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莜麦类甜蛋白Permatin抑制木霉菌活性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范韶华 焦慧娟 +2 位作者 刘健 韩德平 石亚伟 《生命的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332-340,共9页
类甜蛋白(thaumatin-like proteins,TLPs)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蛋白质家族,与植物、动物和真菌的宿主防御和发育过程有关。TLPs已在多种植物中被发现,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近年来,植物来源的抗真菌蛋白在植物抗病原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类甜蛋白(thaumatin-like proteins,TLPs)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蛋白质家族,与植物、动物和真菌的宿主防御和发育过程有关。TLPs已在多种植物中被发现,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近年来,植物来源的抗真菌蛋白在植物抗病原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关于莜麦来源的抗真菌蛋白研究比较少。本研究从莜麦中分离纯化得到莜麦类甜蛋白Permatin,通过带毒平板法测定了Permatin蛋白对木霉菌的半抑制浓度;然后利用Delta Vision显微镜观察了Permatin蛋白对木霉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影响;进一步结合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ne,PI)染色研究Permatin蛋白对木霉菌菌丝及孢子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Permatin蛋白对木霉菌的半抑制浓度为0.73μmol/L,可以显著抑制木霉菌孢子的萌发及菌丝的生长,并且能够破坏真菌菌丝及孢子细胞膜的通透性。本研究为莜麦Permatin蛋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atin 孢子萌发 菌丝生长 细胞膜通透性
原文传递
抗菌药物治疗疾病的新靶位--丙氨酸消旋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晓琴 石亚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丙氨酸消旋酶是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催化L-丙氨酸与D-丙氨酸相互转化的一种酶,它广泛分布在低等生物,而不存在于人类等高等真核生物中.来自不同物种的丙氨酸消旋酶一级结构同源性较高,其大多功能单位为同源二聚体,拥有2个相同的活性中心... 丙氨酸消旋酶是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催化L-丙氨酸与D-丙氨酸相互转化的一种酶,它广泛分布在低等生物,而不存在于人类等高等真核生物中.来自不同物种的丙氨酸消旋酶一级结构同源性较高,其大多功能单位为同源二聚体,拥有2个相同的活性中心,每个活性中心均是由来自不同亚基的2个保守残基共同组成.丙氨酸消旋酶催化生成的产物D-丙氨酸是合成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重要成分,也是调节细菌孢子萌芽的关键因子.因而丙氨酸消旋酶与由细菌引起的肺结核、炭疽热、中耳炎等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丙氨酸消旋酶已成为设计抗菌药物的又一理想靶位.本文从丙氨酸消旋酶的结构、功能、作用机理、抑制剂以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消旋酶 结构 作用机理 功能 疾病
下载PDF
苋菜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逯美红 贾娟 +4 位作者 雷海英 王志军 张竺立 程旭丽 吴艳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33-1838,共6页
苋菜红(Amaranth)作为一种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常被添加于汽水、山楂和糖果等当中,但苋菜红是由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过量食用会导致基因突变甚至致癌,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因此,对其检测至关重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 苋菜红(Amaranth)作为一种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常被添加于汽水、山楂和糖果等当中,但苋菜红是由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过量食用会导致基因突变甚至致癌,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因此,对其检测至关重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和准确性高等优点,已在化学、生物和医学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潜能。目前,用拉曼光谱技术对苋菜红检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还未见报道。而对拉曼光谱及表面增强理论机理的研究可以为在食品中检测及鉴定苋菜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所以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全面探究苋菜红的表面增强拉曼机理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对食品中的苋菜红检测研究有很好的预测及指导意义。一方面,利用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对苋菜红粉末进行拉曼光谱检测,得到其拉曼光谱;另一方面,搭建苋菜红分子结构,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分子结构进行优化处理,从前线轨道、静电势、极化率及自然键轨道布局分析四个角度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偶氮基团处(-N15=N16-)是苋菜红分子与Ag原子配位的最佳位置。在此基础上,使用B3LYP/6-31++G(d,p)基组(C,H,O,N,S,Na)和B3LYP/Sdd基组(Ag)对苋菜红分子与1个Ag原子及3个Ag原子团簇的复合物(Amaranth-Ag1,Amaranth-Ag3)进行结构优化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计算。将苋菜红分子的实验与理论拉曼光谱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吻合较好,且在1228,1329,1467和1529 cm-1处苋菜红分子的拉曼活性很明显。另外,苋菜红与Ag的复合物有明显的拉曼增强效应,增强效果随着Ag原子个数的增多而愈加明显,不仅拉曼光谱的峰值个数有增多,而且其对应光谱峰位强度也有增强。进一步通过振动模式的归属,得到鉴定和识别苋菜红的拉曼特征峰。该研究为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检测食品中的苋菜红提供了一定的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菜红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密度泛函 分子静电势
下载PDF
高活性Co^2+-替代海因酶中Co^2+的定量及酶学活性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学尧 陈云霞 +2 位作者 史鹏 梁爱华 袁静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9-474,共6页
利用产D-海因酶(HDT)的重组pE-hdt/E.coli菌株,在LB培养基中添加40μmol/L的Co2+,37℃培养10h,表达产物经Q-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剂和Phenyl-Sepharose疏水层析,获得电泳纯Co2+-D-海因酶(Co2+-HDT).该酶对底物DL-海因的比活性较HDT高约6... 利用产D-海因酶(HDT)的重组pE-hdt/E.coli菌株,在LB培养基中添加40μmol/L的Co2+,37℃培养10h,表达产物经Q-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剂和Phenyl-Sepharose疏水层析,获得电泳纯Co2+-D-海因酶(Co2+-HDT).该酶对底物DL-海因的比活性较HDT高约6倍,达21.8U/mg.可见光光谱分析表明,在498nm和568nm处呈现Co2+-海因酶络合物的特征性吸收峰.用ICP-AES测定纯酶金属离子含量,HDT每摩尔亚基含0.93摩尔Zn2+和0.04摩尔Co2+,而Co2+-HDT中每摩尔亚基中含0.17摩尔Zn2+和0.89摩尔Co2+.这一结果表明,HDT中的Zn2+已被Co2+所替代.此外,在动力学常数,pH和温度稳定性,金属螯合剂EDTA的影响等方面,HDT和Co2+-HDT也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海因酶 Co^2+-海因酶 金属离子含量 酶活性鉴定
下载PDF
Periaxin蛋白与腓骨肌萎缩症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艳 彭婷婷 石亚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20,共8页
Periaxin是施旺氏细胞(Schwann cells)与晶状体纤维细胞中特异表达的支架蛋白之一.在施旺氏细胞包裹轴突形成髓鞘过程中,periaxin蛋白参与髓鞘的延展、修复及再生等.PRX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将引起脱髓鞘型腓骨肌萎缩症(CMT)4F亚型的发生.... Periaxin是施旺氏细胞(Schwann cells)与晶状体纤维细胞中特异表达的支架蛋白之一.在施旺氏细胞包裹轴突形成髓鞘过程中,periaxin蛋白参与髓鞘的延展、修复及再生等.PRX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将引起脱髓鞘型腓骨肌萎缩症(CMT)4F亚型的发生.本文就periaxin蛋白分子结构特点、生理学功能、以及其基因突变与脱髓鞘型腓骨肌萎缩症CMT4F亚型的发生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旺氏细胞 髓鞘 轴周蛋白 脱髓鞘型腓骨肌萎缩症
下载PDF
亚麻种子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颖璐 石亚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34-239,共6页
将亚麻种子去壳粉碎,经丙酮脱脂和Tris-HCl缓冲液提取后,Q-Sepharose^(TM)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一步纯化,获得电泳纯的亚麻胰蛋白酶抑制剂(LUTI),纯化倍数可达9.62,活力回收率为6.25%,比活力为55.35 U/mg,SDSPAGE电泳显示LUTI分子量... 将亚麻种子去壳粉碎,经丙酮脱脂和Tris-HCl缓冲液提取后,Q-Sepharose^(TM)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一步纯化,获得电泳纯的亚麻胰蛋白酶抑制剂(LUTI),纯化倍数可达9.62,活力回收率为6.25%,比活力为55.35 U/mg,SDSPAGE电泳显示LUTI分子量大小约为8 ku。质谱鉴定属于Potato型胰蛋白酶抑制剂,其抑制活性在p H2.0~6.0以及70℃以下有较好的稳定性,最适p H为6.0,最适温度为40℃,属于一种非竞争性抑制剂,Ki值为9.18×10^(-4)mol/L。DTNB法检测LUTI含有一对二硫键,二硫键存在有助于提高LUTI的稳定性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种子 胰蛋白酶抑制剂 分离纯化 酶活测定
下载PDF
环酰亚胺水解酶C末端区为该酶活性所必需 被引量:1
7
作者 石亚伟 陈云霞 +1 位作者 崔丽方 袁静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为了研究一个新环酰亚胺水解酶(CIH)C端区残基对酶分子构象及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C末端缺失1~4个氨基酸残基以及C-末端2个Lvs替代为2个Glu或2个Leu的突变酶,以野生型酶基因重组质粒pE—cih293为模板,在相应引物存在下,通过PCR扩... 为了研究一个新环酰亚胺水解酶(CIH)C端区残基对酶分子构象及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C末端缺失1~4个氨基酸残基以及C-末端2个Lvs替代为2个Glu或2个Leu的突变酶,以野生型酶基因重组质粒pE—cih293为模板,在相应引物存在下,通过PCR扩增获得突变的CIH基因片段.经克隆、表达与纯化,得到不同的突变酶蛋白.酶活性测定、荧光光谱与CD谱分析表明,随着C-末端缺失残基的增多,酶活性丧失也越来越多,但酶分子的聚合状态未发生变化;当CIH的C末端2个Lys替代为2个Glu时,酶活性及分子结构变化均不明显,但当替代为2个Leu时,酶活性丧失殆尽,分子结构变得松散而不再保持寡聚态.pH及热稳定性实验也表明。酶的稳定性与其分子的完整性密切相关.结果证实,CIH的C末端电荷残基对该酶活性与分子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酰亚胺水解酶 C-末端区 带电荷氨基酸 分子构象 稳定性
下载PDF
PICK1中N端酸性区域对其PDZ结构域脂质结合能力的调节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廷 贾原 +1 位作者 肖虹 石亚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0-945,共6页
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1(protein interacting with Cαkinase 1,PICK1)是衔接膜上受体和蛋白激酶Cα的重要蛋白.利用荧光光谱结合定点突变技术、蛋白与脂质覆盖法等方法,分析了PICK1蛋白N末端区域几个酸性氨基酸残基对PDZ结构域与膜... 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1(protein interacting with Cαkinase 1,PICK1)是衔接膜上受体和蛋白激酶Cα的重要蛋白.利用荧光光谱结合定点突变技术、蛋白与脂质覆盖法等方法,分析了PICK1蛋白N末端区域几个酸性氨基酸残基对PDZ结构域与膜脂结合的影响,以及钙离子结合N末端酸性区域对PDZ脂结合能力的调节.结果显示,带有上游酸性区域的PDZ结构域(NPDZ)的脂质结合能力仅相当PDZ结构域的15%,相比单独的PDZ结构域与脂质的解离常数Kd(PDZ)为1.58×103μg.L-1,NPDZ与脂质解离常数Kd(NPDZ)为3.3×104μg.L-1,其中在N末端酸性残基中D8与D12两个天冬氨酸是影响脂质结合能力减弱的关键残基,若将二者分别突变为丙氨酸后,NPDZ与脂质的解离常数分别为:Kd(D8/A)=4.42×103μg.L-1;Kd(D12/A)=1.73×103μg.L-1接近于PDZ结构域与脂质结合能力;钙离子会增强NPDZ脂结合能力,当钙离子浓度达到30μmol/L时,NPDZ的脂结合能力提高2.3倍,但只相当于PDZ的50%的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Z结构域 N端酸性区域 脂质体 荧光光谱 CA2+
下载PDF
莜麦中病程相关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几丁质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闫永飞 石亚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7,共4页
病程相关蛋白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可以被多种微生物病原菌诱导产生,是植物抗病物质,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以莜麦种子为原料,经丙酮脱脂、硫酸铵盐析、DEAE离子交换以及Superdex-200层析等方法,获得一种具有几丁质酶活性的病程相关蛋白,... 病程相关蛋白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可以被多种微生物病原菌诱导产生,是植物抗病物质,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以莜麦种子为原料,经丙酮脱脂、硫酸铵盐析、DEAE离子交换以及Superdex-200层析等方法,获得一种具有几丁质酶活性的病程相关蛋白,其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存在,最适pH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45℃,当温度高于65℃时活性丧失80%。蛋白分子量经测定为23.7ku,为单体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白腐菌、毛壳菌的生长,其最低抑制浓度为30μg/mL;但对红曲霉没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程相关蛋白 莜麦 纯化 特征
下载PDF
不同分子指标鉴定四川雅江鸡蛋菌的差异
10
作者 石家祺 渠文思 +2 位作者 周桂旭 崔金龙 石亚伟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847-850,864,共5页
以采自四川雅江的一株野生鸡蛋菌作为研究材料,利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然后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ITS、LSU、RPB2、β-tubulin和EFI-α等DNA序列相应区段,并连接到T载体上进行DNA测序;利用GenBank核酸数据库对测序得到的不同序列进行同... 以采自四川雅江的一株野生鸡蛋菌作为研究材料,利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然后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ITS、LSU、RPB2、β-tubulin和EFI-α等DNA序列相应区段,并连接到T载体上进行DNA测序;利用GenBank核酸数据库对测序得到的不同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并从GenBank检索获取相似序列,与测序得到的不同序列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揭示,以ITS和LSU序列分析鉴定该野生菌为肉桂鹅膏菌(Amanita cinnamomescens),而以RPB2、β-tubulin和EFI-α序列分析鉴定结果为红黄鹅膏黄褐变种(Amanita hemibapha var.ochracea);最后综合ITS、LSU、RPB2、β-tubulin和EFI-α序列分析和结合形态学观察,将四川雅江鸡蛋菌鉴定为红黄鹅膏黄褐变种(Amanita hemibapha var.ochracea)。在鸡蛋菌的分类鉴定中应考虑更多的分子指标,不能以单一的ITS和LSU序列作为单一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膏菌 ITS LSU RPB2 Β-TUBULIN EFI-α 分类鉴定
下载PDF
Eglin C与2709碱性蛋白酶相互作用分析及亲和纯化方法
11
作者 文阳宣 周桂旭 石亚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7-494,共8页
Eglin C是来自水蛭中的一种小型热稳定蛋白质,属于马铃薯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家族,可以抑制弹性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组织蛋白酶、α-lytic蛋白酶以及胰凝乳蛋白酶等。然而,利用eglin C纯化蛋白酶,尚未见研究报道。本文将化学合成的... Eglin C是来自水蛭中的一种小型热稳定蛋白质,属于马铃薯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家族,可以抑制弹性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组织蛋白酶、α-lytic蛋白酶以及胰凝乳蛋白酶等。然而,利用eglin C纯化蛋白酶,尚未见研究报道。本文将化学合成的编码eglin C及其突变体的基因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在大肠杆菌BL21获得His6-Tag-eglin C及其突变体的重组蛋白质。SDS-PAGE显示,eglin C蛋白的分子量大约8 kD。His6-Tag-eglin C对胰凝乳蛋白酶、地衣芽孢杆菌2709碱性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PB92碱性蛋白酶、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的半抑制剂浓度(IC50)分别为0.20±0.15、0.24±0.19、3.33±0.47和52.46±0.38μmol/L。利用分子对接、基因突变以及荧光光谱等,分析eglin C及其突变体与2709蛋白酶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2709碱性蛋白酶对eglin C荧光淬灭属于静态淬灭,解离常数为2.60×10^(-7)mol/L,eglin C中的Asn50残基对eglin C和2709碱性蛋白酶的结合发挥重要作用。利用eglin C与蛋白酶的特异结合的特性,构建亲和纯化载体,用于纯化来源于地衣芽孢杆菌的2709碱性蛋白酶,相比常规的蛋白酶纯化,显著简化了操作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lin C 碱性蛋白酶 相互作用 亲和纯化
下载PDF
D-丝氨酸与丝氨酸消旋酶
12
作者 冯延琼 肖虹 石亚伟 《生物医学》 2013年第2期12-16,共5页
D-丝氨酸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前脑,海马区和纹状体,作为胶质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NMDA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受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信号的传导。在突触可塑性,学习和记忆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丝氨酸消旋酶是一种磷酸... D-丝氨酸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前脑,海马区和纹状体,作为胶质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NMDA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受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信号的传导。在突触可塑性,学习和记忆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丝氨酸消旋酶是一种磷酸吡多醛依赖酶,在ATP和Mg2+的辅助下,通过消旋作用将L型丝氨酸转变为D型丝氨酸。对于神经及精神性疾病,丝氨酸消旋酶可能是一个新的治疗靶点。本文从D-丝氨酸和丝氨酸消旋酶的结构性质,作用机理,功能,调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消旋酶 D-丝氨酸 结构 机理 功能 调控
下载PDF
2,3-吡啶二甲酰亚胺及其工程菌转化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13
作者 钮利喜 马师师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3-415,共3页
建立了利用含D-海因酶的基因工程菌转化吡啶二甲酰亚胺(PDI)生成3-氨基甲酰基-α-吡啶甲酸(α-3CP)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将工程菌pET3a-hyd/BL21(DE3)诱导表达后收集菌体,以PDI为底物,37℃摇床反应30 min后,以13 000 r/min离... 建立了利用含D-海因酶的基因工程菌转化吡啶二甲酰亚胺(PDI)生成3-氨基甲酰基-α-吡啶甲酸(α-3CP)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将工程菌pET3a-hyd/BL21(DE3)诱导表达后收集菌体,以PDI为底物,37℃摇床反应30 min后,以13 000 r/min离心,取上清液进行HPLC检测。色谱条件:HypersilTMGOLD 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H2O-乙腈(体积比为90∶10,含0.1%(体积分数)三氟乙酸);检测波长为254 nm。当底物PDI达到饱和浓度时,测得工程菌pET3a-hyd/BL21(DE3)的比活力为0.61 U/(mL·10OD600 nm)。该研究为今后利用生物法制备复杂半酰胺有机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3-氨基甲酰基-α-吡啶甲酸 2 3-吡啶二甲酰亚胺 工程菌
下载PDF
苦荞种质资源AFL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5
14
作者 侯雅君 张宗文 +1 位作者 吴斌 李艳琴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166-4174,共9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苦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综合评价苦荞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用筛选出的20对AFLP引物,对14个不同地理来源的165份苦荞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扩增出938条清晰的条带,其中314(33.48%)条呈多...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苦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综合评价苦荞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用筛选出的20对AFLP引物,对14个不同地理来源的165份苦荞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扩增出938条清晰的条带,其中314(33.48%)条呈多态性,平均每对引物组合的条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46.9个和15.7个。不同地理来源苦荞种质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为0.1093~0.2661,四川资源群最高,青海、云南和甘肃/宁夏等资源群次之,湖南资源群最低。利用Popgen Ver.1.32软件,依不同地理来源苦荞资源群间Nei′s遗传一致度可聚类成5个组,聚类结果与苦荞地理分布相关。基于Structure2.2软件分析,165份苦荞资源分为5大组群,并与Popgen Ver.1.32聚类结果呼应得较好,其中云南和四川资源的群体结构最复杂,最为多样化,分别被聚到了5个组群中。【结论】苦荞类群的亲缘关系以及遗传多样性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AFLP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对HL-60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高丽 李玉英 +4 位作者 张政 王转花 王宏伟 张丽 朱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9-62,共4页
为了研究基因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抗癌作用机理,用不同浓度的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体外作用于HL-60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用DNA凝... 为了研究基因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抗癌作用机理,用不同浓度的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体外作用于HL-60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用DNA凝胶电泳法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该抑制剂作用于HL-60细胞后引起的凋亡现象。结果表明: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对HL-60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蛋白质浓度的增加对HL-60细胞生长抑制愈加明显,而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无作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经该蛋白作用后HL-60细胞核的形态呈现凋亡特征;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HL-60细胞经100μg/ml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作用后,凋亡率达到52%;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细胞DNA呈梯状降解。结论: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增长,并诱导细胞凋亡,这为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应用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依据,也为重组基因工程植物蛋白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 HL-60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苦荞菜中总黄酮的测定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强 李艳琴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04A期24-25,共2页
目的测定苦荞菜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结果在420 nm波长处测得即食型苦荞菜中的总黄酮含量为6.87%;苦荞芽苗在生长1,3,5,7 d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31%,4.19%,4.20%,4.15%。结论苦荞菜中富含黄酮,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目的测定苦荞菜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结果在420 nm波长处测得即食型苦荞菜中的总黄酮含量为6.87%;苦荞芽苗在生长1,3,5,7 d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31%,4.19%,4.20%,4.15%。结论苦荞菜中富含黄酮,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适合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菜 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过敏蛋白TBb的免疫活性鉴定及其表位预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贺东亮 崔晓东 +3 位作者 赵小珍 张昕 李玉英 王转花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140,144,共5页
目的对重组的苦荞过敏蛋白TBb进行免疫学活性鉴定,并预测其B细胞表位。方法根据已获得的苦荞过敏蛋白N端结构域TBb的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m-TBb,然后转入E.coliBL21(DE3)中表达,表达产物用Ni2+-NTA琼脂糖柱亲和纯化,并用ELIS... 目的对重组的苦荞过敏蛋白TBb进行免疫学活性鉴定,并预测其B细胞表位。方法根据已获得的苦荞过敏蛋白N端结构域TBb的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m-TBb,然后转入E.coliBL21(DE3)中表达,表达产物用Ni2+-NTA琼脂糖柱亲和纯化,并用ELISA分析其免疫学活性,综合分析TBb的二级结构、亲水性、可及性、可塑性、抗原性指数,并预测其B细胞表位的分布。结果获得了纯度95%以上的重组过敏蛋白TBb,获得的重组蛋白能与荞麦过敏病人血清中的IgE抗体特异性结合,具有较高的免疫学活性,在TBb蛋白的320个氨基酸残基中,预测到的B细胞表位位于6-17,31-45,50-57,88-94,103-134,138-146,156-163,178-185,192-220,240-260,267-299区段。结论TBb蛋白的活性分析及B细胞表位的预测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分子特征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过敏蛋白 免疫学活性 表位预测
下载PDF
沥青基炭材料:结构设计、制备方法及其在储能中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慧超 朱胜 +2 位作者 常云珍 侯文静 韩高义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9-477,共19页
沥青具有炭含量高、易石墨化的特点,被认为是制备炭材料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前驱体。为了生产出具有理想性能的炭材料,必须解决由沥青复杂组成和易于软化的特性所导致的炭材料结构难以控制的问题。最近,研究人员提出了几种有效方法来调控... 沥青具有炭含量高、易石墨化的特点,被认为是制备炭材料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前驱体。为了生产出具有理想性能的炭材料,必须解决由沥青复杂组成和易于软化的特性所导致的炭材料结构难以控制的问题。最近,研究人员提出了几种有效方法来调控沥青基炭材料的结构。本文总结了沥青基炭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方法及其背后机理的最新进展,同时介绍了其在超级电容器和碱金属离子电池等储能装置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炭材料 制备方法 结构设计 储能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盐酸罂粟碱太赫兹振动光谱计算与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逯美红 雷海英 +3 位作者 黄振芬 张竺立 郝阳 吴艳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8-916,共9页
为了进一步探究太赫兹振动光谱的理论机理,为违禁药品的太赫兹光谱检测提供完善合理的科学依据,本文以盐酸罂粟碱为例,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利用BLYP、LC-BLYP、B97-XD、B3LYP和CAM-B3LYP函数并结合6-311++G(d,p)基组... 为了进一步探究太赫兹振动光谱的理论机理,为违禁药品的太赫兹光谱检测提供完善合理的科学依据,本文以盐酸罂粟碱为例,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利用BLYP、LC-BLYP、B97-XD、B3LYP和CAM-B3LYP函数并结合6-311++G(d,p)基组,分别讨论其分子构象并对盐酸罂粟碱的光谱吸收特性和振动模式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盐酸罂粟碱是以异喹啉N原子上的质子化阳离子和两个最低质子化构象的形式存在的.四个指纹峰中有三个是由能量最低的分子构象共振引起,另一个是由第二个最低能量的分子构象共振引起的.在该方法中,LC-BLYP函数被证明是五个函数中最合适的一个.研究表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非法药物,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合理计算振动频率,可以为今后违禁药品及各种衍生物的检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 太赫兹振动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重组PICK1蛋白的多聚形式及其与Ca^(2+)和Mg^(2+)的结合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亚伟 张蕾 +1 位作者 肖虹 王丽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12-1018,共7页
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1(PICK1)是从线虫到人的所有生物中非常保守的一类存在于细胞质中的膜结合蛋白,在蛋白质转运,以及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PICK1及其截短的N-PDZ(1~110残基)和BAR-C(128~416残基... 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1(PICK1)是从线虫到人的所有生物中非常保守的一类存在于细胞质中的膜结合蛋白,在蛋白质转运,以及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PICK1及其截短的N-PDZ(1~110残基)和BAR-C(128~416残基)重组蛋白,结合变性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分子排阻层析,表明溶液中的PICK1主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利用荧光光谱分析PICK1与金属离子Ca2+和Mg2+的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在0.02 mol/L Hepes,pH 7.2,随着2种金属离子的不断滴加,PICK1在338 nm处的最大荧光强度逐渐降低,PICK1与Ca2+结合常数为Ka1=(2.34±0.20)×106L.mol-1,Ka2=(7.75±0.62)×105L.mol-1,而Mg2+结合常数为Ka=(5.00±0.40)×106L.mol-1.另外,对PICK1的N端区域N-PDZ和C端区域BAR-C的重组片段与金属离子Ca2+和Mg2+结合情况进一步分析表明,Ca2+既能与PICK1的N端N-PDZ结合,又可与C端BAR-C结合,而Mg2+只结合在PICK1的N-PDZ区域.比较Ca2+或Mg2+对PICK1结合脂质的影响,显示Ca2+能明显增强蛋白和脂质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1 二聚体 钙离子 镁离子 荧光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