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思考 |
仲呈祥
|
《文化软实力研究》
|
2017 |
14
|
|
2
|
关于首先构建新时代中国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的几点思考 |
彭吉象
|
《艺术评论》
|
2022 |
13
|
|
3
|
比较艺术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范围 |
彭吉象
|
《艺术评论》
CSSCI
|
2020 |
8
|
|
4
|
让歌唱伴随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关于中小学歌唱教学的思考 |
郭声健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5
|
九年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五科并举实施的认识 |
周星
彭吉象
甄巍
王杰
程郁华
|
《艺术教育》
|
2024 |
0 |
|
6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建设——“两个结合”的重要启示 |
彭吉象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24 |
1
|
|
7
|
比较艺术学“跨文化研究”及其运用 |
彭吉象
|
《艺术评论》
CSSCI
|
2020 |
5
|
|
8
|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
钱初熹
|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9
|
中国艺术学与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周星
彭吉象
|
《艺术教育》
|
2023 |
2
|
|
10
|
戏剧评论的“理”与“道”,兼谈戏剧创作如何强化戏剧性——戏剧理论与创作名家康尔教授访谈 |
康尔
徐望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1
|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中国艺术史 |
彭吉象
孙琪惠
|
《中外文化与文论》
|
2024 |
0 |
|
12
|
学术组织、学理研究与艺术教育:建构新时代的中国艺术学——彭吉象教授访谈 |
李若飞
彭吉象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中国音乐教育──朝着素质教育方向走向新世纪 |
周荫昌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1998 |
4
|
|
14
|
“知道一点”与“知道一些”--大学美术专业通识教育之我见 |
尹少淳
|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5
|
“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学习《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笔记 |
仲呈祥
|
《音乐传播》
|
2018 |
4
|
|
16
|
中国特色艺术传播研究话语构建刍议 |
仲呈祥
|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
2021 |
4
|
|
17
|
艺术教育中国梦 |
彭吉象
|
《艺术教育》
|
2013 |
4
|
|
18
|
努力加快比较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 |
彭吉象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22 |
3
|
|
19
|
艺苑问道:切忌急功近利,尤须着意高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访谈录 |
仲呈祥
冯巍
|
《艺术教育》
|
2019 |
4
|
|
20
|
让大学生具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
叶朗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