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裂缝低渗透岩石渗透率随围压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薛永超 程林松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10,共3页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其成岩作用强烈、岩性致密、微裂缝普遍发育等特点,使得渗透率这一关键表征参数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针对该问题,从理论研究出发,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研究得到了微裂缝低渗透岩石渗透率随围压变...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其成岩作用强烈、岩性致密、微裂缝普遍发育等特点,使得渗透率这一关键表征参数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针对该问题,从理论研究出发,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研究得到了微裂缝低渗透岩石渗透率随围压变化的理论关系式,并在该关系式指导下,选取某油田发育不同程度天然微裂缝的3块低渗透岩心开展室内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拟合得出实验关系曲线,从而确定了理论关系式中的待定系数,进而得到了发育微裂缝低渗透岩石渗透率随围压变化定量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裂缝 低渗透岩石 渗透率 围压 实验研究 定量关系
下载PDF
Eu^3+掺杂TiO2纳米晶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金环 康万利 +3 位作者 闫文华 郭伊荇 高洪峰 刘忠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0-1034,共5页
以四异丙氧基钛(TTIP)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及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Eu3+含量的TiO2纳米晶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等手段对催化剂晶型、微晶尺寸、表面... 以四异丙氧基钛(TTIP)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及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Eu3+含量的TiO2纳米晶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等手段对催化剂晶型、微晶尺寸、表面状态、组成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均为锐钛矿型纳米晶,粒子尺寸在9nm左右,铕以Eu2O3的形式存在于TiO2的晶格间隙.在紫外光条件下降解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通过比较Eu3+的不同掺杂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出Eu3+的最佳掺杂量为2.4%(w),矿化率最终可达67%.通过液质联机测定HPAM降解的中间产物,推断了Eu3+/TiO2降解HPAM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掺杂 溶胶-凝胶 光催化 降解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下载PDF
超分子化学堵漏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勇 蒋官澄 +5 位作者 杜庆福 薛民生 杨萍 刘建全 刘永峰 李英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53,共6页
采用目前国际上近年发展起来的超分子化学理论,研发了一种超分子堵漏新材料,其能够适应不同深度地层,在不同温度下形成不同强度和弹性的凝胶,具有广泛适应性。经过实验研究,分别研发出针对不同漏失情况的堵漏技术,解决了以前堵漏剂在漏... 采用目前国际上近年发展起来的超分子化学理论,研发了一种超分子堵漏新材料,其能够适应不同深度地层,在不同温度下形成不同强度和弹性的凝胶,具有广泛适应性。经过实验研究,分别研发出针对不同漏失情况的堵漏技术,解决了以前堵漏剂在漏层中停不住、易被水混合冲稀、难以滞留堆集在漏层入口附近、难以堵死漏失通道等技术难题。使用该超分子堵漏剂配制的堵漏浆在可控时间内在漏失层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凝胶颗粒(粒径为100~2 000μm),凝胶颗粒有弹性、易变形,可以进入地层孔隙或裂缝,封堵孔隙尺寸为0.15~1.5 mm的孔隙,承压达到7.5 MPa以上。采用该超分子堵漏材料,在准东区块克205井等3口井进行了应用。现场应用表明,该超分子堵漏材料结合常规堵漏材料,能够很好地解决钻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漏失,堵漏成功率高,对不同的漏失情况能够起到较好的堵漏效果,在后期作业过程中没有发生重复漏失的现象,有利于降低综合钻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 堵漏材料 井漏 凝胶 钻井液
下载PDF
各向异性油藏鱼骨井开发井网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顾少华 刘月田 +2 位作者 贾井瑞 张吉昌 薛大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5,共6页
各向异性油藏对各种井网的部署都会产生一定的破坏重组作用,而鱼骨井注采井网由于井型结构复杂而受到更为显著的影响。目前侧钻工艺不成熟,对鱼骨井井冈的优化产生了诸多限制。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坐标变换将各向异性油藏井网转... 各向异性油藏对各种井网的部署都会产生一定的破坏重组作用,而鱼骨井注采井网由于井型结构复杂而受到更为显著的影响。目前侧钻工艺不成熟,对鱼骨井井冈的优化产生了诸多限制。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坐标变换将各向异性油藏井网转化为等价各向同性油藏井网。在转化过程中,发现了鱼骨井分支角度也会随坐标变换发生变化的特征。利用这一特征,对鱼骨井井网进行了优化。令鱼骨井主井筒与主渗透方向保持平行,采用较小的分支角度即可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证明鱼骨井在各向异性油藏中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各向异性 鱼骨井 井网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潜山油藏鱼骨井优化设计及产能预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顾少华 刘月田 +2 位作者 吴成霞 范乐宾 李贻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9014-9018,共5页
变质岩潜山裂缝性油藏具有储层低渗、非均质性强、高角度裂缝发育等特点。鱼骨井能够增大与油藏接触面积,提高裂缝钻遇率,有效改善潜山类油藏开发效果。但受井型结构及储层影响,其产能变化复杂,现有方法难以预测。针对该问题,基于数理... 变质岩潜山裂缝性油藏具有储层低渗、非均质性强、高角度裂缝发育等特点。鱼骨井能够增大与油藏接触面积,提高裂缝钻遇率,有效改善潜山类油藏开发效果。但受井型结构及储层影响,其产能变化复杂,现有方法难以预测。针对该问题,基于数理统计原理,对实际潜山油藏进行储层建模。在模型中实施不同井型结构的鱼骨井数值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极差分析研究鱼骨井井身结构对产能的影响。对实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并完成预测。经检验,预测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对比精度约为90%,符合预测要求,证明该理论方法及研究结果有效,在实际油藏研究中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油藏 鱼骨井 产能预测 多元回归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气藏储层保护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耀元 张群 +2 位作者 蒋官澄 周广巍 庞俊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7期66-69,共4页
通过对莺歌海盆地区域地层的潜在损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地层存在强水敏性损害,弱碱敏和弱应力敏感损害;同时对该地区储层孔渗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应该区域储层特性的理想充填粒子暂堵和改变岩石表面性质的油保技术,利用暂... 通过对莺歌海盆地区域地层的潜在损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地层存在强水敏性损害,弱碱敏和弱应力敏感损害;同时对该地区储层孔渗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应该区域储层特性的理想充填粒子暂堵和改变岩石表面性质的油保技术,利用暂堵剂优选智能化应用软件优选出合理的暂堵剂分布比例,结合性能良好表面活性剂从封堵和降低油气在孔隙中的流动阻力2方面来提高储层保护效果。该体系能够有效保护储层,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到90%左右,达到提高油气产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储层损害 理想充填 暂堵 架桥粒子
下载PDF
稠油油藏鱼骨井蒸汽吞吐注采参数正交优化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顾文欢 刘月田 《油气井测试》 2012年第4期4-6,75,共3页
鱼骨井能够有效增加油层的裸露面积、提高油藏动用程度、扩大蒸汽波及体积,最终提高油藏采收率。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是注采参数综合作用的结果。选取注汽干度、注汽速度、注汽压力、焖井时间、周期注汽量和最大排液量6个注采参数并考虑... 鱼骨井能够有效增加油层的裸露面积、提高油藏动用程度、扩大蒸汽波及体积,最终提高油藏采收率。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是注采参数综合作用的结果。选取注汽干度、注汽速度、注汽压力、焖井时间、周期注汽量和最大排液量6个注采参数并考虑注汽干度、注汽速度、注汽压力之间的交互影响进行研究,采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最优的蒸汽吞吐注采参数组合,依据各因素对累积油汽比的影响显著性进行排序。研究表明,交互作用对累积油汽比的影响并不显著。正交数值试验的结果可为现场鱼骨井蒸汽吞吐注采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鱼骨井 蒸汽吞吐 注采参数 正交设计 直观分析 方差分析
下载PDF
计算空气-氮气钻井最小气体体积流量的新方法 被引量:20
8
作者 柳贡慧 刘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9-632,共4页
目前对空气-氮气钻井最小气体体积流量的计算方法仅适用于岩屑不受碰撞作用力的理想情况下的携岩要求,而实际所需的体积流量往往高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主要原因可能是未考虑岩屑多次碰撞、重复破碎造成的能量损耗。引入了岩屑重复破碎概... 目前对空气-氮气钻井最小气体体积流量的计算方法仅适用于岩屑不受碰撞作用力的理想情况下的携岩要求,而实际所需的体积流量往往高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主要原因可能是未考虑岩屑多次碰撞、重复破碎造成的能量损耗。引入了岩屑重复破碎概念,根据井底和井口岩屑粒径的变化,确定了岩屑重复破碎能耗。并据此对Angel模型进行了修正,得到一种更加准确地确定气体钻井最小气体体积流量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描述气体钻井过程中气-固流动状态及沿程压力损失,从而更好地选择设备及节约钻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氮气钻井 气体体积流量 计算方法 气-固流动状态 岩屑 重复破碎 压力损失
下载PDF
基于煤系渗透率各向异性测试的水平井穿层压裂效果模拟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丹琼 张士诚 +2 位作者 张遂安 杨立源 肖凤朝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88-994,共7页
应用自主研发的真三轴渗透仪,开展了煤样及顶、底板岩样的三轴渗透率测定。基于实验结果,通过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渗透率各向异性对深部煤层顶板水平井穿层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真三轴渗透仪可以实现三轴差异... 应用自主研发的真三轴渗透仪,开展了煤样及顶、底板岩样的三轴渗透率测定。基于实验结果,通过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渗透率各向异性对深部煤层顶板水平井穿层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真三轴渗透仪可以实现三轴差异化应力加载,突破了常规拟三轴渗透仪无法分别加载水平最大主应力和水平最小主应力的瓶颈,可以使实验条件与地层条件更为接近。2高阶无烟煤与顶板粉砂岩的真三轴渗透率测试结果都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无论是高阶无烟煤,还是顶板粉砂岩,垂直层理方向的渗透率都小于平行层理方向者。对于无烟煤,平行层理方向的渗透率也存在明显差别,垂直端割理方向的渗透率大于垂直面割理方向渗透率值。3考虑渗透率各向异性模型与均质模型相比,压裂模拟过程中,破裂压力和施工压力增高,孔隙压力叠加程度增大;模拟最终时刻的整体裂缝形态更加短宽,且缝高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穿层压裂 真三轴 渗透率 各向异性 裂缝扩展
下载PDF
射孔对致密砂岩气藏水力压裂裂缝起裂与扩展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雷鑫 张士诚 +2 位作者 许国庆 邹雨时 郭天魁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4-101,11,共8页
为降低致密砂岩气藏偏高的地层破裂压力及增加储层改造体积,设计小型水力压裂实验装置,通过鄂尔多斯致密砂岩气藏钻井取心,研究不同射孔数量﹑射孔间距﹑射孔深度及水平应力差条件下水力压裂裂缝起裂与扩展规律.结果表明,射孔可以有效... 为降低致密砂岩气藏偏高的地层破裂压力及增加储层改造体积,设计小型水力压裂实验装置,通过鄂尔多斯致密砂岩气藏钻井取心,研究不同射孔数量﹑射孔间距﹑射孔深度及水平应力差条件下水力压裂裂缝起裂与扩展规律.结果表明,射孔可以有效地降低致密砂岩气藏的破裂压力;增加射孔数量可以增加裂缝条数,并且裂缝沿射孔的方向扩展,有利于均匀布缝,提高储层的改造体积;低水平应力差和较小的射孔间距产生的缝间干扰导致裂缝在扩展的过程中发生偏转,缝间干扰随着射孔间距的增加及水平应力差的增大而减弱;射孔深度对于裂缝起裂也有一定的影响,裂缝更容易从射孔较深的区域起裂,为致密砂岩气藏压裂井射孔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孔 致密砂岩气藏 裂缝起裂 裂缝扩展 破裂压力 缝间干扰
下载PDF
柳林煤层气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 被引量:18
11
作者 林鑫 张士诚 +1 位作者 张劲 张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8-31,35,共5页
为实现柳林地区煤层气的合理高效开采,对该区主力煤层气储层进行了煤岩流速敏感性、水敏性、碱敏性和酸敏性实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柳林山西组煤样速敏损害程度中等偏弱至偏强,临界流速低;水敏损害程度为无水敏至中等偏强;碱敏损害程... 为实现柳林地区煤层气的合理高效开采,对该区主力煤层气储层进行了煤岩流速敏感性、水敏性、碱敏性和酸敏性实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柳林山西组煤样速敏损害程度中等偏弱至偏强,临界流速低;水敏损害程度为无水敏至中等偏强;碱敏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弱至强碱敏,临界pH值为7。此外,煤样的碱敏损害程度与其吸附氢氧根离子量具有正相关性;煤样盐酸酸敏指数为?2.546~0.004 5,无酸敏性。由此建议:煤层气排采初期,应控制排采速度在2 m/d之下以实现平稳降液;压裂液配方中应采用1%~2%的KCl作为防膨剂;入井液的pH值应控制在7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敏感性 实验评价 柳林区块
下载PDF
Eu/TiO2光催化降解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金环 康万利 +2 位作者 闫文华 刘忠和 郭伊荇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5-270,共6页
考查了以四异氧丙基钛(TTIP)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的合成方法制备Eu掺杂TiO2纳米晶催化剂.运用X射线粉体衍射光谱仪(XRD)检测到制备的复合物具有锐钛矿晶型、透射电镜(TEM)和N2吸附表征催化剂的形貌和吸附特性:Eu/TiO2纳米晶粒子分散均... 考查了以四异氧丙基钛(TTIP)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的合成方法制备Eu掺杂TiO2纳米晶催化剂.运用X射线粉体衍射光谱仪(XRD)检测到制备的复合物具有锐钛矿晶型、透射电镜(TEM)和N2吸附表征催化剂的形貌和吸附特性:Eu/TiO2纳米晶粒子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9 nm左右.比表面积107 m2/g,孔体积0.5 cm3/g、孔径14.0 nm.此外,研究了在紫外光作用下催化条件对光催化降解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影响,如:光催化时间、催化剂的浓度、HAPM的初始浓度、反应的pH值及Na2CO3,NaHCO3和NaCl浓度对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除NaCl外,其它条件对HPAM的催化降解均有显著的影响.增加催化时间、最佳的催化剂浓度、pH^6和较低的初始浓度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降解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二氧化钛
原文传递
水平井变质量流动压降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汪志明 肖京男 +1 位作者 王小秋 魏建光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29,共4页
水平井由于壁面孔眼流体的流入,造成沿水平井筒为流量不断增加的变质量流动。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采用螺旋射孔钢管为实验管材,对壁面孔眼入流对主流压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入比的增加,管中压降增大;由于入流与主流的... 水平井由于壁面孔眼流体的流入,造成沿水平井筒为流量不断增加的变质量流动。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采用螺旋射孔钢管为实验管材,对壁面孔眼入流对主流压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入比的增加,管中压降增大;由于入流与主流的掺混,将会造成一定附加压降,该值的大小与加速度压降和注入比两者间的比值成线性关系。考虑不同注入比条件,建立了井筒流动压降新模型,井筒中流动总压降为射孔管摩阻压降与附加压降两者之和,模型计算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仅为7.5%,精度高于其他理论模型,从而为井筒流动和油藏流动耦合计算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射孔完井 变质量流动 压力梯度
下载PDF
预测井筒流动温度分布的新方法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雄文 樊洪海 赵立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78,81,共4页
传统的Ramey,Satter,Shiu和Hasan-Kabir等井筒流动温度计算模型大多忽略环空流体对流的影响,容易造成井底油、套管温度差异较大,计算误差过大。为此,在现有模型基础上,充分考虑环空流体强对流的影响,以油管底端温度、压力与环空平衡为... 传统的Ramey,Satter,Shiu和Hasan-Kabir等井筒流动温度计算模型大多忽略环空流体对流的影响,容易造成井底油、套管温度差异较大,计算误差过大。为此,在现有模型基础上,充分考虑环空流体强对流的影响,以油管底端温度、压力与环空平衡为必要条件,建立了考虑油、套连通的井筒温度分布计算模型;通过采用补偿系数计算方法,将井底总传热系数U按井深线性的离散化到各节点计算单元,保证井底油、套环空之间温度的连续性。利用现场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误差小,具有较高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 多相流动 温度分布 补偿系数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双渗三重介质油藏试井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利军 程时清 尹洪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6-69,73,共5页
针对基岩、裂缝、溶洞三重介质油藏,在考虑裂缝和溶洞与井筒连通的情况下,给出三重介质试井物理模型的描述,提出双渗三重介质的概念,建立考虑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的双滲三重介质油藏有效井径数学模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和数值反演方... 针对基岩、裂缝、溶洞三重介质油藏,在考虑裂缝和溶洞与井筒连通的情况下,给出三重介质试井物理模型的描述,提出双渗三重介质的概念,建立考虑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的双滲三重介质油藏有效井径数学模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和数值反演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绘制了双渗三重介质油藏试井典型曲线,分析了窜流系数、储容比、渗透率比对曲线特征的影响。曲线分析表明,完整的双渗三重介质油藏试井曲线在半对数曲线上出现2个台阶,在双对数曲线上出现2个凹陷。曲线上台阶或凹陷的位置和形态与基岩、裂缝和溶洞三者之间的窜流系数和储容比有关。窜流系数主要影响下凹段出现时间的早晚,弹性储容比影响下凹段的深度和宽度。对比分析了双渗三重介质和普通三重介质在试井曲线特征上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渗 三重介质 油藏试井 典型曲线
下载PDF
三重介质分支水平井试井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程时清 张利军 李相方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基于裂缝向井底供液,存在溶洞和裂缝、基岩和裂缝之间的窜流的三重介质模型,建立了这类介质的水平分支井数学模型,并利用源函数和Laplace变换,结合泊松叠加公式和贝塞尔函数积分等方法,解得了分支水平井在拉普拉斯空间下的井底压力解,... 基于裂缝向井底供液,存在溶洞和裂缝、基岩和裂缝之间的窜流的三重介质模型,建立了这类介质的水平分支井数学模型,并利用源函数和Laplace变换,结合泊松叠加公式和贝塞尔函数积分等方法,解得了分支水平井在拉普拉斯空间下的井底压力解,绘制了三重介质分支水平井试井曲线。指出三重介质分支水平井完整的试井曲线存在八个流动阶段。溶洞和裂缝间的窜流系数主要影响第一下凹段出现时间的早晚,而基岩和裂缝间的窜流系数影响第二个下凹段;溶洞的弹性储容比影响两个下凹的深浅,裂缝的弹性储容比只影响第一个下凹深浅。双重介质只出现一个下凹段,而三重介质出现两个下凹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介质 分支水平井 试井 源函数 贝塞尔函数
下载PDF
致密砂岩油藏体积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振峰 王文雄 +2 位作者 邹雨时 雷鑫 肖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7-451,共5页
体积压裂是提高致密砂岩油藏产量的关键技术。应用有限元和离散元的混合方法建立了体积压裂扩展模型,对长庆油田长7致密砂岩油藏水平井多簇压裂进行了裂缝扩展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差小于4 MPa时有利于体积裂缝形成,高于5 MPa时主要... 体积压裂是提高致密砂岩油藏产量的关键技术。应用有限元和离散元的混合方法建立了体积压裂扩展模型,对长庆油田长7致密砂岩油藏水平井多簇压裂进行了裂缝扩展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差小于4 MPa时有利于体积裂缝形成,高于5 MPa时主要形成平面裂缝;天然裂缝密度仅在较低应力差条件下对体积压裂改造效果影响显著;在应力差为3 MPa时,增加射孔簇数、降低簇间距,改造面积增加并不显著,簇间裂缝干扰严重,局部裂缝出现合并现象;应力差为5 MPa时,簇间裂缝干扰相对较弱,增加射孔簇利于沟通天然裂缝,提高体积裂缝发育程度和扩大改造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油藏 体积压裂 裂缝扩展 地应力差 射孔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西非深水钻井含油钻屑清洗方法室内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姗姗 鄢捷年 +1 位作者 刘晓平 赵雄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4期8-10,91,共3页
针对目前西非深水钻井现场产生大量含油钻屑的情况,选取表面活性剂清洗法清除钻屑表面的油污,使其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通过室内实验,清洗剂选用ABS或ABSN,清洗搅拌时间为15 min;使用油基钻井液的岩屑处理方案为:淡水+0.5%ABS或海水+0.5... 针对目前西非深水钻井现场产生大量含油钻屑的情况,选取表面活性剂清洗法清除钻屑表面的油污,使其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通过室内实验,清洗剂选用ABS或ABSN,清洗搅拌时间为15 min;使用油基钻井液的岩屑处理方案为:淡水+0.5%ABS或海水+0.5%ABS+0.1%三聚磷酸钠,可将钻屑含油量降至2%以下,达到西非海域就地排放钻屑的要求。结合现场情况,确定采用振动式钻屑清洗机与LWTU污水处理系统,并制定了海上钻屑处理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钻井 油基钻井液 钻屑 清洗方法 环境保护
下载PDF
致密砂岩与页岩压裂缝网形成能力对比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矿生 樊凤玲 雷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85-189,211,共6页
压裂裂缝网络形成的程度,是能否实现致密油藏经济有效的开采的首要因素。针对长庆油田长7致密砂岩油藏储层,采用了页岩用的裂缝网络形成的评价方法,结合声发射仪器,对比了长7致密砂岩与页岩2种岩心压裂后形成缝网的能力。通过实验可以看... 压裂裂缝网络形成的程度,是能否实现致密油藏经济有效的开采的首要因素。针对长庆油田长7致密砂岩油藏储层,采用了页岩用的裂缝网络形成的评价方法,结合声发射仪器,对比了长7致密砂岩与页岩2种岩心压裂后形成缝网的能力。通过实验可以看出,致密砂岩压后呈现为简单的平面主裂缝特征,而页岩均呈现无主裂缝的无规则散布特征;岩石脆性并不是影响致密砂岩形成缝网的主要因素;在无水平地应力差或水平地应力差较小的情况下,长7致密砂岩油藏储层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复杂裂缝;天然裂缝系统的发育程度也是长7致密砂岩油藏体积压裂形成缝网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页岩 缝网评价 脆性 声发射
下载PDF
用于煤层气改造的分散剂优选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劲 赵军 +3 位作者 林鑫 张平 郭本广 张士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8-602,共5页
根据水煤浆分散剂分散性能的评价方法,筛选出了两种分散性能良好的阴离子型分散剂FSJ-01和FSJ-02。设计了一种适合煤岩煤粉的分散导流实验,并对所筛选的分散剂进行了评价研究。最终优选出具有分散性能良好、价格低、货源广等特点的分散... 根据水煤浆分散剂分散性能的评价方法,筛选出了两种分散性能良好的阴离子型分散剂FSJ-01和FSJ-02。设计了一种适合煤岩煤粉的分散导流实验,并对所筛选的分散剂进行了评价研究。最终优选出具有分散性能良好、价格低、货源广等特点的分散剂FSJ-02作为煤层气压裂改造用的煤粉分散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分散剂 煤粉 压裂 导流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