刘建民 +1 位作者 周生明 黄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预后 脑卒中 血糖 合并症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李金珉 刘伟 《中原医刊》 2002年第9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胺碘酮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疗效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疗效观察
3
作者 李金珉 《临床医学》 CAS 2002年第10期22-23,共2页
糖尿病(DM)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子.而DM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本文旨在探讨静脉溶栓治疗DM合并AMI的近期临床疗效.
关键词 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疗效观察 治疗
原文传递
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宁卫 张运 李曼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我院2010-2013年入院的700例老年STEMI患者按照术后有无出现无复流现象(TIMI≤Ⅲ级者为无复流者)分出无复流组(190例,占27.14%)与复流组(51... 目的:探讨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我院2010-2013年入院的700例老年STEMI患者按照术后有无出现无复流现象(TIMI≤Ⅲ级者为无复流者)分出无复流组(190例,占27.14%)与复流组(510例,占72.86%)。收集两组临床资料、PCI与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与复流组比较,无复流组的TIMI 0-1级者(61.17%比82.11%),冠脉侧支血流分级0级者(64.12%比74.21%),PCI前血栓评分5分者(58.83%比80.00%)显著增多;入院收缩压[(111.2±24.6)mmHg比(101.7±25.9)mmHg]显著降低,P均<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收缩压<101mmHg,PCI前侧支血流0级者,PCI前血栓评分5分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OR=1.006~4.398,P<0.05或<0.01)。结论:对于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危险因素者应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无复流现象
下载PDF
探析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血清胆红素与尿酸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马坤 刘萍 《中外医疗》 2021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简称CHD)患者在临床检验中使用血清胆红素和尿酸(简称UA)的价值。方法A组研究主体为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间来该院治疗的86例CHD患者。B组研究主体为同期入院体检的85名健康人员。均对其进行血清胆红素、UA检验... 目的分析冠心病(简称CHD)患者在临床检验中使用血清胆红素和尿酸(简称UA)的价值。方法A组研究主体为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间来该院治疗的86例CHD患者。B组研究主体为同期入院体检的85名健康人员。均对其进行血清胆红素、UA检验,方法为:空腹12 h后采集5 mL静脉血,离心处理血液15 min,分离血清与血浆后,将血清置于生化管内,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的血清胆红素、UA值,对比检验结果。结果A组的总胆红素值(T-BIL)(11.25±2.06)μmol/L低于B组(16.41±2.1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03,P<0.001);A组的间接胆红素值(I-BIL)(6.51±0.57)μmol/L低于B组(9.72±0.6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82,P<0.001);A组的直接胆红素值(D-BIL)(4.45±0.91)μmol/L低于B组(6.89±1.08)μmol/L(t=15.983,P<0.001);A组的UA值(365.14±20.15)μmol/L高于B组(274.65±18.6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67,P<0.001)。A组不同病情程度的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CHD患者行血清胆红素与UA检验可有效检出疾病,应作为敏感性诊断指标,并能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合理化选择,最大程度上保证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临床检验 血清胆红素 尿酸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任红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7期53-55,F0003,共4页
目的 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0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HBV-GN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乙肝五项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的病理特征:肾病综合征占40.32%,尿蛋白〈... 目的 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0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HBV-GN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乙肝五项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的病理特征:肾病综合征占40.32%,尿蛋白〈3 g/d占27.42%,高血压22.58%,血尿4.84%,丙氨酸转氨酶升高4.84%。肾组织免疫组化特点及血清学特点:HBs Ag阳性占38.71%,抗-HBs阳性占17.74%,抗-HBc阳性占17.74%,HBe Ag阳性占0,抗-HBe阳性占17.74%,HBV-DNA占8.06%。肾组织中HBc Ag阳性占75.81%,HBs Ag阳性占85.48%。结论 HBV-GN患者以男性较多见,临床特征主要为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主要为膜性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病毒相关性 肾炎 临床表现 病理特点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建民 胡燕燕 +1 位作者 李金珉 李秀昌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9-321,共3页
为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 8的影响 ,及叶酸和牛磺酸对同型半胱氨酸作用的影响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于不同浓度同型半胱氨酸中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培养基中白细胞介素 8水平。结果发现 ,培养于同型半胱氨... 为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 8的影响 ,及叶酸和牛磺酸对同型半胱氨酸作用的影响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于不同浓度同型半胱氨酸中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培养基中白细胞介素 8水平。结果发现 ,培养于同型半胱氨酸 (0 .1mmol L)中 4h、6h、8h和 1 2h ,白细胞介素 8分泌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1 .85倍、1 .88倍、2 .2 2倍和 1 .5 6倍 (P <0 .0 1 ) ;在不同浓度 (0 .0 5mmol L、0 .1mmol L、0 .5mmol L和 1mmol L)同型半胱氨酸中培养 8h ,各组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 8的分泌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 1 .4 3倍、2 .1 6倍、2 .5 7倍和 2 .88倍(P <0 .0 5或P <0 .0 1 ) ,并呈剂量依赖性 ;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 (0 .0 5mmol L)或牛磺酸 (5mmol L)共同培养细胞 ,各组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 8的分泌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以上结果提示 ,病理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能刺激内皮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 8增加 ,这可能是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的分泌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同型半胱氨酸 细胞培养 叶酸 牛磺酸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任博 李琳 +2 位作者 蔡鲁平 黄虎 王瑞海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660-1663,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神经内分泌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在溶栓24 h无出血征象后口服阿...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神经内分泌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在溶栓24 h无出血征象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次,1次/d。治疗组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5.1%、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皮素-1(ET-1)、Hcy水平显著降低,而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患者ET-1和Hcy水平,升高NO、e NOS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神经功能损伤,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阿司匹林肠溶片 脑梗死 血管内皮功能 内皮素-1 同型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琳 任博 +2 位作者 孔秀凤 张涣丽 张秦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1期185-186,共2页
目的观察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早期宫颈癌患者73例,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37例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压疮预警干... 目的观察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早期宫颈癌患者73例,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37例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干预前后抑郁、焦虑(SDS、SAS)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2.70%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采取压疮预警干预机制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干预,能降低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减轻抑郁、焦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预警干预机制 萧氏双C护理模式 早期宫颈癌 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萍 马坤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5期126-129,共4页
目的评估分析冠脉介入治疗(per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心绞痛(angina pectoris,AP)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21年9月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AP患者96... 目的评估分析冠脉介入治疗(per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心绞痛(angina pectoris,AP)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21年9月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AP患者96例,通过全盲掷币方式将其分为比对、研究两组,每组48例。比对组患者接受常规口服给药保守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PCI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水平、症状发生情况、意外风险事件发生率及疗效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意外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水平均显著优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疗效优良率(91.66%)显著高于比对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结论应用PCI治疗办法可以有效缓解AP的相关反应症状,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其影响,患者心功能恢复更好,显著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但部分患者对PCI治疗办法不耐受,也可选取保守药物治疗办法,临床治疗方案的选取应根据实际情况作以合理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心绞痛 心功能 意外风险事件
下载PDF
前交通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介入治疗临床随访(附35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蔡瑞兴 蔡鲁平 +4 位作者 方淳 张全新 韩永 孙长虹 李明华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8期664-666,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弹簧圈栓塞治疗在前交通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意义及弹簧圈栓塞程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9年因前交通微小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行介入弹簧圈栓塞治疗的35例患者治疗方式、术中栓... 目的探讨介入弹簧圈栓塞治疗在前交通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意义及弹簧圈栓塞程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9年因前交通微小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行介入弹簧圈栓塞治疗的35例患者治疗方式、术中栓塞程度、随访结果及临床意义。35例患者病变均为单发,均于术中成功释放弹簧圈,其中27例单纯弹簧圈栓塞,8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至2年。结果 27例单纯弹簧圈栓塞中11例致密填塞,16例部分填塞;8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中6例致密填塞,2例部分填塞。单纯弹簧圈栓塞者中有5例部分填塞的瘤腔仍有血流,予2次介入治疗。随访至2年时,30例中(5例2次治疗者未列入随访统计)27例致密填塞,3例部分填塞。均无再出血发生。结论前交通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介入弹簧圈栓塞治疗主要目的是瘤腔内减压止血,安全有效。术后动脉瘤残留一般不会引起再出血,未达到致密填塞者亦能起到瘤内减压止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介入治疗 弹簧圈栓塞
原文传递
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萍 马坤 《中外医疗》 2021年第7期113-115,共3页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ABAACT)治疗高血压(HBP)合并冠心病(CHD)的效果。方法该研究主体为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20年1月间来该院治疗的85例HBP+CHD患者。以硬币法为标准,A组43例行ABAACT治疗,B组42例行阿托伐他汀钙片(ACT)治...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ABAACT)治疗高血压(HBP)合并冠心病(CHD)的效果。方法该研究主体为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20年1月间来该院治疗的85例HBP+CHD患者。以硬币法为标准,A组43例行ABAACT治疗,B组42例行阿托伐他汀钙片(ACT)治疗,对比整体疗效。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95.35%)高于B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8,P=0.021)。A组的舒张压(DBP)(83.57±4.51)mmHg低于B组的(92.34±4.61)mmHg(t=8.866,P<0.001);A组的收缩压(SBP)(123.68±10.33)mmHg低于B组的(134.18±10.5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2,P<0.001);A组的总胆固醇(TC)(4.31±0.81)mmol/L低于B组(5.77±0.9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1,P<0.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3.28±0.34)mmol/L高于B组(2.71±0.28)mmol/L(t=8.426,P<0.001);A组的甘油三酯(TG)(3.31±0.50)mmol/L低于B组(4.09±0.5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6,P<0.001);A组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1.33±0.72)mmol/L低于B组(1.69±0.7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2,P=0.030)。A组的不良反应率(4.65%)低于B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2,P=0.039)。结论为该合并症患者行ABAACT治疗可优化血压、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高血压 冠心病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史丹丹 王颖颖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8期113-115,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2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2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冠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治疗后,两组SAQ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5)。结论 应用冠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能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冠脉介入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任红艳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3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肾炎康复片+缬沙坦(VAL)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治疗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间来院治疗的106例CGN患者。以抽签法为基准,A组54例予以肾炎康复片+VAL治疗,B组52例予以VAL单纯治疗。对比整体化疗效... 目的分析肾炎康复片+缬沙坦(VAL)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治疗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间来院治疗的106例CGN患者。以抽签法为基准,A组54例予以肾炎康复片+VAL治疗,B组52例予以VAL单纯治疗。对比整体化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B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1,P=0.022);治疗3 d后,A组24 h尿蛋白(UP/24 h)水平为(0.80±0.64)g,低于B组(1.40±0.7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3,P<0.001);A组的血清肌酐(Scr)水平为(112.84±24.95)μmol/L,低于B组(130.51±25.8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1,P=0.001);A组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为(78.99±20.49)mL/min,高于B组(70.94±21.17)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8,P=0.049)。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低于B组1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2,P=0.450)。结论为CGN患者实行肾炎康复片+VAL治疗可改善肾功能,增强疗效,且不会升高不良反应率,实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康复片 缬沙坦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瑞舒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艳群 毕泗丽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8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与进口瑞舒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经济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1 749例,按照所用药物的不同分为A组857例与B组892例。A组患者给予国产瑞舒伐他汀... 目的:探讨国产与进口瑞舒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经济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1 749例,按照所用药物的不同分为A组857例与B组892例。A组患者给予国产瑞舒伐他汀片,B组患者给予进口瑞舒伐他汀片。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调脂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分析的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两组患者TC、TG、LDL-C及HDL-C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调脂总有效率分别为94.28%(808/857)、94.17%(840/8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例患者发生轻微肝药酶升高,B组1例患者发生轻微腹泻,未影响继续用药,未产生其他费用;A组患者药物成本、成本-效果比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12周节省费用344.4元。结论:与进口瑞舒伐他汀相比,国产瑞舒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更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 进口 瑞舒伐他汀 原发性高脂血症 药物经济学
下载PDF
甲巯咪唑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和TGF-β1及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解玉杰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对血清骨代谢指标、TGF-β1及IL-6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甲亢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甲巯咪唑片治疗,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对血清骨代谢指标、TGF-β1及IL-6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甲亢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甲巯咪唑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丙硫氧嘧啶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骨代谢指标(BGP、CT)、TGF-β1及IL-6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4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40/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BGP、CT、TGF-β1、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CT水平均升高,BGP、TGF-β1及IL-6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T水平高于对照组,BGP、TGF-β1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巯咪唑片可显著改善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及骨代谢功能,降低血清TGF-β1、IL-6表达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巯咪唑片 甲亢病 骨代谢指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IABP用于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AMI合并CS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霞 王学发 杨博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4年第7期662-663,共2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心血管病死亡人数约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1/3,而这其中约有一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我国AMI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已接近甚至赶超国际平均水平。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老年女性 糖尿病
下载PDF
心可舒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学发 《慢性病学杂志》 2019年第7期1020-1021,1024,共3页
目的探讨心可舒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ngⅡ)阻断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140例E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AngⅡ阻断剂治疗... 目的探讨心可舒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ngⅡ)阻断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140例E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AngⅡ阻断剂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可舒胶囊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SBP、D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V、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71%)与对照组(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可舒胶囊联合AngⅡ阻断剂治疗EH患者,能进一步增强左心功能,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心可舒胶囊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 血压 左心功能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内科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玉欣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3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给予高血压患者内科规范化管理对患者的影响并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2年6月入住该院的高血压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内科规范化管理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患... 目的探讨给予高血压患者内科规范化管理对患者的影响并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2年6月入住该院的高血压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内科规范化管理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普通管理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实施管理方法 2年后对高血压疾病的了解率、合理服药的治疗率、控制血压正常的比率以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2年的内科规范化管理后,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了解率、合理服药的治疗率、控制血压正常的比率均好于管理前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内科规范化管理能够从多种途径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且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规范化管理 高血压患者 影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颤动的护理
20
作者 梁红 胡爱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855-856,共2页
快速型心房纤维性颤动(房颤,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控制心室率并尽可能转复为窦性心律对于改善血液动力学及心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45例快速型房颤患者应用胺碘酮(可达龙)治疗,现将我们的观察结果... 快速型心房纤维性颤动(房颤,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控制心室率并尽可能转复为窦性心律对于改善血液动力学及心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45例快速型房颤患者应用胺碘酮(可达龙)治疗,现将我们的观察结果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型心房颤动 胺碘酮 护理 治疗 心房纤维性颤动 中老年患者 血液动力学 控制心室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