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校实习生带教现状及管理措施探讨——以临床检验专业学生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申家字 申家辉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3期98-99,共2页
如何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是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就临床检验专业学生为例,针对目前临床检验专业实习学生在面临就业、考研双重压力下的实习现状,就带教方所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如何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是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就临床检验专业学生为例,针对目前临床检验专业实习学生在面临就业、考研双重压力下的实习现状,就带教方所应采取的管理措施和带教方法旨在和大家共同探讨,使临床带教工作能够取得双赢并逐渐步入一个良性循环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实习生 带教 管理
下载PDF
安乐死:科学与人文的博弈 被引量:4
2
作者 田甲乐 《医学与社会》 2011年第12期7-9,共3页
死亡,是人类不愿提及的话题,但又是人类思考最多、最永恒的话题。哲学、宗教、文学、科学、社会学等各门学科从诞生以来一直在关注着死亡。死亡是一个科学事实,我们无论怎么样努力,这个事实都是无法避免的;同时,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人类,... 死亡,是人类不愿提及的话题,但又是人类思考最多、最永恒的话题。哲学、宗教、文学、科学、社会学等各门学科从诞生以来一直在关注着死亡。死亡是一个科学事实,我们无论怎么样努力,这个事实都是无法避免的;同时,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人类,一直在追寻着死亡的意义,甚至死亡的意义大于死亡的事实。安乐死,就是人们试图在死亡事实与死亡价值之间寻找平衡点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死 科学 人文
下载PDF
从医学目的反思医患沟通的伦理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罗会宇 段鹏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年第4期31-32,共2页
医患矛盾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凸显出来,究其原因涉及市场经济、医疗体制、媒体炒作、医院管理、社会道德等社会各个方面,然而医患沟通不畅、低效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重新审视医患沟通的实质、深入发掘医患沟通的伦理精髓显得尤... 医患矛盾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凸显出来,究其原因涉及市场经济、医疗体制、媒体炒作、医院管理、社会道德等社会各个方面,然而医患沟通不畅、低效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重新审视医患沟通的实质、深入发掘医患沟通的伦理精髓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探寻医患沟通的实质,追踪医患沟通的伦理意义,以期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目的 信托合作 医患沟通
下载PDF
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申家字 《经济研究导刊》 2011年第7期221-222,共2页
毛泽东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创新
下载PDF
多元文化交汇中的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策略构想 被引量:1
5
作者 申家字 申家辉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4期5-6,共2页
为有效应对当前多元文化对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在教育策略上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对处于多元文化交汇中的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对象、师资培养、路径选择等... 为有效应对当前多元文化对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在教育策略上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对处于多元文化交汇中的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对象、师资培养、路径选择等方面做到总体上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高校 意识形态教育
下载PDF
儒家生命伦理视阈下的安乐死 被引量:1
6
作者 田甲乐 罗会宇 《医学与社会》 2012年第8期4-6,共3页
安乐死的研究者往往强调死得"安乐",但是安乐死首先面对的问题仍然是"生"与"死"的问题,本文从儒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来探讨安乐死问题,儒家世界观认为"天人一体",在死亡面前,应该坦然... 安乐死的研究者往往强调死得"安乐",但是安乐死首先面对的问题仍然是"生"与"死"的问题,本文从儒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来探讨安乐死问题,儒家世界观认为"天人一体",在死亡面前,应该坦然接受死亡,这为安乐死研究提供了一个逻辑起点。儒家人生观认为,并非存在持续性的痛苦的患者都可以申请安乐死,只有疾病已阻止到了对人格理想的追求时才可以申请安乐死,并且痛苦不包含精神上的痛苦。生命权的地位问题是安乐死的一个热点问题,儒家价值观认为,生命权并不是绝对神圣的,还对安乐死所附带的功利主义效果予以肯定,虽然这种功利主义效果不能作为实行安乐死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死 儒家 生命伦理
下载PDF
文化环境建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申家字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1期32-33,39,共3页
文化环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营造了特定的情境。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环境建设序幕,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了极其重要的准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明确提出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我党一定范围内... 文化环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营造了特定的情境。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环境建设序幕,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了极其重要的准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明确提出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我党一定范围内得以实现;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的自觉行动,并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文化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曲折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形成广泛共识,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进程 文化环境建设 作用
下载PDF
独立学院学生养成教育之探究
8
作者 贾臻 韩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年第8期210-211,共2页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近年来,独立学院快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切实加强独立学院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促进独立学院和谐、健康、持续地发展,促进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养成教...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近年来,独立学院快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切实加强独立学院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促进独立学院和谐、健康、持续地发展,促进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养成教育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最首要、最重要的一环。本文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就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如何做好独立学院学生的养成教育进行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养成教育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辅助教学的方法实践与体会
9
作者 申家字 《经济研究导刊》 2011年第8期229-230,共2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高度整合。这门课程要求高、难度大、发展快、任务重,必须采取适应本课程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高度整合。这门课程要求高、难度大、发展快、任务重,必须采取适应本课程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增强教学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法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论课 课程教学 案例 实践 效果
下载PDF
过渡时期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评析
10
作者 申家字 石霞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8-39,共2页
过渡时期是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形成时期。他认为只有贯彻党在农村中的阶级政策;循序渐进地稳步发展;全面规划、加强领导,才能搞好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这些思想无疑对当今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具有鲜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过渡时期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思想 社会主义改造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及现实意义
11
作者 申家字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112-113,共2页
毛泽东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之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关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观点和理念是对中国文化安全建设理论的独创性贡献,迄今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领域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毛泽东 文化安全思想 文化建设
下载PDF
论毛泽东对教育公平的积极探索及其启示
12
作者 申家字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67-168,共2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长期的革命历程和社会管理实践中,毛泽东一直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始终把追求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作为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为当今的教育公平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毛泽东 教育公平 社会公平
下载PDF
论中国社会转型期刑罚执行措施发展趋势
13
作者 方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年第9期95-96,共2页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作为社会控制手段之一的刑罚调控的策略也应作相应调整,重心集中转移,从单纯的惩罚性刑罚过渡到惩罚与改造结合型的刑罚,即社会化的行刑方式。在世界各国行刑开始向社会化发展的潮流下...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作为社会控制手段之一的刑罚调控的策略也应作相应调整,重心集中转移,从单纯的惩罚性刑罚过渡到惩罚与改造结合型的刑罚,即社会化的行刑方式。在世界各国行刑开始向社会化发展的潮流下,我国应当结合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化的刑罚执行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执行 行刑社会化 非监禁刑 社区矫正
下载PDF
邓小平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特点探析
14
作者 石霞 简志群 《才智》 2011年第3期211-212,共2页
邓小平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新型工业化思想的先导和基础。邓小平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与实践具有发展的渐进性、深刻的人民性、显著的物质性鲜明的特点。
关键词 邓小平 工业化 渐进性 人民性 物质性
原文传递
传统宗法制度对现代中国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娟 范艳香 《致富时代(下半月)》 2011年第11期172-172,共1页
宗法制度的存在,严重禁锢了人们的言行。中国的近代化、民主革命、改革开放,促进了传统的宗法制度溃灭和家族制度的近代转向。
关键词 宗法制度 家族制度 溃灭 变迁
下载PDF
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历史作用研究
16
作者 黄莎 范艳香 《商情》 2011年第50期113-113,共1页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经济上的呼应,在八年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推行减租减息政策,使根据地农村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获得农民政治支持...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经济上的呼应,在八年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推行减租减息政策,使根据地农村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获得农民政治支持的同时,也使自身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租减息 抗日战争 历史作用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与群众观关系解读
17
作者 杨娟 赵纪河 《商情》 2012年第29期194-194,共1页
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把利益观和群众观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了富于时代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和群众观,丰富和发展了马... 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把利益观和群众观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了富于时代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和群众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和群众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 利益观 群众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