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德实践理性视域中的德性幸福观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伟涛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传统伦理思想中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有感性主义幸福论、理性主义自我实现论以及宗教禁欲主义,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幸福与道德相割裂的疑难。康德坚持"道德不是幸福,但道德是配享幸福的条件"。德性幸福观,是对传统物质主义幸福观... 传统伦理思想中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有感性主义幸福论、理性主义自我实现论以及宗教禁欲主义,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幸福与道德相割裂的疑难。康德坚持"道德不是幸福,但道德是配享幸福的条件"。德性幸福观,是对传统物质主义幸福观的批判,也是对传统理性主义自我实现论者道德即幸福以及宗教德福轮回思想的审视和提升。康德的幸福观与其实践理性的理念是密切结合的,知性和理性、自然和自由的区分以及形而上学的道德自由指向,构成其实践理性理解的前提;德性幸福观是其实践理性的贯彻和道德自由观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理性 配享幸福 道德自由
下载PDF
黑格尔对道德自我形而上学基础的社会伦理转向
2
作者 杨伟涛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4,共8页
康德的道德自我观以反思哲学和先天综合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突出道德自我的个体性,坚持自然法中的原子论,表现出定言命令的抽象空泛和软弱乏力。黑格尔扬弃了康德道德自我观及其形而上学基础,注重对道德和伦理进行辩证分析,对伦理的丰富... 康德的道德自我观以反思哲学和先天综合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突出道德自我的个体性,坚持自然法中的原子论,表现出定言命令的抽象空泛和软弱乏力。黑格尔扬弃了康德道德自我观及其形而上学基础,注重对道德和伦理进行辩证分析,对伦理的丰富形态进行考察,通过自我意识、精神、自由的逻辑演进,将道德自我置于社会伦理基础之上,以克服道德自我形而上学方法论中的二元矛盾以及个人主义、原子论缺陷。基于人性的社会性、自我意识和精神的互主体性、自由的历史性和客观性的理解,黑格尔的道德自我观内蕴着历史主义和时代感、实践性和社会现实性、整体主义和普遍主义等社会伦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我观 形而上学基础批评 社会伦理取向 普遍性价值
原文传递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43,共4页
文化自信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又为文化自信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助推。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转换与创新进行的探讨,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创新。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 文化自信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又为文化自信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助推。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转换与创新进行的探讨,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创新。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转换与创新需要把握几个基本前提:注意把握文化的基本属性与政治的基本站位,注意把握理论逻辑的严密性和话语解读的规范性,注意在不断继承和借鉴中对原有话语方式进行转换和创新,注意面向话语客体的客观实际和面向现实的生活世界等。对这些基本前提的把握是进行实践工作的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方式
下载PDF
以公民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宜海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9-131,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国民精神改造的系统工程,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完成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公民个体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公民教育因其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理应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和践行的有效手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国民精神改造的系统工程,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完成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公民个体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公民教育因其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理应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和践行的有效手段,这一点在实践上往往被忽视或被误解,亟须在理论上加以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教育 公民认同 价值观
原文传递
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文化维度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东虓 王一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9,共4页
从文化身份之维、文化知识之维、文化意识之维、文化行为能力之维等四个维度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进行探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公民的文化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对合格公民的身份认同要求;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 从文化身份之维、文化知识之维、文化意识之维、文化行为能力之维等四个维度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进行探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公民的文化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对合格公民的身份认同要求;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合格公民的文化知识要求;树立文化权责意识、文化参与意识、文化自觉意识和自信意识是对合格公民的文化意识要求;具备相应的文化表达和文化思维能力是对合格公民的行为能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合格公民 文化维度
下载PDF
信息社会下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素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0-31,共2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6年1月发布的统计报告表明,我国网民群体以10-29岁的青少年为主,占网民总体的一半以上(51.3%),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6.2小时;1用户群体的低龄化、上网行为的日常化成为当下我国网民群体的一大特征。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日常化 中小学课程 统计报告 教育体系 上网行为 网民群体 媒体信息 上网时间 媒介接触
下载PDF
论马克思恩格斯分配伦理思想的人民价值取向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76,93,共3页
马克思恩格斯分配伦理思想的人民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体现在价值立场、价值目标、价值实现等方面,对促进我国收入和权利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更公平具有指导意义,对解决当前我国分配领域内存在的问... 马克思恩格斯分配伦理思想的人民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体现在价值立场、价值目标、价值实现等方面,对促进我国收入和权利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更公平具有指导意义,对解决当前我国分配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分配伦理 人民价值取向
下载PDF
重塑当代中国人自由观念的三个着力点
8
作者 寇东亮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8,共7页
当代中国人自由观念存在三个主要偏颇:或者把自由更多地理解为一种"内心的自由",由此回避或逃避各种亟须改变的实践困境和现实问题;或者把自由更多地理解为一种"任性的自由",由此秉持或奉行无规则、潜规则等"... 当代中国人自由观念存在三个主要偏颇:或者把自由更多地理解为一种"内心的自由",由此回避或逃避各种亟须改变的实践困境和现实问题;或者把自由更多地理解为一种"任性的自由",由此秉持或奉行无规则、潜规则等"无政府主义"处世方式;或者把自由更多地理解为一种"竞技的自由",由此无视或认肯社会不平等或不公正现象的滋生蔓延。定在的自由、规则的自由、平等的自由,是重塑当代中国人自由观念的三个着力点。定在的自由意味着权利、机会与能力的统一,规则的自由意味着能动、秩序与自律的统一,平等的自由意味着每个人的自由与一切人的自由、种自由与类自由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定在的自由 规则的自由 平等的自由
下载PDF
加强公民教育是保持民族精神强大生命力的突破口
9
作者 王东虓 《中国德育》 2010年第12期22-25,共4页
在一个民族的发展中,民族精神以其独有的导向、凝聚、塑造、激励等多种功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即如何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实现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既是加强中国公... 在一个民族的发展中,民族精神以其独有的导向、凝聚、塑造、激励等多种功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即如何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实现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既是加强中国公民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持民族精神强大生命力、创建中国特色公民教育的正确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教育 民族精神 融合 中国特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