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区试品种的数量性状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朱明哲 任荣军 +2 位作者 张建莉 张文军 何录娟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为对棉花区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对参加新疆自治区2008年棉花品种区试(早中熟2组)的11个品种的早熟性、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共17个数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公因子对所考察性状总变异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3.42%,反映... 为对棉花区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对参加新疆自治区2008年棉花品种区试(早中熟2组)的11个品种的早熟性、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共17个数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公因子对所考察性状总变异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3.42%,反映了所考察性状绝大部分变异信息.根据各品种在各公因子上的得分值,以各因子对总变异的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各品种的综合得分并排序,列前3名的依次为40428,THK-331,锦科255,它们高产优质,综合表现突出.据各品种在各公因子上的得分将11个供试品种从早熟、产量和品质的差异聚为4大类.第Ⅰ类有THK-331、40428、K-263、锦科255共4个品种,属较高产、中上质类品种;第Ⅱ类含99-6、M2、中49(CK)3个品种,为中高产量、中质类品种;第Ⅲ类有康地3052和99-9两个品种,为中产量、中下质类品种;第Ⅳ含X11006和9816两个品种,属高产、较优质类品种,并指出各类品种的主要产量与品质性状改良目标.综合评价结果与各品种的实际表现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区试品种 早熟性状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