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如何采写“名人之死”
1
作者 陈竹 《当代劳模》 2002年第7期32-33,共2页
新闻贵在时效。大量的文艺活动和演出都是安排在下午和晚上,在时间上不利于晚报的出版。但也有的新闻事件会出现在早晨、上午,甚至子夜、凌晨。这就是我们晚报的最佳“时段”。这几年,我多次在得到文化名人逝世的信息后,以第一时间抢发... 新闻贵在时效。大量的文艺活动和演出都是安排在下午和晚上,在时间上不利于晚报的出版。但也有的新闻事件会出现在早晨、上午,甚至子夜、凌晨。这就是我们晚报的最佳“时段”。这几年,我多次在得到文化名人逝世的信息后,以第一时间抢发详尽报道,扬长避短,取得较好的效果,这里不妨试举几例:1994年8月7日的凌晨0时38分,艺术大师刘海粟逝世在上海华东医院。这一天恰是星期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之死 文化名人 刘海粟 文艺活动 艺术大师 新闻事件 晚报 采写 时效 记者
原文传递
采访公审张君的日日夜夜
2
作者 宋宁华 《当代劳模》 2002年第6期28-30,共3页
2001年4月14日,渝湘鄂特大抢劫案首犯张君及其团伙在重庆及常德两地进行公审。这样的新闻自然会引起当地群众关心,全国的读者也十分关注,谁不想看看恶魔临刑前最后的丑恶嘴脸呢! 作为上海最早奔赴重庆的记者,我除了为本报发回近6000字... 2001年4月14日,渝湘鄂特大抢劫案首犯张君及其团伙在重庆及常德两地进行公审。这样的新闻自然会引起当地群众关心,全国的读者也十分关注,谁不想看看恶魔临刑前最后的丑恶嘴脸呢! 作为上海最早奔赴重庆的记者,我除了为本报发回近6000字的稿件外,还应兄弟媒体的要求,客串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特派记者做了报道,并接受上海电视台“新闻追击”栏目主持人的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审 采访 电视台 媒体 重庆 特派记者 新闻 广播电台 上海 主持人
原文传递
复旦等四高校公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3
作者 陆梓华 焦苇 《师资建设(双月刊)》 2016年第5期111-112,共2页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在高校招生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一直受到家长和学生关注。
关键词 学生综合素质 高校招生 评价信息 普通高中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家长
下载PDF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体育记者“交际学”刍议
4
作者 李京红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57,共4页
写出有独特视角的,有人情味、有深度的优秀体育报道,是体育记者的一个追求。在体育大舞台上表演的是人,体育新闻当然要报道比赛,不能只见“赛”不见人,所以记者应该多写人,即多报道运动员。而要写人,就要成为运动员乃至体育明星... 写出有独特视角的,有人情味、有深度的优秀体育报道,是体育记者的一个追求。在体育大舞台上表演的是人,体育新闻当然要报道比赛,不能只见“赛”不见人,所以记者应该多写人,即多报道运动员。而要写人,就要成为运动员乃至体育明星的朋友、诤友,让自己能在体育圈中自由驰骋。也只有这样,体育报道才不再是枯燥的,而是鲜活的、跃动的、充满色彩的。不过,体育记者的“交际学”不是天生就懂的,也是要学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记者 交际学 朋友 体育报道 体育新闻 体育明星 运动员 人情味
原文传递
重大题材的“人情味”切入——《八份入党志愿书》采写体会
5
作者 汪一新 《当代劳模》 2002年第3期19-20,共2页
早在2001年的5月,我们的心情就兴奋起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纪念日越来越近了。怎样写这个重大而庄严的报道呢?整整一个月里,我总是在采访间隙中认真思考选题,一时竟不知从何处落笔:我琢磨着,题材重大,也要写得很有人情味。我认为... 早在2001年的5月,我们的心情就兴奋起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纪念日越来越近了。怎样写这个重大而庄严的报道呢?整整一个月里,我总是在采访间隙中认真思考选题,一时竟不知从何处落笔:我琢磨着,题材重大,也要写得很有人情味。我认为,应当写人,写有血有肉的革命者。那么在众多光辉的革命者中写作切入点在哪里?依据我们《新民晚报》的传统风格与手法,切入点应当小而具体。还要考虑到共产党80年的光荣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情味 中国共产党 重大题材 共产党员 采访对象 切入点 周年纪念日 革命者 传统风格 新民晚报
原文传递
《纽约时报》多平台“媒体矩阵”模式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东海 《新闻论坛》 2016年第2期75-77,共3页
作为全球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纽约时报》在新媒体转型、媒体融合等方面的举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纽约时报》新媒体矩阵的组成,以及社交网络平台互动的研究,加上"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等具体案例的全媒... 作为全球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纽约时报》在新媒体转型、媒体融合等方面的举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纽约时报》新媒体矩阵的组成,以及社交网络平台互动的研究,加上"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等具体案例的全媒体报道分析,试图梳理该报的"媒体矩阵"融合模式及其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约时报》 媒体矩阵 社交网络平台 新闻APP
下载PDF
睁开双眼接纳近代文明第一人
7
作者 潘新华 《检察风云》 2019年第1期90-91,共2页
开篇词依山多仁,傍水常智,乡处者多厚重,城居者常机灵,环境移人塑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熊月之今年,本刊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合作,开设'海派文化地图'栏目,将先后介绍上海各城区的内涵、形成与特征以及近现代沪上名人轶事... 开篇词依山多仁,傍水常智,乡处者多厚重,城居者常机灵,环境移人塑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熊月之今年,本刊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合作,开设'海派文化地图'栏目,将先后介绍上海各城区的内涵、形成与特征以及近现代沪上名人轶事,栏目作者多为沪上知名作家与高级记者。相信对于新老上海人了解上海、熟悉上海,会起到导航指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光启墓 近代文明 《崇祯历书》 利玛窦 《几何原本》 礼部尚书
原文传递
走向聚光灯下的国际新闻舞台——我在美国采访伊拉克战争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扬 《新闻记者》 CSSCI 2003年第6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伊拉克战争 新闻报道 新闻采访 中国 新闻媒体
下载PDF
苦笑着看自己被“炒”- 一个“未遂”新闻官对事实的还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亦君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52,共3页
从4月3日起将近1周的时间里,我时常会在“百度”、“谷歌”上搜索涉及自己名字的信息。这倒绝不是自恋,而是突然间,我从习惯于作为采访者的角色一下子变成了“新闻人物”—“即将上任的中国女足新闻官”。说好听些,这是个“美丽的... 从4月3日起将近1周的时间里,我时常会在“百度”、“谷歌”上搜索涉及自己名字的信息。这倒绝不是自恋,而是突然间,我从习惯于作为采访者的角色一下子变成了“新闻人物”—“即将上任的中国女足新闻官”。说好听些,这是个“美丽的误会”,而面对部分媒体关于本人的一些说法着实让我诧异,因为这都是根本没有发生过的所谓新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人物 还原 未遂 “百度” 中国女足 采访者
下载PDF
翻译、引用外国媒体对华报道须实事求是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月明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3-87,共5页
长期以来.我国民众缺乏直接接触外国媒体的机会。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中国人的外语听、读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进入中国的外语媒体有限。与此同时,国内对外媒的编译力量和覆盖范围仍显不足。但随着网络普及、民众外语能力提升,以及... 长期以来.我国民众缺乏直接接触外国媒体的机会。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中国人的外语听、读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进入中国的外语媒体有限。与此同时,国内对外媒的编译力量和覆盖范围仍显不足。但随着网络普及、民众外语能力提升,以及国内地方媒体、网络媒体积极引入外媒报道,国人与海外媒体报道的接触率越来越高,这不仅开拓了视野,汲取了很多新信息新知识,也能看到自己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媒体 实事求是 对华报道 翻译 能力提升 中国人 地方媒体 媒体报道
下载PDF
做好科技“双刃剑”问题的舆论引导——以转基因技术报道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丽琼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53,共5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各种新技术"双刃剑"的争论和担忧也日益增多。对存在争议、分歧的技术,新闻媒体是否该报道,应该怎样做好科学传播和舆论引导?本文以转基因技术为例做了分析。作者认为,尽管对于转基因的安全问题始终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各种新技术"双刃剑"的争论和担忧也日益增多。对存在争议、分歧的技术,新闻媒体是否该报道,应该怎样做好科学传播和舆论引导?本文以转基因技术为例做了分析。作者认为,尽管对于转基因的安全问题始终有着较大分歧,但转基因食品已经并正在大踏步走上我国百姓的餐桌,公众对转基因的关注将长期存在,新闻报道无法回避、也不应绕开。新闻媒体有责任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对转基因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并发挥调查性报道优势,探寻事实真相,为政府决策、百姓选择提供参考,同时还应发挥好舆论监督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科学传播 食品安全 生态安全
原文传递
采访江主席访美话甘苦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劲军 《新闻记者》 1998年第1期4-7,共4页
“天上飞”和“地上追”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10月26日至11月3日对美国进行了正式国事访问。这是继1985年李先念主席访美12年以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美。10月14日,上海《新民晚报》的指令传到了驻美记者站。
关键词 江主席 访美 华盛顿 夏威夷 《新民晚报》 国事访问 丁法章 记者站 江泽 卫星导航设备
全文增补中
多元价值观下的新闻评论路径
13
作者 赵红玲 《探索与争鸣》 CSSCI 2008年第9期67-70,共4页
当前社会是一个社会分层多样化、社会价值多元化、价值冲突显型化的转型社会,它需要构建独立于个人、集体利益和社会普遍性之上的公共话语空间,通过观点的碰撞,形成基层民主思想,打造"强社会"形态。其突出意义在于,"强社... 当前社会是一个社会分层多样化、社会价值多元化、价值冲突显型化的转型社会,它需要构建独立于个人、集体利益和社会普遍性之上的公共话语空间,通过观点的碰撞,形成基层民主思想,打造"强社会"形态。其突出意义在于,"强社会+强政府"的社会形态结构.更有可能保证中国的民主进程有序理性,不至休克或倒退;也才能保证中国这个复杂多元的国家自上而下推行民主时,能有稳固的基底,有效化解各种社会价值冲突。在这个新闻媒体"观点为王"的时代,讨论新闻评论如何参与构建社会转型期的公共话语空间,分析多元价值观下的新闻评论路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公共话语空间 价值冲突
原文传递
假新闻何以在俄罗斯泛滥
14
作者 邵宁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80,共4页
从“普京婚变”的假新闻说起 2008年4月11日,《莫斯科记者报》发表了一则惊世骇俗的报道,声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夫人柳德米拉的婚姻在两月前已经结束。他计划与有俄罗斯“头号性感运动员”之称的阿琳娜·卡巴耶娃结婚。《莫斯科... 从“普京婚变”的假新闻说起 2008年4月11日,《莫斯科记者报》发表了一则惊世骇俗的报道,声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夫人柳德米拉的婚姻在两月前已经结束。他计划与有俄罗斯“头号性感运动员”之称的阿琳娜·卡巴耶娃结婚。《莫斯科记者报》在报道中引用一名宴会策划人的话说,普京与卡巴耶娃的婚礼定于6月15日在普京的家乡圣彼得堡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总统 假新闻 婚姻登记处 泛滥 圣彼得堡 离婚手续 柳德米拉 莫斯科
原文传递
晚霞洒向浦江田野——一个晚报农村记者的手记
15
作者 苏应奎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2-43,共2页
回顾 1982年调复刊不久的《新民晚报》工作时,我已有30多年农村工作的经历。从最基层的乡镇(公社)直至县、地、市领导机关,我都没有离开过上海郊区。 只是,新闻工作对我说来毕竟是个陌生的领域;变革的郊区日新月异又让我眼花缭乱。 来... 回顾 1982年调复刊不久的《新民晚报》工作时,我已有30多年农村工作的经历。从最基层的乡镇(公社)直至县、地、市领导机关,我都没有离开过上海郊区。 只是,新闻工作对我说来毕竟是个陌生的领域;变革的郊区日新月异又让我眼花缭乱。 来报社工作后,严格说来我只做了不到一年的真正意义上的农村记者,直到1994年7月晚报调整版面后,我主持了约半年的《都市村庄》的编辑工作,1996年1月退居二线后继续参与该版的编采工作。 回顾这段经历的目的,无非是想便于说明:一个“老农村”在新课题面前的甘苦和思考。 上海郊区是上海市的“一半江山”,作为市委领导下的一家晚报,《新民晚报》理所当然重视农村报道。“文革”前新民晚报还一度设有农村组,复刊后,从老社长赵超构到总编辑束纫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报道 都市村庄 上海郊区 新闻性 《新民晚报》 编辑工作 浦江 田野 “文革”前 新闻版
下载PDF
争名份还是争市场
16
作者 习慧泽 《上海改革》 2000年第12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轿车工业 市场占有率 国产轿车 价格优势
下载PDF
试论客观报道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
17
作者 朱家生 《新闻记者》 1999年第5期42-43,共2页
拜读程天敏教授《也谈“客观报道”——就“羊城疑案”说些题外话》一文,对程教授有关新闻报道要真实、要客观,不能客观主义报道、不能道听途说、不能有问必录等记述,笔者持赞同态度。但程教授指出:“客观报道”是新闻写作的一种基本手... 拜读程天敏教授《也谈“客观报道”——就“羊城疑案”说些题外话》一文,对程教授有关新闻报道要真实、要客观,不能客观主义报道、不能道听途说、不能有问必录等记述,笔者持赞同态度。但程教授指出:“客观报道”是新闻写作的一种基本手法,它与新闻真实性原则不是一码事,并对“客观报道就其本质而言,着眼于内容的客观真实,而不仅仅是报道形式的客观性”这一论点持有异议。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报道 新闻真实性原则 客观主义 新闻报道 夹叙夹议 客观真实 新闻写作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大白菜 报道形式
下载PDF
从平凡的岗位上发现不平凡的人——回顾十年前如何采访徐虎
18
作者 孙洪康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0-12,共3页
在轰轰烈烈学习徐虎的热潮中,我作为新闻界最早发现并宣传报道徐虎事迹的记者感到十分激动和无比的欣慰。 我从采访徐虎至今约有10年了。我采写他为居民挂箱特约服务先进事迹的通讯《全天候的房修工》刊登在1986年12月12日新民晚报第四... 在轰轰烈烈学习徐虎的热潮中,我作为新闻界最早发现并宣传报道徐虎事迹的记者感到十分激动和无比的欣慰。 我从采访徐虎至今约有10年了。我采写他为居民挂箱特约服务先进事迹的通讯《全天候的房修工》刊登在1986年12月12日新民晚报第四版上。由于我是上海最早报道徐虎事迹的记者,因此《新闻记者》约我写一篇采访体会,我觉得没什么难处,就应允了。可是没想到,稿纸铺展开来后,又感到不知从何落笔为好,这恐怕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我同徐虎实在太熟悉。自从10年之前采访过徐虎后,我们就成了朋友,加之我们两家住所相距甚近,隔窗能见,即使步行只有三四分钟路,因此一年之中总要见面多次。今年元旦前夕我还登门造访,同他促膝聊天。10年交往,徐虎给我的印象是个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工人,他忠厚质朴、顶真可靠、真诚执着,就像一股清澈见底的溪水在默默地不停地流淌。我很怕今天我手中这支笔不能写出徐虎于平凡之中蕴含的伟大,不能反映这个新时期先进典型的“高山仰止”的崇高思想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管所 新民晚报 先进典型 维修箱 《新闻记者》 社会主义 宣传报道 居民服务 深入报道 通讯
下载PDF
自豪·兴奋·紧张——全程采访朱总理访美侧记
19
作者 余明 《新闻记者》 1999年第5期3-5,共3页
1999年4月6日至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对美国进行了成功而富有建设性的访问。此次访问是在中美关系遇到一些困难、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中美两国的媒体更是倾注全力,加以全方位的报道。作为新民晚报... 1999年4月6日至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对美国进行了成功而富有建设性的访问。此次访问是在中美关系遇到一些困难、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中美两国的媒体更是倾注全力,加以全方位的报道。作为新民晚报驻美记者站的记者,报社对我委以重任,让我全程采访报道这一历史性事件,我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如果说本次采访报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也是报社领导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驻美记者站全体人员通力合作以及报社各有关部门协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晚报 政治献金 记者站 特勤人员 贸易逆差 访美 证件 记者们 中美关系 截稿时间
下载PDF
“看浦东”写就一篇社会学大文章——新民晚报一次新闻征文启示录
20
作者 潘新华 《新闻记者》 1997年第10期38-41,共4页
细心的读者也许记得,从1997年元旦至今年7.1香港回归,新民晚报《今日浦东》新闻专版上,每期连续不停地刊出了一篇篇由社会各界读者提笔撰写的、生动短小的新闻征文.在征文的一角,还特意挂出了“’97看浦东”的头花.与其他社会征文相比,... 细心的读者也许记得,从1997年元旦至今年7.1香港回归,新民晚报《今日浦东》新闻专版上,每期连续不停地刊出了一篇篇由社会各界读者提笔撰写的、生动短小的新闻征文.在征文的一角,还特意挂出了“’97看浦东”的头花.与其他社会征文相比,’97看浦东的77篇征文刊出总数并不算多,但是“看浦东”的独特创意要求和运用新闻媒体吸引读者广泛参与的实践,却引起了海内外和社会各层次人士上上下下的关注.它成为用社会学眼光看浦东、写浦东的一个成功尝试.1997年元旦至7.l香港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晚报 社会学 征文活动 浦东开发开放 浦东新区 新闻策划 大文章 费孝通 香港回归 赵启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