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机进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745-746,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机采取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对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49例,其中23例患者(观察组)的血乳酸≥4 mmol·L-1,收缩压>90 mmHg... 目的研究不同时机采取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对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49例,其中23例患者(观察组)的血乳酸≥4 mmol·L-1,收缩压>90 mmHg(1 mmHg=0.133 kPa),经治疗6 h后血乳酸<2 mmol·L-1维持3 d,另26例患者(对照组)符合收缩压<90 mmHg或比基础值下降>40 mmHg、尿量<0.5 mL·kg-1·h-1、皮肤湿冷等传统的脓毒性休克临床表现。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行EGDT,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3 d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结果在治疗前及治疗1 d,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OF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 d,观察组的SOF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脓毒性休克治疗的最佳时机,可促使尽早干预,改善预后,血乳酸水平为临床上诊断、治疗脓毒性休克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脓毒性休克 乳酸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下载PDF
急诊科心肺复苏术成功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武芳 徐玉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11期844-846,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以利提高急诊科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患者实行心肺复苏救治的过程。结果患者性别和肾上腺素使用方法与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无关;有无目击者及是否及时除颤与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有关(P〈0... 目的探讨急诊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以利提高急诊科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患者实行心肺复苏救治的过程。结果患者性别和肾上腺素使用方法与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无关;有无目击者及是否及时除颤与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有关(P〈0.05);有无目击者、是否专业急救人员、是否启动EMSS、是否5min内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有关(P〈0.01)。结论普及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加强急诊科建设及专业素质培养,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成功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床旁临时起搏抢救心脏骤停及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光明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普通电极床旁临时起博抢救心脏骤停和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其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3年1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60例因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而实施紧急临时心脏起搏的... 目的探讨并分析普通电极床旁临时起博抢救心脏骤停和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其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3年1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60例因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而实施紧急临时心脏起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患者在床旁非X线条件下,均以改良的Seldinger法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留置血管鞘。将普通起搏电极导管经鞘管送入到达右心室或肺动脉根部(右室流出道),进行临时起搏,观察患者的治疗起搏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全部成功植入,起搏信号正常、有效。患者未出现血胸、气胸、血栓形成、心肌穿孔、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多数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1例患者植入术中发生心室颤动,有1例患者出现电极脱位,1例患者死于非起搏原因。结论在床旁进行临时心脏起搏是抢救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有效措施。在没有X线引导下,普通电极即可达到有效起搏,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痛苦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起搏 心脏骤停 心动过缓 左锁骨下静脉 右颈内静脉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乳酸值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光明 武伟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5期690-692,共3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乳酸值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AP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开放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乳酸值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AP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开放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比两组血乳酸值、胃肠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结果治疗24h、48h、72h后观察组血乳酸值分别为(2.02±0.84)mmol/L、(1.09±0.73)mmol/L、(0.63±0.12)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2±1.62)mmol/L、(3.29±1.25)mmol/L、(2.18±1.1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胃肠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24h尿量分别为(86.94±11.63)次/min、(64.92±13.47)mmHg、(1447.38±126.42)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41±12.35)次/min、(78.24±12.76)mmHg、(1601.05±134.2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P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明显改善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降低血乳酸值,改善胃肠功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急性胰腺炎 血乳酸值 胃肠功能
下载PDF
血细胞对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王海丽 李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5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白细胞(WBC)及血红蛋白(Hb)变化,研究对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102例脓毒症患者,依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72例、存活组30例,记...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白细胞(WBC)及血红蛋白(Hb)变化,研究对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102例脓毒症患者,依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72例、存活组30例,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实验室指标及入院前3 d和出院前2 d的PLT、MPV、PDW。比较各指标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发现死亡组PLT为下降趋势,PDW、MPV保持在较高水平;存活组则正相反。死亡组MPV明显高于存活组,PLT、PDW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W、ROC曲线统计值显示:PLT最佳临界值>479.8×109/L时,敏感度1.14%,特异度99.99%,AUC 0.376;MPV最佳临界值>10.5 fl时,敏感度81.79%,特异度65.70%,AUC 0.808;PDW最佳临界值>0.12时,敏感度82.98%,特异度57.15%,AUC0.747。结论 PLT、MPV、PDW等指标在脓毒症患者间有不同的变化趋势。MPV、RDW为上升趋势,Hb则为下降趋势提示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 脓毒症 预后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急救诊治体会
6
作者 李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现状、机理、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通过社会调查、临床诊疗文献检索进行统计、分析、汇总。结论百草枯中毒时有发生,但治愈率极低,与其生产审批不合格,尚无特效解毒药,及与医护人员对其毒性认识不足,治疗不当,...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现状、机理、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通过社会调查、临床诊疗文献检索进行统计、分析、汇总。结论百草枯中毒时有发生,但治愈率极低,与其生产审批不合格,尚无特效解毒药,及与医护人员对其毒性认识不足,治疗不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表现 诊断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玉春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8期210-211,共2页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25例,24小时内应用甘露醇常规剂量250mL静脉点滴治疗,1次/(8-12)小时;实验组25例,24小时内应用甘露醇半量125mL静脉点滴...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25例,24小时内应用甘露醇常规剂量250mL静脉点滴治疗,1次/(8-12)小时;实验组25例,24小时内应用甘露醇半量125mL静脉点滴治疗,1次/(8-12)小时;2组其他治疗无差别,观察2组患者的降颅压效果,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及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降颅压疗效显著没有明显差异(P〉0.05),NIHSS评分都有明显下降(P〈0.05),但是实验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1周后2组血中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患者尿素氮、肌酐值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应用一半剂量甘露醇治疗可以减轻神经功能和肾功能损害,是治疗脑出血早期的合适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甘露醇 剂量 NIHSS评分 肾功能
原文传递
磷酸肌酸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光明 康福红 王运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8期67-68,共2页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CHF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及β-受体阻...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CHF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及β-受体阻断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CHF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0g,静脉滴注,2次/d,共14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CHF患者左心室功能,增强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心力衰竭 心功能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光明 王文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4期145-147,共3页
目的对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7月间来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进行疗效对比和用药安全性评估。所有患者均... 目的对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7月间来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进行疗效对比和用药安全性评估。所有患者均接受糖尿病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观察组患者于早餐前30min服用格列美脲片1mg,每日一次,可视病情酌情加量至每日3mg;于餐前15min服用二甲双胍肠溶片0.25g,每日三次。对照组仅于餐前30min给予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0.25g,每日三次,并可以视病情调整剂量。二组治疗时紧密结合血糖情况对药物的剂量实施调整,连续观测14周。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随访2组用药安全性均较良好。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血糖,方案简便,患者适应性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 安全性 控制血糖
下载PDF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心脏骤停救治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光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5期17-20,共4页
目的分析在成年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生存链”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在救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救治的成年心脏骤停患者80例,在救治过程中常规给予PETC02监测。根据救治效... 目的分析在成年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生存链”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在救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救治的成年心脏骤停患者80例,在救治过程中常规给予PETC02监测。根据救治效果分为两组,32例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为观察组,48例患者未出现自主循环恢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ETC02的实测值及变化情况。根据自主循环持续时间,将观察组分为两组,18例患者于24h内死亡为甲组,14例患者存活大于24h为乙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ETC02的实测值及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PETC02先升高后降低,观察组患者PETCO2持续升高,观察组患者PETCO2在多个时相点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患者PETCO2均持续升高,乙组患者PETC02在多个时相点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年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生存链”中,PETCO2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成年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有效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生存链 心肺复苏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武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3期195-196,共2页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确诊为中重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奥曲肽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奥曲肽联合奥...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确诊为中重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奥曲肽治疗,并对比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通过双重作用迅速止血,防止再次出血,其疗效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又小,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故两者是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佳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奥美拉唑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急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艳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7期102-103,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性脑出血逐渐成为了脑血管疾病常见疾病.高血压性脑出血有发病急、病情变化较快、病死率与致残率比较高、再次发生出血概率高等特点[1],本院2010-08-2011-10,共收治120例急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经过医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性脑出血逐渐成为了脑血管疾病常见疾病.高血压性脑出血有发病急、病情变化较快、病死率与致残率比较高、再次发生出血概率高等特点[1],本院2010-08-2011-10,共收治120例急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经过医生与护士的科学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特点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重症心衰死亡患者与血乳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红 孟伟华 刘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3期103-104,共2页
目的分析重症心衰患者死亡的发病情况与血乳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住院的心衰死亡患者84例,其中47例(55.5%)发生猝死(A组),37例(44.5%)死于泵衰竭(B组),B组按乳酸水平分为轻度乳酸中毒组(2.1~10.0 mmol/l),重度乳酸中毒组(>10.0 ... 目的分析重症心衰患者死亡的发病情况与血乳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住院的心衰死亡患者84例,其中47例(55.5%)发生猝死(A组),37例(44.5%)死于泵衰竭(B组),B组按乳酸水平分为轻度乳酸中毒组(2.1~10.0 mmol/l),重度乳酸中毒组(>10.0 mmol/l),比较两者的住院天数、3天病死率、7天病死率。回顾性分析两组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心功能分级、心脏彩超、血乳酸等。结果 A组心功能分级多为Ⅱ、Ⅲ级,左室射血分数高于B组。A组心绞痛发生率高于B组(64%与23%,P<0.05)。B组中乳酸水平越高,趋于死亡时间越短。A组应用他汀类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少于B组。结论心源性猝死多发生在心功能Ⅱ、Ⅲ级的心衰患者。死亡前多伴有心绞痛发作,与应用他汀类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较少有关。且重度乳酸中毒组3天、7天病死率明显高于轻度乳酸中毒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左室射血分数 乳酸 治疗药物 治疗结果
下载PDF
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玉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16期2152-2153,共2页
目的:分析与总结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方法,提高心梗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60例急性心梗患者的院前快速确诊,积极正确的抢救措施和转运方法。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59例迅速送到医院急诊科做进一步治疗,现场死亡1例(1.7... 目的:分析与总结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方法,提高心梗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60例急性心梗患者的院前快速确诊,积极正确的抢救措施和转运方法。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59例迅速送到医院急诊科做进一步治疗,现场死亡1例(1.7%),入院后死亡4例(6.7%)。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是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提高心梗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对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转运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红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207-20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统计我院共收治百草枯中毒患者6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均为口服中毒,对其进行早期急救处理及相应护理。结果经急救处理及相应精心护理后,治愈出院29例,死亡40例。结论针对百草枯中毒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统计我院共收治百草枯中毒患者6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均为口服中毒,对其进行早期急救处理及相应护理。结果经急救处理及相应精心护理后,治愈出院29例,死亡40例。结论针对百草枯中毒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87例急性中毒院前急救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玉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6期118-119,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中毒院前急救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急救87例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与总结急性中毒院前急救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87例急性中毒患者中,成功救治82例,成功率为... 目的分析急性中毒院前急救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急救87例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与总结急性中毒院前急救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87例急性中毒患者中,成功救治82例,成功率为94.3%。死亡5例,死亡率5.7%。结论积极有效的急性中毒救治方案是成功治疗急性中毒患者的关键。通过积极的院前急救,可争取有效的急救时间,对挽留患者的生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急性中毒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武芳 《北方药学》 2012年第8期31-32,共2页
目的:评估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氯解磷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在常规治疗氯解磷定基础上联合长托宁和阿托品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其中治愈... 目的:评估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氯解磷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在常规治疗氯解磷定基础上联合长托宁和阿托品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其中治愈率比较无差异,但两组在用药次数、住院时间、M样症状、N样症状及中枢神经症状消失时间不同中毒程度上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长托宁可有效地对抗有机磷农药引起的中毒症状,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将作为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选剂取代阿托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托宁 氯解磷定 阿托品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下载PDF
人造血管双瓣法环包成型治疗原发性股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桢 张红亚 +1 位作者 张继贞 李保东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29-1130,共2页
目的观察人造血管双瓣法股浅静脉瓣膜环包成形治疗原发性股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32例患者共计36条肢体经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或静脉造影明确诊断,Kisnter分类逆流Ⅱ~Ⅳ级,其中10条肢体合并瘀血性溃疡.36条肢体均行人造血... 目的观察人造血管双瓣法股浅静脉瓣膜环包成形治疗原发性股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32例患者共计36条肢体经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或静脉造影明确诊断,Kisnter分类逆流Ⅱ~Ⅳ级,其中10条肢体合并瘀血性溃疡.36条肢体均行人造血管双瓣法股浅静脉瓣膜环包成形.结果术后近期症状完全消失者占77.8%(28/36),症状明显改善者占19.4%(7/36).曲张的浅静脉全部消失.肢体溃疡愈合者占80.0%(8/10),明显缩小者占20.0%(2/10).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股浅静脉瓣膜功能恢复正常者占88.9%(32/36),改善至Ⅰ或Ⅱ级者占8.3%(3/36),由Ⅳ级改善为Ⅲ级者占2.8%(1/36).26例得到随访,时间6~48月,只有2 条肢体感觉症状改善不如近期,但较术前明显好转,无溃疡复发.结论人造血管双瓣法股浅静脉瓣膜环包成形治疗原发性股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方法简单实用,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红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7期98-99,共2页
颅脑损伤,为常见的脑外科疾病,一般出现在火器操作、工伤、交通意外事故中,由于强烈的外力作用而导致的头颅损伤[1].一般包括脑损伤、颅骨骨折以及头部软组织损伤三种.其中,脑损伤所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重度脑损伤的致死率高达50%~60%... 颅脑损伤,为常见的脑外科疾病,一般出现在火器操作、工伤、交通意外事故中,由于强烈的外力作用而导致的头颅损伤[1].一般包括脑损伤、颅骨骨折以及头部软组织损伤三种.其中,脑损伤所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重度脑损伤的致死率高达50%~60%.因此,颅脑损伤的急诊救治以及护理配合非常重要.本研究对5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救治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诊救治 护理配合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玉春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9期69-70,共2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神经内科2010-01-2012-11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为发病后2 h~2 d.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轻型、中型、重型患者分别为15例、113例、16例.男114例,女30例;年龄48~84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神经内科2010-01-2012-11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为发病后2 h~2 d.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轻型、中型、重型患者分别为15例、113例、16例.男114例,女30例;年龄48~84岁,平均68.5岁;头颅CT或MRI示,多发、基底节、腔隙性梗死患者分别为28例、101例、15例.并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2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既往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血栓通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