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周凯 张毅川 +2 位作者 王智芳 周建 宋利利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28-35,共8页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大气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和10个省直管县(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统计数据...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大气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和10个省直管县(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统计数据和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了河南省大气环境质量.结果表明:河南省省辖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为轻污染,首要污染物质均为PM_(10);省直管县(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为良,汝州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焦作市、安阳市、新乡市和济源市SO2的污染较为严重;省直管县(市)中,以汝州市和巩义市的污染较为严重.酸雨污染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济源市、洛阳市、南阳市和信阳市酸雨发生率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质量 大气污染 河南省
下载PDF
菊花水浸液对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形态特征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智芳 任胜寒 周凯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13,共7页
以萝卜(Raphanus sativus L.)为受体植物,运用根系扫描仪和WinRHIZO根系图像分析系统软件研究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Tzvel.)水浸液处理对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尖数、平均根系直径、总... 以萝卜(Raphanus sativus L.)为受体植物,运用根系扫描仪和WinRHIZO根系图像分析系统软件研究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Tzvel.)水浸液处理对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尖数、平均根系直径、总根体积、总投影面积)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质量浓度2、4、6、8 mg/m L菊花水浸液抑制了萝卜种子的萌发.与对照相比,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现出随质量浓度梯度下降的趋势.菊花水浸液处理极显著抑制了总根长的生长,与对照相比,总根长分别减少了32.29%、44.96%、67.75%、89.91%.总投影面积在整体上也呈现抑制作用,其中8 mg/m L质量浓度与对照相比减少了29.36%,达到极显著水平.平均根系直径、总投影面积、总根尖数的化感作用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总根表体积和总根体积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发现,菊花对受体萝卜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属性的化感作用呈现敏感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萝卜 水浸液 化感作用
下载PDF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3
作者 王雁杰 魏心雨 +3 位作者 王锦辉 孙梦媛 王智芳 周凯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93-99,共7页
【目的】揭示河南省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方法】以河南省耕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综合指数法、阻力诊断模型,选取15个关键指标,对河南省粮食主产区2007、2012、2017、2022年耕... 【目的】揭示河南省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方法】以河南省耕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综合指数法、阻力诊断模型,选取15个关键指标,对河南省粮食主产区2007、2012、2017、2022年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进行研究。【结果】2007—2022年河南省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特征,高安全等级和低安全等级的数量都以相对较高的速度变化,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7年的0.342上升到2022年的0.435。河南省各市耕地生态安全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敏感级别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部,一般安全级别和比较安全级别分布在河南省东部,风险级别分布靠近边缘区域。影响河南省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的主要阻力因子为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26.1%)、人均耕地面积(18.69%)、人均水资源量(18.45%)。【结论】2007—2022年河南省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生态安全总体处于一般安全级。提高农业资源效率,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确保农田生态与粮食安全之间的长期良性互动,对优化河南省耕地生态安全格局至关重要。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河南省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生态安全格局 PSR模型 河南省
下载PDF
新乡市生态水系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凯 刘戏戏 +3 位作者 王智芳 李高洁 吕芳芳 李睿琪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5期6-10,共5页
新乡市生态水系建设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河道防洪标准低、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新乡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针对新乡市生态水系建设面临的问题,结合海绵城市规划的理念,提... 新乡市生态水系建设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河道防洪标准低、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新乡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针对新乡市生态水系建设面临的问题,结合海绵城市规划的理念,提出加强新乡市水系生态建设的对策,即通过海绵城市的生态水系对雨水的渗透及滞留利用,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污染综合整治,促进水系连通提高水系环境容量,构建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理顺管理体制,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水生态环境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系 海绵城市 新乡市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河南省碳排放时空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魏心雨 王雁杰 +2 位作者 孙梦媛 王智芳 周凯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1-891,共11页
河南省面临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较低和碳排放基数较大等诸多问题,这给双碳战略的有效实施带来了挑战。本研究旨在系统研究河南省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量时空格局的影响,为政府制定低碳土地利用模式以及差异化的碳减排政策提供科学... 河南省面临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较低和碳排放基数较大等诸多问题,这给双碳战略的有效实施带来了挑战。本研究旨在系统研究河南省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量时空格局的影响,为政府制定低碳土地利用模式以及差异化的碳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0—202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费数据,结合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方法和ArcGIS技术,本研究量化了河南省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分布,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和耕地是河南省主要的碳源,林地则是主要的碳汇,碳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90%以上。总体上,河南省碳排放量呈现出先快速增长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3 367万t增长到2010年的7 337万t,增长率为118%;而在2010—2020年下降了524.7万t,下降率为7%。空间上,不同市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碳排放量水平差异,部分市域存在碳收支不平衡,且碳排放量远超碳吸收量。此外,城镇化水平、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占比对碳排放量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建设用地q值增长幅度最大,而人口规模q值在2020年最高。通过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量变化和空间格局变化以及碳排放格局的驱动力,对推动河南省土地利用方式向低碳化转变,制定有效的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碳排放 碳汇 地理探测器 河南省
原文传递
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46
6
作者 周凯 郭林 +2 位作者 郜国玉 王新海 王智芳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7-394,共8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我国未来几十年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乡村振兴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战略需求,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实地调研,分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关键问题,探讨农村生活污水治...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我国未来几十年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乡村振兴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战略需求,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实地调研,分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关键问题,探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与对策。结果表明,2017年全省生活污水排放量达10亿t左右,氨氮排放量5.94万t。全省农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不足5%,日处理能力普遍在100 t以下。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繁多。建成运行较为正常的主要是日处理规模50~200 t的一体化设备。尽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性问题:1)缺乏顶层设计;2)过分依赖财政投入,缺乏多元化投入和市场化运营机制;3)责任主体不明确;4)标准缺位,技术选择偏离实际需求。因此,提出:1)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长效的财政投入和管理机制;2)引入市场机制,实施市场化运作,重视运行维护和管理;3)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设定责任边界和绩效考核体系;4)重视规划设计,因地制宜选择处理工艺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乡村振兴 现状 治理 政策建议 河南省
原文传递
河南省水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凯 张毅川 +3 位作者 王智芳 周建 姚正阳 宋利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76-1681,共6页
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为水环境质量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利用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水质监测数据,参考水质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CB/T 14848─93),评价了河南省18个省辖市和10个... 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为水环境质量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利用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水质监测数据,参考水质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CB/T 14848─93),评价了河南省18个省辖市和10个省直管县(市)地表水、城市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及水库水质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2014年河南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13年减少了2.62%和3.61%,降幅高于全国平均同比下降值。全省废水排放量增加趋势明显,2014年和2013年全省废水排放量分别同比增加了2.48%和2.16%。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呈现中度污染,主要污染因子是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其中,省辖海河流域水质一直处于重度污染级别;省辖长江流域水质相对较好。全省城市地下水水质基本稳定,水质级别为Ⅱ类,但是开封市和濮阳市城市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为Ⅱ类。全省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标准,但是石漫滩水库、昭平台水库、孤石滩水库、宿鸭湖水库水质退化比较严重,主要的污染因子为高锰酸盐、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等。尽管河南省水环境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河南省地表水环境质量令人担忧,特别是省辖海河流域水污染一直位居全省河流污染之首,严重制约了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美丽河南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环境质量评价 河南省
下载PDF
菊花植株水浸液对生菜幼苗根系形态特征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凯 王智芳 +1 位作者 丁利平 王亚磊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8-662,共5页
为探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的化感作用,以生菜(Lactuca sativa L.)为受体植物,采用培养皿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2、4、6、8mg·m L^(-1))菊花水浸液处理对生菜幼苗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4、6、8mg&... 为探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的化感作用,以生菜(Lactuca sativa L.)为受体植物,采用培养皿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2、4、6、8mg·m L^(-1))菊花水浸液处理对生菜幼苗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4、6、8mg·mL^(-1)处理极显著抑制了总根长的生长,总根长分别比对照减少了15.01%、16.95%、35.72%和37.80%;菊花水浸液对平均根系直径的促进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平均根系直径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38%、18.14%、12.65%和34.85%。质量浓度为8mg·m L^(-1)的水浸液对根系投影面积和总根表面积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分别比对照减少了24.66%和24.70%;水浸液对总根体积和根尖数没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还表明,水浸液对生菜幼苗根系生长总体上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且随着水浸液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呈增加趋势,显示出化感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的趋势。水浸液综合化感效应指数的顺序为8mg·m L^(-1)>4mg·m L^(-1)>6mg·m L^(-1)>2mg·mL^(-1)。不同根系形态指标的平均综合化感效应指数有如下的顺序:总根长(-0.264)>平均根系直径(-0.139)>总投影面积(-0.134)=总根表面积(-0.134)>根尖数(-0.094)>总根体积(-0.086)。上述结果表明,菊花具有较强的化感潜力,可为实现现代园艺产业优质、高产、低耗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生菜 水浸提液 根系形态 化感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